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安的尾声(十二)巴西之战。张飞大战瓦口的真实地点探秘,张郃败战升迁之谜。

握中悬璧 握中悬璧 2022-08-08

↑↑↑↑

喜欢的话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哦


前文在这里

建安的尾声系列目录 (1-6章)

建安的尾声(七)湘水之盟

建安的尾声(八)逍遥津之战(上)孙权为什么如此热衷攻打合肥

建安的尾声(九)逍遥津之战(中)曹操为何让素有间隙的将领携手作战?其实是高明的领导艺术。

建安的尾声(十)逍遥津之战(下)孙权是如何被张辽揍成孙十万的

建安的尾声(十一)得陇不望蜀,曹操班师返邺之谜


如果做一个问卷调查,评选刘备帐下头号战将的话,基本关羽会毫无疑问地当选。


那么如果竞选第二名,应该会有些争议,有人认为是张飞,也有人认为是赵云,但不管怎么说张飞大体出不了前三。


论起张飞的光辉事迹,大家第一时间想起的应该是当阳桥头吓退曹军以及入川之战中义释严颜。


这两次张飞确实立了功,但是要说起其中的含金量恐怕是要打一个折扣的。

有人可能会说,当阳桥头张飞仅率二十多人殿后,却逼退曹军精骑五千,怎么能说没有含金量呢?


其实这次张飞只是稍微拖延了一下,给刘备争取到一定撤退的时间。或许曹军先锋一开始不知虚实,没有轻举妄动,但他们很快就反应过来了,随后在曹纯的带领下发动进攻,将刘备军辎重和两个女儿一起俘获。


所以说张飞的勇名主要是归功于三国演义的艺术加工,因为曹军别说没有百万,连一万都没有,至于吓死夏侯杰更是虚构的故事。

另外,严颜也并非如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那样弓马精熟,有万夫不当之勇,甚至他在刘璋属下也算不得高层人物,而只是一个郡守。


事实上此人之后在史书中再无登场,更没有参加过定军山之战,所以应该也不是什么厉害角色,张飞擒获严颜一事,也是被一定程度上夸大了。


而真正奠定张飞名将地位的一战则是知名度并不太高的巴西之战。这一战中,他击败了曹操手下一流名将张郃,这也是他军事生涯中最高光的时刻。


话说曹操在215年年底离开汉中,走的时候他留下夏侯渊主持当地军务,张郃徐晃则做他的副手。


不过虽然曹操暂时离开了,但也并不表明他只希望守住汉中而已,毕竟在形势上他是优势一方,因此他的部署还是很有进攻性的。


三国志记载张鲁逃亡的地点是巴中。事实上三国时代并没有巴中这个地方,有的只是巴西郡、巴东郡和巴郡。


其中巴郡基本相当于今天重庆市,是巴地的核心,巴东郡和巴西郡则是巴地连接外部的纽带,巴东郡向东经过三峡就能到达荆州南郡,而巴西郡向北经过米仓道便能到达汉中。

这三个郡合起来也就是黄权所说的“三巴不振”中的“三巴”。而张鲁所去的巴中则是指代整个巴地,也基本等同于前面所说的三巴。


在此期间,巴地的蛮夷以朴胡和杜濩为首纷纷归顺。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跟随朴胡和杜濩降曹的人中有一位未来的名将,他就是王平,当然此时他还是籍籍无名,而且短期内也轮不到他出场。


之后曹操任命朴胡为巴东太守,杜濩为巴西太守,基本算是在四川盆地内打入了一个钉子。其实这也是曹操为了日后进军四川盆地在打基础,如果能在巴地站稳脚跟,相当于可以威胁刘备的侧翼,形成钳型攻势,这也是曹操在优势阶段做出的一个很正常的选择。


至于具体安排则是让主帅夏侯渊坐镇南郑,而张郃负责将巴地的人口北迁到汉中。


这又是一个常规操作,在那个时代,国家经常会把前线人口迁到后方而导致边境地区的荒废,后来邓艾提出在两淮屯田正是针对这一问题。


迁走前线的人口是为了避免被敌国掳走,之前曹操拿下汉中后,接受张既的建议将汉中几万户居民迁走以充实关中就有这一层考虑在里面,这是因为当时汉中是前线,关中是后方。


现在曹操希望继续扩张,将巴地变为前线,因此汉中也即将变成新的后方。由此也可以看出曹操的战略并不保守。


为此张郃一马当先进军巴西郡宕渠县(今四川达州市渠县东北),开始执行这一任务。

张郃当先锋是一把好手,之前击退马超对凉州的进犯和征讨汉中张鲁,他都是先锋大将,不过这一次张郃却栽在了四川。

郃别督诸军,降巴东、巴西二郡,徙其民於汉中。进军宕渠。(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前文提到,巴西郡是连接汉中和巴地的枢纽,因此在迁移人口的过程中,巴西郡至关重要。


张郃既然南下巴西,那必然走的是米仓道,而没有道理绕远去走金牛道。


米仓道顾名思义就是米仓山中的山路。据水经注记载,北水(今巴河)发源于汉中郡南郑县,它穿越米仓山流入巴西郡,因此米仓道大体是依据北水河谷开辟的。


北水下游名叫潜水(今渠江),因为流经宕渠县所以也叫宕渠水,之后宕渠水一路南下在今天重庆市合川区一带汇入干流嘉陵江。


因此从汉中走米仓道入川基本就相当于顺着北水和宕渠水一路南下,最终可以直达巴郡郡治江州一带。


沿着米仓道南下,出米仓山山区后地势不再那么险要,逐渐进入比较平缓的丘陵地带,而之间的缓冲地带就是宕渠县。


另一方面,在宕渠县境内,宕渠水又有一条支流东关水(今州河)自东向西汇入。而这则是从巴东郡前往巴西郡的一条水路。


这样宕渠县的地形就一目了然了,它位于宕渠水和东关水交汇河口处的枢纽之地,而张郃的目的正是迁走巴西巴东两郡百姓,因此宕渠县便是张郃此次行动的关键,势必要确保这里的安全。

张郃这么明目张胆地迁移人口实在有够嚣张,之前刘备忙着在荆州和孙权对峙,眼睁睁看着汉中落入曹操手里,现在曹操又把触手伸到了四川,这怎么忍得了?


尤其张郃还是在巴西郡搞事,对于刚刚当上巴西太守的张飞来说简直是这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因此把张郃赶出四川一事张飞当仁不让。


不过张郃心里肯定清楚刘备不会无动于衷,他的行动也不会太顺利,对方必然出兵阻挠,因此他一定得有个预案才行。


为了保护宕渠县这个枢纽地带,张郃没有选择在当地驻守,而是把前沿阵地继续南移,进军蒙头、荡石。

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於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这个蒙头荡石其实就是一个地方,位于宕渠县南几十里的八蒙山,而刘备传记中将此地称为瓦口。

先主令张飞进兵宕渠,与郃等战於瓦口。(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二)

瓦口同样在宕渠水之畔,也就是说要想进攻宕渠县,非要先拿下瓦口不可。


今天四川省确实有一座瓦口隘,位于嘉陵江畔的阆中市。但这就很奇怪了,张郃明明是沿着宕渠水南下,怎么又会跑到嘉陵江去呢?


原来此瓦口非彼瓦口,现存的瓦口隘和历史上真正的瓦口并没有什么关系。

这其实还是三国演义造成的影响,三国演义中描述张飞与张郃的交战地点距离阆中只有三十里,这就给世人造成了一种瓦口在阆中附近的印象。


事实上这是完全不正确的,瓦口在阆中附近这种记录,自打三国之后一千多年都没出现过,而首次出现还是在清代乾隆年间的地方志中,在时间上正好处于明朝三国演义流行之后。


因此现在的瓦口隘应该是清代阆中地方政府借着三国演义的名气强行附会而修建的,而双方真正的交锋地点则在宕渠水之畔无疑。


其实这也不算新鲜,毕竟到了今天湖北省内还在争论赤壁究竟在哪,各地都希望用名胜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再说回巴西之战,张飞这次是来真格的了,他率领精兵一万余人进兵瓦口。张郃虽然兵力不详,无法判断双方谁占据优势,但可以肯定张郃的主要目的在于给迁移百姓争取时间,因此并不会急于交战,于是双方在此对峙了五十多天。


张郃确实是一位名将,陈寿评价说张郃善于安营布阵,善于根据地形制定作战计划,这一点也不假,后来在街亭对战马谡就是他的巅峰之作,将地形特点运用到了极致。而这一次也不例外,他把驻地选择设在瓦口是非常明智的。


从地图上来看,这附近都是丘陵地带,山峰高度普遍也就在几百米的样子。


瓦口所在的八蒙山位于宕渠水西岸,而东岸则有大庙山,也就是说宕渠水河谷基本是唯一可以通行的道路。


另外宕渠水西岸河滩面积要大于东岸,东岸比较狭窄,因此可供行军的应该只有宕渠水西岸。如此一来,只要死守西岸的瓦口,张飞军是肯定过不去的,事实上他也确实成功阻击张飞将近两个月。


按说张郃这种安排万无一失,想必他也是对附近的地形有所了解,针对其特点进行的部署也比较合理,但为何最终却大败而归呢?


我想张郃还是吃了对地形了解不够具体的亏,对巴西郡来说他是初来乍到,对当地应该也就只有一个粗略的了解,而很多只有当地人才清楚的细节他就不知道了。

在这一点上,张飞的优势就很明显了,毕竟他是巴西太守,手下肯定会有一些精熟当地地势的人才,这些都是张郃所不具备的。


果不其然,张飞找到了一条鲜为人知的小路,他通过此路迂回到张郃军后方,截断了魏军归路。


如此神兵天降,显然是出乎张郃预料的,再加上山路狭窄,张郃军首尾不能相顾,因此大败。


张郃见后路被断,当机立断弃马登山,仅带着十几个人翻山越岭逃出生天,随后撤回汉中。

不过令人疑惑不解的是,遭遇大败的张郃战后竟然升官了,从杂号将军中较低级的偏将军升到了较高级的荡寇将军,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觉得这应该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张郃虽败但并非全军覆没,他的损失没有这么大,折损的只是进军瓦口的先头部队。


这样推断是有依据的,因为三国志记载张郃是带兵返回南郑的,这一点无论张飞传记、刘备传记还是张郃传记都是一致的,因此可以确信。

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馀人从间道退,引军还南郑。(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郃收兵还南郑。(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二)

为备将张飞所拒,引还南郑。(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其次,张郃真的就失败了吗?要知道战争的胜负不全看斩首多少敌军,而是要看是否达到战略目的。


张郃的基本战略目的是迁移百姓,而夺取三巴则是一个额外的预期,因此我们只要看他达没达到基本目标就可以了。


从宕渠县到南郑大约是七百里,古代正常行军速度大约每天三十里,当然老百姓走得不可能这么快,但是每天十余里还是可以的,当年刘备带着荆州百姓被曹操追杀的时候就是这个速度。

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二)

而张郃在瓦口阻击张飞,坚持了五十多天,这个时间足够百姓迁走了,至少也够大部分人迁走。


也就是说,张郃付出了一场不太惨重的失败,却成功地达到基本战略目的,这个结果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我想这就是曹操没有惩罚他反而进行嘉奖的原因。

而对于张飞来说,此战也是他一生的巅峰之作,虽然战果未必多大,但意义却非常深远。


首先此战将曹操势力彻底赶出了四川盆地,将之前的劣势扳回了一部分。要知道张郃在巴西肆虐的时候,形势已经非常严峻,一旦被他站稳脚跟,成都将受到两个方向的威胁。


廖立这个人虽然说话难听,但他说的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属实,已经丢了汉中,再丢失三巴的话,对于益州政权来说几乎就是灭顶之灾了。

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于巴,几丧一州。(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如今张郃已经退走,彻底收复三巴的条件已经成熟。很快,刘备用黄权之计击败了曹操任命的巴东太守朴胡和巴西太守杜濩,至此刘备掌控了整个四川盆地。


巴西之战是汉中争夺的前哨战,刘备先声夺人,逐渐开始扭转不利局面,在总体战略态势上也即将转入进攻阶段。


三国名将系列在这里


三国名将系列总目录


淮南三叛系列在这里


淮南三叛系列全目录


希望与作者进行讨论的话请加入读者交流群,公众号后台私信联系即可。


喜欢的话请关注我的公众号,长期更新


觉得文章还可以的话,请帮点在看吧。


您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