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月刊》2020年第11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 2021-09-15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论古希腊罗马善恶观的生成

与理论建构

摘要:溯源法是道德发生学的主要方法。用溯源法考察古希腊罗马感性善恶观的源流,可以发现,荷马时代的希腊人已经生成一种以善恶观念为基本工具的道德判断模式,有了自己的感性善恶观。诗人荷马和赫西俄德将这两种道德观念具体化,对众多行为提出道德判断和评价,进而提出道德训诫,从而使他们的作品发挥道德教化的作用。希腊早期和古典时期哲学家的善恶观表明,理性思维的诞生为希腊伦理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助力。历代哲学家不断地对荷马、赫西俄德式的感性善恶观进行理性加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理论形态各异的理性善恶观。理性善恶观在希腊化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继续扩展和传承,形成内容和结构各异的理性善恶观。


关键词:道德感;善恶观;道德判断;善恶论;理论建构


作者:王晓朝,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讲座教授(广东珠海 519082)。



《论语》“克己复礼为仁”章新诠

——一种荀学的进路

摘要:孔子论仁,存在以成己安人为仁、以忠恕释仁以及克己复礼为仁三个不同维度,孔子的礼则包含等级名分、伦理规范、礼仪礼节等不同含义。在仁、礼关系上,孔子既“以仁释礼”,也“以礼成仁”,呈现复杂的面相。目前,学术界用“以仁释礼”或“仁本礼用”来理解孔子的仁、礼关系,这是不全面的。《论语》“克己复礼为仁”章,其中“克己”指克制过度的欲望,“复礼”指复兴礼乐秩序,由于礼乐秩序消除了争夺、混乱,维护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物质财产,所以可称为仁。而礼乐秩序一旦建立起来,人们便会归向、趋向之,也就是归向仁了。该章所论实际是“以礼成仁”,认为好的制度即是仁。它是孔子仁、礼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继承这一思想的是荀子,而非孟子。以往学者将“克己复礼为仁”理解为修身,或者认为恢复周礼,都失之片面。只有从荀学的进路,才有可能对该章做出正确的解读。


关键词:《论语》;克己复礼;何炳棣;杜维明;孟子;荀子


作者:梁涛,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陕西西安 710019)。



政治、启蒙与理性

——康德的公共性原则

摘要:康德在不同文本中多次论述了公共性原则,这些看似零散的论述分别表达了同一原则的不同维度,并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离开了任何一个维度,康德的公共性原则都不可能得到确切的理解。公共性不仅是政治的原则和启蒙的原则,在根本上还是理性自身的原则。理性在它的自主运用之中任何时候都需要公共性作为这一运用的主观反思性和它的普遍有效性之间的中介,公共理性与理性的公共性是同一的。康德构建了我们迄今所能看到的关于公共性原则的最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后来者虽然不断尝试引入新的方法和条件去修正、补充和深化这一原则,但就理论视野而言,从未超出过康德所奠定的范围。


关键词:政治;权利;启蒙;公共理性


作者:方博,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北京 100871)。



互联网时代厂商投资经营

的网络协同化

摘要:经济学关于厂商投资经营的分析和研究以厂商理论为基础,厂商理论经由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函数发展到现代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是经济学从黑板走向现实的学术反映。随着互联网应用扩张,大数据正在促动厂商的投资经营形成网络协同化,经济理论研究将面临以下课题:如何解释现阶段网络协同化的新科技基础,如何理解网络协同化形成及机理构成,如何解析网络协同化对厂商投资经营的影响,如何解读网络协同化的未来发展。经济学家研究这些课题有助于发展厂商理论,这些课题是互联网时代厂商理论建构的重要内容。我们通过分析以上问题来探讨厂商投资经营的网络协同化,并据此对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融合背景下的厂商投资经营作出一些理论描述,可以粗线条地勾勒出互联网时代厂商投资经营在流通领域的活动轨迹。


关键词:厂商投资经营;网络协同化;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


作者:何大安,浙江工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教授(浙江杭州 310018)。



包容性绿色发展: 

理论阐释与制度支撑体系

摘要:在中国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结构发展规律,完善驱动包容性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以纠正经济发展中的非包容性、非绿色发展问题,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三大系统包容性绿色发展,这是中国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通过梳理有关包容性绿色发展的不同阐释,由此提出包容性绿色发展是一种追求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三大系统协同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具体形式。结合制度驱动包容性绿色发展的中心问题,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可从观念、基本经济制度、体制机制三大层面,研究得出驱动包容性绿色发展制度支撑体系及其实践要求。


关键词:包容性绿色发展;理论阐释;制度体系;体制机制


作者:周小亮,福州大学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福建福州 350018)。



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

理论争论、 实践进展与未来前景

摘要:从分割到整合是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既要满足卫生筹资目标,又要与医疗卫生体系的总体目标相互协调。尽管中国已经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但是,由于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缺陷和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原因,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并未完全实现这些目标,还需要继续完善制度设计和配套改革。考虑到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筹资水平和待遇水平差异较大,以及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存在明显差距,中国大部分地区在短时期内很难实现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尽管如此,政策制定者还需坚持正确的社会融合与公平理念,明确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方向,尽力消除各种不合理的差距,从而推动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


关键词: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资源配置;健康公平


作者:彭浩然,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广东广州 510275);岳经纶,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广东广州 510275)。



经济基础、 政府形态及其

功能性分权理论

摘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理念、政治体制以及政治行为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需要有为政府对公共资产进行有效经营管理以保值增值。有为政府的效率导向意味着公共权力之间的协调优先于制约。政党与国家的整体化由于更有利于协调而具有发展的内在动力。政党与国家的整体性并不排斥包括具体政务分工与抽象功能分工在内的政治分工。政治分工是国家治理复杂性的必然要求,分工的专业化提高了权力运行的效率;另一方面政治分工必然带来的政治分权又为权力的制约监督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功能性分权;经济基础;有为政府;权力监督


作者:陈国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求是特聘教授(浙江杭州 310058)。



从被动工具型到积极自主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防控模式的转变及其反思

摘要:跨学科领域在寻求医疗干预的补充性和替代性措施过程中突破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取向的认识限制,将“社区”作为治理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防控工具。随即而来的一系列消极后果将争论聚焦于:社区防控的有效性证据是什么?通过批判性地审视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防控经验,基于对工具假说的批评,我们可以引导社区从“被动工具型”向“积极自主型”的防控模式转变。这种转变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社区将作为一个积极自主的行动者在短期疫情防控流程中与政府机构互补;另一方面,社区将作为常态性的预防共同体表现出对长远社会复苏、风险实时监控,以及突发危机应对的坚定承诺。社区由此能够成为一种常态性和应急性并存的风险应对共同体。


关键词:新冠疫情;社区防控;社区治理;社区参与 风险社会


作者:文军,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上海 200241),上海市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基地“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首席专家;刘雨婷,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 200241)。



民主理论研究的转向与启示

摘要:二战后西方民主理论主要包括作为“政治工程”的捍卫本国政治制度的护卫性民主理论、比较政治中的民主转型学,以及作为“学术工程”的历史社会学中的民主理论。长期以来,中国的民主理论研究缺乏议程设置的能力,将西方的“政治工程”当作“学术工程”,表现为把西方的护卫性民主理论研究当成思想史上的经典研究,比较政治学研究与西方民主转型研究亦步亦趋,缺乏优质的案例分析和历史社会学研究。民主理论研究的历史转向凸显了学者对于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的反思,并给予中国的民主理论研究以启示,其中最大者是呼唤政治学研究范式的转型,即从以民主为中心的政体论政治学转向以治理为中心的比较政治研究以发现真正的权力关系。


关键词:民主理论;护卫性民主理论;民主转型;历史社会学


作者:何家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2)。



中国立法体制的组织生成与制度逻辑

摘要:立法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依托。从各界代表会、人民代表会议、政府委员会到人民代表大会,立法体制的组织生成经历了复杂的历史演进。基于超大型统辖规模、不平衡不充分区域发展,中国国家治理呈现出多层级化和逐级下沉的治理格局。因此,中国虽然在宪法体制上是单一制的国家,但在立法体制中推行的却是中央权威性与地方层级性立法并存的运行结构。一方面,立法领导权的一元性、国家立法权对地方立法权的统领性、地方立法权相对国家立法权的从属性,构成了中国特色立法体制的权威性特征。另一方面,国家立法权被划分为最高权力机关立法权,最高行政机关立法权,最高监察机关立法权,最高军事机关立法权,国务院所属部门立法权,中央军委各总部立法权;地方立法权被划分为省级立法权,设区的市立法权,各军兵种,军区立法权,特别行政区立法权等,构成了中国特色立法体制的层级性特征。“一元多层”立法体制具有兼顾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功能,对于实现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对立法体制的统合,以及立法主权与治权的互动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立法体制;统合;一元化;治权


作者:周尚君,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重庆 401120)。



民法典无因管理的内外体系与规范呈现

摘要:《民法典》无因管理在外部体系层面,作为法定之债统合为准合同并放置于合同编末尾;涵盖符合本人意思或维护公序良俗的正当无因管理、不当无因管理以及紧急救助的特殊无因管理三种子类型,通过适用委托合同规定弥补规范供给的不足。在内部体系层面,旨在平衡“个人私域不受他人侵犯”与“鼓励社会互帮互助”两种价值理念。对于介入他人私域的行为,基于贯彻意思自治、维护公序良俗、弘扬见义勇为三层价值维度赋予合法性与正当性评判,并体现在各方权利义务的具体安排之中。对本人负担的费用偿还、债务偿付以及适当补偿损失的义务以及管理人负担的管理过程中的合理注意、继续管理与通知义务以及管理结束后的报告义务和移交义务都进行了周延规定,是对原本残缺不全的无因管理制度的全面革新。


关键词:无因管理;准合同;见义勇为;民法典


作者:汪洋,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084)。



论理论批评

摘要:理论批评以广义上的文学理论为叙述和描述对象。理论本应高屋建瓴,但如一些批评家所言,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文学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恰恰是在传布怀疑主义。理论与批评经常被视为一途有特定的时代原因,但是如保罗·弗莱所言,两者毕竟大有不同,文学批评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文学理论恰恰是缺失的。乔纳森·卡勒在理论批评中异军突起,其对理论的热情一如既往,如果说他当年的《论解构》是为德里达解构主义这一新潮理论做普及示范,那么到2007年的《理论中的文学性》,毋宁说是在理论联手批评经历峰回路转之后,重申它舍我其谁的王者风范。对理论的质疑事实上与理论的一路高歌同步。卡勒本人对克纳普理论批判的质疑,应是再好不过说明了这一点。“理论”历经浴火后,建立“理论批评”这样一门与实践结合更为密切的关于理论本身的学科,当不是奢望。


关键词:文学理论;理论批评;理论的终结;卡勒;克纳普


作者:陆扬,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 200433)。



“文学终结”之后的文学理论何处去?

摘要:随着影像文化兴盛而促发的“文学终结”之说,引发了人们对于文学理论命运前途的思考:以探究文学的本质为旨归的文学理论是否也会随之走向终结?文学理论是对文学和文学批评的本质进行反思,是一种对所有批评实践的预设进行质疑、发问的“元批评”视角。我们从这种“元话语”视角出发,一方面从存在论角度对文学的本质进行探究,揭橥了逻各斯定义这种传统把握本质方式的限度,并试图以现象学的本质还原方法来超越这一限度,这一探究路径最终促使转向对文学进行功能性界定。由于存在论视域本身固有的盲点和局限,我们从存在论转向实存论,将文学的本质作为实存概念来把握。这种从实存论出发把握本质的方式,最为典型的是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概念,这种反本质主义的解释模型不仅有效避免了本质主义和任意随机性的两难选择,同时也走出了存在论视域解释学循环的痼疾。


关键词:文学终结;文学理论;元批评;存在论;实存论


作者:肖伟胜,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重庆 400715)。



社会整体性的表征:

卡勒“理论”的生产性

摘要:关于“理论”,乔纳森·卡勒做过若干界定,解释性是其特性之一。“理论”的反思性、批判性恰恰是通过其解释性而实现的。在卡勒那里,文化研究与“理论”是两个可以相互置换的概念。这两者产生于文学研究但却挤压和排斥了文学研究,从而实现了方法论的转变,将文学解释为社会整体性的表征。于是对文学对象的阅读就有了诗学模式/解释学模式、恢复解释学/怀疑解释学、表征性解释/症候性解释等一系列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区分。本文通过对于这些错综复杂、欲理还乱的关系的厘定和归置,揭示了“理论”作为一种人文学科的新文类,具有显著的观念生产、知识增长和学术建构的功效。


关键词:卡勒;理论;生产性;社会整体性;表征


作者:姚文放,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江苏扬州 225002)。



缺失的“民族”与整体的“社会”

——从魁阁时期的两个研究文本谈起

摘要:魁阁时期两个”民族地区“的研究文本——许烺光的《祖荫下》与田汝康的《芒市边民的摆》,其所呈现的研究特点、研究方法与知识关怀,对于当前的民族研究仍旧有着借鉴意义。在20世纪40年代,无论是当地人自身还是外来研究者,都没有按照今天的民族分类来认识周边的社会世界,因此,在研究文本中,“民族”是缺失的,可见的是对社会整体性的关注,以及对具有普遍社会科学意义的理论的追寻。建国后,随着民族识别的完成与民族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民族”亦成为了学术研究中的概念框架。此后的民族学研究,出现了一些内在的困境,近年来,关于更新民族学知识体系的呼声也日益强烈。民族研究,应当被纳入中国整体性的叙述,对民族地区“整体社会”的关照,当是民族研究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魁阁;民族研究;整体论;社会实践


作者:刘琪,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上海 200241)。



从一般思想史到边疆思想史

——一种人文—地理的关系学论纲

摘要:自从中国思想史成为古代思维样态的近代接续与现代阐释形态以来,其本身成为我们理解中国在连续性发展中的主体框架,进而在思想与文明比较的基础上形成了民族国家时代的整体国家气质与认同。中国思想史的这种基本特质构成了我们认知层面的一般类型,并经历了一个近代转型的过程。如何在当今具有普遍性的民族国家结构中去理解“天下”的生成逻辑,如何认知整个古代中国的陆—海秩序及其内部的陆缘关系结构,进而更为全面地理解“域内”的空间及其互动关系,最终从结构动力角度真正理解中国疆域与群体的“统一环”,就成为我们如今寻找关于中国的新的整体性叙述的关键所在。通过理解以边疆为对象的外围关系格局,并进而阐释其与内部核心区域的结构性链接,这种边疆思想史框架将能够超越我们既有的对于边疆的区块化认知,从而形成更具普遍性和解释力的中国内部区域互动框架与动力机制。


关键词:一般思想史;边疆思想史;统一环;人文—地理;关系学


作者:袁剑,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081)。



“末代秀才”詹鸣铎与《振先杂稿》

 的学术价值

摘要:婺源“末代秀才”詹鸣铎(1883—1931),享年虽仅四十九岁,但在其不到五十年的生涯中,中国社会历经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此一“天时日变其旧,人事日趋于新” 的时代,詹鸣铎除了著有章回体自传《我之小史》之外,还有个人诗文集《振先杂稿》 和詹鸣铎日记等传世。本文即聚焦于抄稿本《振先杂稿》,从商业、宗族和村落及乡绅角色三个侧面入手,探讨该书的学术价值。从中可见,作为一名“贾而好儒” 的生员兼徽商,詹鸣铎虽然衣食无忧,但多年徘徊于功名与生计之间,亦时感步履维艰。在断续的外出游历中,詹氏在江南各地见过世面,也接触到一些新的思想。在其行文措辞中,时常将当年颇为时尚的新名词嵌入个人表述,显露出与时俱进的倾向。不过,从总体上看,他的知识储备与社会见识仍然极为保守,对于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充满了消极与悲观,从中反映出在时代变迁大潮中日益被边缘化的乡绅之无力与茫然。


关键词:徽州;婺源;詹鸣铎;乡绅;《振先杂稿》


作者:朱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 200235);王振忠,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上海 200433)。



功能性分权理论探索三十年

——陈国权教授访谈

访谈人简介

● 陈国权,男,1961年8月生,浙江温州人。现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组专家。先后三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权力法治与廉政治理、地方政府创新等。出版《权力法治与廉政治理》《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权力制约监督论》《社会转型与有限政府》《政治监督论》《地方政府改革创新论》等著作,相关作品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 卢志朋,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往期目录】

《学术月刊》| 2020年第10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2020年第9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2020年第8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2020年第7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2020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2020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2020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2020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2020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2020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为适应微信排版,已删除注释,请见谅。

关注我们

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学术月刊”,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