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京西路

朱健 朱健zhujian 2022-05-16

一键关注“朱健zhujian”,点击蓝字,轻松关注

停摆的南京西路


    今天,浦西“封闭”整整过了30天了。浦西人,真的是熬过了满月。

    原以为,“五一”很遥远。
    没想到浦西人,硬是一天,又一天,“宅”到了“五一”。

    在“停摆”中,与“五一”悲壮的会师了。

    在“静默”中,与“五一”静静的拥抱了。


    4月23日,母亲的药用完了。
    经过社区批准,我去瑞金医院给母亲配药,配药过程极为顺利。

    我被“宅”了23天了。
    第一次,有了几个小时的自由自在,有了“将”在外的感觉,有了“放飞”的机会。

    我马上想到了一条路。
    一条,牵挂的路!

    我要去看一下。
    “停摆”状态下的这条路!

    这,就是南京西路!

    在瑞金医院门口,我扫码了一辆小黄车,快乐的“放飞”了!

    从瑞金二路,一路向北,向南京西路方向骑去。

    面对,空旷无一行人的马路。
    一开始,我还美滋滋的,甚至还有点得瑟!
    以为,捡到了一个百年不遇的,独享观光市容的大皮夹子!

    骑着骑着,我的心,开始沉了。
    而且,是越来越沉重!

    我,骑到了南京西路。
    空旷的马路,只有孤独的我。

    心里,不由得充满了空荡、冷落。甚至,还有一些悲凉!

    这是,昔日中国最繁华的商业街吗?

    它,没有了往日熙熙攘攘,人潮涌动。路两旁的商场、一个接一个紧闭着。
    甚至,曾经独一无二的人气,也完全荡然无存!

    平时,常有人说。
    中国什么都不缺,最不缺的就是人!

    呵,你试一下!

    昔日,最繁华,最红火,最牛逼的商业街。
    一旦,没有了人。

    你,什么都不是!

    甚至,就连百年高贵气扬的老洋房。一旦,没有了繁华背后的人气。
    也无奈地没了贵气,没了洋气。
    沦为了平庸、陈旧、衰弱的“老爷子”!

    看着眼前,百年难遇的冷落、空荡。

    你就会明白,为什么“魔都”停摆一天,就要损失118亿!
    看清楚,是一天就要损失118亿!

    “魔都”,一个月的损失。
    就是许多省、市,一年的GDP!

    “魔都”,一个月的“停摆”。
    就会让全球,成千上万个上下游企业“歇菜”,静悄悄!
    这,就是“魔”力!

    看着这“停摆”。
    你就会明白,2500万上海市民。付出了多少代价!

    为了“停摆 ”。
    每一个上海市民。
    在奉献什么?在担当什么?

    南京西路。
    从我懂事起,它就是我的最爱和骄傲!

    热爱,不是培养和教育出来的。
    它是,渗润到心灵深处的情结。

    一个人,爱一个地方。
    甚至爱一条河,爱一座山,爱一条路,是不需要大道理的。

    这种爱,不怕相隔千山万水,也不怕时间的流逝!

    60、70年代,国家对全国城市的每个人、每个月。吃多少粮,都要核定量的。
    买食品,也是要凭粮票的。

    我在上海南京西路的奶奶和大姑姑,她们每人每月只有25斤的粮食定量。
    她们从仅有的口粮中,一口一口地节省,一两一两地积攒粮票。

    每年,都会从南京西路,买上广东月饼,寄给远在新疆的,我们一家人。

    寄出的地址,就是奶奶家:上海南京西路270弄4号。 

    每年,中秋节的前夕。
    我就开始期盼,南京西路寄来邮包。
    因为,邮包里有最好吃的广东月饼。

    南京西路。
    就成了我,最幸福的盼头!
    也成了我,心中神圣的路!

    上海距离新疆,有八千里路。
    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是十分遥远的。

    有一年,奶奶寄的包裹走了四个多月。待我们拿到朝夕相盼的广东月饼时,月饼已经变质了!

    就是这样,我们仍然舍不得吃。
    一块月饼,还要切成四份!要省着吃!

    那时,我觉得哪怕是已变质的广东月饼,也是天下最好吃的东西!

    直到,改革开放后。
    广东月饼,我们可以随便吃,放开吃,撑着吃。
    甚至,不愿吃之后。

    我才悟得了一个常识:
    “好吃”!是因为短缺经济“吃不到”,这个辩证的常识!

    这是,计划经济留给我的常识!

    1964年,六一节的时候,爸爸从上海出差回来,给我带了一个特殊的礼物。
    张乐平的大开本漫画书《三毛流浪记》。

    爸爸在书的扉页上,写了一行字:购于南京西路。

    南京西路,这几个字再次和幸福相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

    这可是60年代,全国文化贫瘠的年代,一花独放的年代。
    更何况,是在遥远的新疆!

    当时,全新疆可能就这一本《三毛流浪记》。 

    这本《三毛流浪记》,使我成了最受众人讨好,众星捧月的人。

    每一个孩子,甚至孩子家长都想成为我的朋友。
    因为,大人和小孩都想借看《三毛流浪记》 。

    爸爸在书的扉页上,写的那行字:购于南京西路。
    也成了我,骄傲和得瑟的资本。
    因为,我是南京西路的后代。

    文化大革命,爸爸被批斗,被贴大字报。
    爸爸的罪名是:政治骗子,帝国主义的代言人!

    当时,我已经认识字了。大字报里罗列着爸爸的罪状。

    罪状写道:爸爸吹捧帝国主义的走狗,犹太人哈同。为帝国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涂脂抹粉!

    因为,爸爸曾说过,上海南京路是犹太人哈同修建的。
    犹太人哈同,花了重金(60万银元),从印度购买了吸水好,质地坚硬的铁藜木。
    并将铁藜木切割成了400万个,厚厚的铁藜木“木砖”,铺设于南京路。

    所以,当时全世界都知道,上海南京路是地球上最昂贵、最豪华的路。
    因为,它是用“红木”铺设的。

    爸爸的罪名成立吗?
    南京路,真的是犹太人哈同修建的吗?
    会有万恶的资本家,用重金将“红木”铺在马路上,这样的傻瓜吗?

    这个罪名,这个谜,这个惑。
    从我9岁开始,就一直深藏在我的心里。

    直到改革开放,高考恢复。我上大学后,查了资料。

    我靠!
    爸爸说得完全对啊!一点没有胡说啊!

    我将埋藏在心中十几年的疑惑,和查找到的答案,全部告诉了爸爸。

    爸爸笑着说,这还要查资料吗?
    这本来就是老上海人,人人都知道的事实嘛!

    从此,我也知道了:
    愚昧,不仅限制眼界。
    而且,还会颠倒是非!
    讲实话,讲常识,是会被整、被批斗的!

    我喜欢南京西路,还有一个情结。

    小的时候,我每次从新疆回上海。
    奶奶家隔壁,大光明电影院门口,那里卖着我最喜欢吃的,一个东西:
    这就是,装在蓝色纸盒里的冰砖。

    光明牌冰砖,那可是天下最好吃的冷饮!

    每次,从上海回到新疆,那南京西路上,光明牌冰砖的冰甜、爽口、润滑。
    特别是,那独有的奶香味,让我永远回味不尽。

    就是,因为奶奶家在南京西路,我将南京西路,视为了自己的根。

    就是,因为南京西路的广东月饼、《三毛流浪记》 、光明牌冰砖,和爸爸为南京路说的大实话。

    这些十分细小的情结,渗透和伴随了我几十年。
    使我对南京西路,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情结。

    爱屋及乌。
    看着南京西路眼前的冷落、空荡,一家家关闭的商家。

    我不由得牵挂起了,这些商家里的成千上万的员工、打工者。

    这些,店铺里的员工,基本上都是打工者。一天不开店,一天不干活,就没有收入。
    他们,更不可能得到一分钱的“停摆”补贴!

    “停摆”期间, 这些打工的兄弟姐妹们,他们怎么样了呢?

    一想到,这些素不相识的打工兄弟姐妹,可能的困境。心里更增添了一层忧愁!

    我乘着“配药”,“放飞”了五个小时。
    虽然,原繁华的商业街,连一瓶矿泉水,也没处可买。
    但也亲眼看到了,“停摆”中的南京西路。

    带着不舍的户外自在,带着老妈的药。
    我骑着小黄车,返回了。

    回家后,我用自己的手,又将自己关在了“户内”。
    又“足不出户”了。

    我,人虽“宅”在“户内”。
    但心,却仍留在了南京西路。

    我的朋友刘跃,就在南京西路商圈开小饭店。
    骑手“小哥”金辉,也租住在南京西路附近。

    这两个打工的小兄弟,他们还好吗?他们的家人还好吗?

    我们体制内的人,“封闭”一个月也好,三个月也好。
    都不愁,工资足额按月发放。

    可开小饭店的刘跃、送“外卖”的小哥金辉。他们是体制外的打工者。在“停摆”中,是没有一分钱工资的!

    他们只能在“停摆”中,大眼瞪小眼,坐吃山空,还要交房租。

    我们“停摆”了,单位工会还会网购菜啊!米啊!
    送给我们。

    刘跃、金辉,这些打工的兄弟。
    他们没有单位,也没有工会呀,农会呀,商会呀,“小哥”会呀!
    等这会、那会的!

    他们是,社会的“流浪儿”!
    是没有,组织依靠的“孤儿”!

    他们,有吃的吗?
    他们,都还好吗?

    抽空,我会告诉大家。



停摆的南京西路

停摆的南京西路

停摆的南京西路

停摆的南京西路

停摆的南京西路

停摆的南京西路


停摆的南京西路


停摆的南京西路


停摆的静安寺







【以下是我写过的文章,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都是浓缩的历     史,现实的写照。点击题目即可阅读。】

配药记
‍盼星星,盼月亮,盼尽头‍
老兵爷爷的泪
这一次没考好,下一次呢?

热身,准备打“封城”的下半场

我的"脑残”妈妈
敬重你,自食其力的拾荒人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小店,将悄然倒下(百万级阅读量)
“小哥”,快跑
护工陈阿姨,总能给人带来思考(百万级阅读量)
护工陈阿姨,她还好吗?(百万级阅读量)
护工陈阿姨(百万级阅读量)
父亲的户口(百万级阅读量)
“公主”的临时户口(百万级阅读量)
一枚公章(百万级阅读量)
武汉,飘来“半粒灰”(百万级阅读量)
一个绝版高尚的人(百万级阅读量)
我的工匠兄弟
好人
有学问的前辈
老前辈
儿子的学费打了水漂
一个小病毒,撂倒一个大行业
谢谢,百姓的贴身卫士
口罩,多彩的江湖
呼吸,呼吸,一切为了呼吸
跨越太平洋的神奇口罩
老爷子,别哭
五味杂陈
唉,谁都有这一天
母亲,越来越“不明白”了
唉!让人又爱又恨的“群聊”
夺命的客车
土“砖”,敲开了国际“大门”
特殊的学费
一个“草根”行业的故事
让心颤动的永恒瞬间
父辈的情义
小田有工作了
小田失业了
公章的律动
母亲的阳台
我的“文盲”兄弟,帮我考大学
父亲节,特别的告慰
劲草,在疾风中生长
给八十五岁的妈妈写篇作文
“黄豆官”在福建
总经理为你流泪
士兵探营


谢谢阅读,欢迎转发!   
由于我开公众号时系统已没有“留言”功能,如需与我进一步交流,       点击下面二维码添加我的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