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目次+摘要

河海大学学报社科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09-04


优化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专题

中国生育悖论背后的深层逻辑

李建民

生育文化、生育制度与生育率——兼论三孩生育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的可能效果

陈友华,孙永健


马克思主义理论

辨识与应对:网络圈群化的意识形态风险审视

阎国华,韩   硕

“党管传媒数据”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重要意义、境遇审视和实践路向

张春发,郭明飞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国际合作话语权的提升

张   弛


环境与社会

跨省横向府际应急协同机制的实践样态及制度保障

付士成,谷静萱

中国治理转型过程中社会需求回应的组织形式及其演变机制

宋锴业,徐雅倩

文化数字化战略视阈下的乡村文化记忆转型

刘思源,孙彦斐

生态环境标准“入法”反思——基于71例生态环境损害判例的实证分析

周雪莹,李义松


经济与管理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测度研究

李建军,方   意,荆中博

城际数字信息流与经济内循环动力

邹   璇,吕谨伊,杨   旭

绿色发展对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影响

方隽敏,黄德春,贺正齐





中国生育悖论背后的深层逻辑


李建民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 摘要: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几个进入很低生育率状态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这种超前于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状态成为一个悖论。破解中国低生育率之谜,需要从中国特殊的社会结构性因素入手。研究认为,中国生育悖论的背后有经济、文化和制度3个层面的逻辑,在各自的作用机制及其合力作用下共同构造了一个充满张力的社会场域,通过个人生命历程的高度制度化,对个人的生育意愿和生育决策产生直接和强烈的影响,并形成低生育行为模式的路径依赖,或者说陷入一种结构性低生育率陷阱。这3条逻辑都有其历史根源,是一种长期性、结构性的社会构造力。因此,低生育率社会场域在短期内难以破局。在低生育率的政策应对上,不仅需要消除性别歧视和“母职惩罚”,促进“工作-生育”平衡等生育友好政策,更需要深化各项民生制度改革,从根本上消除或调整抑制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结构性因素。


◉ 关键词:生育悖论;低生育率;生命历程制度化







生育文化、生育制度与生育率——兼论三孩生育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的可能效果


陈友华,孙永健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 摘要:随着中国少子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如何促使生育率回升至适度水平成为政府和学界重点关注的议题,其中以三孩生育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为代表的鼓励型生育制度和以“多子多福”为核心的传统生育文化被寄予厚望,希望借此帮助中国摆脱“低生育率陷阱”。然而,研究发现:中华文化圈国家或地区的生育率远低于其他国家与地区,而海外华人则是所在国生育率最低的族群之一,传统生育文化在现代社会已然发生了嬗变,对促使低生育率回升的作用已十分有限,取而代之的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甚至不婚不育”的现代生育文化,并形塑起一种内生性的低生育率机制。与此同时,欧洲和东亚国家通过构建鼓励型生育制度后依然深陷低生育率陷阱,无法有效刺激低生育率回升至适度水平。中国三孩生育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的预期效果同样不容乐观,而生育文化、生育制度和生育率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互构关系,亟需从结构性和内生性的“文化—制度”视角去重新审视我国生育率转变的形成机制。


◉ 关键词:生育文化;生育制度;低生育率;三孩生育政策







辨识与应对:网络圈群化的意识形态风险审视


阎国华,韩   硕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摘要:依托新型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在追求个性化网络生存的同时,又在不断建构风格与功能各异的网络社群,形成了以个体群体化和群体个性化复杂耦合为典型标志的网络圈群化现象。网络圈群化源于主动构筑和被动构筑的综合作用,正在不断构建公众网络集体生活的新样态、新图景,也在持续为各种社会交往营造新载体、新空间。网络圈群有利于全社会的关系聚合、信息交流和情感传递,给公众带来了高效、便利的交流机制,但其内蕴的封闭性、同质化、排外性等特征也暗含着诱发不良社会舆论乃至意识形态风险的潜在威胁。相关风险主要表现为因圈内意识形态倾向难以准确把控而造成的对外遮蔽风险、因主流意识形态面临深度融入壁垒而造成的交互区隔风险、因圈内不良思想动向难以及时化解而造成隐性传播风险和因圈内观点极化进程难以有效避免而造成的同质共振风险等多种样态,亟须通过立足网络圈群生成与演化规律推进科学引导,统筹法律、制度和道德等维度综合治理作用,协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深化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双向赋能等举措加以辩证施策、积极应对。


◉ 关键词: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网络圈群;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意识形态;风险审视






“党管传媒数据”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重要意义、境遇审视和实践路向


张春发,郭明飞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摘要:主流思想舆论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能够引导社会思潮、凝聚人心、促进共识,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支撑。“党管传媒数据”是相对于“党管媒体”而提出的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概念,是数字文明时代“党管媒体”内涵的延伸。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重要举措,“党管传媒数据”体现了党和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时代要求。“党管传媒数据”对于主流思想舆论的巩固壮大具有政治性价值、公共性价值、公益性价值以及经济性价值,有利于增强主流思想舆论的传播力、提升主流思想舆论引导力、扩大主流思想舆论影响力、筑牢主流思想舆论公信力。由于“党管传媒数据”是一个刚破题的新命题,尽管其为主流思想舆论巩固壮大提供了技术支持、传播方式创新等方面的契机,但“党管传媒数据”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是一个不断迭代、持续优化的过程,其也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现实挑战,主要集中在本身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主流思想舆论面临的数据意识形态挑战。“党管传媒数据”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既是时代趋势,也是党长期执政的选择,在实践中,既要有管导向、管理念的顶层设计,也要有管人才、管规则、管技术的具体路径安排。


◉ 关键词:新时代;党管媒体;党管数据;党管传媒数据;主流思想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意识形态话语权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国际合作话语权的提升


张   弛

(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


◉ 摘要: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势不可当。话语权博弈是大国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合作话语权领域却面临一定的困境。从依附论的角度看,国际合作话语权领域仍呈现鲜明的“中心-外围”的依附结构,“外围”的发展中国家在范式、理论、价值、传播等维度均存在对美西方等“中心”国家的“话语依附”。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了中国国际合作话语权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化,在提供实践场域、供给理论养分、搭建交流桥梁、壮大传播平台等方面为磨砺和增强中国国际合作话语权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变革国际合作话语体系的不平等格局、提升中国话语权的事业仍任重道远。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进入第二个十年,中国应将国际合作话语权建设作为未来工作的着力点,通过完善理论建设、凸显价值追求、开展话语对接、优化话语传播等路径,着力提升中国国际合作话语权的影响力,助力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对美西方国家的话语依附,共同为实现新型国际合作积极发声、贡献智慧。


◉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合作;话语权;依附论;“中心-外围”






跨省横向府际应急协同机制的实践样态及制度保障


付士成,谷静萱

(南开大学法学院)


◉ 摘要:突破省域边界的突发事件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与突发性,灾害后果严重。实践中,各省级政府通过签订应急协同协议、新设应急协同组织、开展联席会议与会商应对跨省突发事件,形成了多元化的应急协同机制,契合中国特色应急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但是,相关机制不仅面临合法性质疑,还存在效力薄弱、协同动力不足和未突破区域壁垒的弊病,需要完善相关合法性保障与实效保障。协同机制具备实质合宪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赋予其组织法依据,一些仅供协调而未涉及职权调整的协同机制不违反职权法定原则与组织法定原则,具备合法性。然而,应对跨省突发事件需要整合各省政府部门职权以形成区域性应急行政权,该权力源自政府的行政授权,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完善相关法律依据。协同机制的实效保障需要多路并进:在协同协议层面,应当进一步提升协议的法律效力与可操作性;在协同组织层面,需要健全应急协同组织及其内部结构;在协同信息层面,完善应急协同信息平台建设有助于收集、共享常态化信息与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置信息;在协同动力层面,可以通过夯实协同观念基础与信任基础、增加协同净收益和加强中央政府的高位推动增强协同动力。


◉ 关键词: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应急协同;行政协议;行政联席会议;职权法定原则;行政授权






中国治理转型过程中社会需求回应的组织形式及其演变机制


宋锴业1,2,徐雅倩3

(1.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山东大学社会治理研究基地;3.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 摘要:政府组织如何回应复杂社会需求的增长一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结构性难题之一,也是学界关注的经典理论议题。通过对G省的实证分析发现:政府在回应复杂社会需求过程中逐渐衍生出脱耦型、直控型、间质型3种不同的组织形式。从早期将社会组织编织在科层组织链条中的脱耦型组织,到以专业化运作为主、强化条线控制的直控型组织,再到通过弱化“条线控制”、强化“点块运作”的间质型组织,社会需求回应的组织形式发生了显著的转变。特别是间质型组织打破了典型科层组织的基本特征,一方面,以“结构缺失”促进政府科层组织与组织环境交换,降低科层组织在新的社会制度环境中所面临的组织创新风险;另一方面,组织目标和任务具有灵活性,分工的自主性也较强。由此,通过聚集大量原科层组织的人力、物质等资源,促进社会需求回应创新。研究结论表明,多重组织机制的交织构成政府应对复杂社会需求的动态调适机制,这一机制呈现出“向上趋同、近地变异”的演变特征,更能适应复杂制度环境,这些不同的组织策略与类型在不同阶段促进了政府组织的长期发展,有效回应了社会需求的发展与变化。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社会需求;需求回应;组织形式;演变机制;政府







文化数字化战略视阈下的乡村文化记忆转型


刘思源1,孙彦斐2

(1.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学院)


◉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这为乡村文化记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文化记忆价值实现的当代路径。乡村文化记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乡村文化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当前数字化时代的转型既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对国家战略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高度回应。实现乡村文化记忆的数字化转型,必须厘清乡村文化记忆时空式的场景性、框架式的集体性以及身份认同式的原真性等构建逻辑。然而,乡村文化记忆的数字化转型仍面临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数字化面临未能准确捕捉文化记忆的隐喻性,且乡村文化存在原真性保护缺失、文化记忆的数字化参与主体失衡、数字化技术与文化记忆实践脱节等。因此,从文化记忆的文本“符号”化向“情境”化转变、特质化记忆情境重构、主体地位提升、数字化技术真正落地等角度重构数字化记忆建构进路,旨在为实现文化数字化战略视阈下的乡村文化记忆转型提供解决方案。


◉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文化记忆;数字化;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生态环境标准“入法”反思——基于71例生态环境损害判例的实证分析


周雪莹1,李义松2

(1.河海大学法学院;2.河海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 摘要:在司法实践中,生态环境标准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四条、第一千二百三十五条之“国家规定”,用于生态环境损害案件的审理,国家和地方生态环境标准均有适用,主要包括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在违反生态环境标准的同时,需要造成生态环境损害,才会被认定为违反“国家规定”。生态环境标准对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产生多重影响,为深入理解这一现象,以卢曼的系统沟通理论为分析框架,基于71例生态环境损害判例,阐释由生态环境标准引起的各个系统间的互动过程,发挥法律系统相较于其他社会子系统“观察之观察”的优势。目前,生态环境标准“入法”存在生态环境标准适用的矛盾与空白导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不足或过度赔偿,欠缺环境公共利益与其他公共利益综合考量,过于依赖虚拟治理成本计算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数额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明确划定纳入“国家规定”之生态环境标准的边界及其划分标准,以确保标准的统一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完善程序和实体规则,在生态环境标准的司法适用中促进“事实”与价值的有机融合,平衡多种价值冲突;改进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及其司法适用的方法和流程,同时适时更新质量较高的生态环境标准及司法解释。


◉ 关键词: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民法典;系统论;生态沟通;二阶观察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测度研究


李建军1,方   意2,荆中博3

(1.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3. 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摘要:有效识别“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系统性风险及其关键驱动因素对平稳实现各国经济金融的深度融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150多万条银行微观股票数据和财务数据,通过构建压力时期回归模型的客观方法获得系统性风险三因素权重,在同一框架下利用规模、杠杆、关联性3个因子测算了银行、国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系统3个层次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从系统性风险表现来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整体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受全球宏观金融环境波动影响显著。此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也会因为自身问题而出现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上升的情形。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是系统重要性国家,其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水平较高;匈牙利、克罗地亚、罗马尼亚等国家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水平较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较高的国家主要在于其有较高系统性风险贡献水平的银行,且各行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经济增长对国家层面系统性风险有显著的影响。从风险驱动因素看,关联性因子是驱动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其次为规模因子和杠杆因子。


◉ 关键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风险驱动;关联性;杠杆水平






城际数字信息流与经济内循环动力


邹   璇,吕谨伊,杨   旭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 摘要:国内需求增量是经济内循环的主要动力,能够为全国经济循环的良好运转提供重要支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使经济循环突破了本地化和实物化的限制,为经济循环注入新的特征。运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城际数字信息流数据,构建数字信息传输量、信息聚合能力和信息辐射能力3个要素刻画城际数字信息流,并结合微观个体、企业和城市3个层面的数据考察城际数字信息流对经济内循环动力的影响及传递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增强城际数字信息流能够提升城市的经济内循环动力,其中,城市数字信息传输量对经济内循环动力的促进作用具有边际递增特征,而城市信息聚合能力和信息辐射能力的促进作用具有边际递减特征。二是城际数字信息流更密集、城市经济内循环动力更强和人均收入更高的城市通过城际数字信息流来促进城市经济内循环动力的作用更强,城际数字信息流的发展可能会加剧数字鸿沟现象。三是城际数字信息流通过人口移动效应增加居民消费,通过新建企业效应增加企业投资,通过技术进步效应延伸产业链和供应链,从而提升城市的经济内循环动力。


◉ 关键词:“双循环”;城际;数字信息流;经济内循环动力;人口移动;新建企业;技术进步






绿色发展对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影响


 方隽敏1,2,黄德春1,3,贺正齐1,3

(1.河海大学商学院;2.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3.“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 摘要: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协同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资源压力大、环境容量有限和污染物排放总量高之间矛盾突出,美丽中国建设任务依然艰巨。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以绿色发展为抓手把准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行动脉络,为水资源-能源-粮食管理实践提供了全新思路。从绿色发展对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影响的内在机理出发,结合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诠释了绿色发展影响下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演变过程,并对不同绿色发展引导和约束政策成效和实施力度进行了仿真模拟。研究发现:绿色发展通过引导和约束主体行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相协调,在保证社会经济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绿色发展引导和约束政策的调整与实施能够促进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排放,政府实施的政策强度不同所取得的效果也不同。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及双碳目标,未来可进一步优化绿色发展约束性政策环境,加大绿色发展政策的实施强度以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污染存量降低,充分发挥绿色发展在资源管理中的政策效能。


◉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影响机理;政策仿真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全国高校社科名刊

✦第三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本刊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不收取版面费、审稿费等任何费用,并按照规定向作者支付相应稿酬。

往期精彩回顾









2023年第6期目次+摘要


2023年第5期目次+摘要


2023年第4期目次+摘要


2023年第3期目次+摘要


2023年第2期目次+摘要


2023年第1期目次+摘要


2022年第6期目次+摘要


2022年第5期目次+摘要


2022年第4期目次+摘要


2022年第3期目次+摘要


2022年第2期目次+摘要


2022年第1期目次+摘要


扫码关注河海期刊


新媒体编辑:河海大学期刊部媒介传播工作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