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通社Foodthink

其他

当一个高中数学老师决定去种地

前一阵,油罐车混装食用油的新闻铺天盖地,大家都不确定自己是否也中过招。吃饱早已不成问题,吃得安全和健康却不能保证。我想起前几天在西瓜摊,有大爷一直在问摊主:“哪种西瓜是有籽的?……不想吃太甜的西瓜,吃多了喉咙不舒服。”这样的对话透露的信息是什么呢?第一,消费者对各种食物概念很不清楚,但有意识地想要食品简单一点,去除一些科技成分。第二,水果要有甜度,但大家也意识到过分甜是有问题的,那就吃不那么甜的吧。这说明越来越多人开始想要吃得健康,想弄明白自己在吃什么,关于健康食物的科普就尤为重要。这也是我参加食通社生态农业实习计划的初心:吃到令自己安心的食物,找到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于是今年春天,我来到北京大兴的溪青农场,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风雨后乍晴的溪青农场。1在农场,过敏和我拜拜了在农场实习刚到一个月的时候,我突然就不再有任何过敏性红肿,每天干农活时觉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健康,越来越轻盈。其实在30岁之前,我几乎没有过敏的印象。印象中开始频繁过敏是这几年才有的事,穿着凉鞋在草丛里走过,晚上大概率脚就红肿。有时几天没睡好,手掌心也会红肿痒,甚至痒到难以入睡。我想,一定是我的生活出了问题,才导致我如此易于过敏。●痒到受不了时会吃的过敏药和前段时间看的书。于是我给自己当起了医生,从改善亚健康状态开始。我想起前几年还在当数学老师时经常偏头痛,但是一去到山里徒步几天,即便运动量很大,头疼也不会犯。这意味着好的环境和运动状态中的自己是健康的。然后是过敏。由于我生活的环境太干净,平时都不怎么接触泥土,每次只要在老妈的菜园子待一会儿,必然全身痒痒。如何改善呢?只能重新接触吧,重新让身体适应丰富的环境,包括菌群,让自己成为环境的一员。就这样,离职休息中,我的亚健康状态逐渐改善,偏头痛几乎没怎么出现,过敏依然偶尔出现,直到来溪青之后彻底消失。三四月之交的北京,温度舒适,每天可以在地里待很久,和土打交道。当时还是务农小白的我,浇水时总是把鞋弄湿,还常常踩到泥里。为了感受土壤和更好地干活,我经常不戴手套,每天从地里回去衣服和鞋都是泥,那时偶尔和老公打趣,我好像变成小泥人了。●不戴手套干活是为了更好地感受土壤。地里的泥水是有酸碱度的,而且土壤中微生物丰富,晚上回去脱掉鞋袜,大部分时候脚背都非常痒,一片红。如此过了一个月经常湿鞋的日子,突然就不再有任何过敏迹象。实习结束回到湖北老家,我每天都去妈妈的小菜园干点活。除了被蚊子咬之外,我不再有大面积的红痒区域,即使穿着拖鞋在地里干活,脚也没有红肿过。总之,我好像再也没有过敏了。从易于过敏到没有过敏,中间发生了什么呢?零食吃少了,食物更健康;运动多了,用地里的劳动代替了专门运动;作息逐渐规律;全身心接触自然,心态更好了。●第三期生态农业实习生拜访溪青农场。关注食通社视频号观看回放,听吕露现场分享实习心得。2务农小白的认知整合初到北京溪青农场,区区两个暖棚就让我目不暇接:这里一畦南瓜,那里一畦西红柿,最南边是莴苣,东南角居然还有两块小葱地……五亩地的精耕细作和多样化种植,让我感到非常零碎,不知道怎么安排干活。最开始,我只能认出这是黄瓜和西红柿,关于它们生长和种植的细节,我一点也不知道,也无法从每天的巡田中得到其它关于作物的信息。●我画的农场作物分布图。实习进入第二个月,还是有很多地块被我选择性忽略,比如甜瓜。农场的另一个实习生马浩在管理甜瓜,我并不感兴趣,也没有理会他如何管理甜瓜。对第一期的西瓜,我的态度也是如此。只关注自己想关注的,一开始我以为这是精力所限,毕竟我才刚刚接触农业。后面我慢慢意识到,这暴露出自己还是囿于实习生身份,没有农场整体观,把每一种作物都放在心上。可见前两个月虽然劳动很多,但是心态是悠闲的。直到6月,农场主王鑫要去德国交流学习两个半星期之久,日常地里就只有我和马浩。虽然6月地里已经没有新种的作物了,整个农场却处于饱和状态,没几块地是闲着的,每天光巡查就得花上不少时间,不同的作物所处生长周期不同、需水习性也不同,而我还是个接触农业两个半月不到的新手小白。●鑫哥去德国之前种的一波新黄瓜。鑫哥不在的这几周,农场管理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过相比起刚来时,我确实已经尽力了。这段时间,我时时刻刻把地里每种作物、甚至边边角角种的花花草草都放在心里。写这篇文章时我坐在家里的电脑前,但农场的整个面貌却深刻印在我脑袋里:至少三十多种作物,不同时机播种的作物也有好几个地块,因此经营农场太需要整体把控的能力了,你可以想象一个新手面临的挑战是多么巨大。这段时间,我也深刻体会到多样化种植的小农多么不容易。在地里投入的时间成本是巨大的,可是你无法去计量。天热的时候,中午在地里干不了什么活,然而这也是植物最热的时候,你需要了解这个时间点作物和土地发生的变化,观察得越多,对作物、土壤、环境的理解才会更深刻。●每日多次巡田,散发着郁郁生机的玉米有种浑然天成的美,清晨的圆白菜吐出水珠。就是在这样反复观察和验证的过程中,我收获了一些立刻判断的直觉。说说移栽黄瓜的例子吧。6月中,北京温度直逼40度,我和马浩在这期间移栽了一批黄瓜苗。温度太高,以及有些苗在育苗时多次被淹而根弱,因此吸水能力差,蒸腾作用不够,导致有20根小苗直接热死了。发现的那一天傍晚我们就进行了第一次补苗,并及时松土以及提升浇水频率来帮助小苗度过高温。可是其中一部分还是死了,于是我们又补了第二次苗,可是死苗还是相对很多,着实让我很失落,可是变化也在这之后产生。我当时正在黄瓜地里观察琢磨,突然一阵风吹过,真凉爽!这个感觉一出现,我马上就想到鑫哥种红薯的天气选择,觉得应该立刻补种,又看了明天的天气,也不热呀,这不是补苗的好时机吗?成活率一定高!于是我马上去棚里选了状态好的黄瓜苗种下,事实证明这一波确实成活率很高。我权把这当做自己的进步,开心了很久。●刚长出来的小黄瓜和快长成的黄瓜。农场经营绝非易事,但也不是那么高高在上,只要用心学习和实践,总能有所收获。我也会一直把鑫哥给我的勉励记在心里:先成为农民,再成为农夫。3在农场,收获更健全的心我非常享受在不追求效率的情况下,一个人在地里干活,包括揪匍匐茎、给草莓疏果、拿着小薅刀除草。干这些活的时候,注意力完全落在作物上。我会看到草莓是怎样生长的,这朵花没有授好粉;我会去想,被疏掉的果子不干预会长成什么样,其它果又会怎样被它影响;我会看到这片地的过去和未来。除草的时候我会畅想土壤的样子,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杂草的种类和大小,杂草和杂草的区别。什么时候可以不用除草?怎么下刀?该不该拔出根?离作物近的怎么处理,远的呢?不除会怎么样?思考这些问题的收获是与土地直接相关的。可能在地里的时间足够长,就会有答案了。●红薯垄间待除的草,和杂草一起长大的圆白菜。实习结束后,我总是回想起到溪青的第一天。3月下旬,北京露天的地面还没有长出什么东西,但是春意已有,最后一程公交,路两边都是大杨树,垂枝上小芽初露。我记得那天天气应该很好,阳光不强烈,也未被云层遮至阴郁,草莓的叶子是郁郁葱葱的。我站在东边,看着不远处鑫哥站在草莓地里,所有的草莓似乎都欣喜地拱卫着他,和他的笑容呼应。我生起一种情绪,仿佛看到了杰作,一时不知是风,还是他在这片地里的场域之势。●没有草莓地里的图片,就给大家看看菜地里的鑫哥吧!图源:北京有机农夫市集一时之间竟幻想着,如果我也有一片土地,我一定要认真用心地对待它,当我站在那里时,它和我必不分开。-
8月27日 下午 4:18
其他

处暑汇总|全国可持续食农生活在地指南

●封面底图:广州从化,雨季中的鹏程自然农场。图源:小鲸鱼《我在实习农场收获的四个礼物》。◆食通社以二十四节气为节点收集与发布全国食农领域活动,按地点以时间轴方式呈现全国各地泛食物主题的讲座、课程、论坛、市集、展览、农场活动等,以期食农爱好者适地适时找到自己的可持续“附近”。本期汇总快览(按排版顺序排列):
8月23日 下午 12:55
其他

我在实习农场收获的四个礼物

1尝试回乡村结缘鹏程自然农场我在粤东地区的某个客家乡村长大,小时候经常向往外面的世界。2015年,因为上学我如愿来到了大城市——广州,此后一直在广州学习、工作、生活,到现在已经有大约9年的时间。小时候,乡村在我的脑海里更多地意味着贫穷、匮乏、落后,长大后我却开始意识到她的“富有”,所以我开始尝试回到乡村。终于,通过食通社的生态农业实习计划,我在今年4月中下旬成功来到了鹏程自然农场。●鹏程自然农场位于半山腰上,向远处眺望,山间美景尽收眼底。鹏程自然农场位于广州从化银林村,面积大约50亩,主要种植荔枝、番石榴、番薯、玉米,还种了些许蔬菜、柑橘、木瓜、甘蔗、菠萝、芋头等作物。蔬菜一部分种给自己吃,一部分留给两个客户,有收成时就喊他们来采收或快递寄过去。这里主要践行自然农法,会尽量留草、少翻地、不使用化肥和除草剂,偶尔使用蚯蚓粪和花生麸水之类的有机肥。农场主要由鹏程老师及其妻子花花共同经营,他们育有一女儿蜗蜗,还养了两只猫咪。在分工上,鹏程老师主要负责种植管理、农场导赏分享,花花主要负责农场的活动组织、产品销售,有时也会一起帮忙干些农活,家务活则共同承担。我喜欢和选择来鹏程自然农场实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是融为一体的。鹏程老师一家不仅在农场工作,也在农场生活。除了种植和日常生活之外,农场也经常在周中留出一下午的时间和社区伙伴一起读书交流,以及周末或节假日会面向大众举办农场体验活动。鹏程老师一家不仅在经营农场时践行健康、自然的理念方式,在生活上也是如此。他们会尽量采购生态食材,使用茶籽粉洗碗,进行垃圾分类;也会经常静坐、喝茶、拉练身体、听书、看书;以及会关注中医养生,尽量喝柴火水,吃柴火饭,据说是比较升阳,刚好也把农场果树管理修剪下来的枝条利用了起来。在这里,我看见了我想要的生活——与自然相伴,关照自然、自己与他人,脚踏实地地做一些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与自然好的事情。原本计划实习半年,因为身体比较虚,在实习一个多月后出现诸多不适,所以提前结束了实习,但短短一个多月的经历,还是让我收获了很多“礼物”。2礼物一:舍弃与平衡在农场实习,“舍弃与平衡”是我收获的最新鲜、特别的一个礼物,这也是在农场经常要做的事情。关于农场的“舍弃与平衡”,我观察到的就有三类情况。第一类最常见,就是果树的修理,例如:将荔枝和番石榴部分交叉生长的枝条修剪掉,把菠萝主枝多余的侧芽掰掉,将长得过多、过密的蕉树砍掉,等等。即舍弃“多余”的部分,让植物自身的枝条与枝条、枝条与果实、果实与果实之间以及植物与植物之间的生长空间与能量更加平衡,或者说是实现空间与能量的再分配,减少作物不必要的养分消耗,集中养分供给给有效的枝条和果实。比如荔枝树内侧照不见阳光的枝条,通常会长得特别弱,是难以开花结果的,既然如此,修枝时就会选择将其剪掉,减少这部分枝条的能量消耗;再比如,在农场实习时我做过番石榴的摘果工作,刚开始鹏程老师让我将一些树势弱的番石榴果实全部或部分抹掉时我有些惊讶甚至觉得可惜。但听闻解释后便理解了——树势弱的果树即便结了些果实,多数会比较难坐住果,且会抢了树体本不充足的养分,导致果树比较难长好,此时从长远考虑就会选择先舍弃当下的果实,集中能量促进果树长大长壮,以便未来可以结出更多优质果实。第二类是舍弃一些种地空间留给草生长,或是用来种植绿肥、建造生态池,为的则是打造生物多样性,让整个作物生长的生态环境处于一个更平衡的状态。这些在传统农业是很难看到的,对于传统农业的农户来说,草是敌人,是会跟作物争夺营养,是需要消灭掉的。●左:生态池在导流储水的同时,还可吸引青蛙之类的两栖动物“驻扎”繁衍,或者为水生动物提供一个栖息地。右:农场专门留出来的杂草。但在自然农法或其他生态农业里面,草是可以共生共荣的朋友。自然农法里面有提到土壤肥沃的三要素是“温、湿、松”,即“温暖、湿润、疏松”,而留草便是让土壤保持温、湿、松的好方法。所以在践行自然农法的鹏程自然农场会专门留出些地来种草或自然长草,果园和菜地里自然生长但不会妨碍作物生长的杂草也会保留。第三类就隐蔽一些,处理起来也会相对复杂和困难,即减少非必要的人为干预,比如少翻地、少施肥、不打农药、不除草或少除草。因为自然农法是相信“自然力”的,认为过多的人为干预会破坏生态平衡。减少人为干预倒不是什么都不干,而是让我们减少或放下一些贪念与执念,以及放下担心少、担心慢、担心种不好的焦虑。比如常规农业看见病虫害可能会很担心而着急介入,喷洒各种杀虫剂;也会因为担心植物缺肥长不好而使用很多化肥,这些做法都有可能破坏生态平衡,让土壤、作物、微生物处于不健康的状态,而不健康的土壤和植物则会更容易遭受病虫侵害。生态农业特别是自然农业则会认识到大自然有一个生态平衡,没有哪个单一物种会“称霸天下”。像荔枝树会有荔枝蝽侵害,但也会有天敌去抑制荔枝蝽的生长。所以当遇到病虫害时,农场不会着急地想办法扼杀病虫害。在看见土壤或作物状态不太好时,农场可能会使用蚯蚓土这样的有机肥。鹏程老师说这些肥跟自然里的腐殖土成分差不多,不会像化肥那样氮素或某种营养素过高,会更有利于土壤恢复其本有的自然力,让土壤、作物、微生物之间处于平衡的状态。当我们能够放下或减少执念、焦虑,冷静地觉察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同时也能够通过观察和学习大自然的规律,了解作物需要的是什么时,便能知道在资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该如何舍弃与平衡。3礼物二:简单与安定记得来到农场的第一个下午,我放下行李后便跟着鹏程老师将一块平房前的小橘子树移栽到后山坡上。这件事看似特别简单,但近几年运动与劳作指数趋近于零的我在挖坑时还是小小累了一下。移栽完橘子树后,我们一起坐下来聊了聊对农场实习生活的期待与家务分工,然后摘菜、洗菜、陪蜗蜗跳绳、吃晚饭、观看罗杰老师的自然农法教学视频,最后洗漱和处理了点手机信息后便关灯睡觉,在悠闲的节奏里结束了半天的农场生活。●小鲸鱼在农场闲暇时的自然生活,看日落、采摘食材、读书,或者一个人发呆。第二天早上7点,我便起床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这一天的任务主要是开沟、给玉米培土。之后的一个多月,我一边跟着鹏程老师和花花践习控草、整地、育苗、播种、施肥、培土、覆盖、剪枝等农活,一边分摊烧水、摘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活。在农场参与的大部分劳动对我来说都不难,只是比较耗费体力。唯一让我觉得有挑战性的当属果树修剪了,因为它没有绝对的标准,且比较复杂,也涉及很多专业术语和方法,比如去顶、摘心、摘果、抹梢、回缩等等。什么时候该修理哪些部分,具体该怎么修理都有很多的讲究。刚开始时,鹏程老师一边操作一边给我讲解教学,许多术语和知识点很难一下理解和记忆,我会感到有些紧张焦虑。幸运的是,鹏程老师很有耐心,会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给我讲解,也会很尊重我的学习节奏,不会催促我尽快学会然后上手帮忙,让我能放轻松地去学习和思考。多听几遍之后我就开始慢慢理解了,也可以慢慢试着自己去判断该怎么修剪。有时,就我一个人在农场,但我不会觉得孤单,我会很享受地一边听着几位生态农业前辈录制的名为“团力结构”的节气播客,一边挥着锄头干活;或是啥也不听,就很正念地蹲在菜地里拔草。还有些时候,我会自己一个人在农场及周边转悠认识植物,或是骑电动车去附近的银林农场参加活动。在外出的路上遇到村里的阿姨,即便不认识也会非常自然地打起招呼来!●雨季时的农场土屋安静、简朴、美好。此前我很难做到早起早睡,经常睡前刷手机到十一二点甚至更晚,但在农场我一般十点左右便躺下休息,有时甚至八九点就倒头入睡。那段时间,我过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常动手劳作,而不是常用脑苦思的生活,每一天都简单而充实。4礼物三:放松与从容我是一个做事很容易紧张的人。在农场时主要由我和花花每人轮流做一周的饭菜。虽然平时喜欢做饭,但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做简单、小份量的菜给自己吃。所以轮到我做饭时,我还挺紧张的,担心不知要做啥菜、做的是否好吃、做菜时间太久怎么办。刚开始,我会提前一天想好菜式,然后怀着忐忑的心情去做饭。●小鲸鱼根据现有食材自由创造的做饭时光。好在鹏程老师和花花都让我尽管放手去做,并相信我能做好,有时花花还会跟我分享一些做菜方法。一两次之后,我便不再紧张了。除了鹏程老师和花花的信任、鼓励让我放松下来之外,在美丽的农场里亲近土地、过慢节奏的生活也是让我能够安心与从容的重要原因。当我放松下来的时候,我开始享受做饭这件事,能够游刃有余地去做饭,不必像以往那样提前找食谱学习,而是根据已有的食材自由创造——提前一会儿看下农场有啥菜,再简单想下怎么组合搭配,然后准备食材、开炒便是了。这样做起饭来就特别开心,也有成就感,我也常常觉得自己炒的菜色香味俱全。当然,也确实有过好几次饭菜做的不好的时候,比如炒土豆丝糊底了、煎鱼鱼皮都粘在锅里了、把艾草鸡蛋汤做的很苦……近两年我和朋友们愈发意识到,就是当我们能够好好吃饭的时候,这些日子多半会是惬意的,工作起来也会比较高效。因为当我们能好好按时三餐的时候,这意味着我们有一个规律的生活,能够把事情调到合适的节奏,能量也是处于相对充沛、稳定的状态。这让我意识到,关注农业与食物体系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在于回归更完整的生活,成为一个更真实、饱满、丰富的人。可“完整的生活”是怎样的?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对于我自己而言,完整的生活不只有工作,最起码还有饮食、休息、做家务等事情;完整的生活是能够亲身参与真实、具体的事,而不只是活在“高大上”的空中楼阁;完整的生活是既有过去、也有当下和未来;完整的生活是我们能够感知与联结到我们的“附近”,与身边的人产生互动,而不是经常被困在家里或办公室,靠着智能手机与外界交流。5礼物四:接纳与顺应与我容易紧张这一特质相伴的是——我比较善于发现问题,是个有些“完美主义”的人,经常期望把事做的尽善尽美一些。可一旦做不好,我又很容易沮丧。因此,我经常会陷入自我焦虑的漩涡之中。现在,我发现打破这个漩涡的法门是接纳与顺应,就像大自然接纳万物一样,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当下所发生的一切!而在这个方面,我从农场的鹏程老师和花花那里受益良多。鹏程自然农场不仅做生态农业,还曾做过育儿社——联合村里的几个家庭共同育儿。虽然很遗憾我实习的时候育儿社已经暂时告一段落,但我还是感受到了鹏程老师和花花独到的育儿理念。其中让我特别敬佩的一点是他们的情绪特别稳定,为女儿蜗蜗营造了一个充满爱、接纳和鼓励的成长环境。有一段时间,蜗蜗因为在幼儿园受到了欺负便生起抵触上学的情绪,鹏程老师和花花没有急于否定蜗蜗,也没有急于亲自出面解决问题,而是接纳和承托起蜗蜗的情绪,引导蜗蜗自己勇敢面对,和蜗蜗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我还是一个喜欢刨根问“为什么”的人,在农场实习时也是如此。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在给荔枝树修枝时,我问了一些问题,鹏程老师也跟我讲了很多。其中一个问题涉及到了荔枝树的生长特点,大概是“荔枝树8月左右修剪会更容易再次生发出新芽”,听到这个回答后我很自然地就继续追问“为什么”,但这时鹏程老师并没有继续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让我不要问为什么,说自然就是这样,要顺应自然,到时观察就知道了。●鹏程老师一边修剪荔枝树一边讲解果树修剪的知识与技巧。当得到这样的回应时,我其实有些失望。我以前很习惯问为什么,也认为多问为什么是好的、有必要的。但后来我反思了一下——拥有深入探究本质的精神是好的,但这个探究不能只是通过直接向他人提问来实现。当问题过多时,我们很可能失去了自己亲身观察、探索、学习到更多东西的机会。6生态农场实习经历对于我的意义刚从乡村来到广州时,会因为大城市的繁华热闹而感到新鲜、兴奋,但久而久之,大城市快节奏、原子化、消费主义的生活也让我感到空虚、割裂、疲惫。很幸运,食通社及鹏程自然农场给了我重新回到乡村的机会,也让我开启了这段生态农业学习之旅,收获这么多宝贵的体验与礼物!在生态农场实习的每一天都让我觉得特别的放松、从容、踏实、安定。在这里时光慢了下来,没有那么多的浮躁,更容易活在当下,做到身心合一。虽然这次只实习了一个多月,但很高兴我能迈出这很重要的一步,去做了我想做的事情,对生态农业也有了实际的体验与观察。虽然我是由于体力不支而结束实习,但并不会因此认为生态农业是很辛苦、是不适合我的。相反,这段经历让我更加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也印证了这的确是我想要的生活。希望自己和大家都能更健康也是我选择生态农业的重要原因之一。未来,我会继续向前探索,而这段在鹏程农场实习的鲜活生命经验将一直流淌在我的生命里,我会努力以自己为媒介将希望的种子传播给更多人。-
8月22日 下午 5:03
其他

骑手的苦难与中产的焦虑,谁能拯救谁?

这个人的苦难遭遇使我震撼,因为它们没有必要发生。——贝托尔特·布莱希特以外卖骑手为题材的电影《逆行人生》已经上映一周有余。很少有电影在上映之前,就引发如此广泛而激烈的争论。在这些争论中,有两种鲜明对立的观点。正面观点认为,导演徐峥完全可以拍摄其它题材的电影,但却依然愿意去关注外卖骑手的真实生活,这一基本事实便是值得肯定的。反对者则认为,这部电影本质上是对底层苦难的消费。它在最好的意义上不过是一种虚伪、廉价的同情。在最坏的意义上,通过对外卖骑手在逆境中表现出的勤劳、坚韧、乐观、互助等美好品格的肯定与赞扬,电影掩盖了他们所承受的真正的结构性压力。而对于观众来说,越是靠在影院的座椅上保持一定距离地观看那些可以被自己“拒之门外”的底层生活,他们的心底就越会生出一种私密的安全感。相比于煤矿业、汽车业、化工业、餐饮业、环卫业等传统产业的劳工,外卖骑手在今天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社会关注,不仅仅是因为人们对底层的廉价同情,而是源于更普遍的社会心理。在关注的焦点之下,外卖骑手确实在电影中被“看见”了,但从上映后的票房和评论来看,观众并没有买账。究其原因,是电影对骑手生活的剪裁,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盲点。●写字楼来往的外卖员。作为日常最容易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底层劳动者群体,外卖员能被真正“看见”吗?摄影:周平浪1躲在壳体里的中产阶级电影的主人公高志垒在上海的一家互联网大厂担任中层技术骨干,不过45岁的他很快就要遭遇中年失业危机。如果你想要讲述高志垒的人生,那最好从他的核心家庭和他们供养的房子开始讲起——那是他整个人生的基点和底线,是保护他的壳体。他所有的努力、希望与执念都倾注于这个壳体,只为了躲藏在这个壳体之中,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在像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许多人都被封闭在壳体之中,享受着安全感与私密感。壳体虽然能够让人屏蔽外界的存在,但实际上又无法脱离外部供养它的社会系统。例如,使用智能手机获取信息,必须要通过电信基础设施;又或者在咖啡店度过一段宁静的午后时光,其实是在享受远方运输来的咖啡豆和店员的服务。人与人之间仍然需要相互依赖才能获取必要的生存资源,但人们通常意识到的只是自己在“消费”,却看不见那些涉及辛苦劳动的中间环节。咖啡厅的大多数消费者很可能无法意识到乌干达咖农的挣扎,使用手机的消费者也不会知道制造手机所需的某种矿物元素是由被奴役的刚果童工采掘出来,因此消费者并不会因为壳体之外人们糟糕的劳动状况而感到内疚。●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大门,正在配送的骑手。被隔绝开的城市空间构成了一个个物理的壳体。摄影:老高英国马克思主义者雷蒙德·威廉斯将这样的生存状态称为“流动的藏私”,而这种生存状态在今天又被数字技术强化了。从一开始,电影便持续向观众展示关于数字化社会的意象:扫描二维码的滴滴声、地铁内低头刷手机的上班族、考核员工绩效的算法、随时随地对着手机“自言自语”的移动直播、每天戴着耳机以打网游为生的大学生。但这些意向却无法让人联想到曾经流行的关于数字化社会的美好愿景。相反,它们所营造的整体基调是压抑的,社会处于一种高度流动的状态:信息在流动,人在流动,物品在流动,但是人的生存状态却越发封闭、孤独和紧迫。外卖平台就出现在这样一个流动的社会中,它让食物流动起来,允许人们只需在家中等待就可以获取食物。但这一次人们却无法忽略外卖骑手的存在。当他们以流动的肉身作为管道输送食物资源时,他们的劳动过程已经成为城市日常生活经验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居住于壳体的人们,尤其是中产阶级,依然对城市抱有光鲜亮丽、安定富足的想象,却不可避免地受到外卖骑手爬上楼之后的气喘吁吁、马路上疾驰的背影、焦急无助的表情等意象的侵扰。●外卖站点在马路上开早会。电影里的固定开会场地对于现实中的骑手“过于奢侈”了,大多数站点在路边找空地一围就开会了。摄影:周平浪因为无法逃避,所以人们总想就外卖骑手的存在说点什么,以达到认知平衡。电影要处理和回应的首先是这样一种关于外卖骑手的普遍社会心理,然后才是外卖骑手本身。因此尽管大约60%的外卖骑手来自农村,电影却选择一个正在经历“无产阶级化”的中产阶级作为主角,来讲述外卖骑手的故事。称高志垒这样领取高薪的程序员为“中产阶级”其实并不严谨,因为他们并不拥有任何生产资料。虽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薪资远远超过外卖员等底层劳动者,看起来属于不同的阶级,但是,这两类人群本质上都是领薪水的人,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一次P2P爆雷、一轮裁员、一场大病便就能让高志垒所依赖的壳体陷入风雨飘摇的境地,无法再维持原有的生活品质。因此,这也是影片试图在观众那里引起共鸣的部分,主人公高志垒的遭遇可能就是许多影院观众现实遭遇的缩影——面对全部的家庭压力,即使是毕业于名牌大学,也不可能坐下来从长计议,而是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四处寻找能够挣钱的办法,因此成为一名外卖骑手是再合理不过的决定。●电影里,外卖点站长教育自中产阶级“坠落”的高志垒:你总以为你已经脱掉了孔乙己的长衫,但你还没成为骆驼祥子——你总以为你是个坐车的,其实你就是个拉车的。作为零工经济代表的外卖业其实是一面折射出我们这个社会残酷现实的棱镜,任何走投无路的人都有可能在某一天迫于生活压力,做出和高志垒同样的选择。由此,位于中产阶级的主人公和位于底层的其他骑手获得了这样一种共识:一切都只是为了活着。2除了活着还有什么选择?“一切都只是为了活着”,但每个人的活法又是不同的。贯穿整部电影的是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在被大厂裁员之后,高志垒以及他的家人如何勉力维持那摇摇欲坠的中产生活;另一条主线则是外卖骑手们在劳动与生活中遭受的苦难。当这两条主线在尾声阶段开始收束时,影片想要传达的价值观终于水落石出。高志垒所经历和看见的外卖骑手的苦难,以及他们面对苦难时乐观、坚韧的人生态度,使得这个核心家庭的生活价值观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不再被外部强加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所束缚,抛弃过去几十年相信通过个人奋斗能够实现阶层跃升的观念,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选择“去伪存真”,重新从人出发建立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理解方式。最后,高志垒一家放弃了那些中产阶级的标志:更大的房子、更好的教育以及更体面的生活,来缓解生活的压力与焦虑。●被裁后,高志垒一家的最初反应是必须保住房子。影片试图通过讲述外卖骑手的故事来表达这种对另类生活的想象,但却导致第一条主线凌驾于第二条主线之上。的确,外卖骑手的苦难最让中产阶级领悟了生活应该“以退为进”,但他们没有想过骑手们在“退无可退”的时候又该做出什么抉择。电影正是按照“一切为了活着”的逻辑,对现实的骑手故事进行精心挑选和剪裁,似乎为了活着就只能选择隐忍。作为单王的大黑,为了补偿因他而出车祸致残的同事,每天忍着剧烈的胃痛在车水马龙中上演生死时速;单亲妈妈晓敏每天晚上不得不把儿子带在电动车上送餐;老抠即使被汽车撞倒,腿部受伤流血,也坚决不去医院包扎,而是把对方的赔款省下来用于治疗儿子白血病的手术费。●带孩子送外卖的晓敏。2022年媒体就曾经报道过安徽带娃送外卖的21岁单亲妈妈,影片的骑手形象大多是从现实中的原型改编的。●老抠上一秒还在跟高志垒说话,下一秒就被汽车撞倒。两个小时的电影时长内,平均每半小时就有一名摔倒在地上。起初,高志垒无法接受骑手们“为了活着就必须隐忍”的逻辑,他也曾试图反抗。在被保安拦下来的时候,他强调自己曾经作为一个消费者可以自由出入豪华的购物中心;在被顾客指着鼻子羞辱的时候,他试图反抗;在顾客因为超时取消订单之后,他愤怒地把手中的鲜花砸在墙上;在顾客随手把垃圾递过来时,他选择轻蔑一笑;在给昔日的同事送咖啡时,他选择逃避。然而,这样做带来的后果是投诉、差评和罚款。●“差评源于话多”,高志垒试图讲理,结果招致顾客的差评。面对每个月一万五的房贷压力,高志垒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就像所有活在苦难中的人都会做的那样。电影的主人公也由此迎来了一个成长的阶段。他决定全身心投入到送外卖这份工作中,向其他骑手学习配送技巧以及他们乐观、坚韧的品质,也学会享受和商家一起配合完成外卖配送的过程,那是一个人能够真正融入一份新工作时才会获得的满足感。这一部分内容确实大量还原了骑手在劳动过程中的许多细节,有苦有乐,苦中作乐。骑手这份工作是苦的,但是他们都有可以相互扶持、守望相助的家人与朋友。但这种积极的成长过程的另一面,却伴随着冷酷的规训。外卖骑手付出劳动把一份热餐从商家送到居民楼是一回事,在配送过程中受到平台资本和算法的压迫而过度劳动甚至出现交通事故,则是另一回事。高志垒因为低血糖昏倒在路边,因为担心罚款仍然要爬起来核验“笑脸计划”,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为了活着,你必须忍耐,接受规训,损耗自己的生命,甚至丢掉人的尊严。影片始终试图在苦与乐之间,在“一切为了活着”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之间寻求平衡。●影片中的“笑脸计划”影射的是美团的“微笑行动”。系统会不定时地、随机地抽查骑手,以检测是否由骑手本人配送。被抽到的骑手需要立即按系统提示拍摄认证视频,用时不得超过5分钟,否则就要面临罚款。但是影片看不到现实中的另一条道路——斗争,斗争也是“为了活着”,并且是为了活得更好。在电影之外,由外卖骑手发起的斗争在真实发生着。如果尊严一次一次被践踏,那么骑手选择的可能不是隐忍,而是奋起反抗。就在影片上映3天之后的8月12日,杭州西溪世纪中心一名外卖骑手在被物业保安罚款之后下跪,引发该区域外卖骑手的集体不满,聚集起来要求物业和保安道歉;而早在2023年4月,因外卖平台在恶劣天气中对拒不出勤的骑手进行罚款,广州汕尾就曾爆发一次骑手集体拒绝服务的事件,平台调集外地骑手到当地服务,经过谈判,最终以每单多加一块钱而结束;2021年5月,陕西渭南一名外卖员当街焚烧外卖工作服和送餐箱;当然,我们也不会忘记,曾经某位骑手联盟的组织者通过网络为外卖骑手发声,并且帮助许多骑手解决劳动纠纷。同时,全国每年都有数百起外卖员抗议事件发生,尽管绝大多数都因为规模较小没有引起注意。●8月12日聚集在杭州西溪世纪中心的骑手。图源:网络在这些事件中,我们看到了骑手群体愤怒、勇敢、敢于斗争、善于集体行动的品格与形象。这是部分中产阶级尚不能理解的力量,甚至在某些人眼里,抗议的杭州骑手只是一群扰乱文明社区安全的“疯子”,他们的行为被看作是一种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在这个意义上,这部电影所展示的已经是影院观众所能接受的最大限度的现实主义,关于斗争的现实是它不愿处理也无法处理的盲点。3“程序员不懂外卖员的痛”无论如何隐忍,外卖员仍然随时随地受到平台算法的控制和压榨,影片中围绕外卖骑手形成的矛盾与冲突实际无法得到解决。因此,影片还设置了一条关于技术社会议题的暗线,借助高志垒从程序员到外卖骑手这一角色转换的设定,试图在结尾提供一个技术层面的解决方案。程序员和外卖骑手可能是当下最为人熟知的两类“数字劳工”,但却因为分属数字产业价值链的不同节点无法真正看见彼此,程序员设计的算法反而成为了平台控制和剥削骑手的工具,所以才会有人戏说“程序员不懂外卖员的痛”。那么,当一个程序员“跌落”为外卖骑手之后,又会发生什么?影片借助一场骑手之间的暴力冲突,演绎了算法控制之下骑手的困境。“单王”大黑每天都在他的“秘籍宝典”上记录和琢磨最优配送路线,在马路上他则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成为单王的同时也导致配送时间的极限压缩,极大增加了其他骑手完成订单配送的难度。在这一问题上,大黑因为和其他骑手产生争执,最终大打出手。●影片中,大黑之所以引起同行的愤怒,就是因为他“送得太快了”。这里揭示的算法运作逻辑是十分清晰的:当外卖骑手因为生活和考勤压力而在某一条路线上超速、逆行或者闯红灯时,这些冒着生命危险节省下来的时间又会被算法吸收并再生产为一个新的时间标准。如此循环,最终的结果是每一条路线的配送时间要求都会被压缩到极致。影片中,主人公高志垒出现了多次交通事故。即使拥有编写代码的能力,作为骑手的他也只能服从算法的控制,当被汽车重重撞倒在地后,也只能在倒计时的催促下摇摇晃晃、昏昏沉沉地完成最后一单。在影片的最后,高志垒开发了一款名为“路路通”的App。这款App能够识别和标记外卖配送路线中的学校、商场、外卖柜的位置,以及小区的单元号、楼号等诸多微小细节,帮助骑手提升配送效率。那是高志垒在日复一日的配送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实践智慧,也融合了大黑在那本“秘籍宝典”里倾注的心血。然而可以预见,如果无法改变现有的算法运作逻辑,那么通过“路路通”节省下来的时间最终仍然将导致配送时间的进一步压缩。因此,最根本的问题仍然是算法背后平台资本与数字劳工的权力关系问题。但是电影在这一刻避开了对平台企业的批判,寄希望于程序员可以在技术层面帮助骑手摆脱困境。●如果平台算法的逻辑不改变,只靠局部改进,骑手仍然不能避免飞速运转中的危险。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程序员当然可以凭借自己的技术能力为外卖骑手开辟一条另类的生存道路。在法国,Coop
8月18日 下午 5:59
其他

食物风味的流失,是从种子开始的吗?

从采集狩猎到刀耕火种,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转基因无人机人造肉甚至AI技术,从囿于厨房到坐等外卖,人类的农业和食物系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发生在农田中的巨变,既体现了科学和技术对农业的影响,又对自然环境、农民、社会结构、人类饮食和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跨国农业资本和政府监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又应该如何理解这些变化?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农人,作为食农体系中的一份子,我们有可能在各方角力中找到自己的利益所在,为自己的劳动和消费找到最优解吗?美国环境史学者巴托·J.埃尔莫尔的《种子帝国》一书,以翔实的资料、生动的叙事梳理了跨国农化企业代表孟山都的发展史,揭示它从一家化学公司到农化公司再转型为基因生物公司的完整过程,其产品从生产端到消费端造成的各种社会与生态灾难,以及它以怎样的手段极力掩盖上述恶劣影响并逃避责任。窥一斑而知全豹,《种子帝国》一书的主题是孟山都,但也让读者对当代食物体系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直观的了解。8月16日周五18:30,我们邀请到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长期关注和参与种子系统工作的实践者,参加在万圣书园举办的《种子帝国》北京站分享会,欢迎北京的读者参加,或预约线上直播。让我们共同回顾农业的历史,展望食物的未来。●外地的读者可以直接扫描上方二维码预约直播或收看回放。从今年4月开始,食通社和三联学术、雅理和农民种子网络联合主办的《种子帝国》新书分享会分别在南宁、上海、杭州、昆明和广州举行。每一站都有不同背景的学术和实践嘉宾就本书及其辐射的食农议题展开对话。主办方整理编辑了其中几场讨论,以文字形式分享给读者。大家也可以在食通社视频号上收看回放,了解完整的讨论。
8月16日 下午 6:05
其他

为何化工企业成为种子巨头?|北京活动预告

我们离不开食物,然而,在科技不断介入人类日常生活的近几十年,食物的面貌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真的了解每日享用的食物吗?我们所吃的真的是我们所以为的吗?孟山都,一家全球农业巨头公司,是食物体系变迁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从食品添加剂到农药再到种子,这家公司利用多种科技手段,在全球范围内缔造了一个种子帝国,一个与传统形态截然不同的食物供应体系。今天,孟山都虽然已被德国拜耳公司收购,成为了历史,但这段历史依然在创造着未来;我们如何认识这段历史,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粮食的未来。8月16日周五晚18:30,食通社将联合三联学术、雅理及农民种子网络,邀请近代社会史学者刘文楠、食物体系研究者李舒萌与种子系统研究者管奇从《种子帝国》一书出发,探讨当代食物体系的变迁及其内在逻辑、人类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应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种业现状与新的可能性等问题。
8月14日 下午 10:40
其他

电影vs.现实,真实的外卖骑手生活究竟是怎样的|食日谈 Vol.38

本期食日谈邀请食通社的新同事玉阳作为特别嘉宾——他不仅是我们团队的新成员,还有一段独特的经历:曾在2021年短暂做过四个月外卖骑手。他对外卖骑手的劳动过程感兴趣,但他说,去做骑手并不是为了“体验生活”。在考上北大研究生之后的暑假里,他面临着真实的生计压力,加上和同事相似的经历,他很快融入了骑手的生活。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跟随玉阳的视角,深入了解外卖骑手的日常。作为一名饿了么专送骑手,从早上的晨会结束,开始接单配送,直到晚上收工,玉阳在一天的高强度工作中,几乎每分每秒都在面对各种挑战,需要即刻做出决断。周旋在站点、商家和消费者之间,面对系统的派单、投诉、考勤等等机制,他需要绞尽脑汁制定自己的策略,就是为了一点点的速度,收入以及更少的投诉。同时,作为真实的个体,玉阳也不可能永远像机器一样完成工作,在不同的人与系统快速的交互中,骑手内心的情绪和感受构成了外界难以察觉的另一个维度。我们也通过玉阳的观察,看见在外漂泊的外卖骑手在社会中的位置:面对经济压力和工作的自由与束缚,他们如何寻找平衡?在极高的人员流动率下,外卖员对于这份工作究竟抱有怎样的态度?此外,平台算法如何影响骑手的工作模式?在平台的算法控制下,消费者的同情之举究竟是否能够真正帮助外卖员?从骑手的视角出发,也许会获得不一样的结论。外卖骑手作为一个群体,因媒体报道而受到公众的格外关注,成为零工经济时代之下劳动者的缩影。但相比各路二手转述,一手叙述和反思更值得被听见,希望本期节目能够帮助直观地你了解外卖骑手的真实状况。本/期/嘉/宾玉阳|一个生长于黑龙江省巴彦县畜牧二分场,漂泊在北京的intp青年。目前主要关注数字科技、农业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等议题。曾在澎湃思想市场发表文章《算法之外还有什么:关于外卖员劳动自主性问题的探讨》。本/期/主/播王昊|食通社编辑,劳动与技术议题的关注者。晓晶|食日谈主播。时/间/轴00:53
8月10日 下午 8:54
其他

立秋汇总|全国可持续食农生活在地指南

●今晚7点,四位嘉宾将作客腾讯新闻《餐桌上的物种》直播,从《种子帝国》出发,探讨技术和食农系统的复杂关系,欢迎扫码或点击上方按钮预约收看。◆食通社以二十四节气为节点收集与发布全国食农领域活动,按地点以时间轴方式呈现全国各地泛食物主题的讲座、课程、论坛、市集、展览、农场活动等,以期食农爱好者适地适时找到自己的可持续“附近”。本期汇总快览(按排版顺序排列):
8月9日 下午 2:04
其他

耕食十年,亲手种出每一样想吃的食物

编者按上一期专栏中,一锅师太向我们展示了她在城市,如何通过“小饭桌”,让周围的朋友吃上安心、可口的饭菜。而比她更“硬核”的,则是小饭桌上大米的生产者——四川眉山遇见农场的主人陈英。这一期专栏,一锅师太带我们走进这个“唯一需要外购的食物只有盐”的家庭农场。1四处找“米”不止一位小饭桌的饭搭子说过,我做的饭“光吃饭都是好吃的。”我煮饭,以陈英用堆肥种出来的米打底,再混合其他杂粮和种子或坚果,这样煮出来的饭本身就营养充分,口感丰富,自然是“又香又甜又饱足”。每每这样的时刻,就很感激有陈英帮我们种米。我每个月都通过成都生活市集,请陈英从眉山带10斤米来。●陈英打理的遇见农场稻田。认识陈英是在好几年前。因为刚参加工作时曾有过在食品行业工作的经历,我对来路不明的食物一直保持警惕。有了孩子之后,对干净食物的需求自然更加强烈。所谓人如其食(You
8月1日 下午 12:50
其他

在农场打工的夏天,没有暑假

常红亮●绿我农场在给C地块铺水管安装喷灌。●为了长远地修复土壤,放弃了眼前的收成,提前收获了大棚和MAX生活实验室菜地的所有作物。六石头城&农民种子网络
7月30日 下午 2:42
其他

油罐车之后,我们对食品安全真的无能为力吗?|食日谈 Vol.37

本期《食日谈》聚焦于近期备受关注的油罐车事件,探讨食品安全问题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虽然经历过多次食品安全事件,但消费者似乎还是对食品安全环境无能为力。从新手妈妈育儿的角度上看就更加明显:打过农药的水果能不能吃?奶粉的配料表究竟是些什么成分?饮食环境中是否有内分泌干扰物?隐藏在暗处的问题制造了不确定性,让人更加无所适从。油罐车事件更使人寒心的是,广泛的关注甚至不一定能够打破行业合谋维护的内幕,这一点在其他食品行业同样存在。监管的经常性缺位让公众越来越感到,食安事件引起的关切难以改变问题的现状。既然社会信任难以建立,更好的办法只能是从身边的小环境入手。如果你也和我们担忧食品安全问题,那么本期节目和食通社的其他文章中也提供了不同的饮食建议,目的都是将食物来源掌握在我们可知可控的范围内。希望听众朋友们也能通过自主选择食物来源,在不确定性的食品环境中努力保护自己和家人。本/期/主/播令钰|食通社项目主任,新手妈妈,前环境科学记者,关心食品安全与环境健康。王昊|食通社编辑,常在家做饭的男性代表。天乐|食通社创始编辑,连猫都没有的“最后一代”。相对于食品安全,更关注食物体系的社会公平和环境可持续,以及,食物首先得好吃!晓晶|食日谈主播。两个孩子的妈妈,最近开始自己做饭,对食品安全持续关注。时/间/轴00:17
7月29日 上午 8:00
其他

水果为什么越来越甜了

Cirilli参与的研究项目是开发高糖桃子品种,在试验中,他们种植出了甜度高达
7月25日 下午 9:05
其他

食品安全焦虑之下,如何捍卫自己的饭碗主权?

编者按人如其食,好好吃饭从不是一件小事。油罐车运输食用油事件再次引发食品安全焦虑,入口之物的溯源困难重重。从土地到餐桌的漫长链条,消费者如何才能真正掌握对每日食物的知情权和自主权?在成都玉林社区,“一锅师太”夏莉莉正在带领饭搭子,通过食物和自然和农民建立高度紧密的联系,建立可溯源、多元化的生态食材库。随着时间推移,她这份“好好吃饭”的创新方案显露出它给饭搭子们带来的巨大改变,被改善的不仅是一群人的身体,还有生活习惯与精神状态——食物让他们和自己重建出更好的关系,这不失为一种与自我和解,抵抗自我疏离的最直接简单的方法。希望这些发生在成都玉林小饭桌的故事,也能够帮助大家摆脱无力感,找到行动的方向。1好饭叫人早睡早起早前我曾经说过“开小饭桌若治大国”,办小饭桌的这几个月里,几个饭搭子对“好好吃饭”这件事的理解开始变得不一样,每一个人的身体状态和生活习惯也在被“一起吃饭”这件事改变着。●饭搭子们知道谁生产了小饭桌的食物。小饭桌之前,饭搭子们长期点外卖,偶尔在家开火也是煮点水饺、面条,家里基本都不存米。某天中午,小饭桌网购的有机醋还没有到货,我问住得最近的饭搭子借,结果她回家到厨房一看,上一回买调料,已经是两年前的事。过去,她们常点些重油重盐的外卖,搭配口感粗糙的白米饭(有人以“味同嚼蜡”四字形容外卖盒里的米饭),以致于一直对吃饭提不起热情,觉得只是单纯为了维系生命而不得不做的进食动作。可能“不想吃饭”是现代人的通病。物质极大丰富和生活节奏紧张,本体的饥饿感早已丧失,却又不得不按照大众为了社会生产而约定的三餐时间进食。当然,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外卖用的米都不好,所以做出来的饭不好吃。饭不好吃,所以不想好好吃饭。吃不好饭,勉强获得的饱腹感持续时间也很短暂,所以总是觉得饿(更准确地说应该是馋)。遇到熬夜、加班或者感到焦虑就需要吃很多零食来解馋、减压或是自我满足,频繁进食又造成消化器官的过度响应和疲劳工作。长期以往,身体怎么能好?作息如果不能规律,饮食均衡便无从谈起。小饭桌作为一个微小的生活支持系统,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参与者因此而生活得更加健康。所以,对每一位参加小饭桌共食计划的朋友,我都会特别强调两件事:一要“准时打饭”,二要“好好吃饭”。准时打饭,对需要熬夜而起床困难的自由职业者而言是巨大的挑战。但有好饭菜和好朋友共食发出的诱惑,加上迟到者会被“惩罚”洗锅的敦促,饭搭子们都找到了在上午十一点之前起床的动力。每次我把饭菜给饭搭子装进饭盒之后都要唠叨几句:“吃饭的时间里不要看手机,不要打游戏,不要太多聊天,如果可以心无旁骛地去感受送进嘴巴里的食物,缓慢而充分的咀嚼,就能通过那些认真感受食物的具体动作倾听到自己的身体,做出恰当的回应,和身体产生良好的互动。”好好吃饭,是最低限度的自我照顾。2治愈厌食症前两天,六月份新加入的饭搭子阿霞给我发来了她参加小饭桌一个月的“自我观察报告”。阿霞体型瘦长,一米七五的身高令她更显瘦骨嶙峋,这几年因为大环境的剧烈变化、工作的变动、与家人关系紧张等原因,患上了轻度厌食症。听说我办了小饭桌之后,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成为了饭搭子。记得她来打饭的第二天,遇上我用胡雪梅的豇豆炒牛肉末,里面加了一些酸豇豆。当时和她一起在楼下花园吃饭的出出子赶紧在群里向我播报:“阿霞把中午和晚上的两份饭都吃了。”●小饭桌的豇豆炒牛肉让阿霞燃起了食欲。“饭太好吃了,菜也太好吃了,一吃就停不下来。”阿霞赶紧“解释”。我提醒她要克制,不能一顿就把两顿的饭菜都吃掉,要帮身体找到一个合适的节奏。一个月后,阿霞发来“报告”,说自己参加小饭桌之后有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可以不用凭借意志力,而是怀着一种自发的动力,准时起床,按时打饭;二是胃口大涨,长了两三公斤,这是不需要通过强制的饮食和运动规划来达到的结果,而是自然地进入了一种对生活更游刃有余的状态。”好一个“对生活更游刃有余”。没想到,一锅师太的小饭桌对厌食症也有疗效,我很开心。好的食物带给生命的滋养因人而异。同样的食物搭配,满足饭搭子们不同的需求,既帮助正在减重的出出子瘦了十多斤,也帮助需要增重的阿霞长了两三斤。当然,我自己的体重也长期稳定在自认为最合理的范围内。每人每月交来的600元伙食费,也在我这个“巧当家”手里被用得远超市场的实际购买力,她们更是乐得一路闭眼跟吃。听说暑假我要休息,几个人甚至发出了“哀嚎”:“你(放假这段时间)不煮饭了我都不晓得每天该吃啥。”3饭碗神圣,不可侵犯“好好吃饭”的前提,是构建一个多元、健康、安全的生态食材库。办了小饭桌后,我增加了食材的采购量,每个月都通过成都生活市集托遇见农场的陈英从眉山带10斤米来,再从其他农友那里采购小米、糯米、糙米、种子、坚果和豆类,为饭搭子们构建了一个可溯源和多样化的小粮仓。在这个粮仓的基础上,加上胡雪梅的蔬菜包,饭搭子们日常的营养摄入就有了基本保障。●小饭桌的目标是每一餐都帮助饭搭子们吃到10种以上食物。这几个饭搭子们原本的饮食习惯是喜欢吃肉和需要吃肉的。但是,小饭桌的饮食结构以天然蔬食为主,她们都很愉快地接受了。而且,很长时间都没有觉得馋肉,也让她们开始思考自己从前的饮食习惯是如何养成的。人的饮食习惯,对食物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基本都是在童年时期由当时的生活环境所养成。我对阿霞的厌食报以深深的同情和理解,因为,我的父母也喜欢在饭桌上批评童年的我。那种委屈或是愤怒地含着眼泪一口一口把饭吞下去的感觉,实在很不愉快。青春期的那些年里,我常常被胃痛所折磨,却不知道,那是被压抑的情绪在寻求可以释放的途径。万幸的是,小孩子总会长大,可以在学习和掌握各种必要的生存技能之后,想办法远离那些不懂得尊重孩子,只会碎碎念,甚至要从孩子身上吸食能量的父母。因为我曾经靠“会做饭”得到了生命的自主权,有了自己的孩子乐毛之后,我想把自己从生活中得到的经验分享给他,也希望他将来有一天也可以通过“食物的自主”来获得“生命的自主”。所以在教养上,我花时间最多的就是带他认识食物。断奶之后,乐毛吃的每一样东西,我都会告诉他是什么。稍大一点,我煮饭的时候会让他坐在餐椅上看我怎么做饭。更大一点,我带他一起逛菜市和访问农场,甚至还到几个农场去打过工,也在自家的地里让他参与蔬菜、水果和稻谷的种植。●乐毛(穿黄色雨衣)在明月村和邻居们一起在田里劳动。“我想认识我的食物”读书会,也是在带他认识食物的过程中同步开启的社群活动。在一个多人共学和相互促进的环境里,乐毛渐渐长成了一个知道食物从哪里来,也知道自己想吃什么的人,还有了很强的“饭碗神圣,不可侵犯”的自主意识。有一次,几家人约着在一家餐厅聚会,席间一位阿姨有热情照顾小孩的习惯,她过于积极地为孩子们布菜,甚至表现出些许“操控欲”。乐毛明确表达了拒绝,不要她夹来的肉丸子。她并没有收手,而是依照自己行为的惯性把肉丸子强行塞到了他的碗里。乐毛在那一瞬间非常愤怒:“(大家一起)吃饭本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但是如果是被强迫吃某种东西那就会让吃饭这件事变得不!愉!快!”当时场面一度陷入尴尬,也让那个阿姨有点下不来台。但我认为乐毛没有做错,而且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了在场的所有孩子:反压迫,从餐桌做起。我乐见孩子懂得捍卫食物自主权,也希望有更多人学会分辨食物背后所包含的真意。办了小饭桌之后,我在群里把相关的书籍推荐给了饭搭子们,让她们有时间也读一读和食物有关的书,这样她们更能理解为什么我们的饮食结构要以天然蔬食为主,以及,为什么要知道是谁、用什么方式生产了我们的食物。也曾经有饭搭子问为什么不多安排一点肉菜。我的回答是,如果有合适的放心的肉,比如农友在甘肃的山沟沟里放养的黑猪,或者相熟的农场用自产的粮食养的猪,可以偶尔买一点来尝尝。在预算有限和尽量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厨娘也有权宜之计,那就是根据蔬食的搭配,偶尔到熟悉的大品牌在菜市的摊档去买点新鲜排骨或者肉丝、肉糜给大家做点荤菜作为补充。关在围栏里用饲料养出来的猪,滋味和跑山猪或农家猪当然有很大的差别,但偶尔且少量的食用,作为一种饮食上的补充和口味上的调剂,也未尝不可。重点是,每个人都要在小饭桌“跟吃”的过程中更加主动地去认识食物,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更加明确自己的需求,才能通过“好好吃饭”这件事把饭碗端牢在自己手上,达成最小单元的自我照顾。●一锅师太在乐毛家乡土自然学校的大地厨房建好后带着乐毛一起煮饭。-
7月23日 下午 5:41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大暑汇总|全国可持续食农生活在地指南

●食通社2024“联禾创作计划”入围名单公布,让这18个入选创作告诉你,为什么吃饭的事比天大?◆食通社以二十四节气为节点收集与发布全国食农领域活动,按地点以时间轴方式呈现全国各地泛食物主题的讲座、课程、论坛、市集、展览、农场活动等,以期食农爱好者适地适时找到自己的可持续“附近”。本期汇总快览(按排版顺序排列):
7月19日 下午 5:11
其他

让这18个入选创作告诉你,为什么吃饭的事比天大?

最近,罐车运输食用油的乱象再次引起公众对食安问题的担忧。从生产到加工,从运输到销售,每个环节都影响着食物的安全,而每个环节背后的劳动者、管理者、监管者、研究者和资本,共同决定了最后抵达我们餐桌的食物品质。但是,公众似乎对这个复杂过程和背后的故事知之甚少,只能在每次食安丑闻爆发时,应激性恐慌,然后继续开盲盒般吃饭,很难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而食农领域无数劳动者的真实境遇和故事也被营销广告和食品包装所遮蔽,无法为公众所知。至于我们的一日三餐对自然环境、社会公正的影响,更是少有人探究。为了了解当今食物和农业的现状,也为了支持更多的人去探讨食农问题背后的复杂性,今年4月,食通社和多家公益和媒体伙伴共同发起2024联禾创作计划,支持媒体创作者和研究者在食农领域开展调研,并资助其完成进行面向公众的内容创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一共收到100份申请。其中有非虚构类写作35份,深度调查报告34份,视频20份,视觉艺术5份,书籍出版3份,播客3份。其中,31个项目通过初审,进入面试环节。在经过6位评委多场面试后,最终18个创作项目获得食通社联禾创作计划的支持,其中3个项目受到农民种子网络的联合支持。100位申请者身份不同,却都同时关注食农和环境、社会、技术、健康、历史、文化等交叉议题。他们有记者、农民、公益机构工作者、学生、自由撰稿人、媒体人以及艺术创作者。在这100份的申请中,我们看到不同创作者对可持续食物和农业的关切,其中不乏媒体谈论多年的“返乡青年”、“谁来种地”等话题。亦有不少创作者将目光聚焦在水果和咖啡这样的热点主题,探究背后的土地、社区与市场。针对AI、光伏和无人机等农业新科技,创作者也提出疑虑。这两年开始,不少跨界活动选择在菜市场发生,也有申请者开始留意菜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另一边,有的创作者注意到电商大规模入主食农行业也许开始起了反作用力,不少电商和新零售在“消化”食农产品上显得格格不入。也有创作者从自己的家乡出发,从生活的流域开始,探讨当地食农与人的联系。来自两广和闽南地区的申请者关注当地特殊养殖和种植情况;沿江河湖海地区的创作者既关心生态环境的变化,也关心渔业渔民生计的问题;关注牧区的创作者发现牧民餐桌上出现进口牛羊肉的怪象。来自海外的创作者则希望探讨欧洲的食农现状和全球超市的故事。这100份申请无谓好坏,仅代表每位创作者对食物和农业的思考和关心,也让食通社了解到仍有许多人在通过不同的形式持续关注着食物与土地,以及背后的人。感谢所有的申请者,感谢本次食通社联禾创作计划的评委及共创方的共同努力。以下是入选名单(排名不分先后,按照主题分类罗列):水果和它背后的世界《甜蜜背后,代耕瓜农的流动与劳动》创作者:颜和作品介绍:西瓜是每个夏季不可或缺的元素,而在甜蜜背后,关于瓜农的书写却十分匮乏。我的创作聚焦于江苏某地城郊的一群代耕瓜农,他们有着“双重流动”的特殊属性:一方面离开故土,常年在异乡种植大棚西瓜;另一方面,西瓜种植的特性使得他们每年都需要更换不同的土地。在这种看似不稳定的双重流动状态下,瓜农们却保持着生产与生活的持续稳定运转。我希望结合社会学的问题意识与非虚构的写作手法,描摹出往往不被看见的瓜农世界,让他们流动的经历与劳动的图景得以浮现。也尝试去进一步追问是什么支撑着这些流动中的劳动,种瓜小农何以在大型资本的冲击之下仍然保有存活的空间。《能量炸弹:榴莲消费中谁是赢家,什么被破坏?》创作者:武冰聪、刘益作品介绍:在中马建交50年时,马来西亚鲜食榴莲即将进入中国。既有报道已经关注到中国的榴莲消费体量日趋庞大,随着这种消费趋势流行起来,以泰国、越南、马来西亚为首的东南亚榴莲主产区,开始了更广泛的种植。从国家层面的统计数据来看,从事跨国榴莲贸易给产地带来了经济效益提升,但亦有声音表达出对于生态的担忧,毁林加剧,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基于此,我们进一步关心这种消费审美是如何建立起来的,由谁推动,又是谁获利?各地榴莲种植面积扩大,会把榴莲的价格打下来吗?这又将给当地的农民带来什么?牧区怪象:牧民餐桌上的进口牛羊肉《青海省进口牛羊肉对畜牧业的影响》创作者:焦小芳、琼吾旦增作品介绍:青海省作为中国西北部的重要畜牧业基地,以优质牛羊肉著称。然而,我们对这些牛羊肉的种类和相关信息知之甚少。本次创作旨在深入调查青海省冷冻市场,了解来自世界各地的牛羊畜牧产品如何流通至市场。比如阿代乡的冷冻市场规模庞大,除了本地牛羊肉外,还有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阿根廷等国的进口肉类。这些肉类在冷冻市场中进行保鲜、分销,最终运送到各地市场。其背后的养殖技术、流通市场及其对本地传统畜牧业和物种保护的威胁等问题将成为调查的重点。我们将记录本地人如何在这种冲击下选择应对和妥协的方法。通过详细的调查报告和纪录片,揭示进口牛羊肉对青海本地畜牧业的影响。《进口牛羊肉,缘何出现在牧民餐桌?》创作者:魏怡然、Sherab作品介绍:当你听说青藏高原的牧民,不吃自己养的藏系羊、牦牛,转而开始消费进口牛羊肉时,你会想到什么?藏族人常说,牧民依靠牛羊,牛羊依靠草原(藏族谚语:མགོ་ནག་བརྟེན་ས་སྤུ་ནག།།
7月17日 下午 2:34
其他

最热的夏天,最冷的荔枝季,果农如何面对超级小年?

1978年,从化农村兴起种植热潮,1981年11月,从化荔枝种植面积发展至2.2万亩,列为全国7个荔枝重点县之一;◉
7月15日 下午 12:07
其他

气候在变化,德国科学家如何与农民合作寻找出路?

Pape“作为非种养结合的有机农场,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确保土地上养分的长期供应。”这是农场写在官网上的一句话。近年来,德国北部年平均气温从8.3摄氏度上升到9.5摄氏度,进一步催化了Gut
7月10日 下午 5:46
其他

把人变成机器的便利蜂,真的智能吗?

●北京某写字楼中的一家便利蜂门店。这家宣称“数字化驱动”的新型连锁便利店,于2017年在北京海淀开设了最初的5家“智能便利店”,并在随后几年内快速扩张。1“您被处罚降级为店员”“您被处罚降级为店员。”几个月前,在北京某便利蜂门店担任店长的L女士忽然在手持移动终端上收到这样一条消息。平时,她在日常工作中无时不刻都要盯着这个长得和智能手机一样的终端,每隔几分钟就要完成屏幕上发来的任务。只不过,这一刻屏幕上显示的通知变成“撤换店长”,就像要求她上货、拖地、擦货柜一样平常。L女士自2023年上半年开始就在该门店担任店长。至于被降职的原因,她至今依然不得而知。“从始至终没有任何人跟我沟通这件事情,没有人告诉我为什么。我收到的只有系统发过来的那一句话,这件事情就算是决定了。”●便利蜂店员使用的手持终端,显示着当前需要完成任务和时间。据她推测,被降职的原因可能是此前几天她没有按时完成便利蜂要求的“店长自查”,也就是每天检查卫生、物品摆放等店内状况,并拍照上传到系统中。L女士回忆,以前店里长期闲置不用的咖啡机和饮料机要被移走。她想借机把腾出来的空间好好规划一下,摆放常温矿泉水和饮料,增加些营业额。为了这件事,她在那个星期每天都在12小时工作的基础上,义务加班两个小时,从早上7点干到晚上9点。在如此高强度的劳动状态下,琐碎的“店长自查”工作被L女士“理直气壮”地搁置了。毕竟,事情有轻重缓急,而她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这个便利蜂门店的销量能够增长。她想不通:自己明明是想方设法地为便利蜂提升营业额,怎么反而被降职了呢?“提起这件事真是寒了心了。”L女士认为便利蜂的管理“太不人性化”了。遗憾的是,L女士的这一番苦衷,永远也无法被以“智能化”自我标榜的便利蜂听到了。●在便利蜂购物的日常状态:无论购买货架上的商品或者热食,消费者都需用店内的终端自助结账,店员只作为辅助,在必要时帮助顾客解决问题。2“机器人是个笨蛋”当L女士指责便利蜂的管理“不人性化”时,这家企业正在宣传自身的“数字化”“智能化”的优势。有经验的店长在便利店行业是稀缺资源。便利蜂声称,传统便利店培养一个店长需要两年,而他们只需要六个月。在创始人庄辰超看来,正是因为缺少店长,所以全家和711等前辈同行“扩张得太慢”。对此,便利蜂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用算法系统替代店长的决策。庄辰超似乎真诚地相信,在办公楼里由一群工程师设计出来的算法可以远程理解并操控旗下所有便利店运营的一切变量。他在一次演讲中自信地声称:“每一个有人的节点,都会导致整体效率的下降。”而一线员工的任务仅限于“服从系统指令,以及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算法真的比店长更聪明吗?对于空间有限的便利店来说,如何实现供货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精准匹配是决定门店收入和利润高低的核心环节。为了证明算法的优越性,便利蜂宣称他们曾做过一次实验:挑选10个经验丰富的711店长,让他们将一个店铺的SKU(库存单位,也可以理解为产品品类)减少10%。结果,第二天销量减少5%。而使用便利蜂算法给出的解决方案,销量仅减少0.7%。“系统甚至会细化到告诉你每次要做几个肉包子、几个素包子,准备多少份盒饭。”L女士说。但据她实际观察,用算法安排的供货的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有时候东西多的多死,少的少死。有一些薯片明明不好卖,哗哗地送过来;有一些饮料卖得很好,它反而第二天不送了。我们这个店附近都是上班族,按理来说面包种类要多一点,结果每次就来那么几种,我们每次都在那抱怨。”去年冬天,顾客由于天冷的缘故更喜欢喝常温的矿泉水,于是L女士便摆了一些在货架上,没想到却被店内巡视的机器人拍照判定为货品没有按照规定位置摆放,最后只能整改。“来店里的顾客都夸:你们店里的机器人太智能了!但是我和同事有时候真的忍不住骂那个机器人是个笨蛋!”即使认为供货不合理,L女士和同事也无法向便利蜂反映。系统已经提前规划好进什么货,规定了每一样商品在货架上的具体摆放位置。如果对进货的情况有意见,L女士唯一能做的是在系统中给中台的工作人员“发任务”,由他们来处理。“流程很复杂,我们基本上找不到人反映,而且这点小事也没人管。”●某门店内的摄像头巡逻机器人,每天负责检查货架陈列。这并不是个例,在此前雪豹财经社的报道中,作为便利蜂加盟商的刘璐每天要倒掉两筐面包、三明治、饭团,其门店白天的热餐废弃能达到五成。她认为,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因为门店紧挨着一个超大型商场和美食城,所以热餐需求量并不高。尽管刘璐多次提出申请减少热餐供应,但得到的回应却是:“经算法系统测算,门店仍有热餐销售机会……算法系统还没有相关的运营SOP(标准操作流程),人为无法干预。”结果是,作为加盟商的刘璐没有权限及时增改某款产品的进货量。作为最了解顾客的一线经营者,她只能眼睁睁看着顾客流失,并承担大量产品废弃造成的经营损耗。3“小蜜蜂要一直都在哦”为了让员工成为“哪有需要就去哪”的工蜂,便利蜂必须让新来的店员在陌生的环境中更快上手。即使对店内的3000多品类商品并不了解,店员也必须能够胜任门店的工作。便利蜂的解决方案是:通过算法,将店员一天的劳动过程拆解为70-80个简单任务,再通过手持终端向店员下发指令。●店员正在对照手持终端检查货架摆放。L女士只接受了一个星期的入职培训就上岗了。“培训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操作手持系统,只要你学会用手持,然后在它的指令下做任务,那基本上你就可以胜任这份工作。过了没多久我就开始当店长了。”L女士总对新店员说:“干就完了!”这是她在便利蜂工作总结出来的经验,不要有疑惑或思考,因为算法系统已经将你一天的工作规划得“明明白白”。“在那里干久了,你会觉得自己像是一个行走的机器。从早上7点进店,就开始准备热食早餐,忙到9点半之后又要开始准备午餐了。”“我们是不允许跟顾客沟通的,因为便利蜂认为和顾客沟通是浪费时间。但是顾客自己点餐效率确实高,我一个人一中午也能卖出三十多份热餐。”●午饭时分的热食区,顾客必须在右下角的屏幕上点单,店员根据屏幕上显示的订单,打包关东煮、包子等热食,双方无需沟通即可完成交易。L女士说,用餐高峰过去后,店员并不会闲下来。手持终端每隔几分钟就会给店员派任务,内容都是擦货架、扫地、上货、盘货等琐碎的工作。员工被任务不断催促着,一直保持忙碌的状态,直到晚上7点下班。“有时候我也不明白反反复复擦货架的意义是什么,后来才知道他们的宗旨就是‘人不能闲着’。”枯燥和繁重的工作会让店员懈怠,这时“电子监工”就会出动。在L女士的门店里,天花板上的30余个摄像头会时刻捕捉店员的状态。“刚入职的时候,老店员告诉我,只要让机器看到你把手放在货架上就行,不用那么认真。我一开始可不敢,但后来也就学会糊弄了。”●某门店内,天花板上的摄像头。据L女士估计,她的门店约每3平方米就有一个摄像头。按照规定,员工上厕所的时长不能超过10分钟,午饭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并且不计入工作时长。如果系统发现员工离岗时间过长,店内广播就会不停响起机器人女声的提示音:“小蜜蜂要一直都在哦!小蜜蜂要一直都在哦!”4
7月8日 下午 12:43
其他

整整三个月的雨,让我领教了什么是“看天吃饭”

食通社说今年南方的降雨让人揪心,我们不仅在新闻中看到各地受灾的情况,也陆续收到农友减产的坏消息。食通社的老朋友扣子身在福建,因春季以来的连续降雨导致自家的洋葱和小麦几乎绝收,因此感慨“天就是农夫最⼤的前提”,只不过现代人总是容易遗忘这一前提。气候变化之下,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农民,只能在“天”的影响之外在“谋尽人事”,保存希望。近期降雨暂停,正是重新整理土地,收拾信心之时,食通社也希望借此机会向农友们送去问候。●麦子黄了,但“黄”之所指不是丰收。还记得2017年,我初到台湾宜兰的深沟村,动了进村种⽥的⼼思,问别⼈“⼤概能有多少收成”,得到的回答居然都是“不知道,要看天”。作为⼀个新⼿⼩⽩,我想知道:如果惯⾏农法的产量是⼀千⽄,那么不⽤化肥农药⼤概能收多少⽄?有没有保底产量?当时我以为,答话的⼈只是⽤“看天”来搪塞。⽆知者⽆畏,“看天”没能吓住我,到底还是租了⽥。我在台湾的两年⻛调⾬顺,收成都不错,甚⾄⾼于同样不⽤化肥农药的种植⽼⼿。直到来恶⼈⾕,⽼天爷教育了我,回过头来开始明⽩“看天”的意思。1洋葱:“成功的”失败5⽉31⽇收洋葱,全部收成如图。我这是⼜“成功地”失败了⼀次。⽤上“成功”⼆字,不是⾃欺欺⼈:是成功地证明了,恶⼈⾕是可以种洋葱的。全⽅位⾃给⾃⾜,最好是想吃的都能⾃⼰种出来。但有些品种仅从理论上就知道种不活,⽐如苹果(苹果开花结果需要寒冷休眠,本地⽆⾜量冷冻累积),有的要通过实践让⾃⼰死⼼,⽐如树⾖与核桃。洋葱就属于尚待验证的,本地有的卖,但没⼈种。看到台湾南端的屏东特产就是洋葱,那⾥⽐福建热多了,让我觉得“这个可以有”。去年⼗⼀⽉⽹购⼩苗两百棵,种在适合洋葱的沙地上。种苗成活率不错,我对⾃给⾃⾜很有信⼼。待我回家过年再返回,春来洋葱苗⻓势也不错,常常掐⼀点肥美的叶⼦当⼤葱吃,与真⼤葱⽆⼆,味道⾜以乱真。随后就迎来了恶⼈⾕的⾄暗时刻。今年的⾬⽔格外勤,三⽉起进⼊漫⻓⾬季,直到现在,全天⽆⾬的⽇⼦⼀个巴掌数得过,就连出太阳的⽇⼦都屈指可数。洋葱怕涝,虽然那块地排⽔良好,但是架不住天上⼀直往下倒⽔,⼟壤含⽔率⾼得堪⽐⽔⽥。眼看着地⾥的洋葱,⻓着⻓着就烂,在绵绵不绝的⾬中隐于⽆形。当然,还是有坚持活下来的“葱坚强”,只是远未收回买苗的三⼗⼏块成本。●今年洋葱可怜的收成(左),和最大和最小洋葱的合影(右)。2颗粒⽆收的冬⼩⻨另⼀样失败的是冬⼩⻨,也是恶⼈⾕最重要的越冬作物。我种⼩⻨的想法也来⾃台湾,台湾⽐这⾥更热,但有不少⼈种冬⼩⻨。2022年5⽉,我在⻢路边看到过⼀株孤零零的⻨⼦,上前捏⼀捏,居然有硬硬的⻨粒。当地朋友分析,可能是过往饲料⻋上掉落的⻨粒,也可能是⽼⿏药中的诱饵遇⽔发芽。不管怎样,都说明⼩⻨能在这⾥秀穗结实。第⼀次试种⼩⻨是2022年末,12⽉2⽇,降温前夕。在这⾥种⻨⼦不能按时令节⽓,只能看天,最⾼⽓温降⾄15度以下,就可以下种了,不然⻨种出芽后⽴即⻓疯。当年种下的尚不是真正的⻨种,⽽是⽤来⽣⻨芽、做⻨芽糖的⻨粒。严格地说只是⼀次试种,但是收成不错,收到⼆⼗⼏⽄。于是我信⼼满满,2023年早早托⼈买了⻨种,整⽥备墒,认认真真种⻨⼦。2023年的降温⽐2022年来得⼜晚了⼀点,12⽉11⽇下种。这⼀次认真准备,⻨种出芽很好,春节时⼈在⼭东⽼家,看到邻居发的照⽚,⼩⼩激动了⼀阵。年后归来,到家已晚,第⼀件事是打着灯看⻨苗。满地绿油油的,哪⾥是⻨苗,都是⾯粉⾃给⾃⾜的梦想啊。●长势喜人的冬小麦,邻居拍摄,能看到很明显的霜。●曾经青葱的小麦。满园⻨苗在我殷殷切切的注视⾥返⻘、分蘖、抽穗。拍到第⼀枝⻨穗的时候,我忍不住发朋友圈炫耀,已经开始做梦,⼀个关于⾦⻩⻨浪的收获的梦,似乎看到了馒头、⾯包、披萨…正在列队⾛来的碳⽔部队。但接着就是今年春天⽆休⽆⽌的⾬。按说⽥⾥的排⽔系统还不错,但⻨⽥硬是灌成了稻⽥:不仅根泡在⽔⾥,⽽且扬花期每天下⾬⽆法授粉,我的⻨穗瘦瘦⼩⼩⻩⻩瘪瘪。半亩⻨⽥,没有结出⼀粒饱满的⻨⼦,最后只能⽤割草机全部打掉回⽥。⾄此,恶⼈⾕2023-2024越冬作物,⼤获全败。●小麦越长越抽抽,直至全部黄在水里。●小麦最后请人用割草机从头到根打两刀,打成三截,然后用悬耕机打田,翻进水里烂掉。现在回头看,“看天”不是别⼈的敷衍和搪塞。天,就是农夫最⼤的前提,是根本,能决定你有的收还是没的收,是第⼀位的决定因素。⾄于农夫是不是⽤化肥农药,⼈勤⼈懒,只是第⼆位的。天是不可抗⼒。我遇上的,⽤现在常说的词,叫“极端天⽓”。这不仅是农业的头⼀号问题,也是⼈类的头⼀号问题。3在台湾想象黑龙江夏⾍不可语冰在宜兰种⽥的时候,东北的朋友千⾥万⾥去探我。她的家乡是出产稻花⾹⼤⽶的⿊⻰江五常。她带了家乡的五常⽶,在我的农舍⾥煮饭,⼤宴宜兰农友。还在吃货聚会现场做了⼀次五常⼤⽶专题分享。朋友特意向种稻的表哥请教,认认真真准备了课件,给台湾农友讲在东北如何种稻,从春天⼤棚⾥⼈⼯升温育秧,讲到⼗⽉收割。在台湾割稻,最重要的是算计台⻛。收割⽇不仅要赶在台⻛之前,也要避开暴⾬,还要考虑收割后晒⾕期间的天⽓。五常⼲燥,不操⼼晒⾕,朋友说表哥操⼼的是下雪,⼀定要在下雪前收割。“万⼀下雪了怎么办?”台湾的稻农忍不住替万⾥之外的东北稻农操⼼,“等雪化了再收吗?”在宜兰,如果不能赶在⾬前收割,那就宁肯多等⼏天,就算熟透的⾕粒掉在⽥⾥也要等,等⾬过天睛。朋友摇摇头:“我们那⼉的雪啊,下了就不会化。”⼀语既出,全场静默,安静⼀会⼉之后⼜⼀起暴笑——台湾⼈不懂东北的冷啊。在台湾,如果天上飘雪,不管什么⼈,第⼀反应⼀定是拍照,不然落到地上就化掉啦。他们⽆法想象落地不化,等到半年后春暖花开才融的雪。有⼀种远,不⽌于从宜兰到五常,远到让我们觉得,⼈是⽆所不能的。天,⼀向是悬在农夫头顶的⾄⾼,千百万年⼀向如此。只是被两百多年的⼯业⽂明和现代教育改变的现代⼈,往往会⽤我们的想法去想象它,甚⾄改变它。如我当年向宜兰农友探问产量,也⼀种现代⼯业模式的思维。4看天也看⼈⼏年下来,已成“⽼农夫”的我,早已不再指望“⼈定胜天”,试图⾼⼭种稻改变地形地貌,或者⽤化肥农药扭曲⼟地和作物的互动关系。不是说⼈就全⽆作为,⼟壤品质改良、复育微⽣物,在恶⼈⾕都是正在进⾏时,当然也包括引进外来作物。陆续有云南来的宽叶⾲、⼤叶⾹菜、酸⽊⽠、密蒙花,河南的荆芥,哈尼族红蒜,泸沽湖的⻘刺果,在这⾥落地⽣根,还有我泰⼭⼩院⾥的⾹椿和⽆花果,随我从台湾千⾥万⾥⽽来的瑞岩⾹⽶。●恶人谷的水稻。上图是坐在茶桌边看前面的瑞岩米,下图是本地贡米。两种米都是全株香,在棚下看田很疗愈。如果有⼈探问产量,现在我也会答之:“看天。”不是故弄⽞虚,⽽是实话实说。若是问我:“还种⼩⻨吗?还种洋葱吗?”当然要种,为什么不种?⼈在这⽚⼟地上有⾃⼰的梦想,那就跟着梦想⾛。种了,毕竟还有机会,不种,铁定什么都没有。谋事在⼈,成事在天。种是尽⼈事,⾄于收,尽⼒在先,余则看天,各安天命。-
7月7日 下午 10:16
其他

乡建20年,他观察到的中国乡村变迁|食日谈Vol.36

本期食日谈的嘉宾黄国良是一位资深的乡村工作者,和圈里的其他朋友一样,我们更习惯称他为“老六”。自从2005年投身乡村建设至今,老六从事乡村工作已经将近20年。老六告诉我们,当年他就是因为在陕西支教时,目睹了乡村教育之破落,留守儿童问题之严重才走上这条道路的。在这些年里,老六的干过的事情不少,建农民学校、办农场、做基金会的项目官员、自己创立公益机构,支持农民向生态农业转型。当年,他们是走在前面的先锋:在河北定县的晏阳初乡建学院,帮助农民建合作社,教他们怎样不用农药化肥也能种地,甚至如何用生态的方式自己建房,就是想让农民自己组织起来自力更生;又以北京的小毛驴市民农园作为窗口,帮助市民了解城乡问题。回到广西,在这片仍保留着大量小农的土地上工作多年,老六有不少的独特看法。比如,老种子保护应该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生活,生态农业也应该以个人的安身立命为先。看到一些生态农业的从业者对于常规农业“势不两立”的态度,老六认为,共存并互相学习才是更现实更合理的态度。他在言语中流露出的好心态,让我们也理解,为何这几年他在广西一直推动的“生态农业培训”,能聚集不同的农民?哪怕在培训结束之后,农友之间还能维持友谊。再回首,20年前困扰农民和农村的问题,今天似乎已经解决了不少:路修通了,人脱贫了,村集体更有钱了,这些都有赖于大量外部资源进入乡村。然而乡村的问题是否都解决了?在医疗、养老、教育“新三座大山”下,快速变换的农产品市场的冲击下,农民应该如何“安身立命”?虽然老六也曾谦虚说,他不懂大问题,但他无疑用这些年的行动做出了回答。就请你打开这期播客,听老六分享他的故事。本/期/嘉/宾老六|本名黄国良,广西合浦人,2005年开始从事乡建工作,先后参与创建晏阳初乡建学院生态农业工作室、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重庆国仁打平伙社区食堂和南宁都市农墟,创办广西国仁农村扶贫与发展中心,并发起广西地方品种在地保护平台。目前主要扎根广西,以自由身份参与生态农业相关工作。
7月4日 下午 12:56
其他

回家种地,创造自主人生|一锅师太的小饭桌

编者按在成都玉林社区,农友胡雪梅的蔬菜盲盒给小饭桌厨娘夏莉莉带来了一个小小的“惊吓”与意外的改变。这是“一锅师太的小饭桌”第四篇,将谈及夏莉莉的烹饪实验、农友胡雪梅的耕种实验,以及一位老师的自然美育实验。这些女性在被动的处境中围绕着自然农食,不断创造着友好生活、新型关系,以此自我实现。她们具体是如何思考和行动的呢?1蔬菜盲盒拆出“惊吓”每周一,我为小饭桌定的胡雪梅蔬菜包就会从郫县来到成都玉林。可能因为我的房门和收音机总是开着的,又或许是守着玉林菜市却要从网上买菜的人家实在少见,总之,来过一两次后,负责这片送货的快递小哥就熟悉了。他会在每周一上午九点前把菜送上门,因为他已经知道,一旦晚于九点,我就会开启固定的写作程序,常常忽略手机来电。胡雪梅的蔬菜包有点像“盲盒”,寄来的蔬菜种类由她随机搭配。对于我这个长期致力于“将一切尽在掌握”的厨娘来说,这多少有点挑战。但我还是自信于家常厨事皆可从容应对,也想乘此“被动”的机会激发自己的潜能,所以每一次拆箱都很兴奋和期待
7月2日 下午 4:32
其他

食通社月报|从中国到欧洲,从种子到餐桌

2024/06食通社发表了8篇原创文章和2期播客,从学术、生活、农村发展、生态农技推广等角度,展现了食农议题的复杂性。举办了4场公共活动,探讨了孟山都的种子霸权如何影响食物体系,年轻人又如何通过丰年庆和食通社生态农业实习计划成为食农领域的行动者。编辑部两位同事在中德农业中心的组织下,与来自农民种子网络和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前往德国、瑞士和荷兰,拜访了德国农业和食品部、12个农场、8家公益组织、3个科研机构和10余位专家学者,深入了解了欧洲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我们还在北京接待了第三期生态农业实习生和广东丰年庆团队的10余位伙伴,陪伴他们拜访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小毛驴市民农园、小柳树农园、溪青农场和顺义农户陈艳红。以下就是本月的精彩工作回顾~✍️原创文章+8|📢食日谈+2👯公共活动+4|🔍行业信息+3💼项目进度|👀编辑动态|🥣食饭社原创文章点击图片阅读一个与众不同的乡村特派员和他倡导的生活生产方式
7月1日 下午 9:37
其他

那些尝试种地的年轻人悟到啥?|分享会预告

为了支持中国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储备,食通社于2021年11月推出了生态农业实习计划,截至目前已完成三期招募,共计支持60余位伙伴进入全国10余家生态农场,向情怀与技术兼备的农场导师学习,顺利完成3个月至1年不等的农场实习,也为将来的返乡路打好了基础。第3期生态农业实习计划正在进行中,趁着实习间隙,陕西咸阳绿我农场的5位实习生组团来京,和广东惠州归芯源农场实习生泽君、北京溪青农场实习生八斤一起走访了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和周边5家生态农场。●刚下火车就直奔农夫市集的绿我实习生天团,大家观察记录集上蔬果和加工品的种类,见缝插针和农友交流市集产品的加工制作方式,同时不忘买买买。还偶遇了同时来京走访市集的广东丰年庆团队。●走访北京凤凰公社,以澳洲活力农耕著称的绿我农场实习生,走哪儿都不忘对比观察各农场的土壤状况。●走访北京小毛驴市民乐园,参观都市农夫家庭菜园、厨余垃圾与蚯蚓堆肥试验基地、生态厕所粪水循环利用系统等,让实习生看到了“市民农业共创模式”。●走访北京小柳树农园是实习生们最期待的部分,亲眼看到了创始人柳刚对蔬菜多样化种植的精细管理模式,见识了纯植物堆肥和源于日本的“太阳养生”。●顺义农户陈艳红大姐是农夫市集中规模最小、最草根的普通农民。她带实习生们看了自家菜园,介绍如何用最传统的方式种植蔬菜、自给自足。●最后一站来到北京溪青农场,创始人王鑫跟着食通社同事拜访德国农场,回国后马不停蹄赶往江苏昆山悦丰岛学种水稻,因此农场近半个月主要由八斤和另一位实习生共同打理,“鑫哥不在,地里都是反面教材”八斤说道。其中广东惠州归芯源农场实习生泽君和北京溪青农场实习生八斤已经完成3个月的农场实习,准备开始他们下一阶段的人生探索。趁着还未离京,食通社邀请她们来聊聊:为什么决定来种地?尝试种地的年轻人都在想啥?带着各自人生经验参与到这3个月农场实习中有哪些收获和体验呢?农场实习结束了,下一站她们都将分别走向哪里呢?
6月27日 下午 9:02
其他

从庶民食物到健康轻食,荞麦面如何成为日本“国民主食”?

●日本最常见的“盛り蕎麦”,汤汁通常以昆布、鲣鱼熬制的出汁和酱油混合制成。将荞麦籽去壳碾磨成粉,混合小麦粉揉成面团,而后切制成细细长长的荞麦面,是日本最日常的食物之一。在日语中,“荞麦”和“旁边”同音,“请给我荞麦面”就像“请陪在我身边”。因此,日本人搬家时送邻居的见面礼大都是荞麦面。在年末最后一天的“大晦日”,也一定要吃跨年荞麦面(年越し蕎麦),就像中国人在生日时要吃面条,寓意长长久久。荞麦为什么会超越稻米和小麦,成为日本的国民主食?凉汤冷面炸蔬菜的搭配,看起来平淡无奇。在“荞麦面之乡”长野生活一年之后,我也终于在细水长流中体会到荞麦面的魅力。1从荞麦团子、荞麦粥到荞麦面日本人食用荞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约9300年前的绳文时代,甚至比稻米悠久。不过,在江户时代(1603-1868年)以前,人们并非将荞麦做成细长面条食用,而像对待稻米一样,将荞麦籽煮成粥食用。之后才学会将荞麦籽去壳磨粉,于是有了混合热水捣制的软软乎乎的烫荞麦糕(蕎麦がき),可加入红豆汤做成甜点,或以酱油和芥末佐味,也有直接盛在荞麦面汤中保留原滋原味的做法。荞麦和面擀皮后包入腌菜(野沢菜)、味噌茄子或南瓜泥等馅料,在火上烤熟的“烤荞麦包子”(おやき),在长野县也很受欢迎,人们围炉烤制荞麦包子,度过漫长的冬日雪季。●黑荞麦籽和烫荞麦糕,后者依然会出现在一些荞麦屋的菜单上。●长野县民围炉烤制荞麦包子。一般认为,长野县户隐地区是荞麦面的发祥地。长野多山区,耕种不易。相比稻谷,荞麦更耐寒,生命力也更顽强,因而长野山间多推广种植。将荞麦粉和小麦粉混合切打成细面,称作“切荞麦面”(蕎麦切り),是户隐寺院的茶席,也是苦行僧们长途的充饥食物。在长野,荞麦面被称作“神的食物”,是僧人们的素餐。而在江户地区,荞麦面却因食用方便价格低廉,受到外来务工劳动群体的欢迎,因此又从江户流行到日本全国各地。●长野县户隐连峰山脚下的荞麦田。●起源于江户时代并延续至今的刀切荞麦面。专业的荞麦面店都有自己的“手打荞麦面匠人”。现在的日本美食代表如寿司、鳗鱼饭、天妇罗、乌冬面、荞麦面等,大都是在江户时代的庶民中流行开来的。在江户的夜晚,挑着挂着风铃的荞麦面小担,一边走一边叫卖着“给你荞麦面(陪在你身边)”的小贩们,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风景。●左:江户时代后期的荞麦面流动摊贩(屋台),因屋檐下挂着风铃而被称作“风铃荞麦”。右:歌川国贞的浮世绘画作清楚展现了风铃荞麦摊内部的样子。江户时代末期开始有了专卖荞麦面的店铺(蕎麦屋)。荞麦面菜单也逐渐形成了如今常见的样子。2荞麦和天妇罗日本外食文化的开端初来日本的游客,可能不太理解荞麦屋菜单上这些专有名词。水車挽:磨粉的方式。最早是以石臼将荞麦磨粉,现在当然大都由机器取代,但也有不少保留水车碾磨的“水车挽”老店。长野河流多,因此荞麦屋沿河而建,利用水车给荞麦脱壳、碾粉。以前,水车相比石磨便捷省力,而现在,一些老铺仍骄傲地使用水车,因为他们认为机器高速磨转时产生的热量会影响荞麦的风味。十割蕎麦和二八蕎麦:指荞麦面和小麦粉的比例。“十割荞麦”,即100%由荞麦粉制作的荞麦面,口感强韧。人气最高的“二八荞麦”,即荞麦粉和小麦粉以8:2比例制作的荞麦面,口感更柔软又保留了荞麦的风味,甚至有自嘲式的“逆二八荞麦”,即2:8比例的荞麦粉和小麦粉制作的廉价荞麦面,便宜的立食荞麦屋和超市贩卖的速食荞麦面为节省成本会使用这种荞麦面。手打ち蕎麦:从制面方式来说,有使用机器制面的大型连锁店,也有保留手打荞麦匠人的传统老铺。匠人们使用沉重的特制荞麦面刀,将面团切制成细长的面条,颇费苦工。新蕎麦:使用秋季刚收获的荞麦籽制作的荞麦面,因荞麦香气浓郁,风味强烈,被称作“新荞麦”。在储存条件差的古代,甚至有“夏季的荞麦狗都不吃”的谚语。如今虽有好转,但“秋新荞麦”的地位无法取代,一到初秋,荞麦屋也会纷纷挂出“新荞麦”的招牌揽客。もり蕎麦(盛り荞麦):如今的荞麦面屋菜单各有特色,但最基本的是凉热两类。凉荞麦面中最具代表的则是盛り蕎麦。最初,它是为了区别直接将汤汁和荞麦面混合一同端上桌给顾客的“挂荞麦面(かけ蕎麦)”。因为通常是盛在竹篦上,因此又称作竹篦荞麦(ざる蕎麦、笊蕎麦)。煮好的荞麦面过凉水,盛在竹篦上,配上一碟时令蔬菜天妇罗,是最能感受荞麦风味的搭配。
6月26日 下午 8:03
其他

种子帝国的政治与人类粮食的未来|活动报名·广州

“《种子帝国》说明了将利润置于生命之上的危险,以及放任危险化学品侵害环境会如何威胁我们所有人的健康和福利。”——凯瑟琳·科尔曼·弗劳尔斯,农村企业与环境正义中心创始人
6月25日 下午 10:07
其他

如何连续七年,每年办一场最“野”的丰收节|分享会预告

过去几年里,食通社都会在每年年末,和其他几家机构联合主办广州的一项大型活动——丰年庆。2017年,丰年庆始于公益机构“帮农民卖生态大米”的朴素愿望:收获季过后,在城市中办一场农民直接参加的市集,用活动吸引市民,帮农民把产品卖出去。为庆祝丰收,活动也定名“丰年庆”。几年时间中,丰年庆在本地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2-3天的时间中,通过市集、研讨、展览、演出、体验活动等方式,活动现场能够吸引数以千计的本地市民。●2021年丰年庆现场。丰年庆从一开始就确定了“联结城乡”的理念。在市民离农村生活越来越远的时候,在城市中的一小片空间中短暂地展示土地的产出、农民的生活、农村的文化。同时不避讳展现乡村的真问题,在直观的体验之余,促使更多参与者思考“农”在今天的城市与乡村中的新含义。也因为都以“支持小农、支持生态农业”作为核心理念,丰年庆和食通社一直是亲密的伙伴。最近几年,我们成为了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因为丰年庆的成功,2022年年底,食通社还尝试过把丰年庆的模式复制到北京。●丰年庆自2017年以来的不同主题。在过去和丰年庆的筹备团队共同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整个活动的独特之处。丰年庆最懂“节省”:筹备组永远想着用最少的经费,搞出最大的事情。●没钱的日常:布场用的稻草和农具都是和农友借的,劳动力是免费拉来的。而节省更靠的是伙伴的参与。从最开始的几家创始机构和农友,从农业和食物,延伸到艺术、教育等领域的组织和个人,又联合更多公益领域的伙伴,一起构成了这张长长的共创方名单。让所有共创伙伴参与整个筹备过程,从确定主题开始就一起想像“我们能够做成一件什么事”,慢慢促成了众人的共同行动。●2023年丰年庆的主办、支持和共创方名单(左)。食通社也参加了共创方最初的共创会,主题和活动都是从这里开始构思的(右)。●2023年的丰年庆现场,这一年的主题是“野”。现在,2024年丰年庆的筹备也已经启动。本周三(6月26日),趁丰年庆筹备组的几位姑娘来北京拜访的间隙,我们也请她们来食通社作客,分享这样的一场独特的“丰收节”在台前幕后发生的故事。来自城乡的伙伴如何联合起来?参与者又怎样通过这样一场活动改变了各自的理念?看这一场最“野”的丰年庆,如何从理念到行动,从蓝图到发生?……
6月24日 下午 8:55
其他

招聘汇总|6月全国食农行业在招岗位

北京守望者基金会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绿色和平中信出版·鹦鹉螺北京合一绿色公益基金会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世界资源研究所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
6月23日 下午 7:51
其他

夏至汇总|全国可持续食农生活在地指南

●2024年6月8日,食通社柏林小分队,差旅中的同事周末赶个了市集。除了本地小农,还有世界各国的美食和工艺品。◆食通社以二十四节气为节点收集与发布全国食农领域活动,按地点以时间轴方式呈现全国各地泛食物主题的讲座、课程、论坛、市集、展览、农场活动等,以期食农爱好者适地适时找到自己的可持续“附近”。本期汇总快览(按排版顺序排列):
6月21日 下午 6:49
其他

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少空间?|扣子奶奶

曾经写过《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实践证明,维持我全部生命需求,一亩三分地足矣。那么,在一亩三分地里生活的我,需要多少居住空间?既要尊重自然,不过多侵占土地,又要满足功能需求,不苛待自己,多大才合适?我曾写过《安在猪屎网上的家》,写的是“恶人谷一号建筑”,一座建在架空猪屎网上的32平方米板房。必须感谢那个房子,容纳了我“生活在土地上”的人生梦想,两个月建成入住,承载全部生命需求,给了我最重要的陪伴和支持。●建设中的“恶人谷一号”。但“一号”太大,大得让人忐忑。尽管整体悬空,极少硬化土地,但是万物生长靠太阳,遮住阳光的土地,草都不长。我曾经试过猪屎网下种菌菇,两年间买了好几种菌种,都没有成功。很惭愧,为了一个人的生活,制造这么大生命禁区。因为种种原因,我又开始建设“恶人谷二号”。事实证明,一个人所需的空间可以远比32平米更小。●刚刚建成的“恶人谷二号”。1第一个夏天:各种好2021年8月,我入住恶人谷,正是最热的三伏天。几乎所有人都说空调是必备品,但我无福消受,对我是“自然灾害”——我经摔抗造的身体就怕空调,我遇空调,必定感冒。“恶人谷一号”没空调,也没电扇,因为用不着。虽为临时急就的板房,但是我又在外欧松板之间增加了夹层:10厘米厚的玻纤保温棉。板房上有顶棚,太阳不会直接晒到房顶;下有架空,不潮不湿,通风透气不闷热。房间里更是四面通透,计有三扇门、十几扇窗,门户大开迎接南来北往的自然风。就算外面太阳烤死人,我都能躲进小屋心静自来凉。●“恶人谷一号”通透的大窗,都没有装窗纱。●“一号”建成后立即在猪屎网下撒了菜籽。●在“一号”设计中,还综合考虑了农家日常晾晒需求。在小屋的庇护下,初入恶人谷,我度过了愉快的夏天和秋天,但问题随着冬天而来:不保暖。2第一个冬天:没“正气”,没脾气北方人不懂南方的冷。“北方的冷是物理伤害,南方的冷是魔法伤害”,这句话,非亲历不能得其真味。我曾在黄土高原上经历过零下28度的冬天,但北方干冷,天再冷,人不怕,穿衣就是了。屋里还有暖气,进屋就好。而在福建,只要气温降至个位数,就进入了一种“穿多少衣服都没用”的境界。南方的冷,从来都是和湿联袂登场。冷被湿无限倍放,杀伤力无与伦比。我去镇邮局,制服单薄的邮政美女笑我穿得夸张:“还没到零下呢,你们北方不是零下十几度吗?”我哭了:“零下十几度不假,但是屋里有暖气呀。”美女又笑:“北方人过冬全靠暖气,我们靠的是一身正气。”正气不足害死人。尽管我已经穿上了所有能穿的衣服,不争气的耳朵还是冻了,红肿肥厚有卤猪耳风范。南方的冷,不仅既冷且湿,而且冷得地久天长。当地有句谚语:“清明前后,冻死老虎”。我现在已经学乖了,不过清明,羽绒服不洗不收,随伺在侧。当我显摆自己明智的时候,被邻居笑:“我的羽绒服,都是过了五一才洗。”南方的冷啊,冷暖自知。不管别人怎么笑,拼命穿衣保命,不仅没正气,还没志气。捆在太过厚重的衣服里,人是被挤压的、瑟缩的、不舒展的。白天没“正气”,晚上没脾气。“恶人谷一号”夏天所有的优点,到了冬天全都变成缺点——屋里屋外一个温度,体感温度甚至更低。湿冷交加的南方,所有的东西全都湿答答冰冰凉,包括换洗衣服和被褥。上床不难,有电热毯;但下床难,上个厕所都得天人交战半小时。●“恶人谷一号”保留的小床榻,白天可以折叠贴墙,冬季全靠电热毯。摄影:王昊认真研究过,当地人抗寒,一身“正气”渊源有自。自小常听一句话:“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北方生北方长的我觉得,古人活得实在是苦。北方苦寒,如果墙都透风,那还让人怎么活?现在我可以确认,这句话一定源出南方。北方的冬天,透风撒气的房子真能冻死人,所以北方人的砖瓦房、土坯房、泥巴房,厚厚的墙必须对缝说不,做到密不透风。但南方多见的木板房则不同,“墙”就是一层木板,板与板之间不论怎么开槽对接都有缝,热涨冷缩、湿涨干缩,缝就越来越大。一面墙有多少条木板,就有多少条缝。没有不透风的墙,湿冷的风通行无阻。所以南方人抗寒,是与生俱来的童子功,练就一身正气很自然。但我已经错过了修炼最佳时段,越练越废,练成了一只寒号鸟,每天都在瑟瑟发抖中发毒誓:一定要建暖炕。3木板也能做不透风的墙说到做到。雨季一过我就开始备料,建暖炕房——我的“恶人谷二号”。我要用的是当地农家传统的老谷仓。从前,谷仓是当地农家必备,用上好杉木板六面围合,全卯榫结构,可以整个谷仓不用一根铁钉。如今时过境迁,新建的房子都没有谷仓,原有的老谷仓也都被拆了当木板卖掉,千把块钱就能买一个。而我一口气买了四个。谷仓四四方方,暖炕房的形状就是两个谷仓连在一起的长方形。额外多买两个,是为了用木板建出不透风的墙。墙面都用双层板,而且板与板之间还有防水布和玻纤保温棉,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谷仓外观,又能够确保绝不透风撒气。●“二号”建设期间,在窗边享受夕阳。当地朋友听说我要住进谷仓里,纷纷问我,知不知道当年抓住了小偷关在哪里?就是谷仓。狭小、逼仄、暗无天日、密不透风,谷仓堪当临时监狱,怎么能住人呢?而我偏要把这个进不了老鼠、跑不掉贼的木头盒子,变成既能抵御严寒、又能通风透气的安居之所。消解逼仄感,唯通透耳。废品站买了十块钱一个的冰柜门,双层玻璃,透明、隔温,安在炕间房顶。至于灶间,不仅透光,还要通风,不仅有四扇玻璃窗对开,而且顶板开洞,加装大口径的无动力风球。●冰柜门做的天窗。搞掂了通透,再对付狭小。用老谷仓建小房子是早就想好的,但是内部并不追求极致紧凑。大谷仓也称“六尺仓”,两米见方,其实内径1.95米,不到四平方。稍稍加宽,由1.95米变成了2.2米。考虑到收纳需求,又将右侧向外延展,就有了壁橱兼书架,放四季衣物,和我正在读的书。与炕间相连的灶间,宽度还是2.2米,长度增加变成2.7米,面积接近6平方。炕间加灶间,10平米多一丢丢。●刚刚建成的“二号”外景。右半边带窗的是灶间,左侧是炕间。外侧连接着大灶和面包窑。●“二号”南面外侧,黑色部分是用火炕余温的烘干箱。4吃喝拉撒读书运动全满足人的居住空间,最重要是满足需求。对我来说,无非吃喝拉撒,读书运动。不论大小,满足需求,就是好地方。炕间1.2米的床,足够一人安睡,再错位摆下1.2米瑜伽垫,满足了垫上运动功能。灶间以火箭炉为中心,直径60厘米的烟囱散热器和进柴口靠南,连接炕间。围绕这个中心,东墙水盆下面放柴,窗台的长条是厨具水具收纳区,还放了一个袖珍的快煮杯。●靠东的水池和窗台,可以烧水做饭。●由炕间向外看。将床边的门板和收纳柜门板打开,开放的炕间就变成了封闭卧室。●收纳区正面图。门边东北角,贴墙是到顶的角柜、各种杂物,还有电饼铛和烧水壶。小小灶间中间空出来的位置,可以跳绳。衣食住玩,个人生活需求,轻松室内解决。房子虽小,不仅可以一个人为所欲为,还能围炉聚会。贴北墙,在东门与西门之间,贴墙安放一块两百多年的老木头,变成我的长凳,再抬一条长木头进来,搭在东墙与西墙之间,就是大长桌。宽板凳,排排坐,轻松坐下七八人,吃嘛嘛香。●搭上长木板,可供七八人围炉,拿下来就可以跳绳,平时我大多会在这里支一把单人躺椅。●去年冬季,我就是坐在这把躺椅上和食通社录制了一期播客。摄影:王昊西侧墙壁一墙多用,一开始的设计是折叠书桌。将一扇谷仓门板钉在墙上,放下来就是书桌,折起来可以收在窗户上。这张图是2022年刚刚建造完工尚未入住时拍摄的,当时我还为了占据C位的折叠书桌而得意。后来才发现,如此大的桌面在小小灶间里,极易产生视觉拥堵和事实拥堵,为桌面配套的座位,直接堵了上炕的路。于是这张气势恢宏的桌子就被折了起来,高桌没有了,原本隐在桌下的窗台板变成了“长凳+长桌”,在进入炕间的台阶上,放一片软垫就成了座位。必须清空平面,这是在狭小空间生活的懒人心得。各种杂物,上面的上墙,下面的隐藏。于是条凳方凳躺椅随便坐,想读书想发呆随便想。懒人坐定之后,上墙与隐藏的所有东西都在触手可及的范围里,取用极其方便。水壶小锅电饼铛,吃喝随便做。旧门板改成的座位极其宽大,还可以打坐,在这里吃饭翻书都没问题,但须侧位。如果想正襟危坐用电脑写字,下面隐藏木板,打开来就是一个电脑桌。●现在的桌子,坐垫摆在进出炕间的阶梯上,随时可以收起来,取出木板又可搭出电脑桌。5靠火炕赢回一身正气原来是怕阴雨,怕降温,怕到心惊胆颤,暖炕让我有底气天不怕地不怕。降温了?立即回来生火。外面5度,屋里15度,如果不及时堵住炉口,遏制火势,那就直奔25度。人暖和了,身体自然舒展。自带热气护体,出门也不觉得冷。开始有人奇怪我为什么穿这么少:“你不冷吗?”——北方人啊,终于在南方也有了一身“正气”!●冬天,给“二号”的火箭炉填柴。摄影:王昊变化不止于温度,还有湿度。“回南天”的雨一下就是十天半月,空气湿度大到磁砖地面和墙面上一层水。今年福建的雨水格外多。三月底,风雨交加的湿冷天,我躲进小窝,燃起炉火,穿着单薄干爽的衣服,开始写我身边的这团火。春雨一直下到五月,生起炉火烤衣服,做不了田里事的日子里,我又翻出文稿修改。感恩容身的小窝和温暖的炉火,让我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雨和水汽里安顿自己。想想那些只能用一身正气抵御凄风苦雨的人,老天爷,必须原谅我的“幸灾乐祸”。6一个人需要多少空间到今年的6月16日,我到恶人谷已经满三周年了。其实我那一亩三分地,就算是不用化肥农药,也还可以多种多收,不只供我一人。只追求极致产出,我和土地都会更累。土地与农夫彼此攫取,非我所愿,那就退一步两下宽松。付出的不太累、也不太闲,收获的不太多、也不太少,我慢慢摸索出一种比较放松、随缘的互动关系,和置身其中的土地,彼此改变、彼此适应。●“一号”猪屎网下现在的样子,分别有香草、番茄、丝瓜、金盏菊、黄花豆、苦瓜、蒲公英、木耳菜、白菊、紫苏、南瓜。顺着搭好的草绳,爬藤植物会慢慢长上来,一直向上爬,形成一片
6月20日 下午 6:35
其他

西天取经:生态农场串联手记

1带着疑问上路三月下旬,我开始了在归芯源农场为期三个月的实习,一方面是检验自己是否适合成为一个农业劳动者,另一方面,我也在寻找理想的农业模式:农业应该和自然保持怎样的关系?环境友好的农业应该是怎样的?归芯源农场践行不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的生态农业,农场主强哥是朴门设计的专家,农场共一百多亩的山林、水塘、田地的整体设计可谓是我见过的农场里最整全的。但强哥平时不在农场,是两位师傅在负责农场的日常种植。慢慢地,我开始觉察到,有时自己并不那么认同他们的一些操作。那是一种“与土地和植物对抗”的姿态:抡起锄头翻耕,用打地机整地,每天花费许多时间除草。如果草根深深扎入地下,便需要用力拔出;如果土地肥力不足,作物生长不佳,就放肥催它生长。但长此以往,土壤已经失去活力,裸露的土壤会很快板结,并开始一轮新的次生演替——长草。●归芯源农场,能看到有较多裸露的土地。●归芯源农场有着完整的水循环和能量循环设计。前些日子广东大雨,水首先聚集在农场西部山上的蓄水池里,再外溢到下方的水沟,经由四通八达的网络往下汇集于低处的鱼塘。人的居所、田地基本在高处,所以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最严重的后果也就是鱼塘的水溢出到水田,鱼把新播的稻苗都吃了。至于能量的循环,农场可以做到几乎零浪费:厨余用来喂狗、喂鸡,割下来的杂草用来喂鱼、堆肥。图为农场的水循环设计图。图源:归芯源农场公众号我开始觉察到,传统农业就是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往复拉锯。是否能够有一种更松弛的姿态、可能建立一种良性的循环?此前,我已经看过《一根稻草的革命》,了解了自然农法,于是我和另一位实习生橙浩便决定开启农场串联的旅程,一路往西走访、寻找我们理想的耕作形态。2广州-鹏程自然农场(5.9)鹏程老师的农场位于广州从化的银林村,这里是农场串联的第一站。一踏上农场的小路时我就喜欢上了这里——这里紧挨着村子,可以看到其他农户的住家和菜地,这条路也是鹏程老师的女儿放学回家的路。●农场外的路上。摄影:小鲸鱼●在农场的半山腰,可以看到银林村其他村民的房子。摄影:小鲸鱼农场在山坡上,建有一间住房兼茶室,鹏程老师一家三口就住在这里,一座小小的面包窑,还有一间土房在建,高处还有一座小亭子。四十余亩山地以种植果树为主,有山涧贯穿其中,岸边的低处的荔枝树长得茂盛,构成一种热带景观。鹏程可以说是我见过最漂亮的农场了。●鹏程自然农场的入口。鹏程老师采用自然农法,目前仅用极少的蚯蚓肥,但目标十分明确:追求免耕、免肥、不刻意覆盖。他说“肥是当药用的”。农场呈现出一种自然的生机。番薯、荔枝和番石榴是农场的主要收入来源,鹏程老师认为荔枝和番石榴都是适合这片土地的植物。在田间,他还以番石榴为例,给我们讲解营养生长和繁殖生长的区别,可以通过修剪来控制果树何时生长,何时开花结果。如果足够熟练,甚至可以通过仅仅是掐去嫩芽,而不伤及枝条,就能将果树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不过对于各种操弄果树的修剪技术,鹏程老师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果树的外观天然具有一种“自然型”,也就是从未经过修剪的自然形状。追求产量的农民会修剪来矮化植株、促进果树更快更多地结果,而果树一旦经过一次修剪,枝条的生长就会变得杂乱无章,必须通过不断地修剪来保持平衡。可惜买来的树苗本身已经不是自然型,长大之后也少不了修剪的工作。他也在少量果树上做实验,尝试通过修剪让它们回归到自然型。除了果树,他也尝试过种植玉米、芋头等其他作物。不过方法要佛系得多——只是播种时在草中间割出一条带、用打孔器播下种子,旁边的草就地踩倒覆盖。这样管理的一片辣椒地,由于土壤本身已休养了五六年,非常肥沃,因此辣椒长势颇好,让人印象深刻。一路上,对于我们问的各种技术问题,鹏程老师总说“不是绝对的”——在土地上没有绝对的准则:需不需要修剪、割草、施肥,都取决于气候、土地和作物的状态。当然,也“取决于你要什么”——这是老师的第二句口头禅。相比有些农人要求高产量,他更向往一种更自由的生活,期待有朝一日可以更轻松地管理果园,所以他追求自然农法,尽量减少人为干预,将果树交还到自然手中。●我们和银林的伙伴在田间和鹏程老师学习。摄影:小鲸鱼3广州-银林生态农场(5.9-10)相比鹏程老师对于生态的极致追求,同属银林村的银林生态农场则更加注重产量。农场主郭锐老师带着我们参观农场,生活区有厨房、民宿、咖啡馆、仓库和发货区,种植区则有许多大棚。无论空间排布还是种植秩序,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在炎热又潮湿的广东,想种出蔬菜可太难了。农场的大棚就可以派上用场,既可以防虫,又可以控水。但有利也有弊:以西葫芦为例,为了对付在广东十分猖獗的果实蝇,我们农场只能通过套袋来防治,但开花前为了自然授粉还不能套袋,但西葫芦在这时就已经被果实蝇在内部产下虫卵;银林农场的西葫芦长在大棚里,没有虫害,但也缺少粉媒,要靠人工授粉才能保证产量。农场也会向附近收购中药渣和厨余等原料进行堆肥。堆肥水则会用来收集做水肥,它们另有专门的场地制作,需要经过二次发酵才能使用。相较于自然农法,郭锐老师不拒斥大棚、施肥等操作,而是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它们,试图在保护生态与追求产量之间做出的平衡。●银林生态农场。摄影:橙浩整个农场大约七八十亩地,平时负责田间管理的多是附近的阿姨,习惯了较为传统的方式耕作。因此和阿姨们沟通就成了大问题,比如郭锐老师主张要避免土壤裸露,草不用连根拔起,割掉就地覆盖就可以,却很难让阿姨们接受。与此同时,农场也汇集了一批年轻的
6月18日 下午 9:04
其他

怀着理想进村做公益,他走过什么弯路?|食日谈Vol.35

我们趁在南宁开会间隙,找到了老朋友黄亚军。作为一名资深的乡村工作者,80后的亚军在十几年间已经经历过乡村发展的多个阶段,从民间的自发探索到政府主导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在不同的村子里,他和村民种过水稻、卖过大米;养过鸡、卖过鸡蛋;采过青梅、酿过青梅酒;开过旅社,做过乡村旅游……也经历过不同的挫折。而这次促成对话的想法则缘起于一篇学术论文。文章作者认为,亚军他们在乡村的工作,有悖于整体“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代表”的现代化进程,所以才会屡次失败。然而,什么才是发展的趋势?是否应该“顺势而为”?对这些问题也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十几年间,不同的理论“你方唱罢我登场”,都试图指导乡村发展的实践,但对亚军来说,重要的是,实践者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和反思。本期播客的内容就是亚军作为实践者的陈述。它不仅代表乡村工作者眼中的意义,也让我们再度思考乡村问题的去处。诚然,在社会的变迁中,不是每个村子都能发展起来,但总需要有像亚军这样执著探索的人。食通社也希望,所有身处城市的读者都深切地感受到食品安全、社会公平、人口与劳动力等等问题与乡村的复杂联系。如果不理解中国乡村,我们恐怕也无法真正理解切身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相信这期节目能为你带来启发和思考。本/期/嘉/宾亚军|来自广州市从化区深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农村工作者。驻过村,种过田,在农村工作中打通自己的过往和未来。本/期/主/播天乐|食通社创始编辑,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虽然从事食农系统工作十多年,但自知能力有限,只能在城市工作。特别佩服直接在农村社区工作,并且做出成效的伙伴。王昊|食通社编辑。去年曾经和亚军在村里短暂地一起工作。2012年前后,亚军在云南的村里和养殖合作社开会(上),合作社在装运鸡和鸡蛋(下)。另一种合作经济的探索:广东从化仙娘溪村的“七仙女”在村里一起开旅舍。仙娘溪村的发展期青梅产业,离不开公益机构的支持。图为2023年青梅合作社的村民在采摘后熏制乌梅。深耕的工作也不只有经济合作。图为深耕在仙溪村给留守老人办“爸妈食堂”(上),组织老人一起种菜园(下)。时/间/轴00:27
6月17日 下午 9:50
其他

下个夏天,成都玉林的“爆疙蚤”是否依然飘香?|一锅师太的小饭桌

编者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每件事都有自己的土壤,“一锅师太的小饭桌”也不例外。成都玉林就是这张小饭桌生根发芽的地方。“一锅师太”夏莉莉为何来到成都玉林?为何能在此起意开创小饭桌?这不仅和她本人的生命经历有关,也和成都玉林的城市发展不无关联。我们将顺着夏莉莉的目光往小饭桌的窗外看看——看看成都玉林正在火热进行的都市更新,正如何改写自然与人的空间记忆,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城市打造”对人和自然的影响。本篇是“一锅师太的小饭桌”的番外篇,也是小饭桌的发起人夏莉莉的另一份思考。1
6月13日 下午 6:48
其他

外卖比堂食更低碳?看看碳排放论文是怎么注水的

“这篇论文说,外卖比堂食的碳排放更低?”,几周前,同事的一句话引爆了食通社的工作群。虽然每天提倡食物体系的可持续,但我们却苦于学术界很少出现能够扎实地描述食物的环境影响的研究。何况,“外卖比堂食更环保”这种结论,简直有些颠覆我们的认知。真的如此吗?这篇论文题为“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城镇居民三类餐饮碳排放研究”(Research
6月11日 下午 9:27
其他

祭一只萤火虫|扣子奶奶

-食通社作者扣子农夫毅行者,村庄酿酒师傅。全职吃货,兼职农夫,业余写作。
6月9日 下午 9:07
其他

干净的食材,自己会讲话|一锅师太的小饭桌

编者按在“一锅师太小饭桌”系列开篇中,夏莉莉以几组往事展开,讲述了她的“饭桌”哲学和小饭桌项目的缘起。在这一篇里,夏莉莉将把我们带到小饭桌的生动现场。坐镇小饭桌的厨房,夏莉莉不仅将饭搭子、农友、食物热火朝天地串联了起来,还意外发现了小饭桌重塑身体生命状态的神奇“功效”。1
6月6日 上午 11:33
其他

芒种·端午汇总|全国可持续食农生活在地指南

◆食通社以二十四节气为节点收集与发布全国食农领域活动,按地点以时间轴方式呈现全国各地泛食物主题的讲座、课程、论坛、市集、展览、农场活动等,以期食农爱好者适地适时找到自己的可持续“附近”。本期汇总快览(按排版顺序排列):
6月5日 下午 7:37
其他

生态小农看《雪豹》,我该共情谁?

●电影《雪豹》的海报。1谁是真正关心雪豹的人?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的万玛才旦导演的遗作《雪豹》讲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在雪域高原上,一家牧民的羊圈被雪豹袭击,死了九只羊。围绕这一事故,四个不同的群体之间发生了争执与纠缠。牧民是事故中蒙受损失的人,大儿子金巴把“凶手”雪豹围困在羊圈里,严加把守,执意要等政府赔偿才肯放手。牧民家的小儿子、年轻的“雪豹喇嘛”对雪豹抱有无限的悲悯与同情,并与这只“涉事”雪豹有过两次过命之交,产生了很深的羁绊。笃信藏传佛教的他希望哥哥无条件释放雪豹。闻讯赶来的当地记者似乎并不关心雪豹会否获得释放,牧民能否得到赔偿,只想多拍一些有料的素材,甚至在牧民一筹莫展的时候,他们依然热热闹闹地为同事庆祝生日,上演“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来现场处理问题的基层官员和民警,只是催促牧民赶快把雪豹放走,赔偿的事却模棱两可地一带而过。他们最担心的是,如果这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任何闪失,谁也负不起责任。●《雪豹》剧照。基层官员要求先放雪豹,牧民要求先赔偿,事情就这样陷入僵局。各色人中,只有两人做出了试图打破僵局的举动。一个是“雪豹喇嘛”,他提出把自己用于拍摄雪豹的相机卖掉,以赔偿哥哥的损失,然而提议被哥哥拒绝。另一个是家里的老父亲,他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去拉萨朝圣的路费,试图解决争端。2只拍出冰山一角的电影人要养羊换钱,雪豹要吃羊续命,双方都在各自的世界中做着正确的事,这却让他们成为了仇敌。影片《雪豹》并没有深入分析雪豹袭击牧民牲畜的原因,而更多聚焦于事件本身的冲突。雪豹无法获得释放,看上去是因为哥哥金巴太固执:只要他不执着赔偿的事,放走雪豹,所有人都可以相安无事,皆大欢喜。然而我们不能把责任简单地推脱到受害者身上,这位牧民并非绝对的“一根筋”,他坦言如果雪豹只是咬死了一两只羊,自己不会计较,权当对雪域精灵的供养。但他被咬死了九只羊,对于生存条件本就艰难的牧民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损失。他还认为,问题的根本是自己的猎枪被没收了,使雪豹的行为不受任何约束,所以它们才会越来越肆意妄为。然而雪豹频繁袭击牧民的牲畜,真的只是因为牧民没有枪去震慑它们吗?野生动物毁坏农田、袭击家畜,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它们的生存环境被压缩或生存受到威胁。不管是人类的过度开发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逐渐碎片化,还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林线上移,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3到底是谁闯入谁的生活?影片中的情节,让我想起2021年轰动全国的云南大象北迁事件。一群亚洲象从它们的原始栖息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一路北上,到达500公里以外的昆明,最后在相关部门的干预下才回到栖息地。大象短距离迁徙并不罕见,但是这群亚洲象此次北上的路程,早已超过了迁徙的范畴,并且其过程没有遵循固定的路线,因此科学家认为,这并不是迁徙,而可能是在寻找新的家园。事实上,在政府和民间的保护努力下,中国的野生大象数量从上世纪90年代的193头增加到今天的300头左右。数量增加意味着它们需要更多的栖息地。但是,城市化和人类干扰活动的增加,导致大象栖息地进一步破碎、流失和减少。然而,恢复或扩大野生动物栖息地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工程。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电影中的“人兽冲突”频频发生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4作为小农,我共情谁如果让几年前在城市打工的我看这部影片,或许最打动我的会是充满悲悯之心的年轻喇嘛。如今作为农民的我,不自觉开始共情牧民。在过去一年的生态农业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做农业,需要做出多少让步与牺牲。●一棵刚刚套袋完成的桃树,整个5月份都在忙着给苹果和桃子疏果、套袋。从食通社第一期生态农业实习计划“毕业”后,我来到威海,独自经营着一个小小的生态果园。果园坐落在一个半山腰上,北边一条马路之隔,就是山上的自然风景区,南边是一片杂树林,东西两侧各有一道浅浅的山沟,山沟那边是别人家的果园。●果园被群山环绕。自从去年春天接手这座果园之后,我开始实践生态种植模式,不打农药、不用化肥,做酵素,做堆肥,果园留草,增添作物品种,提升物种多样性。一通操作下来,没有农药化肥的黑科技加持,第一年产量果然少得可怜。●践行生态农业,用杂草堆肥。因为处于山林的边缘,果园中常常出现野生动物的踪迹,喜鹊、雉鸡、野兔等等,来访者络绎不绝。鸟儿们喜欢把刚播下的种子刨出来吃掉,或者飞到枝头,去啄最大最熟的果子。野兔口味刁钻,对一般的杂草不屑一顾,唯独偏爱豆科和十字花科植物,无论是种大豆花生还是萝卜青菜,都会在刚出苗的阶段就被吃个精光。●英国著名的连环画故事彼得兔讲了几只聪明淘气的野兔在菜园和人类斗智斗勇的故事,还被改编成了电影。当故事发生在自己头上时,兔子就显得没那么可爱了。然而隔壁果园的大叔大妈们种的菜都好好的,只有我的菜遭殃。一打听,才明白为什么鸟儿很少祸害他们的庄稼。他们会给种子拌农药,这样既能防止土壤里的虫子吃种子,也能防止鸟儿刨种子吃。至于野兔为什么只来我这,对比一下两座果园不同的场景就清楚了。别人的果园,地面杂草被锄得干干净净,而我果园里的草都齐膝高了才会割一次,野兔去别的果园太容易暴露目标,而我的果园则到处都是它们的藏身之所。与影片中的牧民一样,我最初也因为果园的损失而迁怒于这些的野生动物。明明做生态农业的初心就是想保护生态环境,而当果园的环境好了,吸引来小动物时,我却开始嫌弃了。●留草的果园,成了野生小动物们的乐园,在地上捡到雉鸡的羽毛。自我反省一番之后,我开始积极探索在不给野生动物造成伤害的前提下防兔和防鸟的方法。我试过给菜地围篱笆,但是一来篱笆防不住鸟儿,二来在威海动辄七八级的大风中,我的简易篱笆撑不了多久就被吹倒了。还试过用气味和声波来驱赶野兔,结果依然无济于事。最后在一位农友的建议下,我用防虫网搭起小拱棚来隔离鸟儿和兔子,现在终于能小面积种植豆子与蔬菜了。与隔壁果园用农药就能搞定的情况相比,我真是大费周折。但这种劳心费力,在我选择走生态农业这条路之前,就做好了思想装备,所以并不觉得苦。●在农友建议下用防虫网搭起的小拱棚。虽然在野生动物给农牧业带来的麻烦上,我共情影片中的牧民,可我们的处境毕竟不同。我之所以决定放弃大城市光鲜亮丽的工作(aka.互联网大厂社畜生活),从事生态农业,是因为认可生态农业的本质并不只是为了生产安全的农产品,而是为了让农业和环境有一个和谐、可持续的关系。在认识气候变化问题的紧迫性和严重性之后,主动选择让渡一部分我作为农民的“利益”给大自然。而生活在高原牧区,在现代社会“隐形”的牧民,几乎都是被动地承担生态环境破坏的恶果。在追求GDP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常喊出“不惜一切代价”达成某目标的口号,却往往忽略了真正承担“发展的代价”的人群是否心甘情愿。当环境问题成了全球至关重要的发展问题时,人们才纷纷谈及野生动物保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看到政府的决心,看到科研人员的努力,却极少能了解到因为野生动物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底层农牧民的情况。这也是我一直欣赏万玛才旦导演的原因:他不会用猎奇的视角去展现藏民的生活,而是抱持着对生命的关怀,去探讨平凡的个体与时代、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雪豹》仿佛是一面折射出许多社会问题的棱镜,用来探讨人与天地自然如何共处的哲学命题。此刻正在威海山中务农的我,格外感谢万玛才旦导演,让我在千里之外的小镇电影院,真正看到了牧民的处境。走出电影院,我也要继续用生态农业的实践来探索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5月30日 下午 4:34
其他

什么导致了我们今天脆弱的食物体系?|活动报名·昆明

我们每天都要吃饭,那么,这些食物是如何来到餐桌的呢?为什么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食品安全问题却越来越多?工业化的进程改变了一切。今天的食物,正在渐渐脱离土地,日益成为化学、工业、生物工程的附属。孟山都,一家发源于美国的全球化工农业巨头,是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一家诞生于百年前,一度岌岌可危的小化工厂,如何通过生产糖精扳回一局,然后进入农业,成为除草剂的主要制造商,并一步步成长为21世纪全球最大的转基因种子生产商?获奖新书《种子帝国》通过全球实地调查,对农民、化学家、企业家、工人、病人、律师和法官的采访,以及查询尚未披露的公司档案和政府记录,追溯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孟山都公司商业版图扩张史,揭秘其化学制品和转基因技术如何渗入全球粮食供应的几乎每一条缝隙。三联学术、雅理和食通社将邀请国内从事和关注农业、食物、技术的学者和实践者,围绕《种子帝国》,对食农体系和种子等议题展开讨论,也分享国内应对粮食安全、保卫农民种子权利等领域的工作。三场新书分享会已先后在南宁漓江书院、上海大夏书店、杭州乐堤港单向空间举办,来自中美两国的长期耕耘食农领域的学者、写作者、实践者分享了自己对此的见解,超过150位读者参与了线下讨论,超过3000位读者参与了线上直播收看和讨论。●搜索进入视频号“食通社”,观看上海站、杭州站活动回放。6月1日晚,我们将在昆明举办第四场线下讨论,长期耕耘食农领域的实践者和学者同样将从《种子帝国》入手,讨论如下问题:我们的食物体系是如何变得脆弱的?我们曾憧憬的美国大农业的现状究竟如何?这些变化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5月28日 下午 4:42
其他

路边的野菜要不要采?

食通社说进入5月,云南又到上山捡菌子的季节了。近年来,野菜、野菌子越来越火了。不仅各种高价野菜野菌纷纷现身正规商超、菜市场和线上生鲜平台,而且“打野”(指到野外采摘野菜野菌子)作为一种新潮流还席卷了年轻人群体,不少旅游公司更是顺势推出了“打野”团。一方面,野菜野菌子被视为纯天然无污染的食物受到追捧;另一方面因吃野菜野菌子住进医院的新闻又频频发生。在城市绿地里挖野菜来吃,到底安全不安全?市场和平台上售卖的野菜野菌子都是哪里来的?吃野菜、野生菌真的更健康更营养吗?松茸的那些“神秘功效”靠谱吗?以及,我们又需要怎样的博物学和自然教育?不久前,食通社和腾讯科学频道《餐桌上的物种》,邀请到了四位农友、博物作家、人类学家和生态工作者,一起来聊聊吃野菜和菌子的那些事儿。而围绕野菜和野生菌的生物多样性的讨论,请见上期《绿的都是菜,动的都是肉》。
5月24日 上午 10:40
其他

绿的都是菜,动的都是肉|食物与生物多样性

Plants》孙姗:除了参考书之外,也有不少野生采集群,比如渥太华本地的采集群
5月22日 下午 3:17
其他

小满汇总|全国可持续食农生活在地指南

〇2024年5月16日,以书换蔬第一天!未来三天,我们在工体做书图书市集等你来!期待未来三天能和更多热爱食物、关心农业、追求公平可持续食农系统的伙伴相逢!◆食通社以二十四节气为节点收集与发布全国食农领域活动,按地点以时间轴方式呈现全国各地泛食物主题的讲座、课程、论坛、市集、展览、农场活动等,以期食农爱好者适地适时找到自己的可持续“附近”。本期汇总快览(按排版顺序排列):
5月17日 上午 8:46
其他

杭州活动邀你来玩 | 读书会+纪录片放映

1推荐活动一《种子帝国》新书分享会·杭州站点击图片👆🏻活动报名在技术和资本深入食物和农业系统的今天,食物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普通人而言,最直观的感受可能是:我们可以采购到的菜品种类越来越多,食材的味道却越来越寡淡平庸。那么,这些改变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力量作用其中?这些改变对于食物、农民和地球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作为消费者,今天的我们还有其他的选择吗?5月18日,三联学术、雅理和食通社邀请浙江大学社会学系长聘副教授周沐君、农民种子网络东部办公室负责人管奇、乡村建设工作者,“梅和鱼”创始人于建刚,和纪录片导演,环保机构工作者王有枣一起来聊以下问题:我们的食物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促成这些变化的有哪些力量?工业化农业对于人类的餐桌来说意味着什么?资本主义的农业生产体系一定会破坏生态环境吗?科学知识是遏制资本无序扩张的利器,还是资本家的帮凶?如何理解食农系统里的科学、技术和技术应用?当代中国农民面临怎样的选择?他们有的选吗?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行动捍卫我们的餐桌主权?
5月14日 下午 9:55
其他

以书换“蔬”,「做書」图书市集,我们来啦!

人书房×食通社”)这次,我们也把“知食小书架”搬来了市集现场,欢迎各位新老知食分子翻阅。书架书单一览上下滑动观看《快碳水、慢碳水》《我吃故我在》《种子帝国》《烟火三十六味》《杂草记》
5月14日 下午 9:55
其他

把政府告上法庭,反对转基因大米的菲律宾人在捍卫什么?

●在宣告胜诉的海报上,原告MASIPAG表示,是农民和人民赢得了反黄金大米和Bt茄子的胜利,要将农民领导的农业生态学进行到底。图源:MASIPAG转基因大米到底安不安全?为何不能轻易上市?4月18日,菲律宾法院裁定商业推广黄金大米(Golden
5月13日 下午 9:19
其他

立夏汇总|全国可持续食农生活在地指南

〇2024年5月4日,《种子帝国》读书会的第二场线下活动在上海大夏书店圆满举行。三联学术和食通社将持续邀请学者和实践者,线下新书分享会杭州站将于5月18日晚七点在乐堤港单向空间举办,昆明站于5月25日晚七点半在璞玉书店举办,欢迎关注“食通社”后续推送。◆食通社以二十四节气为节点收集与发布全国食农领域活动,按地点(从北到南)以时间轴方式呈现全国各地泛食物主题的讲座、课程、论坛、市集、展览、农场活动等,以期食农爱好者适地适时找到自己的可持续社区生活。本期汇总快览(按排版顺序排列):北京|永济|合肥|芜湖|东台|苏州|上海|杭州|台州|长沙|成都|昆明|玉溪|大理|福州|广州|深圳|海口|儋州|跨地域|线上|招募/征集/资助
5月8日 下午 9:02
其他

你吃的真的是你以为的吗?|《种子帝国》分享会报名·上海

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然而,在技术和资本深入食物和农业系统的今天,食物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普通人而言,最直观的感受可能是:食材好像越来越没有味道了。孟山都,一家发源于美国的全球化工农业巨头,是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一家诞生于百年前,一度岌岌可危的小化工厂,如何通过生产糖精扳回一局,然后进入农业,成为除草剂的主要制造商,并一步步成长为21世纪全球最大的转基因种子生产商?获奖新书《种子帝国》通过全球实地调查,对农民、化学家、企业家、工人、病人、律师和法官的采访,以及查询尚未披露的公司档案和政府记录,追溯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孟山都公司商业版图扩张史,揭秘其化学制品和转基因技术如何渗入全球粮食供应的几乎每一条缝隙。当人类粮食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与这家公司的历史紧紧捆绑在一起。对我们来说,这一切究竟意味着什么?三联学术、雅理和食通社将邀请国内从事和关注农业、食物、技术的学者和实践者,围绕《种子帝国》,对食农体系和种子等议题展开讨论,也会分享国内应对粮食安全、保卫农民种子权利等领域的工作。首次线下活动已于4月26日在南宁漓江书院举办,70多位读者参加了讨论。5月4日下午2点,我们将在上海举办第二场线下讨论。这次的话题会聚焦在食物本身:我们的食物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西红柿越来越不好吃,和这些变化有关系吗?促成这些变化的有哪些力量?这些变化对人类和自然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行动捍卫我们的餐桌主权?此次活动,来自中美两国,长期耕耘食农领域的学者、写作者、实践者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探讨。线下新书分享会将继续在杭州、北京、昆明、广州等地举办,欢迎关注食通社后续推送。
4月30日 下午 8:37
其他

篆新农贸市场,才是昆明的市中心!

主持人语缘起2020年世界生物多样性大会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选定在云南召开,这是云南的荣耀,但大会没有如期召开,这得赖新冠疫情。大会推迟一年,于2021年5月开了个上半场,下半场原计划是10月召开,还是疫情之故,黄了。下半场后来改去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作为一个生活在昆明的人,我期盼着这场大会如期召开。逛菜街子的时候常幻想: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来到云南、来到昆明,去不了地方上,那去哪里感知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最简单的路径就是逛昆明的农贸市场,我可以当志愿者给蜂拥而至的记者们当个向导,食材的丰富性便是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旁证啊!这些年我一直关注着云南的农贸市场,下乡采访或去旅游,最喜欢逛的地方就是当地的农贸市场。得天独厚的是,我退休后的工作室离中国最富盛名的篆新农贸市场很近,步行只需五六分钟。这个农贸大集市,因食材种类的丰富早已成为外地游客的打卡点,成为中国最红的农贸市场。一天,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博物学家刘华杰看我在自媒体上分享逛菜市的心得,跟了个贴,建议我写个云南菜街子的食材博物志。被点醒了,我朋友圈一直在记的生活流水账“生活的毛边”飘着世俗烟火气,随手写的记录文字已有两三百条,我自己也觉察到朋友们对这个“生活的毛边”很有兴趣,常有人问这问那,也常会对某种具体食材的吃法跟贴讨论,而朋友圈里的外省朋友们常常跟贴,表达的是对云南的向往和羡慕,集市里的稀奇食材和美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诱惑点。我是行动派,从此以买菜做饭的家庭主妇角度观察打量起篆新农贸市场来。有着多年的积累,做前期准备时,我有小河淌水并入大江的势能冲动和汹涌澎湃的激情。2022年,3月24日,网曝一条打眼消息:上海联华超市误将7.8元/公斤土豆单价错打为107.8元/公斤。联华超市延平路店公告称,单价打错是操作失误。该土豆已销售出一盒……超市工作人员称,正在寻找这位消费者。这条土豆价格消息实在令人惊讶,时逢上海疫情严重时期,这样一条关于菜篮子的报道引起网上的强烈反应。有关菜篮子的问题从来都是民生最重要的核心问题,食材的标价跟老百姓的心率、生活的安稳度直接挂钩。菜市场的一丝动静牵一发而动全身,菜价的波动勾连的是普罗大众的心。熙来攘往的农贸市场是人类基本营生的场域(注:需要说明的是现代化的超市或电商平台不是我的观察点),我观察的篆新农贸市场是依循古老传统,集中进行农产品交易的场所。人们去菜市场干什么?买吃的!吃饱吃好是人类生存于世、安居乐业的基础保障,是人生的基本安全感之源,民以食为天。到集市里去,用劳动所得去换取食物,与商贩讨价还价,这些日常的行为是人类参与的最平凡的社会生活。一年四季春夏秋冬24节气72候,日复一日,那些被交易的食物,那些离开山野、离开原产地,依着生命的时序节律而来的食物呈现在人们面前,一样样都有着它们的传奇。传统饮食文化、民俗在集市得以传承,独特的食材在这里与人相遇,自此关涉维系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选择的未来,人须臾离不开这样的日常。《斯卡布罗集市》全球传唱,北宋的《清明上河图》至今让学者们还在不断地用放大镜研究它的旮旮旯旯方方面面。集市里密织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地方性知识的一张隐形之网,集市在形成之初便是人类尝试携带货物走向远方的开端,每一种文化都在迁徙和传播的进程中,饮食文化自然也是这样,社会因之不断进步。中国农贸市场被污名化后中国专家的反驳禽流感多次发生后,活鸡活鸭在农贸市场的宰杀这些年便绝迹了。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国际上呼吁中国关停农贸市场的声音,一浪盖过一浪。2020年1月27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评论,呼吁亚洲各国关闭菜市场,禁止野生动物交易,阻断人畜病毒感染。(注:此消息摘自“食通社”,食通社是一个可持续食物与农业的知识、信息写作社区,由一群长期从事农业和食物实践及研究的人共同发起和管理。食通社相信,让消费者了解食物的来源,为生态农业从业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我们的食物体系才能做到健康、美味、可持续。)接着福克斯新闻(FOX
4月28日 下午 6:41
其他

共同探究从土地到餐桌的巨变|联禾创作计划招募

过去几十年,中国人的餐桌越来越丰盛,但是,餐桌背后的故事——食农体系所发生的剧烈变化,及其带来的环境、社会和健康影响,公众却知之甚少。商业、工业和政策的三重作用重塑了中国食物体系:母猪上楼节约土地,火龙果接受夜晚补光以便24小时进行光合作用;电商、食品企业和连锁餐饮绕过传统的农产品批发系统,新商业模式改变了产地的格局;网红食品层出不穷,街边的独立小店越来越少,连锁品牌越来越多;预制菜不仅出现在忙碌得没空做饭的都市人冰箱里,也正在占领餐厅和食堂。这些变化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影响上下游、决定生产和消费的新兴力量如何促成了这些转变,又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压力同样降临在食农体系头上,“烂场雨”落在河南小麦地里,五常大米淹在台风洪水下,广东正在经历少有的连续暴雨,这些被关注过又很快被遗忘的气候农业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环境影响还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悄悄发生。然而,农业本身也是环境问题的制造者——生产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侵占土地、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未来,农业想要变得更加可持续,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同时不加剧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污染,究竟需要走哪条路?大型食品企业不断推出的“低碳”和“环境友好”计划,号称将担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但这些计划是否真如宣传所言,能够改变现状?政府的绿色政策能否兼顾农民利益和环境保护,又该如何协调?而在另一面,中国的农业生产一步步从农村和农民中剥离出来——现在拥有土地的不是农民,农民也不一定要种地。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聚焦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中国农业的未来由谁来支撑似乎仍然是一个未知数。有些问题看似距离遥远,却由日常每个消费选择决定着,普通人难以置身事外:点一餐外卖看似便利,也可以影响劳动权益,制造废弃物;在水果店选择从未见过的新品,可能决定一片水果产区的兴衰;选择垃圾食品和预制菜,还是就近从农民和小贩处选购食物,意味着是否要把你的食物权利交给大公司。如果在追问的同时,让公众深切感到以上问题与自己紧密相连,也许现状也可以从消费端发生改变。食通社希望更多的人去探讨食农问题背后的复杂性。自2017年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在关注中国小农的现状,农业的生态化路径、食物体系发生的变迁以及食物和社会、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我们认为,一个真正健康的食物体系在环境和社会意义上应该是公平且可持续的。点击以上链接了解食通社关注和报道过的食农议题那么,在这些快速变化的现状之下,我们该如何想象一个公平且可持续的食农系统?2023年8月,食通社曾在北京举办了一次食农媒体工作坊,邀请了数十位媒体人参与走访食农生产和销售的现场,并参与讨论。作为第一次尝试,我们惊喜地发现,分散在各处的媒体人——无论他们所在的部门和条线是什么,创作的媒介也各不相同——也在追寻着同样的问题。他们也表示,有价值和新意的食农媒体报道需要更长期的积累和更深入的调研,但在越来越快节奏的媒体时代,他们能获得的支持并不多。●2023年8月,30多位媒体人和食农领域的学者、同行参加了食农媒体工作坊,详情请点击图片。因此,食通社和多家公益和媒体伙伴共同发起2024联禾创作计划,支持媒体创作者和研究者在食农领域开展调研,并资助其完成进行面向公众的内容创作。我们希望通过跨界合作,支持媒体伙伴生产出深度且扎实的内容向大众展示出食物和农业背后的复杂性,让公众明晰现状,思考一个可持续的未来,并采取行动,通过每一餐饭,为自己想要的世界投票。-
4月25日 下午 9:02
其他

种子的故事与我们的未来|《种子帝国》读书会报名·南宁

种子是食物之源。世界各地的农民驯化野生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特点选种、留种,交换种子。种子作为和自然环境和人类共生的生命体,维持了农业和人类生存。然而,农药、化肥、杂交和转基因育种技术的出现,极其背后与政治纠缠在一起的商业利益,改变了这一切。孟山都公司则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跨国企业之一。三联书店翻译出版的新书《种子帝国:孟山都的过去与人类粮食的未来》聚焦全球农业巨头孟山都公司的发展史,展现出化学品全面渗入全球粮食供应体系的完整过程,揭示化学公司利用技术、商业和政治手段,规避监管、滥用法律,把企业的利益凌驾于环境、粮食安全、员工和农民健康之上,对全球食物体系和环境造成了复杂而深刻的影响。本书作者巴托·J.埃尔莫尔是一名美国历史学家,主要研究全球环境史、资本主义史。他在全球各地采访了和孟山都相关的农民、化学家、企业家、工人、病人、律师和法官,并查询尚未披露的公司档案和政府记录,追溯孟山都公司触目惊心的商业版图扩张史。他发现,孟山都是一家擅长“兜售问题”的企业,通过定义困境,再把自己塑造成解决方案。“但历史表明,他们往往解决不了问题。”孟山都转基因技术不但没有带来产量增长,也没有消灭杂草,只是让他们销售了更多和转基因种子绑定的除草剂和化学品。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三联学术和食通社将邀请国内从事和关注农业、食物、技术的学者和实践者,围绕这本书,对食农体系和种子等议题展开讨论,也会分享国内应对粮食安全、保卫农民种子权利等领域的工作。线下新书分享会将陆续在南宁、上海、北京、昆明等地举办,线上读书会也会择期举行。南宁是我们的第一站——
4月23日 下午 11:42
其他

谷雨汇总|全国可持续食农生活在地指南

〇从科学到餐桌,从文化到健康。本周五4月19日晚19:30,食通社将联合腾讯新闻科学频道《餐桌上的物种》,邀约生态工作者、人类学家、博物作家、农民(以及以上各位吃货)一起来聊聊关于野菜的那些事儿。◆食通社以二十四节气为节点收集与发布全国食农领域活动,按地点(从北到南)以时间轴方式呈现全国各地泛食物主题的讲座、课程、论坛、市集、展览、农场活动等,以期食农爱好者适地适时找到自己的可持续社区生活。本期汇总快览(按排版顺序排列):北京|永济|合肥|芜湖|东台|苏州|上海|杭州|台州|长沙|成都|昆明|玉溪|大理|福州|广州|深圳|海口|儋州|跨地域|线上|招募/征集/资助
4月18日 下午 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