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郭伟 崔佳 赵明媚 刘双喜|日本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变迁、特征与启示

郭伟等 中国高教研究 2021-09-15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0.09.17


摘要

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改革,致力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历次高等教育战略更新中,日本始终重视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双提升”,重视大学国际化发展,坚持采用“产官学”方式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同时,随着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的调整,日本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遴选方式、建设主体、资金制度等方面也做出了改变,更注重世界公民的培养、专业评价机构的参与、竞争性资助机制及学校的统筹规划,这对于处于“双一流”建设中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日本高等教育;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规划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设一流大学成为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战场”。我国政府于1998年推出“985工程”,揭开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序幕。进入新时代后,更是提出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简称“双一流”建设),着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起步较晚、投入不足等原因,整体发展水平与新时代的实际需要及国际一流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三十余年的研究与实践中,坚持以持续的战略规划为推手,不断增强大学内部组织的活力,取得了非常明显的实践效能。分析日本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日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的历史演进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日本经济逐渐进入持续低迷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日本的社会动荡。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变,以及受到亚洲地区高等教育日趋崛起、欧美各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日本政府和高等教育界深刻认识到,原创科技的匮乏是日本教育和经济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科技自主创新成为日本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主要方向。自此,日本制定了一系列以创建一流大学为目标的战略规划,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一)“研究生院重点化战略”:以政府统筹为主

  20世纪80年代末期,日本政府决定通过强化研究生教育,加强基础性和独创性,提升国内大学的科学研究实力,进而对高等教育领域进行改革。1989年,日本政府修订了研究生入学资格的相关规定,允许修满规定学分的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允许本科生毕业后从事两年及以上科研工作并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人员报考博士研究生。此举大大增加了硕博研究生数量,为此后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奠定了生源基础。1991年,日本政府开始实行“研究生院重点化战略”,明确提出要从以本科生教育为主转变到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不断扩大知识创新的规模和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让它们在提升日本基础研究和高新科技方面发挥“领头羊”的作用,进而引领整个日本高等教育领域质的变革。

  “研究生院重点化战略”以建设一批研究型大学为目标,主要包括三个途径:一是对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传统国立大学进行研究生教育改革,将其转变为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的研究型大学;二是开办以尖端科学技术和跨学科领域为中心的新型大学,比较典型的有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等;三是设置联合研究生院和协作研究生院,前者由多所大学联合成立研究生院共同开展研究,后者是大学与大学以外的研究院所进行协作,共同实施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如电气通信大学与NTT情报通信研究所协作的研究生院就是这种类型。

  “研究生院重点化战略”希望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教育研究机构,培养尖端科技工作者。为此,日本政府推出一系列支撑政策。课程方面,实施昼夜开课制度、开设夜间研究生院和联合研究生院。资金方面,根据各研究生院的发展定位、职能等进行了资源配置和重点补贴,既加大对取得优良研究成果的研究生院、优势学科的资金投入,也加大对研究生的资助力度。国际交流方面,为将研究生院建成为国际化研究基地,一方面支持日本学生短期留学,另一方面充实留日学生教育。尤其强调对留日学生进行日语及日本国情的教育,时刻关注日本本国文化的输出。

  在“研究生院重点化战略”的影响下,研究型大学以开展科学研究为主体,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有机融合,既提升了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又增强了大学科学研究能力。虽然这一阶段日本还没有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但“研究生院重点化战略”已成为日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的雏形。


(二)从“远山计划”到“COE计划”:鼓励市场竞争

  “研究生院重点化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日本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政府财政资金均衡投入到所有的国立大学和新建的新型大学当中,但这种方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大学活力不足的现状,也无法激活大学的发展动力。因此,“研究生院重点化战略”在实施十年后,被小泉内阁所支持的“竞争性”教育改革方案取代。

  2001年4月,小泉纯一郎任用力推教育改革的无党籍人士远山敦子为文部科学大臣。2001年6月,远山敦子推出了《大学结构改革方针:作为构建充满活力、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公、私立大学的一环》,同时,文部省公布《为增强日本经济活力的大学结构改革计划》,两者被坊间并称为“远山计划”。该计划首次提出了“TOP30战略”,即在有序竞争的环境下,重点投资建设30所高水平大学,并使之快速成长为世界一流大学。这也是日本高等教育改革战略方案中首次提及“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念。

  “远山计划”主张教育由计划方式转变为竞争方式,建立以市场竞争为导向的教育体制,对日本国立大学进行结构重组,实行独立行政法人制度改革,引入民间管理机制,引导国立大学之间开展有序竞争。但是,它忽略了大学内部各学科的差异,降低了财政资助的使用效率,同时,这种以大学为单位进行拨款资助的形式,有人为设置大学等级的嫌疑,受到社会各界的诟病。2002年6月,“远山计划”被修正为以学科为基础的“21世纪COE计划”(Center of Excellent,又称“卓越研究基地计划”),该计划突破了“远山计划”重点建设30所大学的限制,提出了一系列的支持策略。评价方式方面,为使竞争更具公平性和客观性,文部省特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学术振兴会”负责具体遴选事宜。资金支持方面,施行动态管理机制,在立项2年后,对各立项单位进行中期考核评估,考核评估合格的继续获得资助,不合格的将终止资助。建设主体方面,支持多元化主体竞争机制,无论国立大学、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只要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或者大学的附属研究机构,都可以提交申请。同时加强政府主导,政府根据发展实际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确定学科领域群,只有具备申报资格的学科所属学校才可参与评选。

  “21世纪COE计划”使日本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由分配型转换成竞争型,给予了各类大学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进一步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为了巩固“21世纪COE计划”的发展成果,文部省以“21世纪COE计划”为基础,于2007年启动了“全球COE计划”(Global Center of Excellence Project),该计划旨在强化日本研究生院的教育研究功能,通过高水平的研究基础,培养能够引领世界、具有开创性的人才,重点建设具有国际性的卓越教育研究基地,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学。该计划延续了“21世纪COE计划”的招募对象范围,但也有不同之处:一是将资助范围缩小到更精尖的大学,同时加大资助力度,进行差额资助;二是更强调国际化合作研究和高水平大学国际化发展,所入选国际课题数量及所聘请外籍教师不断增加,据2014年的数据显示,项目实施5年后,增长率分别达到33.8%和37.1%。 


(三)“全球顶尖大学计划”:重视绩效管理

  经过两轮“COE计划”的实施,日本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已初见成效。2014年,为促进日本大学与世界顶级大学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应对全球化的能力,加速日本大学的国际化进程,日本出台更关注绩效的“全球顶尖大学计划”(Top Global University Project)。该计划与“COE计划”最大的区别在于,“COE计划”以学科群为单位组织建设,政府的资助对象也是以学科群为中心,资金支持以科研活动为主,而“全球顶尖大学计划”以大学法人为单位组织建设,责任主体为大学校长或者副校长,政府把资助经费划拨立项建设的大学法人,资金支持以大学治理、管理及人事政策的国际化和变革为主,强调大学的全球化竞争水平和国际地位。

  “全球顶尖大学计划”旨在通过国际化发展推进日本大学国际化的教育和研究能力,力争到2023年,有至少10所大学进入世界高水平大学排行榜前100名。该计划重点资助两类大学,一类为“世界顶级型大学”,以跻身世界前100名为目标,另外一类为“全球牵引型大学”,即能够引领日本社会全球化发展的大学。申报流程方面,各大学须提交作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改革构想书》,并经由“书面审核”和“答辩审核”两个环节,最终确定入选名单。审核标准方面,为保证项目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制定了全面的绩效考核指标和应达到的绩效数值指标,这些指标既是确定资助对象的审核标准,也是对建设阶段性成果和建设结果的审查标准。准入机制方面,该计划引入了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对申报成功获准立项建设的大学,分别于项目实施的第4年(2017年)和第7年(2020年)进行两次中期考核,视中期考核的结果再决定后续经费的投入以及项目本身是否延续。

  目前,日本13所高校入选“世界顶尖型大学”,其中国立大学11所、私立大学2所;24所高校入选“全球牵引型大学”,其中国立大学10所、公立大学2所、私立大学12所。“全球顶尖大学计划”实施四年后,日本外国留学生人数增长了26%,取得的海外高校学分增长了24%,教学大纲的英语化程度提升了21.8%,课程国际编号的比率更是增长了61.4%。“全球顶尖大学计划”极大地增加了日本大学的国际竞争力。但也有不足之处,其规范性的审核和审查标准降低了大学之间差异发展的诉求,不利于学校灵活自主决策,并且由于资助名额的限制,对其他大学的改革和国际化进程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日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的演进特征

  在政府合理规划、大学积极参与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日本近年来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既夯实了日本大学自身发展的内涵动力,也为日本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提升了日本高等教育的地位,其中,日本政府具有“一以贯之的延续”和“因势利导的转变”特征的一流大学建设战略规划起到关键作用。


(一)一以贯之的延续

  1. 重视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和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双提升”。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既体现在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和知识体系更新方面,更体现在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方面。日本着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以来,把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战略目标之一,通过降低博士研究生报考门槛、扩大博士研究生招生名额、重点资助具有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的研究生院等方式振兴博士研究生教育。同时,日本政府在全社会营造了一种重视科学研究、知识创新的氛围,“研究生院重点化战略”时期政府加大对取得高质量科研成果的研究生院的资金配置,充实高精尖科研设备的投入;“远山计划”时期则将资助范围缩小到更精尖的大学,更强调跨领域的高质量原创性研究成果;“COE计划”时期则明确了科研成果的高水平、高质量标准。这一系列措施增强了高层次人才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到大学或研究机构就职比例大幅度提高,高质量学术论文产出及高科技项目均在逐年增长。

  2. 采用“产官学”方式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衡量标准,日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规划中坚持采纳“产官学”方式,制定了《大学等技术转移促进法》《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产业竞争力强化法》等多项法律法规,强调大学与政府、企业和产业部门的合作。一方面大学可以享有政府或产业、行业、企业所提供的优越的实验条件和大量的研究资金,另一方面大学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既可提高研究成果的转化率,又可提高研究成果的推广率。大学所研究课题由政府、产业、行业、企业中的实际问题促发,课题的任何进展都会进一步得到政府或产业、行业、企业的实践验证,形成研究与实践的良性循环,并在此良性循环中不断推动大学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3. 重视大学国际化发展。国际竞争主要体现是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也是教育的竞争。实行国际化战略是日本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的重要特征之一,日本政府出台的历次战略规划都非常重视大学的国际化发展,并不断创新以提升自身国际化水平。在“远山计划”以前,日本主要通过引进世界一流大学的师资来提升科学研究能力,通过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创新科研制度、科研主题、科研技术以及与世界一流科学家合作等形式,实现研发工作的突破和创新能力的超越。“远山计划”之后,日本通过提高大学科研支持力度、设立竞争性创新资金项目等手段推进大学科研能力的提升。同时,日本大学主动推进国际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研究、开辟引领学科研究水平国际化的新型学科,构建亚洲学术基地和国际研究据点建设计划,并试图建成亚洲和世界的学术中心,向世界推广日本大学文化,以树立日本大学在国际社会中的科研主体地位,使得日本大学在世界一流大学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因势利导的转变

  1. 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由日本公民到世界日本公民。在“研究生院重点化战略”时期,大学重在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数量与质量,创造新知、培养科学研究人员和高级技术人才。在“远山计划”和“COE计划”中,大学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索能力,强调多样性和个性化的教育。这两个阶段所培养人才的国际定位是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日本公民,以谋求日本在国际舞台的地位。从“全球顶尖大学计划”开始,日本大学积极寻求国民教育与全球化视角下国际教育的融合,不仅仅是为增强日本国际实力而培养能活跃在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更强调培养世界日本公民,要求培养的人才既要体现主体性又要具备与自身相适应的态度和能力,既忠于国家利益,又忠于全球利益。这增加了对世界科学事业的贡献,将知识、技能的创新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从日本公民的视角向世界日本公民推进。

  2. 遴选方式的转变:由政府主导到专业机构评价。“研究生院重点化战略”阶段,日本政府积极推动大学由侧重教学向侧重研究转变,在此时期,受资助的大学主要由政府确定,并由政府主导改革方向和资助项目。自“远山计划”开始,日本开始通过非政府组织实施管理,引入市场机制,通过第三方评审机构遴选资助学校和资助学科。项目的遴选摆脱了政府行政部门的直接干预,又防止大学之间的相互庇护和内部利益纷争,既具有客观性又保障了专业性和广泛的代表性,促进了大学之间的良性竞争;遴选结束后,日本政府还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立项建设学科和学校进行中期检查,进行强有力的过程监控。在资助资金分配方面,政府主要将职能定位于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年度科研经费的预算规划,而科研经费的战略规划和资助策略主要由第三方专业评审机构来负责,其评价结果可有效与政府资源配置政策相结合,为重点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3. 建设主体的转变:由指定学科(群)到学校统筹。“研究生院重点化战略”阶段,日本或加大对优势学科的资金投入,支持其做大做强,或通过设立研究中心开展新学科研究。“21世纪COE计划”阶段,政府根据科技发展前沿及实际需求,确定10个学科群,通过对重点科研项目进行倾斜式经费资助,引导大学利用自身优势和特色投入到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中。“全球COE计划”则侧重跨领域和交叉学科的发展。也正是从“21世纪COE计划”开始,日本逐渐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主体向高校转移。到“全球顶尖大学计划”阶段,日本则正式将高校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主体,政府把资助经费划拨立项建设大学,由大学法人统筹使用资助经费。以高校作为建设主体,维护了大学办学的自主性,淡化了高等教育发展中僵化的政府计划性行为,满足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同时,由大学根据自身情况统筹确定优势发展学科(群),并协调设置专业和课程,这种方式可以更加注重发掘大学系统和学校组织蕴含的内在动力,超越了单纯追求显性成果和短期效益的学科(群)发展战略,加速了日本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

  4. 资金制度的转变:由均衡性投入到竞争性资助。政府和民间资金的获得,以及聘用优秀教师和确保生源的有力方法之一,便是在各大学间形成竞争机制。“研究生院重点化战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均衡性,政府的财政投入是以均衡的方式投入到参与的大学当中。而从“远山计划”开始,日本政府引入竞争机制对入选大学进行重点资助,但其资助忽略了学科之间的差异,同时也使一些非重点大学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失去获得资助的机会。“21世纪COE计划”则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弥补“远山计划”的遗憾,政府资金投入由分配型转换成竞争型,一方面对重点学科(群)进行倾斜式经费资助,另一方面激活大学自身的内生变量,给予了各类大学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日本政府2003年实施的“特色大学教育支援计划”、2004年实施的“现代教育需求支援计划”和“法科研究生院等专业研究生院形成支援项目”,以及“全球COE计划”等均延续了竞争性原则。到“全球顶尖大学计划”阶段,入选高校通过内部竞争合理分配科研经费。竞争性资金制度是日本谋求提升科研经费资助效率的产物,通过塑造充满竞争氛围的科研环境,支持独创性、先导性、特定性研究,鼓励研究成果的转化,有效提升了大学科学研究能力,为取得一流成果和培养领军型人才提供了条件。

三、日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对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启示

  日本实施建设一流大学战略已有三十余年历史,改革成效颇为显著。从初期的“研究生院重点化战略”,到后来的“远山计划”和两轮“COE计划”,再到“全球顶尖大学计划”,这些国家战略推动着日本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断前行,也给处于“双一流”建设初期的我国高等教育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一)坚持稳定与灵活并存,“一以贯之”与“因势利导”相结合

  “双一流”建设应有稳定的建设思路,并以其为中心辐射整个建设层面和建设进程。

  日本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始终重视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和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双提升”,采用“产官学”融合的培养方式促进科研创新,并坚持以国际化作为“双一流”建设途径和目标之一。我国大学应以自身情况为基础,明确“双一流”建设愿景与使命,树立卓越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建立人才、科研输出目标及标准,探索建设规划与路径,并且能够一以贯之,形成学校特色。

  “双一流”建设作为一个开放性的体系,还应灵活建设。日本因势利导,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将培养目标由日本公民转变为世界日本公民,遴选方式由政府主导转变为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价,建设学科由指定学科(群)到学校统筹确定优势发展学科(群),这种动态、灵活、协调的建设路径加速了日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目前,我国“双一流”建设在保守与开放中徘徊,无论在建设主体、建设方式的多元化,还是建设制度、建设资源的灵活性上,都应该加强“因势利导”的能力。既要依靠市场进行资源调配,又要通过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式加以协调,基于自身因势利导地激活地方政府、行业参与,找准定位、有的放矢。

  “一以贯之”与“因势利导”涉及的是“双一流”建设的不同方面,前者是愿景、使命、目标及标准等理论层面,后者是建设主体、方式、制度、资源等实践层面,二者相结合,有所坚持有所灵动,构成“双一流”建设生态观。


(二)重视人的核心价值,确保高水平教师和学生的培养

  “双一流”建设中,人是最核心的动力因素,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人才竞争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竞争点,因此,重视人的核心价值,推进高水平教师和学生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在学生培养方面,“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在于培养一流人才。日本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始终如一地强调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造性,并对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国际贡献力的要求逐步提升。目前,我国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高精尖教师远离一线教学、人才培养方案迭代速度缓慢、课程教学更新不及时、科研项目转化率低、国际视野仍不充分。我国大学应从政策上突出人才培养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广阔国际视野的高质量、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使学生真正成为能够引领未来的人。除此之外,还应推行相应的改革措施,如逐步提高外语授课、全外语专业的比重;着眼于全球性问题,倡导跨领域、跨学科、跨国界的项目合作;快速迭代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本科导师制等。

  在教师培养方面,一流师资队伍是一流大学的根本保证。日本在世界一流大学排名中能够位居前列,其雄厚的师资队伍功不可没。尤其自“远山计划”以来,大学的师资力量及其科研产出水平的社会问责压力逐步增加,高等教育领域设立以推进大学教学科研、强化一流大学建设为目标的教师绩效评估制度,建设奖勤奖优、优劳优酬的弹性化教师人事制度。我国也应从“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出发,做好人才培育和人才发展规划。首先,应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激发教师自主研究活力与教学水平;其次,应调整学术评价体系,既要打破科研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之间的组织壁垒,又要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倾向,以多元化评价体系为导向,尊重学科差异性和学术个性;最后,应建立教师成长支持制度、国际交流与合作制度等,营造利于教师发展的学术环境和文化建设。


(三)采取科学性考核机制,保证“双一流”建设效率与质量

  “双一流”建设需打破身份固化、一劳永逸的“标签化”思维,既应公平性考核遴选建设主体,又应动态性考核建设进程。

  其一,公平性考核机制有助于科学遴选建设主体,激活大学内生动力。日本实施公平开放申报程序,将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置于同一平台,让各学校依靠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展开公平竞争,争取政府的支持。在我国,入选“双一流”建设的高校皆为公办大学,且多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并无民办大学和中外合作大学的一席之地,地方高校也比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民办大学和中外合作大学起步比较晚,科研实力、创新能力和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尚有差距;另一方面我国民办大学和中外合作大学多处于边缘角色,绝大部分以学费为单纯的融资渠道,政府对拨款较少,缺乏“公平竞争、良性发展”的氛围。实际上,大学竞争是建立在自身教育水平基础上的竞争,与学校性质无关。政府应通过完善第三方评审机构、标准、流程等方式平等遴选建设主体,给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只要能立足区域定位,突出自身实力与特色,实现学科对接和学科交叉增长点,都应有机会跻身“双一流”。

  其二,过程性考核机制有助于精准配置教育资源。日本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中,资助遴选原则逐步由均衡化到竞争化,不仅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到“全球COE计划”时,更是实行达标补助分配。目前,我国在动态性考核机制方面应加以精细化设置。首先,应从国家宏观政策入手,着眼重点优势学科(群)建设,优化政府资源配置,形成让一部分学科(群)先强起来,再带动其他学科(群)建设,以期实现良性循环体制。其次,应采纳以动态建设、动态调整为特色的过程性考核机制,对“双一流”建设进程、实施进度和阶段性结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动态性优化资源配置比例,并提供进一步完善的指导和建议。这种过程性考核机制允许“可上可下”和“后来者居上”,也有助于提高“双一流”建设的效率与质量。


(四)运用融合性建设策略,激发“双一流”建设活力与特色

  “双一流”建设应综合考量路径选择与指标体系,采取融合性建设策略,全面激发建设活力与特色。

  首先,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相融合。日本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始终以构建强有力的科研保障系统为基准,以科研创新助力人才培养。我国亦应关注大学整体科研实力,以提升学术品质为原点,以持续创生知识与技术革新为目标,强化学术治理、创新科研评价机制,改进学生参与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融合。

  其次,产官学研合作,使大学深度融入社会。以“社会服务”功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日本大学与社会其他研究机构采用优势合作方式进行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我国在建设“双一流”进程中,政府应积极协调大学、产业和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共同体,在体制与政策方面打破条块分割现状,统一规划和配置资源,构建互动渗透、紧密对接的网络形态,打造创新驱动的新平台。除此之外,一方面,大学应积极帮助企业提高人员素质水平,增强企业运用研究成果增强技术开发能力;另一方面,大学应借力企业、行业一流水准的研究基地,并与一线高水平研究人员相联合,进行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

  最后,中国特色与国际标准相融合。日本大学的国际化进程经由国际化借鉴到日本化推广,是在主动接轨世界一流标准的基础上,参与建设国际标准,逐步体现日本特色的过程。我国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应警惕中国特色的迷失。虽然国际化是建设“双一流”的重要抓手,但仅关注国际标准尤其是欧美标准,是对中国文化自信的缺乏,因此,强调中国特色,尊重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亦是我国大学的责任与担当。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需要开拓国际视野,融合国际标准,不断加大大学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也需要扎根中国大地,体现中国特色的传承和延续。这需要我国大学逐步建立在世界大学排名中的话语权和标准解释权,同时,必须实现从借鉴到自主,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并以长远和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对国家和世界所做的贡献。


作者

郭 伟,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河北保定 071000

崔 佳,河北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河北保定 071000

赵明媚,河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讲师,河北保定 071000

刘双喜,通讯作者,唐山学院外语系副教授,河北唐山 063000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9期第91-97页


栏目

比较教育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微信号:zggjyj1985

投稿平台:

http://editor.cahe.edu.cn/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