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蚁

其他

逐鹿中原身先死

今天我那只有小学文凭的母亲突然跟我说:总理真是死得太早了,不正常。之前那谁死的时候手机屏幕黑白了好几天,这两天我一直关注中央一台,怎么总理死了一点消息都没有呢?不开追悼会的吗?
2023年11月2日
被用户删除
生活故事

鲶鱼和企鹅

有一段时间没有上来,并非被关小黑屋,想说的又不允许说,索性就懒得更新了。应了之前那句话——放下谏言情结,尊重国家命运。昨天“北极鲶鱼”事件有了结果,社交媒体热闹了一把,仿佛人民取得了伟大胜利,但同时又一次给考公培训机构打了免费的广告。避开昨天的高峰,今天记录一笔。为什么要记一笔,说来有点搞笑,这位“北极鲶鱼”曾经咨询过我。现在这个事件算是有了官方的结果,所以才来分享分享。鲶鱼妹子是3月24日大清早加上我微信的,然后发送一大段文字倾诉她被网暴的事实,想要举起法律武器对网暴者进行惩戒。这个事件的起因呢大概就是该女生经常在微博上有一些比较轻微的炫富行为,并且还时不时发点她爷爷的光荣旧照,年轻人的虚荣心嘛,其实还是挺正常的。结果还是被网友盯上了,在和网友的反复battle过程中,冲动之下使用了一些性质恶劣的不当言论。3月24日凌晨,这些不当言论被一个嗅觉敏锐的微博百万大V汇总发布,很快就点燃了人民的怒火。那天上午我有事,并未关注事件进展。下午再看时,已经被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且媒体已与这位“老老实实干到退休”的爷爷取得联系,然后就是全渠道的热搜。我回复鲶鱼妹子:现在这个事情已经超出法律范畴,你人在国外,不听不看不理会,剩下交给你国内家人处理。肯定有人会认为我在瞎编,我不做辩解,也不放任何的聊天截图,只谈谈自己的感受。和鲶鱼妹子的交流中可以发现,她是一个不谙世事、过于单纯的年轻人,这一点从她敢于暴露爷爷信息、发表无脑言论的行为中也不难看出。她始终在向我强调其爷爷奶奶是廉洁奉公的老干部,家族财产积累自向上很多代,收入来源均是干干净净。因为她自己的冲动,被当成了挑拨阶级矛盾的流量工具。对于她的言论我是一点都不存疑,生于干部之家,从小见到的当然是长辈的公正廉明、勤恳为民,早早被送出国,也没有机会培养与人民的斗争经验。鲶鱼妹子那句“挑拨阶级矛盾”用的十分准确,在她的认知里,她与人民并非同一阶级,事实也确是如此。过去流行情妇反腐,现在儿子、孙子反腐,将来接力棒又不知会交到谁的手中,一直反腐一直腐。资源型社会的根基在那里,即使乱世用重典,也始终会有人铤而走险,因为历史的经验早已证明,跨越阶级之后,点背的始终是少数人。后来我还给鲶鱼妹子打过一个招呼,没有理我,可能早已从北极游到南极变成一只快乐的企鹅了吧。
2023年10月11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八十年代的中国是怎样引进的《一九八四》?

“思罪”不招引死亡,“思罪”本身就是死亡。——乔治.奥威尔每一次纪念他的诞辰,每一次荣耀他的忌日,我们都会发现,乔治·奥威尔的预言历久弥新。他的警告如夏日的雷声,从遥远的地平线滚滚而来,在我们的窗外轰鸣:“老大哥在看着你。”2013年,中央情报局的前外包员工29岁的爱德华·斯诺登出逃香港,揭露出美国政府大规模监视公民通信的棱镜计划,之后他高度戏剧化的逃亡之路,以及由此而生的无尽争论,《一九八四》再一次唤起了老读者与新青年的共鸣。奥威尔的大名遂在媒体评论中(尤其美国媒体)不断出现,催生了美国读者对《一九八四》的巨大需求,该书在亚马逊网上书店的销量因此暴涨百分之七千,成为第二畅销的经典小说,仅次于有当红同名电影支撑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而中国知识分子与奥威尔结识60多年,他的代表作品《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在中国传播近30年,不论现代或者当代随时代更替经历了不同的理解阶段。▌他乡遭遇奥威尔作为左翼知识分子,乔治·奥威尔没有到过中国也不曾去过他著名作品《一九八四》里映射的苏联(现已是前苏联),他到过离中国最近的地方是印度和缅甸,但不影响中国知识分子对他的认知。早在1940年代,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同英美苏等国组成同盟国,作家萧乾以《大公报》海外版的特派记者的身份被派往英国伦敦,当时的乔治·奥威尔恰巧也在英国,担任英国广播公司BBC远东部长,负责印度等东亚国家的广播任务。英国的出版社邀请萧乾写英文作品,其一就是《蚀刻》。萧乾在后来回忆中说:“《蚀刻》的出版,为我带来了不少朋友,其中特别应提一下的是《畜牧场》(即《动物庄园》)及《一九八四年》的作者乔治·奥维尔。他读后给我写了一封十分热情的信。当时他正负责对印度广播,并在组织一批关于英国及苏联文学的广播。那是1941年纳粹开始侵苏,英国由反苏突然转为一片苏联热时。他约我也做了有关中国文学近况的广播。他在信中说:“我要使他们知道现代中国文学是多么生气勃勃。”这之后,可考的在报纸上第一个公开介绍奥威尔的中国知识分子,应是钱钟书。他发表在1947年12月6日《大公报》上的一篇书评,评价的就是奥威尔一本名为《英国人民》的书。在二战期间,钱钟书曾携妻子杨绛留学英国,而且40年代的中国,已有很多的英文著作流传于市,而奥威尔的英文书,在当时的中国大陆,并不难买到。在这篇书评中,钱钟书写道:“作者渥惠尔即奥威尔的政论、文评和讽刺小说久负当代盛名。至于其文笔,有光芒,又有锋芒,举得例子都极巧妙,令人读之唯恐易尽。”那个时候,那本让他之后成为不朽、出版于1949年的《一九八四》还没有写出来。而萧乾和钱钟书都提及了他的另一本寓言小说《畜牧场》(即《动物庄园》)——他的另一部反极权主义的小说,小说通过猪的起义与革命,以及后来在猪领导下各种动物的命运,昭示了革命在其实现之后的变异过程,革命并不能一劳永逸,相反,革命的最大问题恰恰在于革命本身。钱钟书也曾说过一句异曲同工的话:“革命在实践上的成功往往意味着革命在理论上的失败。”▌唯一一部“极度震撼”第一位把《一九八四》译成中文的是翻译家董乐山。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大陆开始陆续出版了许多灰皮书等内部读物,在这些书中,并没有奥威尔的作品。随着政治空气逐渐宽松,开始有人接触到奥威尔,这其中,就有董乐山。董乐山1924年出生在一个开始没落的宁波中产商人家庭,排行老三,从小接受良好教育,自比巴金小说《家》中叛逆的觉慧,读中学时就参加了中共地下组织。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毕业,1950年考上新华社外交部。在翻译国际新闻电讯稿时,他就接触到了奥威尔这个名字,但无法读到他的作品,“不过从上下文来看,可以大概知道他是反极权主义的”。直到70年代后期。一个偶然机会,董乐山读到那本传世名著《一九八四》,他这样回忆当时的感觉:“我这一生读到的书可谓不少,但是感到极度震撼的,这是唯一的一部。因此立志把它译出来,供国人共赏。”1978年,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陈适五在外文出版局主持一本《国外作品选译》,专门刊登“某些有参考价值而篇幅过长或性质不合的材料,供领导及其他同志参考”,陈适向董乐山约稿,他选择了《一九八四》。▌在中国的第一个高潮1980年,一名正就读中国人民大学商品学专业的学生从《国外作品选译》中看到了《一九八四》,事后他回忆说,“我在大学里读到了乔治·奥威尔的《1984》,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经历。……但是对我来说,它已经不是乌托邦,而是历史了。不管怎么说,乌托邦和历史还有一点区别。前者未曾发生,后者我们已经身历。前者和实际相比只是形似,后者则不断重演,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学生叫王小波。奥威尔在中国的传播迎来一个高潮。奥威尔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追捧。追捧的原因,王小波也有过不错的总结:“是因为有些人以为生活就该是无智无性无趣。他们推己及人,觉得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看法。既然人同此心,就该把理想付诸实现,构造一个更加彻底的无趣世界。”王小波反对这样无趣的世界,因此以奥威尔为师,进行小说创作,进行散文写作,他的作品从写作手法还是从细节描述上,都“很奥威尔”,甚至《动物庄园》中那只叫做拿破仑的猪,也会超越时空,成为《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黑铁时代》里,所描写的“黑铁公寓”也类似于《一九八四》里监狱式住所。乔治·奥威尔曾说:我写《1984》是为了警醒世人,不是使用说明书!作为一部“被奥威尔立在地狱门口的经典名作”,《1984》为欧美国家中学必读书。其超越时代的预言,影响了一代人的良知!被译成62种语言,全球总销量超过5000万册。《动物农场》用简单的政治寓言故事阐明深刻的真理,著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评论说:“西方文学的童话和寓言中,没有比《动物农场》更中肯地道出当今人类的处境了”。为此,浮蚁推荐奥威尔作品《动物农场》和《1984》,从这两部反乌托邦作品中感受文字的力量。多一个人读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感兴趣的书友可识别下图二维码,一键收藏。
2023年1月16日
其他

王五四:圣人连岳

文/王五四来源:公众号《默存格物》四川封面新闻记者在深圳报道孟晚舟归来,电脑竟然被人群中窃贼偷走。我的朋友宋石男评论说,这小偷的行为是一个寓言:当你为晚舟归来而热血沸腾的时候,你可能正在失去某些重要的东西。一些人失去,一些人必然得到。比如连岳,就得到了“圣人”封号。这封号来自他的粉丝。他的粉丝是粉红色的,他这个圣人也是粉红色的。粉丝们太客气,只叫连岳圣人,没叫他民族英雄。他们太没出息了。孟晚舟是不是民族英雄我不知道,但连岳一定是民族英雄。他的感想很敢想,说美国是霸权主义、强盗主义,说他们的文化基因是强盗,说他们的政治体制只有一个目标“奴役和掠夺全世界”,希望连英雄的这番话能让美国政府悬崖勒马,能让美国人民奋起抵抗邪恶政权,同时也希望广大连英雄的粉丝踊跃购买他的商品,让他早日财务自由移民美国,同时建议连岳老师改个名字,镰刀挥得更自如,割起韭菜更直接更快乐——镰乐。很多人说连岳变了,其实他根本没变,早年他一直在谈自由,不是你们自作多情想的那个自由,而是财务自由,眼瞅着做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无法财务自由,那就做卖国货的电商民族英雄呗。只不过“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无脑者的钱好赚,但也要见好就收,否则被反噬的命运谁也逃不掉。再者,领导人都说了,“有一千条理由搞好中美关系”、“宽广的太平洋足够容纳中美两大国”,你为了卖点货一个劲地制造对立和撕裂,有点像赵本山老师说的“老鼠给猫当三陪挣钱不要命”。你以前说过“一谈到给予其他国民像你一样的自由,你就把头埋进沙堆,水米不进,除了说你特别蠢、特别坏以外,可能也找不到什么别的形容词了。”我把它简化成“蠢逼坏逼”,除了这个,我的确也是找不到别的词形容你了。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说,“看到皇帝大婚,我高兴的一夜没睡。那个婚宴场面啊,盛大的不得了,打心眼里为我大清的繁荣昌盛感到无比自豪,感觉大清国会一直这样强大稳定下去,再执政一二百年都没问题。”这话看着合情合理,但一琢磨味儿就不对,作为一个不完整的男人,看别的完整男人娶媳妇,心里难道只有高兴吗?但太监的高兴又确实是由衷的。大清的繁荣稳定跟别人的关系或许不大,跟太监的关系可太大了,太监依附于那套体制,身家性命财务自由全靠它了。这样的选择我也能理解,怕就怕是你刚净了身,大清亡了。孙耀庭说这话时,大清已经亡了十年,说完这话两年后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当然,这语录完全可能是假的,不过没关系,孙耀庭可以向连岳学习,翻手为自由覆手为财务自由,只不过把根留住这件事,是心中永远无法释怀的痛了。可是连岳才不会管什么根的问题,他早已彻底虚无,一个彻底虚无的人是不会要什么根的,他只要他的生意,他不会管那些自由派怎么看,他认为自己比他们有钱,而有钱就是成功。如今五毛也内卷得厉害,要守住自己的生意,就必须更大幅度地撅起屁股,高点,再高点,没事,再试,总能卖下去。粉丝说他是圣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不过他不配称大盗,他更像个小偷,偷他的过去,塞进他的未来中,他不需要自由,只想背着他的梦,一步步向前走,他给的永远不重,永远粉红。
2022年4月30日
其他

斯伟江:防疫是科学——驳吴尊友误解论

接相关投诉,此内容违反《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查看详细内容
2022年4月21日
其他

拼尽全力,只为活着——辅导班从业人员生存现状掠影

汇聚优秀学人资源,致力于构建面向大众的交流平台,以传播学人思想,彰显学人精神,展现学人风采。联系、投稿、防失联可添加
2021年12月2日
其他

发哨子的人

文章出自《人物》杂志,截图暂留。
2020年3月11日
其他

武汉女人关秀丽扛起的三十天

那种「总能搞得定」的感觉被打破了。在急诊科22年,关秀丽早就接受了那些意料之中的死亡。那些注定的、无可挽回的,她会安慰自己:你尽力了。但这一次的许多死亡,本不该发生,「可惜、难受、心痛」。
2020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