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文速递】在深度媒介化教学中你真的有效学习了吗?

朱亚希 曹璞 当代青年研究
2024-09-04


编者按

随着深度媒介化社会的来临及其推动下的“教育信息化2.0”变革在全球范围内的拓展,媒介技术与教学趋向深度融合。在深度媒介化教学情境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技术改变了过往标准化时间结构,使新的时间结构呈现出同步与异步、延伸与压缩、灵活化与碎片化交叠融合的特征。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学生主观时间控制的意识在技术赋权下有了实现的可能,可以采取个性化的时间策略进行学习,提升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本篇文章研究发现,即时性、碎片化、非线性时间的幻象等因素也会给深度媒介化的教学效果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关键词

弹性时间;时间结构;深度媒介化;智慧教学;自主性


原文信息

朱亚希 曹 璞,2023,《弹性时间与有限自主:深度媒介化教学中的时间结构重塑及其影响》,《当代青年研究》第3期,第10~21页。


(本次推送为大众传播精简版)


文章以在校大学生为例,在位于我国西部某省的X高校开展了3组焦点小组访谈,探究了媒介技术深度嵌入教学场域后时间结构的重塑及其影响。研究发现,深度媒介化教学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具体表现为大学生追求交流的即时性挤占了思考空间;非线性时间的幻象在观念层面消解了时间的稀缺性,创造出新的时间焦虑;碎片化学习造成思维断裂,加剧注意力分散,使学生与知识的关系流于表面。


“等待是一种煎熬”:即时性的反噬

对即时性的极致追求在师生沟通方式的选择上显得尤为突出,被访学生普遍表示更倾向于选择微信、QQ等即时通信工具与教师互动交流。追求和习惯即时沟通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等待和延时成为一种煎熬。“瞬间时间”加剧了人们对“即时满足”的需求,“等候型文化”消失了,即使是几分钟的短暂等待也会让人感到不耐烦。



然而,执着于即时性可能挤占思考的空间。在被访教师看来,当以邮件形式沟通时,非即时性的交流能给双方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有助于锤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但实际上他们普遍更喜欢使用微信、QQ或智慧教学平台的私信功能,即问即答,常常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不像发邮件是经过思考后呈现的有逻辑的结果。” 


尽管即时性技术背后反映了现代社会追逐效率的心理状态,但在特定情境下并不一定能带来传播的高效率。首先,即时通信工具中的师生交流是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常因缺乏社交线索造成传受双方的误解。其次,一些即时通信软件会监控和显示消息接收方的阅读情况,由此带来的实时回复压力反而会使其刻意降低沟通频率,甚至是放弃沟通。


“收藏即学习”:非线性时间的幻象

媒介技术的深度介入赋予了教学活动时间延伸的潜能,教学内容被铭刻在数字媒介中,可以长时间保存,这意味着知识的传授不再转瞬即逝,而是可以留到课后反复多次地自主观看。但这种“延迟观看”或“反复回放”模式在实践中并不一定真正带来学习时长的延伸,反而可能成为拖延的借口,从而产生时间焦虑。


“收藏即学习”是其中一种典型表现。在焦点小组访谈中,被访者指出在自己的学习经历中,尽管觉得应该在课后看回放,然而实际上看了几次以后就坚持不下来了,“在课堂上明明可以用短短两三个小时就把这一段知识融会贯通,你偏要花课后一些别的时间”。课后回放逐渐成为一种时间的幻象。


“重复回溯性”是数字技术为教学中的“时间性实践”带来的可能性,学生可以在课后借助智慧教学工具回到课堂时间,有目的、反复多次地回看特定时刻对应的内容。在技术的介入下,时间不再是一去不复返的线性时间,总有机会重新开始。这种时间的幻象在特定情形下让“当下”不再稀缺,让原本可以被高效利用的时间变得低效。


“在知识的表面滑冰”:

碎片化时间加剧注意力分散

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媒介应用一方面让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得以被利用,然而另一方面,碎片化时间反过来也成为约束用户的媒体惯性,将完整时间切割为碎片时间,用户的注意力也因此不断被分散。


线上教学的慕课、微课便是其典型代表。在慕课制作中,教师的授课逻辑仍然遵循着传统的线性时间,但经过媒介技术的裁剪和加工,到达学生端时却变成了节段式、碎片化的内容;微课视频还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视频播放顺序,并可根据需求拖动进度条跳看,由此观看者的时间逻辑转变成为非线性、拼贴式的,导致逻辑的断裂。 


碎片化阅读还可能进一步加剧注意力分散,互联网不同界面间的无缝连接让用户进入了“无尽的点击—恍惚”状态,在不同App的跳跃中,个体很少察觉到他最初的想法在目的与逻辑上已发生了剧烈改变,因此这种无缝连接其实是破碎、无方向、不稳定的。


碎片化时间带来的更深层次影响是将教学简化为知识的呈现。从教的一方来看,“课程内容的一切‘水分’都被抽干了,留下的只有干巴巴的知识点”,而“被抽干的水分”可能恰好起到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习能力、塑造价值品质的作用。从学的一方来看,学生对数字工具的依赖情况愈加突出,在线下课堂用手机拍摄PPT或在线上课堂截图、录屏,已成为学生学习进程中的普遍现象。但截图录屏之后,这些凝固时间并不一定会再次被“唤醒”,更多的时候,它们只是永远地躺在了手机相册中。


欢迎扫码阅读全文




投稿方式:登录《当代青年研究》官方投稿平台(qing.cbpt.cnki.net)进行投稿。请勿一稿多投。投稿后,可在平台查看稿件状态,若三个月后没有收到反馈,可另行投稿。


更多推荐






赵琪|审核

芦焱琦|编辑


图源网络

侵联立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当代青年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