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肖香龙|研究生人才培养中导学关系满意度分析及提升研究

肖香龙 中国高教研究 2021-09-15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0.10.12

摘 要

立足研究生高层次人才培养教育实践,对导学关系存有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生理想的导学关系类型是良师益友型,但现实与之有差距。研究发现学生对导师安排的学业外事务的处理、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等因素会降低导学关系满意度。提出构建理想的导学关系向度:把握导学关系的本质和核心是“教育关系”,从教育关系主体、关系客体、关系媒介三个维度构建师生关系模型。提出机制建设是保障和谐美好的导学关系的基础:强化师生培训机制、完善师生权益保障机制、建立良性互动的教育反馈机制。

关键词

导学关系;满意度;教育关系;机制保障

一、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队伍素质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导学关系(通常指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师生关系)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直接因素。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与导师关系问题一直为社会所关注。时常有媒体报道,研究生因不忍导师的行为而自杀等极端事件发生,在引起人们广泛议论的同时又催生对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思考。分析这些极端事件发生的原因,重要的一点就是师生关系恶化。事实上,影响导学关系的因素除了导师之外,还有学生自身主体因素,以及学习、生活环境等多重因素。美国学者Donald Kennedy在《Academic-responsibility》一书认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一系列的风险与挑战……研究生成长的独立性与导师的各种需要之间存在许多危机关系,这种危机关系往往会导致问题和矛盾的出现。”妥善化解导学关系的矛盾与问题,建构良好的导学关系,对促进教学相长,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价值。2018年1月,教育部专门发文《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强化研究生导师素质基本要求,明确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明确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研究生教育是国家的战略资产,就要投入战略性资源,而最关键的战略资源,是高水平的教师特别是导师队伍,是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良好的研究生与导师关系构建,既需要建设优秀的导师队伍,也需要切实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养,优化研究生人才培养环境。

  导学关系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学者在重点分析导学关系的类型、现状的同时,着重分析研究生与导师良性互动关系的构建。田建军把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类型分为师徒式、合作式、冷漠式、对立式;刘燕等则把导学关系分为剥削紧张型、梳理松散型、雇佣关系型、传统师徒型、良师益友型,并提出优化导学关系类型,建设良师益友型导学关系。王文文等从硕士研究生控制变量、学业情况、生活习惯和心理状况等方面研究导学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59.69%的硕士研究生与导师关系融洽,36.29%关系平淡,3.46%关系紧张,0.56%关系敌对,并从优化研究生培养机制、增强研究生科研能力、加强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改善导学关系。在导学关系构建方面,学者还从不同视角借用不同理论进行探索,如关怀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角色理论、团队理论、经济性关系理论、公约精神、社会工作理论等。

  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践观察,学业是研究生教育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学业方面与导师的有效交往直接影响导学关系整体满意度。同时研究生作为独立个体,心理和生活方面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与导师的关系。本研究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不同层次院校、不同学科门类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导师进行访谈式调查,开展实证研究,从研究生心理、学业、生活三个方面聚焦于导学关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指标构建

  依据导学关系师生两个主体,立足于人才培养质量,着重从研究生主体维度进行问卷设计。问卷设计指标体系从“心理、学业、生活、评价”四个方面展开,每个指标均为单道题目测量。参照已有学者研究成果,“有超过50%的学生将导学关系恶化归因于导师对学生的态度和导师自身的素质”,剖析近些年来导学关系恶化案例,从中发现影响导学关系满意度因素进行指标构建。具体指标构建如表1。

  (二)调查样本

  为使样本的覆盖面更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调查样本包括了浙江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367份,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省属重点建设高校676份。考虑到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在学术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有所区别,本研究只聚焦硕士研究生。经过问卷收集,数据整理清洗,最终有效问卷共1043份。调研对象面向不同的学科门类,文科类专业样本295份、理工科类专业674份、艺术类专业48份、经管类专业28份。调查样本中,男女比例为533∶510,研一、研二、研三和已毕业硕士研究生问卷分别为495、244、119和185份。

三、研究发现

  (一)导学关系类型评价

  学生经过紧张的升学考试,对研究生阶段的求学深造充满期待,对即将影响自己成长的导师充满期待,学生希望能够与导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和谐相处,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为此,本研究就学生理想中的导学关系和现实的导学关系进行调查,发现理想与现实还存有差距。调查结果如下:理想和现实中的导学关系中,都是良师益友型居首位,但选择的比例却有较大的差距。现实的导学关系中有66.4%是处于这种关系下,而理想的导学关系中,90.6%的研究生选择了良师益友型,其他四种类型共只占了9.4%。对比这两个调查结果,毋庸置疑良师益友型是受学生欢迎的关系模式,但现实中的良师益友型占比却不如理想中的占比,这就需要进一步思考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差距,如何缩小这种差距。

  (二)导学关系满意度评价

  导学关系满意度是能够较好反映师生关系状态的。通过调查发现在五级满意度评分里,(见表2)仅有48.0%研究生对目前导学关系是非常满意的,有36.9%的人是选择了较满意,可以看出总体导学关系满意度较好,但“非常满意”的占比偏低。同时对比上文导学关系类型分析可以看出,选择现实中的导学关系为“良师益友型”占比66.4%,那么选择“非常满意”的学生占比理应大于66.4%。为何会有这种差距?这很有可能与研究生选择导师时没能有效匹配信息相关,也就是研究生未能选到心仪的导师。那么研究生导学关系满意度到底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所谓理想型导学关系到底是由什么影响因素组成?本研究通过有序多层次逻辑回归来探索。

  针对不同类型导学关系满意度的差别,我们进一步对比分析。从表3中可以看出,良师益友型关系不仅是最受欢迎的导学关系,同时满意度方面也呈现良好状态,没有研究生对此类导学关系表示不满意,而分别有61.5%、36.2%的研究生对此种关系非常满意和较满意。对于放羊型导学关系,非常满意、较满意和一般分别占比28.7%、39.0%和28.6%,可见研究生对于自己放羊型的研究生学习方式还是以满意为主,但是整体满意度梯度远不如良师益友型。从属型的导学关系在整体倾向满意方面与放羊型类似,但是对导学关系非常满意的仅占9.3%,更多的处于较满意和一般。而雇佣型导学关系相比其他导学关系,较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总占比31.7%,近1/3不满意这种导学关系。从学生对不同类型导学关系满意度评价可以看出,要把良师益友型导学关系构建作为主要目标,尽量减少其他关系相处模式。

  (三)导学关系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依据研究问卷均是多层次的特点,本研究使用有序多层次逻辑回归,(见表4)从研究生心理、学习、生活三个方面分析导学关系影响因素。为了让模型有更高的拟合优度,通过AIC(赤池信息准则)进行调整,(AIC数值越小,模型更加精确)最终将模型调整到最小值 205.44。以下从三个方面逐一分析。

  1. 导学关系满意度心理方面影响因素。在心理方面共设置了4道题目,通过回归结果进一步分析。

  从回归结果来看,在控制了学科、性别、年级等个人因素之后,心理方面四个影响因素中有三个都是显著的,分别是对待批评心理感受、对待学业外事务心理感受、与导师平等程度。其中对待批评态度方面在99%水平上是显著的,即有99%的研究生都呈现此趋势,可见研究生对于导师的批评,严重影响学生对于导学关系的满意度,回归系数为-0.280,这是一个负相关指标,意味着导师对于学生的批评越频繁,学生心理上越会出现抵触情绪,越会对导学关系不满意。

  对待学业以外导师帮助渴望程度(p值为0.317)并没有呈现统计上的显著,同时系数也是负值,这意味着研究生对于导师给与学业以外帮助的渴望度并不高,相反,如果导师承诺给与学生更多学业外的帮助,一旦不能兑现,反而影响对导师评价。

  对待导师给予学业外事务的态度,在统计学上是显著的,系数是正值,反映了学生不希望导师给与学业外事务的心理,导师给予学业外事务越少,满意度越高,反之,则低。

  心理方面最显著的因素就是与导师平等程度,可见在心理上与导师的平等观成为了衡量研究生对导学关系满意度至关重要的因素。

  2. 导学关系满意度学业方面影响因素。研究生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业。选取四个指标作为衡量研究生对导学关系满意度影响的核心指标。总体来看,有两个指标较为显著,分别是教学科研锻炼作用、参加学术会议渴望程度。其中研究生比较关注教学科研内容是否锻炼他们的能力,有效的科研锻炼可以很好地改善导学关系。可见,研究生内心还是更希望在读研期间自身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锻炼。此外,可以看到研究生对于参加学术会议渴望程度在统计学上意义上是显著,同时回归系数为0.210,而对于参加导师课题期望程度与公开发表论文成果均不显著,且系数分别为-0.120和-0.021。可见,在学业方面影响导师满意度的因素中,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的渴望程度远比对课题参与与成果发表渴求度重要。从回归系数来看,参加学术会议的渴望程度对导学关系满意度有正向影响。这表明研究生对于研究生期间导学关系真正诉求,是所有学业上的努力能否有效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喜欢参加学术会议多些学术交流。但对于参与导师课题与论文成果发表成为影响导学关系的负面因素这一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科学研究比较辛苦,成果发表也不易,过重的学业任务成为了一种学业压力和负担。

  3. 导学关系满意度生活方面影响因素。生活方面本研究选取了四个指标,从结果来看,生活情况关心程度、导师交流态度、生活近况评价三个指标非常显著。学生对于自己生活近况评价毋庸置疑会影响导学关系满意度,生活近况越顺利,无论是心情与还是处事态度都会更加积极。同时研究生对于导师关心自己生活的态度以及交流态度非常显著,但是交流频率并没有在影响导学关系上呈现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可见研究生在与导师相处过程中,更加看重导师对自己的态度。相反从交流频率的回归系数为-0.065可以看出,交流过于频繁,不仅不能使导学关系升温,还会让研究生对于导师的印象大打折扣。

四、理想的导学关系构建与提升策略

  (一)关系构建与提升向度

  如前调查数据显示:90.6%的研究生选择了理想的导学关系类型为良师益友型,而只有66.4%的研究生选择了现实的导学关系类型为良师益友型。如何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把握研究生与导师关系本质与核心。

  硕士研究生与导师关系最基本、最重要的本质关系是教育关系。需要从教育本身来认知两者关系。“理想的导学互动模式是导师和学生可以基于平等关系,彼此尊重且心理舒服。”首先是关系主体,即教育主体。主体就是导师和学生,彼此之间身份不同、诉求不同、地位不同、责权不同。如前分析,研究生认为师生之间地位不平等是影响导学关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为此,需要正确认识师生之间的平等地位,师生之间法律上人格上是平等的,但存在学术、经验上的不平等。因此,师生之间相处时,学生需要虚心向导师请教,需要倡导“师道尊严”,需要对教师“三有”,有礼节有尊重有感恩,同时教师也要做到对学生“三要”,要尊重学生,要关心学生,要爱护学生。只有教师和学生都能摆正好心态,那么师生相处就会把握好这种关系的尺度。

  其次是关系客体,即教育客体。教育客体主要是教师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内容。教育内容可以概括为“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学生学术研究知识能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培养学生有“仁德”、有“家国情怀”、有“服务社会的责任与使命”、有“一颗学术之心”、有“扎实的学识和本领”,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高层次人才。如前分析,导师指导学生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得到锻炼会提升导学关系满意度,学生渴望多参加学术会议能够提升满意度。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自身要在道德、学术、实践创新方面做好学生的榜样,率先垂范。“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应当具有高尚师德,学识渊博,有稳定的研究方向,能预见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能够提供有支撑力的培养条件,有较强的责任心开展课堂教学和研究生指导工作”。

  导师如何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保持好“度”,既不过于疏离,也不过于亲密,重要的一点也是要围绕“教育内容”而展开。如前分析,导师让学生处理过多学业外的事务会影响导学关系满意度,导师与学生交流过于频繁也会影响满意度,这就需要导师不应过度介入学生的私生活,也不应过多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私生活。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在1043位调查对象中,选择非常乐意接受学业外的事务的仅占19.7%。

  最后是关系媒介,即教育媒介。就是教育态度、教育载体、教育方式方法方面,主要在于通过有效的手段、方法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导师和学生沟通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如前分析,导师对学生批评过度也会影响导学关系满意度。导师对学生态度热情会提升满意度。导师对学生不闻不问,放养式教育并不受学生欢迎,等等。互联网+融媒体时代,教师也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上述的关系构建和提升向度如图1所示。

  (二)关系构建与提升保障机制

  机制建设始终是优化完善导学关系的润滑剂,是保障满意的导学关系的基础。

  1. 强化对师生的责权利培训,构建运转有序的师生培训机制。师生对自身责权利的不明确是影响导学关系的重要因素。现有的规章制度对师生的责权利都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并一般都以手册、文本的方式发至手中,但实际上认真学习者、知之者甚少。以导师为例,教育部文件不仅明确规定导师的七大职责,也明确规定了导师的权利,其中就提出“尊重和保障导师自主性,维护和规范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学术评价等环节中的权利。”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都具有知情权、学术自由权、物质报酬权。制度对导师的责权利规定的非常清晰,但导师在行使权利、履行职责时往往比较随意,未能完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教育管理工作中看,对导师更关注的是导师资格审查、科研状况,而对导师的综合培训、跟踪管理比较欠缺。同样,就学生而言,虽然学生有新生入学教育,但在教育内容安排中基本上不会考虑导学关系,这样,师生双方一开始就不明确自身的责权利,在后期的相处中容易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为此,构建和谐的导学关系,需要强化对师生的培训,把对导师和研究生的培训规范化、常态化,做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讲清楚师生各自的责权利关系,以现代社会的“法治”思维处理导学关系。“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时常因为既涉及学术与科研工作又掺杂着日常生活的交流而显得错综复杂。当前对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认知不仅需要从道德与职责两方面开展,而且也要将法律维度纳入对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定位中。”

  2. 畅通矛盾调处渠道,完善师生权益保障机制。师生之间如果发生了矛盾不能及时处理、及时化解,会加剧导学关系的恶化。师生遇到问题,若能够及时地通过官方渠道交流沟通,及时化解矛盾,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会避免矛盾激化进而避免发生悲剧性事件。实践中,师生之间的矛盾起因很多,有的严重到侵犯法律,有的微小到性格不合沟通不畅,都需要有通畅的反映投诉渠道。为此,需要畅通学院、学校由专人负责的矛盾交流和调处平台,不论导师还是学生,在发现导学关系问题时能够及时调处,比如设置一个“导学关系热线”或“导学关系反馈二维码”,作为问题交流和调处平台,既保护师生之间的隐私,又能够把矛盾及时化解。

  完善师生权益保障机制内含师生双向选择机制、奖惩机制等。一是师生双向选择机制,师生“双向选择”是研究生培养制度中的第一个基础性制度。对于研究生来说,能够如愿入学深造,对研究生求学生涯充满着各种美好期待,尤其是对“一对一指导”的导师的期待。然而,现实可能并不能如学生所愿,在“双向选择”中,学生心仪的导师未必导师选他(她)。导师和学生之间多数就是“拉郎配”。在“拉郎配”面前,多数学生会产生心理失衡,如果调整不好,很容易一开始奠定关系不和谐的基础。同时,学生和导师之间往往会因为价值观念、知识储备、生活习惯、家风传统、性格禀性、工作繁忙等多方面的原因而不能彼此认同、彼此欣赏,这就会加剧导师和学生关系的不和谐。为此,需要完善“双向选择制度”,可建立“初选-沟通-分配”的“三程序式”的双向选择制度。从目前实践来看,多数情况学生一次选择后,学院就会直接分配,而忽略了初选中学生未能选到心仪的导师存有疑虑的心理困惑,对此需要和学生做些沟通再做分配,以化解学生的心理顾虑。

  二是师生奖惩机制。通过制度建设,一方面对师生的工作业绩、学习成果予以肯定奖励,另一方面对师生的行为过错予以严厉惩罚,形成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奖惩体系。从实践调研看,导师的“责”与“权”“利”并不相匹配。导师是“第一责任人”压力很大,责任很大,学生对导师的要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而导师指导研究生获得的职业成就感却在下降,导师投入的辛劳和获得的成果相差甚远。有不少导师甚至选择“放弃”指导研究生。从此次调查也能看出,学生对参与导师的课题和公开发表成果的渴望度不是很高。同时,从此次“学生对于自身品质要求”的调查来看,仅有58.9%的研究生认为科研能力是非常重要,在所有品质中(包括学习态度、尊敬师长、实践能力、政治与思想道德品质、社会责任)重要性位居倒数第一,可见研究生自身还没有将科学研究在意识层面真正重视起来,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科学研究艰苦探索的精神。但是,依据调查发现,研究生对于导师品质的重要性排名中,学术能力、培养能力与科研能力“特别重要”的占比分别为70.4%、73.9%和60.2%,位列前面。可见,导师对于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培养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为此,需要加大对导师培养研究生业绩的肯定和奖励,比如在教学工作量、教学项目申报、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同时要加强对研究生的积极引导,引导他们把学习重心投入到科学研究工作中来,要以“成果导向”奖惩学生。

  3. 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构建良性互动的教育反馈机制。规范能够约束人,但教育过程是一个灵动的互动的过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归根结底是为了确保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为此,需要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反馈,建立良性互动的教育反馈制度。研究生求学阶段,有些矛盾和问题不能完全被发现,可以在学生毕业之后,学校研工部门(作为导学关系第三方)进行跟踪调研,把学生反映的问题及时与导师和各二级学院进行反馈,以促进制度的完善和导学关系的优化。从目前教育实践看,这种反馈机制比较欠缺,需要逐步建成。反馈有可能是鼓舞人心的,也有可能是消极否定的,对此教师需要以积极的理性的态度包容对待。总之,作为研究生导师,不仅要求较高的学术修养,还需要有较好的师德师风,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那么研究生与导师关系一定会处在美好有利的状态。

作者

肖香龙,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浙江杭州 310018,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2488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10期第76-81页

栏目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

扫码关注我们

中国高教研究

微信号 : zggjyj1985

投稿平台:http://editor.cahe.edu.cn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