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没有外来文化,就不需要保护环境了”

更尕仓洋 小象君 Elefam 2021-10-13


社会与自然资源学习小组(7)

——“如果没有外来文化,就不需要保护环境了”


2018年社会与自然资源学习小组已近尾声,我们的讨论重点从自然转向会层面,进而深入至文化维度。文化是一个群体所习得的认识世界的方式,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影响社会互动过程与决策机制。一个社会如何看待自然与人的关系,就反映在他们怎样利用自然资源,又如何进行自然保护。


本周的小组分享中,我们请到了在三江源地区由当地僧人与牧民主导的自然保护机构: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的负责人之一,更尕仓洋老师,为我们分享他如何看待藏族传统文化与自然保护。


以下内容根据更尕仓洋老师为学习小组进行的线上分享内容整理。


更尕仓洋: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负责人之一,白玉隆格寺僧人,精通藏传佛教。在开展自然保护工作时注重利用藏传佛教中的文化传统,并思考这些文化如何影响藏族人的生态观念和保护的行为。

 

藏族文化中,环境是什么?


在藏族文化中,我们认为地球这个环境是众生的家园。佛教中的“众生”指的是所有有生命、有灵魂的动物,包括昆虫、鸟类等等。地球是属于众生的一个公共场所。人类是众生中一种比较厉害,或者说坏的动物。从环境破坏的角度来看,人是最重要的一个动物。


在这个公共场所当中,每个生命、包括人,都只有使用的权利,而没有破坏的权利。如果一双筷子、一个碗或一个茶杯被我们破坏了,那么后来的人怎么吃饭、怎么喝茶?这是需要考虑的一件事情。佛教中认为众生平等,需要把其他人和动物放在自己的位置上,想一想假如是自己的家园被破坏,我会是什么感受?


 

“知母之心”


佛经里常提到因果七诀(知母、念母、报恩、慈心、悲心、增上意乐和发菩提心),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观念。第一个就是“知母”。这里所说的“知母”是“知道自己的母亲”,但是指的不仅仅是现在的母亲。


佛经里面讲:我们的前世是哪里来的?从什么时候开始?谁也说不清楚。每一个动物都有可能当过我们的前世、前世的前世,或几百年前的前世的母亲。当他们是我们的母亲的时候,也像现在的母亲一样疼爱、养育我们。当我们这样“知道自己的母亲”时,就明白要保护这些生命。因此,藏族人保护动物并不仅仅是为了人来保护,而是为了众生来保护的。


图:牦牛、牧民、野生动物,共享着一个环境。为了其它众生能尽可能快乐地在这个环境中生活,我们不能破坏它。

 

藏族观念中的“保护”与外来文化


可以说藏族观念中的“保护”是一直以来都存在的。如果没有外来文化的影响,藏区就不需要一个环保小组,也不需要“环保”这么一个外来的概念或知识。青藏高原上的老百姓一直以来都是这样一代一代保护下来的。


特别是藏区传统生活方式,这是非常“环保”的。因为所有吃的、喝的、搭的帐房(比如黑牦牛毛做的帐篷),还有盖的房子(主要是用石头和泥巴等材料,当不需要时房子就会降解,重归自然)都来自自然,所以我认为藏族人和自然本来就是一体的。


图:更尕仓洋老师在为久治绿绒蒿保护小组的孩子们讲述这种珍稀植物的价值、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它。


“保护动物”或“旗舰物种”等外来的概念需要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中才能够被更好的理解和应用。例如雪豹,作为国家保护动物它很重要,但是在藏族文化中众生平等,当地的民众不理解为什么要保护雪豹而其它动物不受保护。所以在解释这些外来的概念时,我们说雪豹受国家重视,保护这种旗舰物种有法律依据,能得到很大的支持,并且保护雪豹就等于保护了它的栖息地,也就同时保护了生活在这个地方的其它动物和植物。

 

注重自然资源如何开发、利用


藏族人挖药材,但是有一定的规矩,而不是随便去挖的。假如说今年是在这一个山谷里面挖的话,那么明年、后年就不会再去这个山谷挖。我们明白药材需要很长时间恢复它的生长。

 

同样,藏区老百姓也很注重挖矿的问题。比如历史上一些有权有势的本地或外地人想要在某些地方开矿,总是会受到老百姓和寺院的强烈反对,就连现在也是如此。传统上,老百姓普遍认为不需要太多的发展,我们吃够、穿好,就可以了。


图:年保玉则的黑颈鹤保护宣传牌

 

地球不仅是我们的母亲,也是我们的孩子


如果要保护环境的话,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个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地球和人类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上,在若尔盖家乡治理草原沙化的巴让老师主办了一个以绘画为主的活动,我的弟弟次成尼玛带来一幅画:画中是一位怀孕的母亲,她孕育着地球。


每每谈到保护地球的环境时,很多人会把地球比喻成我们的母亲,但是我弟弟反过来把地球描绘成子女。时代变迁,现在很多孩子并不像从前那样孝敬父母了,但是天下没有哪一个做父母的不疼爱自己的子女,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来源:次成尼玛

 

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的成立,正是由于在历史原因和当今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丢掉了这些原本的传统观念,使得环境保护变成了需要被重新建立的一个概念。


图:来自牧区的年轻一代受到的文化冲击前所未有,他们会如何保护自己的家乡呢?


我们需要重塑传统文化中有关保护的因果关系,因此我们协会有这样的保护观念:知道自然,就会喜欢自然,就会保护自然。




图片由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提供


更多阅读

更尕仓洋:环保是我的修行

藏传佛学博士更尕仓洋 | 保护高原上最后一片净土


往期学习小组笔记

(1) “我们科学家不知道如何做到”

(2)飞越太平洋的保护之路

(3)来自刚果盆地的启示

(4)全民最幸福的国家,如何做自然保护?

(5)人类学家眼中的“原生态”困局

(6)一心能不能“二用”?自然体验会冲击社区保护“本业”吗?


社区保护文献概译

(1)当地人如何看待“社区保护”

(2)“社区保护”和它的远方表亲

(3)以史为鉴,社区保护的“政治学”


分享会笔记整理:

王易孚:剑桥大学在读博士,研究课题为国内穿山甲市场和贸易以期为穿山甲保护提供更多数据支持,对社会科学在自然保护领域的应用非常感兴趣。


🐘扫码关注北美小象君🐘

{ 点击 文章目录 查看 往期内容,或者直接点击下面 关键字 查看精彩文章}


自然保护职业职业概览 | 自然摄影师 | 野生动物兽医 | 前辈建议 |  自然摄影师2 | WWF职位 

自然保护专业学习:相关专业 | 美国欧洲英国兽医申请 

野保工作者:WCS中国 - 燕山亭 |  守护荒野 - 丫总 | 野生动物兽医 | Jane Goodall | 中南屋 - 黄鸿翔 |  星巴 (肯尼亚)高煜芳 | 解焱 | 自然大学 - 冯永锋 |  江豚奶爸 - 何大明 

影视人:《何以为食》导演 - 简艺 |《我们诞生在中国》- 王其寒 《地球:神奇的一天》- 许倩倩

环境专题:垃圾 | 美国国家公园 中国国家公园 | 葡萄酒 | 农场环境污染

动保科普:台湾白海豚 | 中华白海豚 | 台湾云豹 | 澳洲袋獾 | 兔狲 | 化妆品实验 | 藏獒问题 | 孟加拉豹猫 | 动物福利&权利 | 华北豹 | 穿山甲 | 农场动物 

热点事件:东海漏油 | 唐人街救鸡 | 射杀大猩猩 象牙贸易 | 狮王之死 | 2017新闻汇总

-  ❤️  For a planet of all  ❤️  -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