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家说物理 | 中子散射-观测微观世界奥妙的“眼睛”

中国物理学会 中国物理学会 2022-10-21

中子散射技术利用中子散射方法研究物质的静态结构及物质的微观动力学性质。中子具备不带电、穿透力强、可鉴别同位素、较之X射线对轻元素灵敏、具有磁矩等优点,因此中子散射技术作为一种独特的、从原子和分子尺度上研究物质结构和动态特性的表征手段,在多学科交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副教授程鹏带你了解中子散射的秘密!


直播时间:5月13日(周五)15:30-16:30


回放时间:5月13日(周五)20:00


分享人:程鹏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简介:如果我们问,世界上最小的物质是什么?你会想到原子、分子、电子、中子还是夸克?在它们之中,中子是组成物质原子核的微观粒子之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目前已经可以利用反应堆或加速器获得稳定的中子束流,并利用中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获取物质内部其它手段无法探测的重要信息。而中子散射的应用目前已经覆盖从基础物理研究到工业部件检测、从生物医疗再到考古发现。在本期课程中,老师将带领大家认识中子散射这一观测微观世界奥妙的“眼睛”,领略中子散射在当今社会各领域的有趣应用,并向大家介绍近年来我国在这一科技领域方面突飞猛进地建设和发展情况。


5月13日(周五)下午3:30,在中国物理学会央视频、抖音、B站、钉钉、搜狐视频,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新华网客户端、新浪微博、知乎、微信视频号、快手、B站、搜狐视频等账号,以及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时间app、春城晚报、科普中国、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中科院地质地球所、腾讯视频、新浪科技、Deep Tech、蔻享学术等多家媒体平台与大家准时见面。


扫码观看直播:


抖音

哔哩哔哩

新华号

央视频

搜狐视频

科普中国


为响应国家“双减”政策,促进科普与教育融合,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特于中国物理学会成立90周年之际,与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合作,汇集优质科学教育资源,面向中国物理学会“蒲公英计划基地学校”、全国中小学生及广大社会公众,推出《科学1小时》系列直播活动。旨在通过提供优质课后1小时科普科教资源,为学校科学教育赋能,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科技后备人才。


《科学1小时》首批推出物理学科的《大家说物理》和《物理思想进课堂》两个系列,每周进行一次直播。《大家说物理》面向青少年和广大社会公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生动的例子讲述物理知识;《物理思想进课堂》面向初高中学生,传播物理学思想,激发创新精神。


扫码观看往期精彩



往期推荐

1. 单电子量子比特平台 | 前沿快讯No.20

2. 水星磁层中的环状电流 | 前沿快讯No.19 

3. 莫尔量子几何实现智能红外传感 | 前沿快讯No.18

4. 准一维自旋链的铁涡序材料 | 前沿快讯No.17

5. 水分子间的库仑衰变 | 前沿快讯No.16

6. 光晶格不连续量子相变 | 前沿快讯No.15

7. 赝能隙中的费米面重构 | 前沿快讯No.14

8. 看见"同位素 | 前沿快讯No.13 

9. 碳基超级电容器的“曲率-电容”关系 | 前沿快讯No.12

10. 室温铁电性 | 前沿快讯No.11

设计:有衡

排版:有衡

美编:农民

责编:理趣


中国物理学会官方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

投稿转载及其他事务请联系邮箱:yan_li@iphy.ac.cn

点亮“在看”,点亮科学之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