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威廉·拉波夫(著) 石锋(译)| 把语言学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语言变化原理》中文版序言

威廉·拉波夫 石锋 应用语言学研习 2022-06-09
感谢关注我们!加油,研习人!

欢迎关注我们,一站式分享海量语言学术资源

来源编辑:《实验语言学》刊物公众号

转载编辑:研习君



敬请星标应用语言学研习,喜欢请点赞,真爱请分享




我很高兴石锋教授主持把《语言变化原理》译成中文出版。我希望这将有益于中国的语言演变的研究,使富有成果的汉藏系语言研究的悠久传统得到增强。

语言演变的普遍理论是以在纸上、羊皮纸或竹片上存留下来的文字材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历史语言学家研究因偶发的历史事件而留存的文献残卷,已经在历史语音的构拟中取得了令人惊奇的成功。我怀着敬佩之意把他们的研究称为:对于不完善的资料进行最充分的利用。这套书则是希望说明,他们的结论可以用进行中的音变证据来加以丰富并再现活力,这是基于记录日常生活中即兴语言的研究中得到的。

我第一次到中国是在1973年参加美国语言学会访华团。这次交流之后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语言和语言学》(W. Lehmann主编,德克萨斯大学出版社)。我那个团组中的学者们对于中国和中国语言学的了解都比我强得多。我们访问了很多城市,了解到当时为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和推广普通话,制定出各种结合实际考虑周密的语言政策。我还从他们正式讲座的提要中学了一些汉语,并被夸奖学到“两条腿走路”的意思,我自己工作中也有相似的情况,这可以作为西方语言学中的一个实例。

当时,极为重视语言研究的社会意义。我记得曾听说有一个研究课题是要学生们采访上海港的工人,以便证明革命京剧《海港》中的语言的正确性。然而,由于当时条件限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方式进行的系统的语言学研究。

在本书中展示的研究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显示了日常生活中语言变异的研究如何证实我们对语言总体是一个系统的理解。汉藏系语言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反映出跟本书各卷中涉及的英语、西班牙语、以其他印欧语言研究得到的驱动力量是相互对应的。例如,省力原则使单词尾部信息量逐渐减少的效果是相同的。汉语的历史上有着大量跟这一过程相对应的重新调整现象。

另一方面,正在进行中的音变的社会分布让我们对于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有更多的了解。用于在美国划分正在进行中音变的社会经济层级,当然不同于在中国的城市中随机样本的结构。但是我们仍然期望《语言变化原理》书中展现的年龄、性别、以及城市/农村的分析维度,会在汉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中有着同样的重要性。

在任何这种社会语言学的中心地带,我们都希望能够发现支配着本书各卷中所报告的研究工作的两个基本原理。

1、方言口语的中心性。一种语言的历史就是在家庭和亲友间使用的方言口语的历史。它从父母传递给儿童,并随着儿童离开父母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2、观察者的悖论。为捕捉到一种方言口语的准确的记录,我们必须去观察人们在没有被观察情况下是怎样讲话的。

这第二个原则突显出形式语言学与语言变异研究之间的区别,前者的语料局限于母语说话人的直觉,而后者则是要找出语言直觉跟日常生活实际说话的不匹配现象。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直觉跟我们实际讲话是一致的,然而当二者不一致时,重要的问题就出现了。形式语言学抛弃人们在直觉下实际所说的话语,而社会语言学家却走上相反的道路。当研究中包含了系统性的语音变化时,这个问题的性质就变得更为清晰。在音变之初,说话人对于新的形式并没有察觉。随着变化的进行,他可能会有所察觉,但是会归入脱离实际的旧规范。于是,如果直接提问,得到的回答,只是显示出人们对于自己所讲的话所知甚少。

我很抱歉这套书如此之长:内容之多以致我自己都不能够完全记住。然而我却希望本书各卷显示出对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进行客观研究将得到多么大的收获。

本书第一卷把这种研究方法用于探寻语言变化的内部制约因素。书中最后一节集中论述规则性的问题,以及词汇扩散理论的新见解,这是来源于王士元教授跟他的同事们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大量的讨论是分析汉语方言中逐字逐词的音变证据,例如,潮州话的声调变化,或是上海话的元音合流。主要的努力是怎样将这些强有力的汉语方言的重要资料去跟新语法学派的规则性音变的观点相协调。

第二卷着眼于决定语音变化的社会因素,大多是报告集中在美国费城一个城市所做的全面研究,但同时也在探索性别和社会阶层制约影响语言变化的普遍原理。在最后一节提出了一种代际变化增量的抽象模式,描述音变怎样在父母传递给儿童的过程中发生。

第三卷先是论述认知因素与语言变化在跨方言的理解中的效应。主要的发现就是特定的音变确实受到理解方面的干预,甚至这就是音变背后的推动力,从而成为更为紧迫的需要研究的问题。随后的一系列章节展示一种语言演变的全部历史:从它的起始到最后的终结。进而提出一种方言分化的普遍模型。最后一节旨在解决另一个历史语言学中长期存在的谱系树模型与波浪式发展的模型之间的对立。书中讲到,谱系树模型是父母与儿童之间一系列不间断传递的结果,是儿童语言学习能力的结果,从而保持了系统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波浪式模型被视为成人之间传播的结果,反映出老年人有限的语言学习能力。

因此,我在本书各卷中试图解决历史语言学领域中两个长期悬而未决的争议。我的基本立场是确认语言学作为语言科学的心智价值,并且认为如果一种观点被几代语言学家所长期坚持,那么它必须建立在一种坚实的基础上。它会跟对立的意见保持联系,并在适宜的范围里保留自己的见解。

威廉·拉波夫

2013年1月4日

PREFACE TO THE CHINESE EDITION



I am very pleased that Principles of Linguistic Change is now available in the translation into Chinese by Professor Shi Feng.  I hope that it will be useful in the study of linguistic change in China, reinforcing the longstanding tradition of linguistic science in which Sino-Tibetan studies have contributed so much.

The general theory of language change is well founded on the study of surviving texts, on paper, parchment or bamboo. Historical linguists have had astonishing success in reconstructing the past from the scraps that have survived, by haply historical accident.  I have characterized with admiration their art as“making the best use of bad data”. These volumes hope to show that their conclusions can be enriched and reinvigorated by evidence derived from the study of change in progress, based on recordings of spontaneous speech in everyday life.

My first trip to China was in 1973, with the delegation of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 This interchange led to the publication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 Lehmann, ed.: Austin: U. of Texas Press.1975) I was in the company of scholars who knew much more about China and Chinese linguistics than I did.  We visited many cities and learned a great deal about the pragmatic and well-considered language policies of the time, in regard to the protection of minority languages and the generalization of pu tong hua. I had acquired enough of that language to follow the gist of formal lectures, and was encouraged to learn that the expression “walking on two legs” included some acquaintance with my own work as an example of Western linguistics.

At that time,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was strongly brought to the fore. I remember hearing of one research project in which students interviewed workers on the Shanghai docks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correctness of the language heard in the revolutionary opera, “On the Docks”.  However, conditions at that time did not favour systematic linguistic research in the way that it can be conducted today.

The work presented in this volume has two faces.  On the one hand, it shows how the study of variation in the language of everyday life can illuminate our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as a system. There are many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ino-Tibetan languages that respond to the same forces that are operating in English, Spanish, and the other Indo-European languages studied in these three volumes. For example,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 has similar effects in gradually reducing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at the ends of words, an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shows massive readjustments in response to this process.

In the second aspect, the social distribution of change in progress tells us much about the society we live in. The socio-economic categories used to trace change in progr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of cours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ose that would be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random sample of a Chinese city. But we would expect that age, gender, and the urban/rural dimension would be as important in a Chinese sociolinguistic study as in Principles of Linguistic Change.

At the heart of any such sociolinguistic study we would expect to find the two basic principles that govern the work reported in these volumes.

1. The Centrality of the Vernacular. The history of a language is the history of the vernacular form of the spoken language as used with family and intimate friends, transmitted from parents to children and changed by children as they move beyond the influence of their parents.

2. The Observer’s Paradox. To capture an accurate record of that vernacular we must observe how people speak when they are not being observed.

This second principle underlin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ormal linguistics that limits its data to the intuitions of the native speaker, and the study of language variation which is prepared to find a mismatch between those intuitions and what is said in everyday life. Granted that in the great majority of cases, our intuitions correspond to what we say, the crucial questions arise when they do not.  The formal linguist discards what people say in favour of their intuitions, while the sociolinguist takes the opposite road. The issue becomes much clearer when systematic change is involv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hange, speakers have no awareness of the new forms. As change progresses, awareness may arise, but in the form of a stereotype far removed from reality, so that direct questioning only reveals how little people know of what they say.

I am sorry that these books are so long: there is so much in them that I cannot myself remember all of it.  Yet I hope that these volumes will indicate how much can be learned by the objective study of the language used in everyday life. The first volume takes this approach to the search for the internal constraints on linguistic change.  Its final section focuses on the question of regularity, and the new insights on lexical diffusion that stem from the creative work of William S.-Y. Wang and his colleagues. Much of the discussion deals with the evidence of word-by-word change in Chinese dialects,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tone in Chao-Zhou, or vowel merger in Shanghai. The major effort is to reconcile the Neogrammarian view of regular sound change with this powerful and important data from Chinese dialects.

The second volume looks at the social factors that determine change, largely reporting on the intensive study of a single American city, Philadelphia, but at the same time searching for general principles that govern the effect of gender and social class on language change. Its final section presents an abstract model of the incrementation of change across generations, showing how it is generated by transmission from parents to children.

The third volume turns first to cognitive factors and the effect of language change on comprehension across dialects. The major finding is that sound change in particular does interfere with understanding, and makes even more urgent the problem of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these changes. It then presents a series of chapters on the life history of a linguistic change:  from its origins to its final endpoint. A general model for the sources of dialect divergence is proposed. The final section aims to resolve another longstanding opposition i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between the family-tree model and the wave model of development.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family-tree pattern is the result of an unbroken series of transmission from parents to children, preserv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system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language-learning abilities of children. The wave model, on the other hand, is seen as the consequence of diffusion among adults, and reflects the limited language learning abilities of older speakers.

Thus in these volumes I have attempted to resolve two longstanding controversies in the field of historical linguistics. My basic position is to recognize the intellectual value of linguistics as the science of language, and argue that if a point of view has been maintained over time by many generations of linguists, it must rest on a solid foundation. It remains to bring opposing views into contact, preserving its insights in its proper domain.


综合编辑:应用语言学研习

微信公众平台审核:梁国杰

科研助力

文献综述的目的及写作方法指南

立项率3连降!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分析

在线课程 | 人文社科研究方法——质化、量化、混合研究方法

原版引进 | 德古意特认知语言学研究丛书+应用丛书(13种)

文献延伸阅读(研习人指引)

本平台友情整理相关文献索引链接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按需选购




科研助力
KT文库|语言学方向与应用语言学方向年度书单

KT文库 | 翻译学方向与跨文化研究方向年度书单

多位名师带你玩转质化+量化+混合研究方法!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报书填写+立项案例
精选 | 应用语言学研习丛书(13种)一览:回顾经典 分析热点

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名著译丛”总序(胡壮麟)

扫码即享限时特惠!

友情推荐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发现更多语言学好书!

出版社官方直销,快递包邮!

外语教师2021暑期专属书单,推荐!

新书 | 文秋芳著《产出导向法:中国外语教育理论创新探索》

国际顶刊《文体》以特刊集中探讨申丹教授的叙事理论

扫码即享限时特惠:外研社直销 44.5元包邮
推荐阅读:
王学典 | 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与新文科的使命
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高校立项数量排行榜
在线课程 | 人文社科研究方法——质化、量化、混合研究方法,报名马上学!
政策关注 | 教育部给校外培训机构的转型方案
推荐 | 160个学术电子书下载数据库网站(部分网址已更新)
重磅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改革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意见,扩大经费管理自主权
推荐 | 在家也能免费下载知网等文献的10种方法
请“核心期刊”走下神坛!
莫言:翻译家功德无量
招募2000名人文社科研习者,免费培训英语
赵新利:八路军的日语学习培训
最熟悉的陌生字——语义饱和现象
AI 随笔:从对张文宏的综述抄袭指控谈起
热议 | 英语变“凉”成趋势?上海将英语踢出期末考试,教育部回应
蔡基刚:英语在中小学的主课地位与公民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 光明日报
文献综述的目的及写作方法指南
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对比分析 | 推荐收藏
立项率三连降!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分析
书讯 |《语言、使用与认知》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教育 | 北外党委常委、副校长孙有中访谈
翻译要忠实于原文吗?这是个问题
冯全功 | 翻译忠实观:争议与反思
《外国语》2021年第4期目录、摘要
收藏 |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更正对照表!
跨文化与跨学科——语言、文学、新闻传播论坛
好文荐读 | 孙正聿:做学问——学问是“做”出来的
郑永年: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 就看有没有给年轻人前途
复旦教授:人文社科类学生还是要老老实实读经典(外一篇)
重磅|2021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公示(语言学、文学、翻译、教育学立项名单)
蔡基刚/ 科学素养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蔡基刚 | 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内涵探索--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
推荐 | 语言学研究生的一份暑期书单
文献综述应走出哪些误区?
六位核心期刊主编眼中的“好论文”
中国下决心要彻底解绑SCI和影响因子对中国科研的束缚
外语教师2021暑期专属书单
会讯 | 全国应用符号学与多模态研究论坛(一号通知)
一文讲清 Ph.D. 和专业博士有何不同
罗素:三十岁后,拥有一项强烈的爱好可以让我们免于衰老
观点 | 张志勇:“双减” 背后教育观念的大变革(外一篇)
北大教授姚洋:中考分流过早,建议十年义务教育
特别推荐 | 语料库方法技术
PPT收藏丨2021-2018年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报告汇总(附下载链接)
2021第九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语言学、文学、综合性学报)
诚邀参会│“2021语言智能教学国际会议” 第3号征稿通知
陆俭明:语言研究要与未来接轨
陈嘉映:微信,是对文字时代的最后一击
我国二语写作研究的若干重点问题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4)
收藏 | 国内外好用的语料库资源汇总
C 刊中常用的 107种人文社科研究方法
推荐 | 兰卡斯特大学免费慕课: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分析与阐释
胡壮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名著译丛”总序(首批30余种陆续出版)
王学典:何谓“新文科”?
郭英剑 | 新文科与外语专业建设
金艳 | 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评价——理念与实践
期刊《认知语言学》近20年数据简析(2000-2021)
漆黑的大脑:认知语言学实证研究到底证实了什么?
王俊菊:新文科建设对外语专业意味着什么?
《现代外语》2021年第4-5期目录
刊讯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目录、摘要
李宇明 | 汉语传播的国际形象问题
胡钦谙 顾曰国 | 计算语言学研究70年
视频 | Tony McEnery:语料库与批评话语分析 前沿讲座
视频 | Paul Baker: 语料库与话语研究 前沿学术讲座
视频 | Andrew Hardie:语料库文本的词频分析 前沿讲座
前沿讲座 | Mona Baker: What is a narrativ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金艳 | 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评价——理念与实践
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国:现状、问题与未来 |《光明日报》
“新文科”还是“新学科”?——兼论新文科视域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刘海涛:关于自然语言计算机处理的几点思考
人工智能的诗与远方,一文读懂NLP起源、流派和技术(外一篇)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学研究(外一篇)|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宇明:新世纪20年的中国语言规划
重磅上市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及解读本正式出版!
重磅 | 最新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及投稿方式大全(语言学)
葛兆光 | 人文学科拿什么来自我拯救
访谈视频 | Rod Ellis, D. Nunan & K. Bailey谈线上TESOL项目的发展
《外语教学》2021年第4期目录
刘海涛 林燕妮:大数据时代语言研究的方法与趋向
陈法春:大力发挥外语类院校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潜能与优势(外一篇)
荐读 | 张辉教授团队“批评认知语言学”系列研究成果
张辉 张艳敏 | 批评认知语言学:理论源流、认知基础与研究方法
张辉 | 批评认知语言学:语言理解与接受的分析视角——再论批评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建构
热点聚焦 | 本土语用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专栏“人际语用研究的本土视角”)
郭英剑:“不超35岁!”年龄歧视,该管管了 | 中国科学报
讲座视频 | Martin Hilpert:语言与大脑的关系——从三个语言学实验谈起
讲座回放 | 宗成庆:机器翻译现状与语料资源建设
文秋芳《产出导向法:中国外语教育理论创新探索》评介
国内高校外语专业哪家强?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 外语专业排名
讲座回放 | 李嵬教授:多元能力、超语行为及自主移动学习
王立非:加快建设“新文科语言学”!增设五个方向
新文科背景下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与学术创新高层论坛(1号通知)
原版引进 | 德古意特认知语言学研究丛书+应用丛书(13种)
精选 | 应用语言学研习丛书(13种)一览:回顾经典 分析热点
查明建:英语专业的困境与出路 |《当代外语研究》
蔡基刚 | 再论新时代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
热文 | C刊的“秘密”
中英全文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英双语+外媒报道)
文秋芳 常小玲 | 中国共产党百年外语教育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重磅 | 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出炉(中国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
权威发布: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山东高校综合排行榜 [2021]
李战子教授原创随笔 | 人文学者与国际传播素养——话语研究者的观察与思考
新书推荐 | 卢卫中:《认知修辞学:象似性的修辞性研究》
施旭 | 文化视野下的话语研究 (浙外学报文化话语研究专题)
Rod Ellis教授关于二语习得的两个视频讲座
分享 | Rod Ellis教授讲座课件PPT
吴岩: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改到实处是教材
吴岩:抓好教学“新基建”  培养高质量外语人才
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申请书分享丨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实践
重磅丨2021软科中国语言类大学排名出炉(附中国大学完整排名)
重磅 | 语言学CSSCI(2021-2022)来源期刊投稿方式大全
收藏 | 史上最伟大的100部戏剧(附观看链接)
重磅|2021软科“中国语言文学类”七大专业排名
CSSCI南大核心来源期刊投稿方式大全(五)——综合社科和高校学报
讲座PPT:BCC语料库的理论和应用(荀恩东 邵田)
世纪对话 | Krashen教授与 Chomsky教授 谈现代语言学的发展
圆桌谈| Halliday, Labov, Mey, Embleton谈功能、语用与社会语言学的融合发展
阿黛尔·戈德伯格|Good Enough Language Production(Linguists Online系列讲座21)
「关联理论」超大份文献资源!
访谈视频 | Larsen-Freeman教授谈应用语言学中的复杂理论
郑永年:“中国叙事”的方法论思考
冯志伟:大哉,计算语言学之为用!| 中国社会科学报
刘建军:思维方式差异与中西文化的不同特性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1年度语言教育重要国际学术会议(7-12月)
CSSCI来源期刊最新总目录(含扩展版,2021-2022),建议收藏!
刘海涛∣中国语言学建设两大要务:成果国际化和方法科学化
陈平:语言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称”问题研究
语言与心智:普遍语法是否存在?
国别和区域研究体系机制探讨专栏 (主持人: 罗林)
刊讯 | 《现代外语》2021年第5期目录、摘要及稿约
黄国文 李文蓓:作为应用语言学的生态语言学
视频 | 李嵬教授谈超语实践研究(附Applied Linguistics 高被引论文)
收藏 | 2020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完整目录表格版(附增减变化明细)
《现代外语》2021年第 1-4 期目录
孙茂松 | 人工智能与未来语言教育
重磅!习近平为国际传播工作定方向!
中央再谈国际传播,但学者为何习惯国际“沉默”?
SSCI 论文推介 | 乐明 孙博洋《译出中的翻译腔与中介语》
习近平关于语言传播的重要论述及其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研究
从多模态视角看动漫政治话语的传播力
蔡基刚: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内涵探索——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
新书预告 | 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第二版中译本(冯志伟审校)
“躺平”一词火到外网,这个翻译有意思!
外语教师面临的新形势 新问题 |《外语教学与研究》
重磅好课|上外语言院《语言跨学科研究方法》MOOC平台上线啦!
会讯 | 第六届全国生态语言学研讨会(一号通知)
【讲座回顾】多模态人类学的思考
黄国文 | 新文科与外语教育——从“术”与“道”的 关系谈起
司富珍:回望40年来我国语言学理论译介与发展
讲座视频 | Martin Hilpert:语言学是一门科学吗?
访谈视频 | M.A.K. Halliday 教授谈 World Englishes
蔡基刚 | 学科交叉:新文科背景下的新外语构建和学科体系探索
刘海涛 郑国锋 | 大数据时代语言学理论研究的路径与意义
陈平 | 话语的结构与意义及话语分析的应用
书讯 | Routledge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文旭&Taylor主编
话语研究四十年 | 热点话题·发展趋势·研究路径
图解 | 语言研究的哲学基础与理论渊源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访谈视频 | Dan Jurafsky:AI 如何改变我们对语言的理解
徐赳赳 | 篇章语用研究70年
刘海涛 | 数据驱动的应用语言学研究
黄国文:思政视角下的英语教材分析
文秋芳 |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
文旭 | 语言学课程如何落实课程思政
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藏品征集启事
CSSCI来源期刊&扩展期刊(2021-2022)目录完整版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投稿方式大汇总(最全版)
资讯丨CSSCI 2021-2022年扩展版期刊目录(附变动情况)
王宁:新文科视域下的翻译研究 |《外国语》2021(2)
徐锦芬 | 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国际动态与前沿分析
王克非 | 翻译研究拓展的基本取向
《外国语》| 傅敬民 刘金龙:中国特色应用翻译研究的特色问题
语言学家伤口撒盐:王冕死了父亲
语言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学CSSCI (2021-2022) 源刊目录及官微汇总
胡键丨语言、话语与中国的对外传播
王文斌 柳鑫淼:关于我国外语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若干问题
黄国文 |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生态语言学研究
新书推荐 | 穆雷 等著《翻译学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何宁 王守仁 | 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外语运用能力的培养
中国国家治理话语体系的构成与演化:基于语词、概念与主题的分析
会讯|第十二届中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征文【一号通知】
戴炜栋 胡壮麟 王初明等:新文科背景下的语言学跨学科发展
“浙大学报”:建议科研人员培养一些庸俗的爱好!
国外语言学学科眼动研究: 现状与前瞻( 1934-2020)
神经语言学国际热点与趋势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陈旸:《论语》英译研究的功能语篇分析途径(黄国文序)
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 理论探索、方法思考与前景展望
冯志伟:当前计算语言学发展的几个特点 | 中国社会科学网
陆俭明:为何“人工智能对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不是不需要,而是用不上”?
国内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批评话语研究的语境-指称空间模型
【高端笔谈】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世界语言谱系及语种概览 | 语言学微课堂
近十年国际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Scopus数据库的可视化分析

扫码关注↑↑↑ 即可获取最新入群二维码!

目前已有 3.62 万语言文学、区域国别与

跨文化传播学研习者关注本公号

欢迎加入交流群,分享学习,共同进步!

亲爱的研习人,

一起来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吧!

一个,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