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丨《史学史研究》2019年第2期目录及内容摘要

史学史研究编辑部 史学史研究编辑部 2019-07-11


 目  录 


历史理论

与时共奋:陈垣对20世纪中国史学的贡献与影响

周少川

试论陈援庵先生的学术精神

牛润珍

陈垣“提倡有意义之史学”新证

毛瑞方


编著《中国通史纲要》的一点体会

白寿彝


中国古代史学

清代考据学派的学术特色及学术贡献

郭康松;陈莉

清代考据学的科学解释与现代想象

杨念群

中国近现代史学

李大钊社会形态观的形成及其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吴兴德

顾颉刚的家学渊源与学术传承

周志永;徐茂明

外国史学

居鲁士形象的塑造:以希罗多德和色诺芬为例

李渊

《王室法兰克年代记》探析

王晋新

论艾尔克·鲁尼亚的“在场”理论

苏萌

人物志

在传承中寻求创新

——陈祖武先生谈《中国学案史》

李立民

学术信息

“2018年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金嵌雯

史学精粹

史学精粹

  


 内容摘要 

 

与时共奋:陈垣对20世纪中国史学的贡献与影响

周少川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摘  要:在20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进程中,陈垣既受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史学变革的影响,又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化史学。他在中外交通史研究中坚持以中华文化为本,揭示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和中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在史学研究方法上,他注意总结中国古代的考史之法,推陈出新,为新史学考证建立范式。他建设民族化史学的成果,影响和鼓舞了20世纪中国史学的本土化发展。在20世纪新史料大发现的潮流激励下,陈垣形成了重视史料、扩充史料,搜集、整理、考辨史料的系列思想和方法,其创立的史源学尤为突出。他以近代科学精神指导历史考证,通过缜密精审的考证过程解决大量历史疑案;他在《通鉴胡注表微》中总结考证方法,推动新历史考证学的发展。他在总结中国传统史学精华、借鉴西方近现代史学成果的基础上,为中国史学开辟了宗教史、中外交通史、年代学、历史文献学等新的学科领域。他还身体力行,倡导刻苦治学、实事求是、力求创新、谦虚谨慎等优良学风,垂范影响了20世纪几代学人。

关键词:陈垣;20世纪;中国史学;贡献;发展

 


试论陈援庵先生的学术精神

牛润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摘   要:陈垣先生是一位具有时代典型与代表性的学者,我们不仅要继承他的史学遗产,还要继承他的精神遗产。其学术精神源自厓山忠烈故事及新会家乡文化传统,又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近代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滋养,由"钱、顾、全、毛"之思想进路,形成完美而成熟的援庵学术精神。援庵学术精神包括五个方面的内涵:第一,自由、平等与民主的近代精神;第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第三,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第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定自信与传统士人精神;第五,现实关怀的人文精神。援庵学术精神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其一生追求,契合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学养纯厚,善于在逆境中坚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在继承中创新,为我们今天的"文化自信"树立了一个典型和榜样。我们应当学习陈垣先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发挥其学术精神的当代价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复兴中华民族。

关键词:陈垣;学术精神;当代价值

 


陈垣“提倡有意义之史学”新证

毛瑞方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摘   要:"提倡有意义之史学"标志着陈垣先生学术思想的升华,是他在抗战时期所形成的爱国主义民族历史观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中国史学长久形成的经世致用史学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个继承和发展。1943年的《现在中国史之作法》这则史料字数总计不过百,却立意高远,清晰而准确地记录了陈垣先生"提倡有意义之史学"的思想,体现了他时刻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把学术与民族精神和国家现代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更高学术追求,具有超前性。

关键词:陈垣;“提倡有意义之史学”;《现在中国史之作法》

 


编著《中国通史纲要》的一点体会

白寿彝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摘   要:1982年,白寿彝先生应上海人民出版社之约,就主编《中国通史纲要》一书,写一篇总结经验的文章。先生推辞再三,上海人民出版社表示是工作需要,恳请先生俯允。先生推辞不了,乃口授大意,由瞿林东执笔,撰成《编著〈中国通史纲要〉的一点体会》一文,经先生过目改定,交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将此文刊于《出版工作》(内部刊物)1982年第1期,后又发表于《书林》杂志1982年第3期,署名白寿彝,并于文末在括号内注明"瞿林东执笔"字样。或由于上述原因,白先生未将此文收入《白寿彝史学论集》。此事已经过去三十七年了,久恐湮没,今年恰逢白先生110周年诞辰,经瞿林东教授回忆此文产生经过,本刊鉴于此文确系白先生对编著《中国通史纲要》一书的总结性论述,殊为重要,乃予以刊发,以飨读者,并以此纪念白先生110周年诞辰。

 


清代考据学派的学术特色及学术贡献

郭康松;陈莉

湖北大学文学院

摘   要:考据之学在清代发展壮大,到乾嘉时期已经逐渐成熟、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清代考据学派。清代考据学派追求由小学以通经明道的学术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建立了严格的学术规范,探索出了科学的治学方法。在此基础上,清代考据学派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不仅经学研究成果丰硕,而且在小学、史学、历算等学科亦有建树,还整理刊刻了大量古文献。此外,他们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严谨踏实的学风,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清代考据学派;学术宗旨;治学精神;学术规范;学术贡献

 


清代考据学的科学解释与现代想象

杨念群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摘   要:在当代学术研究体系中,对清代考据学的评价一直趋于两个极端,一种观点认为考据学只具有寻究古典文献来源的技术含义,没有什么"思想性",另一种观点则极力论证清代考据学具有不同于宋明儒学的新"义理",并不缺乏"经世"意义。更有甚者,考据学被认为是最具有"准科学"性质的学问,与西方近代学术传统可以构成对话关系。本文拟对以往学界流行的清代考据学评价模式进行反思和梳理,以分析其利弊得失。

关键词:清代考据学;义理;六经皆史

 


李大钊社会形态观的形成及其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吴兴德

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片区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

摘   要:李大钊在对中外各种社会形态理论学习和比较的过程中,逐步走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并将其运用于"观察国家命运"、动员社会主义革命。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后,李大钊在开展史学理论研究和教育时,集中介绍和评判西方史学思想中的社会形态理论,借此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论证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在此过程中,李大钊的社会形态观也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理清李大钊社会形态观和唯物史观形成及运用的交错并进的发展过程,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史的认识。

关键词:李大钊;社会形态观;唯物史观

 


顾颉刚的家学渊源与学术传承

周志永;徐茂明

浙江大学历史系;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

摘   要:苏州唯亭顾氏绵延三百余年,文化科技名人辈出,这与其以文立家,族人始终坚守以读书治学的传统有关。顾颉刚作为唯亭顾氏的一员,深厚的家学、优良的家教甚至世居的家乡都对他的治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顾颉刚在变化中继承了家族的治学方法与思想,同时又坚守了家族中求实的家学特点及与时俱进的家风。此外,顾颉刚不仅重视对顾氏族人的提携,更重视对族外学生的培养,以求学术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从顾颉刚与唯亭顾氏的学术传承中,也可以窥探出中国近代学术的嬗变。

关键词:苏州;顾颉刚;唯亭顾氏;近代学术


 

居鲁士形象的塑造:以希罗多德和色诺芬为例

李渊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摘   要:希罗多德《历史》与色诺芬的《居鲁士的教育》均涉及波斯早期历史,二人根据各自理解和需要塑造了不同的居鲁士形象。希罗多德试图说明居鲁士的成功遵循具有必然性的命运,而色诺芬则试图刻画居鲁士的成功历程,更注重教育对塑造典范统治者的作用。但两书也体现出相似的时代性,作者在重视神意和必然性命运的同时,也重视人事,并试图将命运与人事相结合,这是古典时代人文精神发展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居鲁士;希罗多德;色诺芬;命运

 


《王室法兰克年代记》探析

王晋新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

摘   要:《王室法兰克年代记》系加洛林时代大年代记的滥觞,也是当时最为主要的史乘之一。"官方史书"、原创性、引领性以及巨大的影响力是这部史著的主要特征。从其所涵盖的时间、记载的内容和编纂体例等各个方面而言,这部文献无论是对加洛林时代的法兰克社会历史加以探究,还是对加洛林历史编纂学的发展与变革予以梳理和考察都是一部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的历史文献。虽然西方学界对此著述业已进行了相当充分的研究,然仍有继续深入探索的空间。

关键词:加洛林时代;大年代记;《王室法兰克年代记》;“官修史书”

 


论艾尔克·鲁尼亚的“在场”理论

苏萌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摘   要:柯林武德曾提出,历史学家能在"重演"中经验过去行动者的思考活动及思想。甫入21世纪,以史家可以经验过去为基础阐明历史著作与过去之关系的理论再度出现,构成了广受讨论的新动向。艾尔克·鲁尼亚的"在场"理论即是其中的代表。这一理论大致有三个论点:历史学家会在研究过程中被动地经验作为"在场"的过去,即使过去并没有于现实世界重现;历史学家现在的历史研究与作为"在场"的过去的关系是转喻的喻体与本体的关系;历史著作以转喻的方式表达着过去。比较并审察"在场"理论与新动向中的另一理论即弗兰克·安克斯密特的历史经验理论可以发现,当前的动向实为后现代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它是否值得接受则需对"被动经验"现象再做考察。

关键词:艾尔克·鲁尼亚;在场;转喻;后现代主义

 

 


排版:金嵌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