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会时评如何有料又轻巧,这里有三个技能……

聂芝芯 庖丁解news 2022-03-17

编者按:

作为两会报道“经典款”,评论产品自然是少不了的。“喂,小新,这个两会议题来篇评论”——听到这个指令的小伙伴,大概率会 “嗷”一声,一怕搜索枯肠挠秃头,不好写;二怕用力过猛太空泛,写不好。如何让“沉重的肉身”轻巧起来,如何让评论严肃之中透出趣味?本文作者结合2020年两会期间的经历与观察,以现场感、抽离感、代入感这“三感”为切入点,独家“剧透”让两会时评避开无趣空洞、变得有料又轻巧的秘诀。

   

2020年中新社两会报道组发稿策划组成员合影,右三为聂芝芯


现场感,让作品有温度


时评是距离新闻现场较远的一路新闻产品,但时评写作若注重“现场感”,有助于彰显时评的温度,让读者在严肃的时评面孔中捕捉到感性的细节、情绪的涟漪,在共情中接纳输出的观点。这种情绪上的契合,会令读者愉悦,就像甜食刺激分泌多巴胺。


具有“现场感”的时评,让人觉得这是作者在新闻现场的有感而发,是对新闻事件的近身观察,而非端坐在书斋里的遥远想象,这也是新闻记者(而非评论员)写两会时评、两会观察的优势。港台媒体、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境外媒体的专栏,通常极具“现场感”,在情感的寻味中完成观点的抵达。


“现场感”一是体现在选题环节。比如中新社同事2020年两会佳作《人民大会堂的“静默”与“有声”》,从现场观感中抓到一个好选题,画面感、情感浓度都十分到位,在感性烘托中完成理性表达。传统思路里,时评似乎不宜使用“不像时评标题”的标题,但在写作越来越多元的新媒体时代,“你品你细细品”,这种标题其实有其优势——含蓄而隽永,点到不说破。


二是体现在构思与写作环节。两会期间几场重点发布会,笔者的习惯是从头跟到尾,沉浸式体验发布会氛围,获取写作灵感。外长记者会时评《中国外交“方圆之间”见格局》,方与圆的文眼就是在跟进发布会过程中激发出来的,内文也穿插了对这场发布会的感性认知,避免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的冰冷论证。



抽离感,让作品有纵深


通常两会分析类稿件有两种写作路径,一种是自下而上式依托政府文件等材料进行归纳整合,成稿更接近综述;一种是自上而下式,先有一个意向性观点和框架,再从发布会等场景中寻找论证材料。两种路径各有千秋,对应不同需要。对于远在海外的读者来说,由于不那么注重文本细节,相对更加偏好后一种。


“这个世界值得我们抽离地看一看,抽离过后你一定会产生不同观感”。“抽离感”正是对应后一种路径,即对两会场景进行远景扫描,甚至从这个盛大场景中抽身,以“上帝视角”统揽全局,搭建出一个比较跳脱的论述框架,然后将材料掰开揉碎重新呈现。嗯,“上帝视角”,就是这么帅酷霸气。


聚焦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时评《中国灵活唯实,释放发展新预期》、聚焦会议收尾的时评《“特殊”两会给中国留下什么?》,都是“抽离感”运用之下的作品,这需要充分打开视野,舍得投入心力,论述框架如果立得住、有看点,那么文章就成功了一大半。这也是笔者进行中新社“近观中国”等栏目写作所摸索出来的一些门道。


当然,“抽离感”并非无限制抽离,同样需要注重分寸。比如上述两稿,文内每个分论点,其实都可以铺展开充分论证、自成一文,放在通讯社时评作品里,就可能产生纵深有余关联度不足的负面效果,但如果作为一篇提供给周报的供稿,则未尝不可。


代入感,让作品有联结


两会舆论场上,信息冗余令受众产生选择困难,由此产生的信息错位——想看的文章湮没在海量信息里、点开的文章不符合预期——有可能导致另一种形式的信息匮乏——信息相对匮乏


如何把信息和受众进行精准匹配?在文本与策划层面我们可以做哪些努力?如果在内容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十分注重“代入感”,即对这路产品的受众画像心中有数,并进行对应调整,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评论的人被精准投喂“正是我需要的”,写评论的人有的放矢“车轱辘话可以歇歇了”,可不就是大家互感轻盈么?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传统时评稿件用的标题是《中国灵活唯实,释放发展新预期》,新媒体“国是直通车”微信号、抖音号在转载时用了新标题《6个字读懂2020年中国“施工图”》,这是考虑到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账号不同的用户画像和阅读偏好,传播效果也佐证了标题调整的必要性。


2020年中新社两会内容类产品的一个创新是,在过往两会速递、两会特写、两会观察等体裁大类之外,发稿策划组还根据热点策划了几组新产品,分别是“两会·战疫”“两会·战贫”“两会·经读”“两会·看典”“两会·世界观”“两会·侨声”。


这其实体现了一种站在客户媒体角度进行生产的“收纳美学”,分类清晰、秩序井然,拉开每个“抽屉”,就能找到同主题的稿件,给客户媒体选稿带来极大便利。


策划和评论写作有相通之处,都需要搭建思维的“龙骨”。落实“两会·世界观”这组策划时,我把自己代入到一个海外读者的角色上,首先自问两个问题,“我”对中国的世界观(如何看待外部世界、如何与世界互动、期待世界作何反应)感兴趣吗,“我”希望看到哪些方面的世界观(作为美国、欧洲、东南亚的读者,分别关注哪些热点子议题)?


尽管两会更大意义上是聚焦国内事务的政治盛会,但2020年这次特殊两会的国内外背景,决定了中国与世界关系话题必然是热点,“两会·世界观”策划有其价值。


基于这一预判,结合疫情以来中国外部关系之变,运用时评“抽离感”思维策划了五个角度,基本为外长记者会所覆盖,记者天团则贡献了成熟度极高的作品,运作顺利。在网络推送环节,使用“世界这么大,中国这么看”的slogan,也充分考虑网络受众对通俗化、共情点的需要。


好了,不多说了,领导喊我写评论去了。不妥之处大家轻拍。期待各位小新的2021两会时评。


(原载中新社《业务通讯》2020年第7期,本文标题内容作者本人有修改,原题:《强化“三感”,助力两会内容生产》)



代表作一:

中新时评:中国外交“方圆之间”见格局


中国外交“方圆之间”见格局


中新社记者 聂芝芯


100分钟,23个提问,中国外长王毅的记者会,信息量巨大。面对疫情下各种中国外交热点,王毅时而郑重说理,时而刚直回击,时而真情流露,时而含蓄点化……守住原则,亦显圆融。


这种“可方可圆,方圆融合”的风格,令互联网世界大呼过瘾。所谓“方圆之间有天地”。在电子屏幕的另一端,“方圆之间”尽显中国外交格局。


“今天的中国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今天的世界也不是百年前的世界”,王毅这句话展露出这场发布会的基本底色,同时也正是“可方可圆”的底气所在。


置于百年历史的框架下看,世界已变,中国已变,中国与世界之间的“磁场”已变。集体记忆里“弱国无外交”的屈辱淡去,“国家强则外交强”的意气成为主流。这份意气里,不仅承载着“中国能力”,还有“中国担当”。


中国外交的“方”,首先体现于,中国坚定地站在国际道义、历史趋势、基本事实、公共利益、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一边。


发起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全球紧急人道行动;维护全球化大趋势和多边主义潮流,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呼吁全球疫情叙事应客观真实;重申中国不会称王称霸,始终站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一边,站在历史发展潮流的正确一边……通过捍卫这些国际公认的“常识”,加固托举整个世界、整个人类文明的支柱,从而维护世界基本秩序。


中国外交的“方”,也体现于,中国重申核心利益“底线”,绝不被人所左右。


面对国际上借疫反华的政治操弄,王毅强调“中国人的原则与骨气”,对于蓄意中伤一定会作出有力回击,对于无端抹黑一定会摆明事实真相。对于美国打台湾牌的图谋,他正告美方不要试图挑战中国的底线,不要误判14亿中国人民捍卫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这些表述铿锵有力,不仅警告“麻烦制造者”及时止步,也能通过事实还原为中国争取更多国际支持。


中国外交的“圆”,体现在外长的情感流露里。


作为中国外交的代言人,在多个瞬间,听者能捕捉到王毅的真性情。他在开场白里对抗疫的各国医护工作者致以敬意,向所有罹难者表示哀悼,谈中美关系时首先对疫情下美国民众的不幸表达同情,也不忘向帮过中国的美国社会致谢,同理心让国际社会感受到中国外交的温度。面对中国援助世界有企图的话题,他从懂得感恩、“朋友陷入困境从来都不会袖手旁观”的视角解释,通俗易懂又有人情味。


中国外交的“圆”,也体现在对能力边界、外交分寸的把控上。


对于抗疫援助,中国将自己定位为“不是救世主,愿做及时雨”,尽力而为;对于中欧交往,“是相互成就的正循环,不是你输我赢的淘汰赛”,传递正向期待;对于中美关系,既有“本着对人类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处理好关系的诚意,又有“中国无意改变美国,更不想取代美国”的宣示,还有对少数政客绑架中美关系的驳斥;将美国少数政客和美国政治精英、有识之士进行切割,有助于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氛围。


这场外长记者会,不仅是一节外交课,也是一堂哲理课。“方”的坚守与刚直,“圆”的圆润与变通,方圆之间,彰显中国外交的格局,也见证中国外交的稳健成熟。(中新社2020年5月24日发布)   


代表作二:

中新时评:“特殊”两会给中国留下什么?


“特殊”两会给中国留下什么?

  

中新社记者 聂芝芯

 

特殊年景的中国两会,带给海内外“非一般的体验”,不仅在于其新颖的议政形式,亦在于其厚实的内容集成。观两会,听政音,探前路。人们追寻中国发展的笃定脚步,也极力触摸中国未来发展的想象空间。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具“技术色彩”的两会。


疫情延滞两会,而技术搭建起新潮的议政平台。“面对面”参政议政,到“屏对屏”的云发布、云采访、云通道,两会舆论场上信息流的速度、密度和热度依旧精彩;程压缩、会务精简,成就高效两会、绿色两会。

  

在中国商业、社会领域早已开花的“互联网+”,如今与“政治大会”相遇,尝试了一次“互联网+政治”的大规模实验,也为未来中国政治生活呈现了新的可选项。

  

这是中国为应对种种“变局”进行自我调适的两会。


——多项立法突破,夯实中国的“法治进行时”。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本次两会在立法方面堪称大手笔。

  

民法典跑完66年立法路,中国步入民法典时代。当下社会利益诉求多元,利益调节机制亟待更新。如今,从生老病死事务,到信息时代困惑,都能从民法典里求解。民法典为中国社会通筋舒络,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舒畅。

  

因应新冠肺炎疫情暴露的问题,公共卫生领域立法提速。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指出,2020年将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这为中国社会肌体补中益气,提升其对外防御的免疫力。

  

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香港国安立法,有助于打击反中乱港势力,为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安装一道保险栓。这是为香港的未来清毒败火,能否成为重塑香港与内地关系的新起点,令人期待。


——民生导向凸显,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续航”。

  

疫情之下,中国发展的外部不确定性大,挖掘内部潜力是现实之迫,也符合改革大方向。中国“有力度的刺激”注重政策弹药精准度,“放水养鱼”的同时防止“浑水摸鱼”,追求政策效应最大化。

  

财政资金直达基层惠企利民,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为湖北复苏定制一揽子政策,扩大投资立足“有效投资”……通过保市场主体、保就业来培植发展内生动力的导向清晰,有别于过去应对金融危机的传统路子,也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极限宽松”。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些固本培元之措,经两会议事堂上的讨论、解释,越来越具体可感,向民众传递希望,也被海外寄予“稳全球”的期待。


——正视舆论喧嚣,向世界发出坦诚务实的中国声音。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判断,映照着中国的世界观,隐含着中国对外部环境生变的预判。两会舆论场外,西方一些势力热炒疫情、台湾、香港国安立法等议题抹黑中国;两会舆论场上,中国的官员、代表委员为如何因应复杂国际舆论生态亮明立场、贡献“点子”。

  

外长记者会信息量、坦诚度超预期,直面中国国际关系的堵点瘀点,敞亮表达,也注重分寸;运用差异化视角和策略,巩固外交基本盘、争取中间力量、回击“不友好”国家尤其少数政客;力撑全球化,既重申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走向世界,也期待世界以更加平和的心态看待中国,寻求共赢之道……这些活血化瘀的努力,能否令中国与世界关系更顺滑,尚需观察。

  

不管是“互联网+政治”的尝试,还是应时立法理顺关系、调整经济增长逻辑、开拓“于我有利”外交新局,都是中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践行,是中国人对“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境界的不懈追求。中国未来发展也将从中积蓄能量,实现新的抵达。(中新社2020年5月28日发布)   



作者:聂芝芯

编辑:魏园

实习编辑:彭辉


推荐阅读:

如何跑出两会高分稿?这里有一份高手的“独家秘笈”……
三招助你两会“云采访”更出彩!

今天属于“她”!这群女记者酝酿了一个“大计划”……

如何在两会发布会中,用现场特写“抓住眼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