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月刊》2020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 2021-09-10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胡塞尔与帕托契卡的生活世界

——作为纯粹哲学家的现象学家

摘要:扬·帕托契卡1933年来到弗赖堡随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学习现象学哲学,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其1936年的任教资格论文《自然世界作为哲学问题》。帕托契卡对生活世界问题的切入和讨论有其自己的原初视角,但他最初受到胡塞尔生活世界概念的影响,后来也受到海德格尔的世界概念的影响。帕托契卡本人最终提供了自己在胡塞尔与海德格尔之间的探讨生活世界现象学的本己视角以及进入其中的本己通道,它体现在三个方面:横向结构论方面,纵向历史论方面以及方法论方面。

 

关键词:生活世界;世界;胡塞尔;帕托契卡;海德格尔

 

作者:倪梁康,浙江大学哲学系、现象学与心性思想研究中心教授(浙江杭州310058)。

 

自我研究的“现象学转向”与自我悖论新解

摘要:自我研究的“现象学转向”要求自我研究先悬搁本体论问题,突出现象学问题的优先性,把自我感、自我信念、自我知识的描述、考察和批判反思作为自我哲学研究的奠基性、核心性工程。常识化自我知识被认为具有直接性、权威性和透明性的现象学特征。笛卡尔、休谟和康德由常识化自我知识出发而赋予自我以“统一的”“简单的”和“连续的”的规定性。常识化自我知识不但塑造了一般人的自我观念,而且导致了哲学研究中的自我悖论。对常识化自我知识的反思揭示出自我悖论中的语词错误、语法错误和方法论问题。破解自我悖论离不开心灵观之重构。在心灵观的重构中,自我展现出其复杂的层次性、结构性和开放性。通达自我的第一人称路径和第三人称路径在赋予我们自我知识的同时,不断构造自我本身。自我研究必然要求对包括常识化自我知识在内的整个自我知识系统进行反思,挖掘、发现、评估和利用其中有价值的自我知识形式,而这离不开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现象学转向;自我;自我知识;自我悖论

 

作者:王世鹏,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灵与认知研究中心副教授(湖北武汉430079)。

 

深化土地体制改革与理顺经济运行

摘要:中国国民经济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土地使用财产权不清晰,土地要素不能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的由市场决定而竞争性配置。农村和城镇国有企业中的土地,由于不能由二级市场交易,或者是由政府低价和无偿划拨,土地价值被隐匿。而农村向城市配置的土地,却由于土地从农村由地方政府一家“购买”和由地方政府一家向千家出让,导致价格极端上涨。如果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要素可以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自由流动、互相交易、竞争定价、价值表达、市场调节,而土地要素却在上述方面不同程度地受限,则会导致国民经济运行的紊乱:要素总体配置效率低下,农业中劳动力淤积,资本要素不能流入农业和农村,农民失去以地为本进行创业和获得土地财产性等收入的机会,从而导致农村和城镇非户籍居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不足,进而使得城镇中工业品生产过剩,国民经济将增长乏力。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真正明确和给予农民以土地使用财产权,并永续使用;农村各类土地可以在城乡统一的市场上平等交易;农民有对自己土地的建设权。

 

关键词:使用财产权;使用年期;行政限制交易;行政极端交易;财产性收入;土地建设权

 

作者:周天勇,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教授(辽宁大连116025)。

 

最大用电负荷与经济变量的关联研究

摘要:用电负荷的估计与预测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以用电负荷数据为导向,发现在高温天气当降温用电设备处于满负荷运行的状态下,用电负荷基本上由经济因素所决定,从而分离经济和气温两个对电力需求影响的因素,提出一种对不可观测最大基准用电负荷的估计方法以准确预测最大用电负荷。运用特征指数方法构建最大基准用电负荷指数,探索其与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上海为例构建年度和季度的最大基准用电负荷指数,发现其与经济发展高度拟合,反映近年来上海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卓有成效。本文以数据为导向,挖掘数据的充分信息,从新的视角估计最大基准用电负荷,以其为桥梁达到准确预测最大用电负荷的目标,为经济形势与转型的预判提供有效分析和数据支持。

 

关键词:最大用电负荷;基准气温;特征指数

 

作者:朱平芳,上海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200020);谢婼青,上海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海200020);刘盼盼,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经济师(上海200120)。

 

控制人口能缓解城市通勤问题吗——

基于人群异质性通勤模式的比较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2010年全国城镇住户基本情况抽样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的通勤特征。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平均通勤时间远低于常住人口;并且随着城市人口规模增加,其通勤时间增加的速度慢于常住人口。因此,平均来看流动人口对城市平均通勤时间没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在从事职业方面,有较高比例的流动人口从事经商、商贩、餐饮等商业服务业,这些职业从业人员通勤时间短,且通勤时间对城市人口规模变化并不敏感;在居住类型方面,流动人口中有很高比例的人通过租房或者雇主提供的住房解决居住问题,他们通勤时间较短,并且通勤时间不随城市人口规模增加而发生较大变化。因此流动人口呈现出短距离通勤比例较高的特征。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治理城市拥堵时,须慎重采取简单控制人口规模的方式。

 

关键词:通勤时间;流动人口;人口规模;通勤时间稳定法则

 

作者:李杰伟,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上海201306);韩立彬,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教授(辽宁大连116025)。

 

全方位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体系与制度选择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全方位民主。全方位民主是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并且只有在无产阶级统治下才具备实现的可能。西方国家以竞争性选举为中心的政治民主只是一种有限的、狭隘的民主。全方位民主并不局限于政治领域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全领域和全过程的特征,是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生活民主的有机统一。全方位民主内生于中国自身的社会历史文化之中,而非简单的舶来品。一方面,全方位民主来源于人民政治,以人民为中心确立基本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全方位民主又是实现人民政治最理想的政治建构。全方位民主的价值来自于人民政治,同时它又是人民政治的实现。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方位民主;协商民主;全过程

 

作者:陈周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200433)。

 

有机统一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定型的内核

摘要:有机统一政治是由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构成的整体,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定型的根本在于有机统一政治的成熟,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定型奠定坚实深厚的根基。有机统一政治是源自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它意味着社会主义国家在对阶级统治实现了否定之否定的基础上,由人民整体掌握了国家权力,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是政治生活的主题。社会主义国家创造了有机统一政治,并且构成了有机统一政治的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中,有机统一通过国体、政体、治体实现,因此国体、政体、治体构成了有机统一政治的内在结构。作为当代中国政治的基本特性,有机统一一方面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过程,它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政治上层建筑上的体现,另一方面植根于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政治的塑造,它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体现。

 

关键词:有机统一政治;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制度内核

 

作者:汪仕凯,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上海201620)。

 

制度何以产生治理效能:

70年来中国国家治理的经验

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国家治理的经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作为结构性规则的制度要发挥作用,必须通过社会成员的能动性才能实现,制度的作用主要在于执行。通过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机制,以法律法规和规划政策为形式的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得到充分体现,中国社会实现了秩序和发展的目标。正是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机制及过程解释了“中国之治”的发生。

 

关键词:制度;治理;效能;国家治理

 

作者:陈尧,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200030);陈甜甜,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30)。

 

宋代司法中的事实认知与法律推理

摘要:宋代司法判决重视“明辨是非”,兼具事实求真与价值向善的两种诉求,宋代司法名公在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之划分上表现出了高度的自觉,显示了中国本土法学方法的划时代进步。在事实与法律的衔接上,司法名公综合运用了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当裁判规范相对确定的时候,他们在事实与规范的循环互动中实现法律规范对生活事实的涵摄,得出案件事实认定结果,在叠加使用演绎推理方法的基础上做出案件判决。在裁判规范出现查找和证立困境的时候,他们在“法”与“理”的二元互动中谋求妥善的法律解释及法律续造,以平衡法律与社会道德伦理、国家秩序原理的关系,由此显示出了“法理”之自觉。从思维方法与价值体系的角度来看,宋代司法对于事实求真与价值向善的兼顾、在“法”与“理”的二元互动中论证说理,与朱熹理学思想在司法名公中的传播和运用存在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法理;明辨是非;宋代司法;涵摄;法律续造

 

作者:陈景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湖北武汉430064);王小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史专业博士生(湖北武汉430064)。

 

新中国政法话语的流变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法话语的流变,首先体现在其概念外延即“词与物”关系的不断变化。目前政法概念的所指基本集中在审判、检察、公安、国家安全和监狱事务。政法话语的流变本质上体现的是话语−权力关系的重新确立和不断塑造。党领导建立了各级政法机关,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法律观,形成了以阶级、专政、国家安全、两类矛盾、社会治理等关键词在内的一整套政法话语体系。这套政法话语与宪法话语并无根本冲突,各自发挥功能,可以共同纳入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话语之内。

 

关键词:政法;党的领导;马克思列宁主义法律观;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作者:侯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从“后学”到认同政治:

当代美国人文思潮走向

摘要:近半个世纪以来是美国人文学术界“后学”(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兴盛的时代。“后学”中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是美国的本土产物,跟英国的文化研究交相辉映,实现了英美人文领域的后学与文化研究的范式转型,在社会科学领域也产生了影响。后殖民主义理论核心是“认同(或身份)政治”,植根于美国这个种族、族裔、信仰、传统极为多元的移民国家的经验。近年来这种学院派话语逐渐向英美社会蔓延,形成政治正确话语,产生了极为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认同政治以文化多元论和相对主义的面貌出现,对在美国乃至全球兴起的民粹主义、民族主义、逆全球化潮流推波助澜,与之相互呼应。反思美国认同政治,有助于中国人文学术寻找自己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理论;认同政治;政治正确;知识谱系学与考古学

 

作者:刘康,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致远讲席教授(上海200240)、美国杜克大学教授。

 

探寻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建构之路

摘要: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观念的更新是以大量引进西方话语为契机的,这一引进导致传统的迅速解体,但也在相当程度上掩蔽乃至扭曲了中国的现实状况。实际上,在中国新文学自身的进程中即已孕育着其独特的取向并积累了足供提取的丰富经验,而民族传统内部也含藏着众多可加开发和利用的宝贵资源。建构当代中国文论话语,需要从传统的现代化、外来的本土化以及一百多年来实践经验的理性化三个方面分别着手且又共同发力,便于在综合运作中达致转换出新。要言之,立足当下,背靠传统,以面向世界,民族文化的建设自会有牢靠的支柱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文论话语;当代建构;中西比照;古今会通;综合创新

 

作者:陈伯海,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上海200235)。

 

明清时期的林业经济与山区社会

——福建永泰契约文书研究

摘要:依据福建永泰县的现存契约文书,考察明清时期的林业经济与山区社会。在永泰县的山区开发进程中,土著家族依据里甲户籍与赋役制度,控制了当地的山林资源,而外来移民则通过租借山场,发展多元化的林业经济。由于土客之间的矛盾冲突,促使当地民众聚众自保,形成了庄、寨合一的山区聚落形态。随着外来移民的在地化,家族与村社组织普遍发展,形成了乡、族结合的社会文化传统。

 

关键词:明清时期;林业经济;山区开发;契约文书;福建永泰

 

作者:郑振满,厦门大学民间文献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福建厦门361005)。

 

金融、地权与财税:

近代四川粮税抬垫的运作机制与环境

摘要:抬垫一般是指在粮户未及时交纳粮税的情况下,由中间人垫付并随后向粮户追讨垫付本息的做法。从晚清到民国,四川地区民间性的粮税抬垫机制逐渐被纳入到官方性的税收系统中,但仍带有诸多弊病。在官府、书差、绅士和粮户等各方势力的博弈下,抬垫利率也最终实现了标准化。金融市场为粮税抬垫制度的形成提供了资金可能。粮户利用建立在土地市场与金融市场融通基础上的各类交易手段和地权安排(如卖业留粮、押租和典),来逃漏粮税,导致抬垫纠纷频繁发生。抬垫执行者的选拔体现了金融市场的资本竞争性和去道德化特色。民国四川省军政府曾下令以收益分成来重新认定纳税责任人,但由于未能做到对土地金融市场的完整把握,所以收效不彰。抬垫、抬垫纠纷与相应官方的应对,充分反映了近代中国基层社会中金融、地权、财税和法律等领域间的复杂交织关系。

 

关键词:金融市场;土地市场;土地金融市场;粮税抬垫

 

作者:娄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上海201620);曹树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200240)。

 

语言·文学·历史——“文本内外:语言形式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论坛综述

2019年11月30日,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和《学术月刊》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文本内外:语言形式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论坛在四川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术月刊》社、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浙江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高校和机构的三十余位学者,围绕“语言形式与中国现代文学”这一中心议题,就汉语资源的丰富性及其与文学的关系、文学文体研究与现代中国精神空间、研究方法和理论建构等话题展开了细致而深刻的讨论。

 

作者:李扬,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的世界,世界的中国

——刘康教授访谈

本次访谈主要将刘康教授学术研究脉络放在四十年来中美社会和学术变迁的大背景中来讨论,为其兼具1977-1978级大学生、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留学生、美籍华裔学者这三重身份的思想经历作一个梳理,以此折射中美学术与文化的动态。

 

刘康,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致远讲席教授、美国杜克大学教授。


颜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往期目录

2020年第1期

2019年第12期

为适应微信排版,已删除注释,请见谅。

关注我们

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学术月刊”,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