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安夜空】第89期|洪振秋:徽州小吃

徽州掌故 黄山日报
2024-08-28



用文学唤醒梦想

 用艺术点亮人生


青丝有言

争随流水趁桃红,人在江南心在徽。

犹抱琵琶半浇面,麻糍西施糯米妃。

粉墙黛瓦色味香,桃花流水鳜鱼肥。

春日黄花近酒家,明月曾照彩云归。






1

——

人在江南心在岸

——


    徽州小吃自南宋以来就名闻江南了,种类多,式样精致,风味独具一格。

    徽州民间有句谚语:“饿鬼盼时节”,讲的就是徽州美食盛况。因为各种丰富多姿的徽州小吃,在各个时节中就会闪亮登场。吃完元宵节的汤圆,便是“二月二”过小年了,徽州人用已老了的米酒酿来发米糕,接着下来的是艾叶清明粿(亦叫挂纸粿),随后端午粽、发糕饼,再下来又是“中元节”,中元节的小吃特别多,如油馃、油煎灯、面脆、茶馓等,还有重阳桂花糕,腊月二十四粿、米粉蒸饺等等。


2

——

争随流水趁桃红

——


    春日,徽州大地上的万物似乎特别善解人意,也随着人群的快乐,都一同登上美食的舞台。清明节刚过,雨纷纷的田间地头的香椿树都齐刷刷地布满嫩芽,浅红浅红,飘着清淡的木香。荒坡野岭的翠竹丛中,便也长出参差不齐的竹笋,或肥胖魁梧,或苗条纤细,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地狂长着。徽州之笋最有名的是城外问政山笋(亦称问政贡笋),曾被写进袁枚的《随园食谱》中。它可被制作多种小吃,诸如酿笋、抹肉笋签、鸡髓笋,脍炙人口,妙不可言。徽州桃红柳绿的碧溪间,鳜鱼在绿如蓝的水欢呼着春天,偶尔来一个“白浪翻身”的倩影……它们就是最著名的小吃“徽州臭鳜鱼”的重要食材呢。

3

——

杏花佳酿待月出

——


    徽州人自古擅长制作各种各样的小吃,尤其到明清之际,徽商鼎盛,徽州小吃变得更加精美无比。他们会从杏花村的唐诗里寻觅着米酒酿的芬芳,从宋词遗韵的酒肆中思索着烧饼的爽口;又在张岱湖心亭中果盒里搜索着桂花糖的甜蜜,在曹雪芹《红楼梦》亭榭里拾起墨酥糖的清脆,还从李渔《闲情偶寄》的诗意闻到了腊八粥的香气,又在袁枚随园庭院丛林里找到了香椿饼的秘方。当然这都是以前有钱的儒商在小吃上的精益求精,却也芬芳了整个美丽、婉约的江南,但这些毕竟都是在庭院深深的大宅楼里的前朝旧事了。

    于是那些简陋的、露天的、平常的小吃摊,才是我们大多数徽州人最喜欢光顾的地方。各种风味小吃,琳琅满目,皆物美价廉,脍炙人口。

4

——

麻糍西施糯粉妃

——


     

以前在清明前后,在一些很一般的小吃摊上,最容易见到的,就有一个本土小吃,叫“徽州糯米麻糍”,而且还可以看到其精彩的制作过程。徽州人都很喜欢吃的这种美食,农民精选山田优质糯米,最好是圆形糯米,此米清香,粘性又好。把米用石磨磨成粉,或用石臼捶成粉,米粉精细,制成的小吃更加入味。徽州城南的一个小吃摊上的朱绣娘,最擅长此艺。徽州人喜欢把卖豆腐的俏女子称为“豆腐西施”,因为她人长得俊俏,又来自盛产优质糯米的城西灵山,故有“麻糍西施”之美称。看她制作“糯米麻糍”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欣赏比品赏更有情趣。“麻糍西施”面如桃花,一双纤纤玉手正忙个不停,青花瓷大碗里装有洁白的糯米粉有些迫不及待,加水、搅拌、搓、捏、压,很多丰富的动词被她出神入化地的使用,人手巧制,人们都在期待一场惊艳的饕餮。她煎好一碟赶紧端上来,人们两眼发光,立即蘸着小碟里的白糖趁热吃,那滋味黏黏、糯糯、香香、甜甜的。徽州人从腊月里“粉面”(糯米粉)磨出来后,一直到来年清明,总喜欢用这种传统小吃款待走亲访友或前来拜年的客人。据说,朱绣娘在调糯米粉时,里面放了两只鸡蛋,这样煎出来的麻糍,黄灿灿的,既软又香,要不让人垂涎欲滴都难啊。


GIFT FOR

Delicious

NEW YEAR

5

——

犹抱琵琶半浇面

——


    还有一种小吃叫“徽州浇头面”,无论在大街小巷,还是山村渔村,它是最容易见到了,即经济又实惠,深受徽州人喜爱。师傅们抓一把面条,在开水锅里一滚,捞出来再用皖南花猪油、虾米酱油、青葱蒜花、白胡椒粉一撒,最后再盖上浇头菜。徽州的浇头菜很讲究,须用土猪肉丝、榨菜丝(或笋丝)、豆腐干片等混和制成。如果你有条件,用歙县皖南花猪肉或休宁的蓝田花猪肉作为主料,再添加五城豆腐干片、扬州酱菜、问政山的贡笋丝为辅料,然后再加上几片腌制的红辣椒,便是人世间难得的美味佳肴了。一碗碗色、香、味俱全的浇头面,香气四溢,令人食欲增。尤其是师傅挑面条的动作,左手端碗,右手持筷,面条在碗内上下翻动,有时挑出半尺高,让人觉得有些张扬。有时,也很容易在面条店中见到煮水饺,我们徽州人称为“包袱”,大概其形似包袱的原因吧。徽州人的饺小面皮薄,透明的虾仁和粉红色的猪肉清晰可见,放入清水汤中像一朵朵云,吃起来一口吞一个,谓之“包袱”,不仅形象而且富有诗意。徽州的浇头面、歙南深渡的包袱饺、渔梁的馄饨齐名,堪称徽州早点三绝。


6

——

粉墙黛瓦色味香

——


    在徽州的大街小巷中,小吃也是一道很美丽的风景。炭火正在炉中燃烧,圆圆石头压在粿皮上,吱吱地响个不停,香味弥漫一条又一条古老的街巷。粉墙黛瓦的屋檐下,一排排竹架上尽是一片片长满白毛的,如棉絮一般的毛豆腐,正成群结队地挤进黑亮的油锅……摊主见过往来的行人,准会说:“赶快来吃,虎皮毛豆腐香喷喷!”

    我认为在徽州街巷中诸多卖小吃的叫卖声音中,最动听的莫过是那些手挎竹篮,行走在大街小巷中的姑娘们……桂花糕、灵山酒酿的叫卖声,声声入耳,优美动听。还有那些挑着担子,卖屯溪烧饼的,卖休宁五城豆腐干的,卖歙县三阳馄饨的,卖婺源南瓜粿的,卖绩溪挞粿的,卖旌德大饼的,卖歙县深渡臭豆腐的……虽然都是男人,但声音响亮,嗓音浑厚,颇有山越人的遗韵,似乎刚刚从唐诗、宋词的意境中走来,南腔北调,此起彼落,平平仄仄,仄仄平,韵味无穷啊。


7

——

桃花流水鳜鱼肥

——


    徽州小吃中,名气最大的,应是毛豆腐和臭鳜鱼。虽然它们齐名,但身价差异很大。在徽州城区,或乡间,或田间地头都会极易邂逅挑着叫卖毛豆腐担子的男女。一头是干柴和平底锅,一头是毛豆腐、香油和辣椒糊。徽州毛豆腐是选用一种叫“六月黄”的黄豆为原料制成的豆腐,具有色清如雪,刀切似玉,坠地不碎的特点。根据其长出茸毛的长短、颜色,可分为虎皮毛、鼠毛、兔毛和棉花毛四种。虎皮毛豆腐,放入黑亮的铁锅时,毛会竖起来,其色泽斑烂相间,是毛豆腐中的上品,香味扑鼻。

    村在溪边,路在溪上,桃红柳绿处找一个位置,趁着和风,闻着清香,听着蛙声,美美地吃上几块虎皮毛豆腐,真是快活之极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虽然是一句古诗,可此时此地感受,才是一种难得的奢侈的精神享受啊。

    徽州臭鳜鱼可算是徽州小吃中的贵族阶级了,它在一般的小吃摊上是很难见到的,还须上正宗的徽菜馆。徽州新安江内盛产鳜鱼,到了春季,桃花流水之际,正是捕获肥美鳜鱼的好季节,故有“桃花流水鳜鱼肥”之说。此时的鱼也称之为“桃花鳜”,鱼先腌后烧,肉似臭实香,嫩而鲜美。如果你有幸吃上一条“桃花鳜”,那是真有口福啦。以前徽州古城的“徽菜馆”和屯溪钟楼下的“徽州菜馆”都是烧制徽州臭鳜鱼的名店,可惜如今都见不到了。不过歙县的徽府源品牌的臭鳜鱼地道正宗,可以弥补喜爱徽州臭鳜鱼人士的遗憾。


8

——

春日黄花近酒家

——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刚从学校毕业便在徽州城某单位工作,我的单位就在名气很大的许国牌坊旁的一个破旧的二楼上,徽州遗风依然浓厚。刚刚工作,又居无定所,下班后,为了图个方便,古城周边的小吃摊(店)成了我天天光顾的“根据地”。于是城南杭徽公路旁老刺槐树下的刘家汤圆,电影院门前梧桐树下的老俞毛豆腐,城墙根下的程家烧饼,老虎灶边的何家石头粿等,这些地方几乎天天有我的身影。

    周末,我总喜欢骑上那辆“海狮”牌加重自行车,沿着屯芜公路向屯溪出发。那时公路两傍尽是农田,春日黄灿灿的油菜花铺天盖地地飘香,夏日绿油油的稻苗争先恐后地连着蓝蓝的天空。农田之间还有农民守护稻田用的茅舍,在岩寺镇外一个农舍里,一个农民在边看护稻田,边卖用自家糯米制作的酒酿。我一路劳顿,用一角钱买了一小碗,双手捧碗,两眼闪亮,一缕缕属于粮食本色的馨香温柔地钻进鼻腔,吸入肺中。喝一口,温和、筋道,滋味直白而坦荡。清风阵阵,蛙声彼落此起,真是心旷神怡。


9

——

明月曾照彩云归

——


    随后有一年,我再去那个茅舍吃米酒酿时,卖米酒酿的老人悄悄走到我身旁,轻轻地告诉我说,城市在扩大了,这一带的良田已被开发商买走,不远的将来,这里是高楼大厦了,他也要歇业了,还叫我这次多吃一点。

    我听到这话,心里五味杂陈。是悲?是喜?是无奈?是感慨?眼睛里不禁漂起一层湿润的薄雾。人们都说,现在过年过节总是缺少一种味儿,其实这很正常,因为现在的年节已经远离了农耕社会中的气息和氛围,当然无味了。徽州小吃何尝也不是这样啊。

   徽州好,忆徽州,最忆的成分里也包含这些散发淡淡清香的徽州小吃吧。



洪振秋,安徽省黄山市歙南三阳坑人,笔名梅溪,家学渊源,自幼承家学,随祖父习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后师从郑逸梅、陆文夫、鲁彦周、谢冕、石楠、阮文生诸先生。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黄山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作品常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美文》《散文百家》《安徽文学》等报刊,又常被《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作文与考试》《写作》等杂志转载。一些作品被浙江、江苏、江西、湖南、四川、云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十几个省市作为初中、高中考题,并编进多种文学选本和教材。
现已出版《人间四月天》《忆起徽州》《徽州墨林》《民国书画名家百说》《徽州掌故》《杏花春雨江南》《雪落无痕》《陌上花开》等文学文史著作,其中散文集《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参评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标题题字:郑  乐(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美术作品:方东东(市书画院特聘画家)


黄山日报

文创设计|神兽工作室

策划|胡青丝

制作|徐悦悦

征稿邮箱|hsrbxayk@163.com

联系方式|13685591385

(微信同步)

新安夜空


本栏目面向全社会征稿,题材不限。只要您有打动人心的瞬间,请务必记录下来,投给我们。可配图!可配乐!可搭配一切美好的元素。要求:原创首发!要有正能量!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稿件一旦被采用,作者将获得保底稿酬+阅读量对应比例奖金。

值班编辑:程红妹

责任编辑:胡玉琪

二审:徐海生

 终审:侯中良


往期推荐

【新安夜空】第1期 | 许春樵:那一刻连烟灰都不敢弹落

【新安夜空】第2期 | 程鹰:启蒙三昧

【新安夜空】第5期 | 陈先发:黑池坝笔记(节选)

【新安夜空】第6期 |  洪振秋:江南忆,最忆是徽州

【新安夜空】第8期 | 胡建斌:雨中,邂逅徽州

【新安夜空】第11期 | 黄山诗院:美丽四重奏

【新安夜空】第13期 | 孙婉君:好的……

【新安夜空】第14期 |  程亚星:黄山五绝

【新安夜空】第15期 | 许若齐:乡村小酒店

【新安夜空】第16期 | 黄山诗院:蝴蝶停在火车上

【新安夜空】第17期 | 谢光明:玉竹

【新安夜空】第18期 | 吴炯:温暖的木头

【新安夜空】第20期 | 李萍:嵯峨野

【新安夜空】第22期 | 袁良才:石耳王

【新安夜空】第23期 | 孙洁:朱村烟锁春满埠

【新安夜空】第25期 | 汪远定:不负天地与江南

【新安夜空】第26期 | 吴宏庆:土匪来了

【新安夜空】第27期 | 汪燕燕:蓝墙

【新安夜空】第28期 | 黄良顺:黄山——始信峰的秋

【新安夜空】第29期 | 王建屯:岁月如“哥”

【新安夜空】第30期 | 许春樵:被修改的胃口

【新安夜空】第31期 | 王正忠:老街的眷恋

【新安夜空】第32期 | 李欢:路

【新安夜空】第33期 | 董改正:留梦到徽州

【新安夜空】第34期 | 紫苏:西递,在一朵山菊花里等你

【新安夜空】第35期 | 曹必冉:看 水

【新安夜空】第36期 · 特制版 | 掬水月在手——2020“新安夜空”文学活动撷英

【新安夜空】第37期 | “青春诗会”的黄山之光:一度与叶丹

【新安夜空】第41期 | 程鹰:名士四题

【新安夜空】第42期 | 李漱晴:哪怕只有一点光,我也想照亮你

【新安夜空】第43期 | 倪有章:遥远的村落

【新安夜空】第44期 | 叶兆言:旧式的情感

【新安夜空】第45期|洪振秋:徽俗过年杂忆

【新安夜空】第46期|汪华华:渔村春晓

【新安夜空】第47期|龙建雄:印象徽州三月天

【新安夜空】第48期|许若齐:走西街

【新安夜空】第49期| 南坑诗歌雅集

【新安夜空】第50期| 刘菁兰:五里桃花入梦来

【新安夜空】第51期| 章小皖:我在徽州等你

【新安夜空】第55期|洪波:巅峰上的坚守

【新安夜空】第56期|程向阳:阳台远去亦归来

【新安夜空】第57期|花底:徽州茶墨心

【新安夜空】第58期|方元勋:潜口医疗队纪事

【新安夜空】第59期|程启群:守望

【新安夜空】第60期|阮文生:草绿花红是樵山

【新安夜空】第61期|肖 江:阊江两岸是祁门

【新安夜空】第62期| 汪晓东:铁军精神激励徽州

【新安夜空】第63期|王妃:中年的月亮

【新安夜空】第64期|张卫民:又见观瀑楼

【新安夜空】第65期| 晚乌:夜雨与水鸟

【新安夜空】第66期|汪红兴:巍巍查山鉴丹心

【新安夜空】第67期|舒敬东:溪水穿屏山

【新安夜空】第68期|沈燕:一站到底

【新安夜空】第69期|江红波:土楼里的“鱼水”情

【新安夜空】第70期|陈林:西溪南印象

【新安夜空】第71期|伍劲标:卷珠帘

【新安夜空】第72期|吴小朋:红色“军医”张百利

【新安夜空】第73期|凌亮:千里共婵娟

【新安夜空】第74期|张紫梁:另眼看黄山

【新安夜空】第75期|周丽:青小

【新安夜空】第76期|李梅:阳产之秋

【新安夜空】第77期|方长英:流水乐章

【新安夜空】第79期|张静静:让心灵在自然中栖居

【新安夜空】第80期|王云:惊艳“黟西北”

【新安夜空】第81期|苏米:碎片

【新安夜空】第82期|杨春燕:上海面孔

【新安夜空】第83期|高莉莉: 副刊生涯琐忆

【新安夜空】第84期|王力: 远去的呼唤

【新安夜空】第85期|焦水奇:做一棵雪松

【新安夜空】第86期|黄良顺:天上玉屏

【新安夜空】第87期|李欢: 格桑花

【新安夜空】第88期|舒铭华:雪落徽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山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