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论坛杂志社

其他

刊文推介||农业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与路径选择

作者简介曾凡银(1964—),安徽固镇人,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理论与政策、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摘要: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制度建设经历了萌芽尝试—快速发展、问题凸显、制度跟进—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三个重要阶段;通过顶层设计推进“综合法+基本法+配套法”法律体系完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法规政策标准精准化体系化,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框架。面对国外农业跨国公司全产业链竞争优势与国内绿色转型难题,借鉴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及土地改良经验,健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增强强制性和约束力;完善高标准农田绿色建设制度,激发村集体、农户参与和自治的积极性;严格农业绿色认证体系,增强信任度和信任溢价;构建农业绿色“产销连携”、科技连带和产业融合联动新机制,促进乡村绿色振兴、农民增收。关键词:农业绿色发展;制度演进;制度框架;路径选择一、文献综述20世纪初期,发达国家农业以增产为导向的生产方式,导致农药化肥滥用,直至1962年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问世,震惊了欧美等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概念被提出。我国农业发展也经历了化学品投入及畜禽粪污持续增加的阶段,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理念,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农业绿色发展”作为专有名词出现,随后《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陆续出台,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进入了制度创新与全面推进阶段。学者对此进行了诸多研究。农业绿色发展的制度演化与路径。为引导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我国将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做出系列重要决定,出台多项文件和法律条文,建立政策体系、技术体系和实践制度,全面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转型实践。制度经济学认为农业绿色发展的驱动因素包括诱致性、强制性因素,制度逻辑是降低交易费用、外部性内部化、规模经济、克服风险、改变制度成本。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外部动力是政策激励、需求拉动、供给推动、技术创新等,内部动力是竞争、组织结构创新、绿色文化等。其制度变迁选择是,产业萌芽期“自下而上”产业需求诱致发展模式,产业发展期“自上而下”强制变迁政策激励模式,产业优化升级期“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双向推进制度变迁方式。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制度特征与地方实践。从农村内部看,土地制度变迁催生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土地制度由“两权分离”向“三权分置”转变,土地资源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农村向社会拓展,不同经营方式、不同所有制的主体加快发育成长。从农业外部看,工业化加速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农业技术与农机的应用,加快了专业化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主体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融合互动,呈现出分层化、规模化、专业化、协同化、企业化和规范化发展取向。从地方实践看,浙江在“法律约束、政策支撑”的制度建设、“政府扶持、企业运作”的市场化运行、“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的产业化链接、“责任明确、约束有力”的考核倒逼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山东从政策创设、制度设立、科技供给、人才保障等方面着力,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国外农业绿色发展制度的变迁。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绿色生态转型与改革趋向,马红坤、张鹏等从增产导向到绿色生态导向,研究其转型阶段过程中,政策的环保性(补贴)、可行性(自愿+强制性)、可持续性(科技)、一致性(配套)等改革趋向;孔令博等研究了欧盟1992年以来农业绿色补贴、资源节约政策演进与特点,认为其以农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绿色补贴重点支持生产者,采取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方法。日本农业绿色发展制度变迁,马健等研究了日本农业绿色发展法律法规体系、标准(农户、产品)认证体系、环境保全型农业;何微等研究了日本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演进,指出其以“环境保全型农业”为中心,具有肥料和农药使用是农业审查监管两大重点、补贴和贷款优惠与农业环保活动挂钩、加大科技投入支持绿色农业技术研究应用、支持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等特点。上述研究,对我国与国外农业绿色发展的制度演进与路径选择各有侧重,其系统性、阶段性、创新性研究还需更加全面和具体,理论深度与实践厚度有待进一步探索。二、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制度演进(一)萌芽尝试时期(1949—1977)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大力发展经济是首要任务。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已经有了农业绿色发展的萌芽,包括恢复和发展畜力、增加肥料、改良农具和种子、保护森林、保护和发展畜牧业、防止兽疫等。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农业增产中对土壤肥料、水产养殖、农药使用、“绿化祖国”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1950年,全国土壤肥料会议提出“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保证粮棉增产”,强调了提高土地肥力的重要意义。首次全国林业会议确定了“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合理采伐与利用”的林业建设方针。1953年印发《一六零五农药使用和推销通知》,开始注意使用单位的筛选和限制。1957年,首个综合性《水土保护暂行纲要》颁布。综合各种因素,我国派员参加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只有一个地球》《人类环境宣言》等文件,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通过参加这次会议,我国政府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于1973年8月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通过第一部关于环境保护的法规性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规定明确改良土壤,防止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污染和积累,多使用有机肥料,发展新化学农药,尽量做到效果高,对人畜毒害低,对农作物、水源和土壤残留少,绿化一切可能绿化的荒山荒地等,从制度上对农业的环境保护进行了有益的铺垫和尝试。(二)快速发展、问题凸显、制度跟进时期(1978—2011)环境保护渐入法制轨道,农业环境保护入法入规。1979年9月,我国第一部环境法律《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对改良土壤、保护发展森林资源、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止土壤和作物污染以及严防食品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的污染作出规定,标志着环境保护开始进入依法管理的轨道。随后《森林法(试行)》《水土保持工作条例》《草原法》《土地管理法》《渔业法》《水法》《水土保持法》等相继出台。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把保护环境确定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提上了重要位置。农业农村污染问题显现,六个《决定》持续作为重点领域。从1981年到2011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连续发布六个《决定》,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给予重点关注。1984年和1996年两个《决定》对乡镇企业产生的农村污染问题极为重视,推动出台《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为遏制乡镇企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建立了制度保障。针对当时农业农村的污染状况,重点包含乡镇工业和街道工业的排污处理,农药、化肥、农膜残留的累积效应,人畜粪便和农药包装无害化处理,森林乱砍滥伐等问题,六个《决定》提出要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造林与护林并举、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和有机农业等方法路径。顺应国际趋势,从制度上推进可持续发展。1992年,联合国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等纲领性文件,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负外部效应波及农村,《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把农村粪污管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农村自然生态保护等作为整治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为推进农药使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1997年发布《农药管理条例》,并在2001年和2017年修订。控制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质量安全,严把市场准入关、质量关和使用关。1997年发布《关于停止生产、销售、使用除草醚农药的通知》,随后适时发布通知、公告或国家禁限用农药名录,明确在蔬菜、瓜果、茶叶、菌类、中草药材生产、水生植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禁止生产、销售或限制使用的农药种类。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确定禁止使用农药、不提倡使用农药、推荐使用农药及产品等类别。(三)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时期(2012—)“改革—法治—理念”重点突破。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地位,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制定完善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理念,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等要求,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党的二十大明确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绿色发展之路。农业绿色发展制度顶层设计。《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强调协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治理农业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建立绿色生态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完善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及废弃物综合利用制度,培育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市场主体。从1982年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发展“走投资省、耗能低、效益高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每个“一号文件”都注重农业与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2016年“一号文件”提出“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绿色发展”作为专有名词首次在中央文件中出现;2017年“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18年“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
3月15日 上午 11:39
其他

刊文推介||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学理性

青)原文刊发于《江淮论坛》2024年第1期,编发微信时有删减。原文引用:安翔宇,王明生.
3月14日 上午 8:30
其他

《江淮论坛》2024年第1期目录

燕(177)薛培武(185)扫码关注我们微信号:jhlt1958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徽州大道1009号邮编:230051电话:0551-63438336网址:www.jhlt.net.cn投稿电子邮箱
2月9日 上午 8:03
其他

刊文推介||从碎片到整合:区块链赋能社区整体性治理

作者简介曾维和(1974—),湖南麻阳人,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基层治理。摘要:当前社区治理出现了“碎片化运行”困境,迫切需要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赋能社区整体性治理,推进中国式社区治理现代化,满足广大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结构—功能—关系”为理论维度,可以构建一个区块链赋能社区整体性治理的理论逻辑。区块链作为一种底层信息技术,对于解决“碎片化运行”困境,赋能社区整体性治理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是解决社区治理结构性、功能性和关系性“问题簇”的“契合纽”。基于此,区块链赋能社区整体性治理的实现路径包括:一是优化社区治理结构,促进权力均衡配置与多中心协作共治;二是创新社区治理机制,提升社区治理的整体性效能;三是塑造睦邻互信文化,构建全员参与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关键词:区块链;社区整体性治理;结构协同;功能整合;关系协调一、问题的提出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区块链通过推动互联网从信息传递到价值变革,成为赋能社区治理创新、优化治理要素的一个重要工具。2021年,《中共中央
2023年8月2日
其他

刊文推介||论程序正义的自主性价值——程序正义对裁判结果的塑造作用

作者简介陈瑞华(1967—),山东聊城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程序法理、法学方法。摘要: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经验表明,审判程序公正程度的提高,不仅可以增强程序自身的内在道德性,还可以对裁判结果具有影响、选择和决定的效果。这主要体现在“庭审实质化改革”所带来的程序自治效应、审判程序改革导致的结果选择功能、量刑规范化改革引发的裁量限制作用以及涉案财物追缴程序改革所促成的程序阻隔效果等方面。据此,我们可以提出一种“实质的程序正义”的理论假设,这一理论可以克服程序工具主义和程序本位主义的局限性,更好地解释程序正义对于裁判结果的积极塑造效果。这是程序正义自主性价值的又一体现。关键词:程序正义;司法改革;程序工具主义;程序本位主义;程序自治一、引
2022年3月23日
其他

刊文推介||数字人民币创新的合规监管研究

作者简介袁曾(1988—),湖北孝昌人,上海大学法学院副研究员,法学博士、博士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兼职研究员,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法治前海研究基地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新科技法。摘要:数字人民币的发行路径采用“央行—商业银行”的二元模式,以减少对现行货币体系的冲击。借助于区块链技术等新科技手段,数字人民币在合规发展视域下具有保持币值稳定、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等诸多优势,有助于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但若违规发展,也存在影响信用货币创造的风险,以及重构支付结算体系的成本与难度的不确定性,甚至可能因威胁美元地位引发数字规则标准权制定的冲突。应从降低冗余数字人民币持有量、建立以央行为中心的审慎监管机制、制定隐私保护规则、坚持安全发展优先等合规机制构建着手,完善数字人民币立体监管体系。关键词:数字人民币;平台经济;金融监管;数据合规;新发展格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要求:“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着手推进相关配套立法工作,并于2020年10月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将数字人民币的发行流通全面纳入法治轨道。2021年7月,央行发布的《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明确提出应根据国内试点与国际社会需要,在依法合规的要求下建立数字货币体系及监管合作机制。数字人民币承载了货币政策调整、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标准机制设立等诸多重要功能,关系国家总体安全,需要在审慎监管的要求下,有效设定立体监管体系,确保其快速发展保持在合规框架下。一、数字人民币合规发展的规定性(一)数字人民币具备法定货币的地位我国已推行法定数字货币,即数字人民币(Digital
2022年1月29日
其他

《江淮论坛》2021年第1期目录和摘要

唯(174)艺术可视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魏国彬(180)城市身份的视觉建构:哈尔滨城市电影异国情调特质探析
2021年2月8日
其他

刊文推介--论艺象的创构

朱志荣(1961—),安徽天长人,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美学史。
2021年2月3日
其他

《江淮论坛》2020年总目录

《江淮论坛》是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8年,现为国际交流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2020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