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姜丽萍|“中文+职业技能”教材语音部分编写的设计

姜丽萍 外研社国际汉语
2024-09-04


提  要:中文+职业技能”教材语音部分的编写离不开对一般汉语教材语音部分编写原则的继承和发展,一般汉语教材中语音部分的编写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将语音教学融合在综合课中,成为综合课教材的一部分;二是独立编写语音教材,单独设课进行教学。本文在继承一般汉语教材语音部分编写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依据“汉语拼音知识点查询系统”,构建“中文+职业技能”教材语音部分的编写思路:建立专业字词库、设计针对性训练内容、编写教材大纲、设计教材体例、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加以实现。

关键词:中文+职业技能;教材;语音;编写;设计


语音是语言的载体,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具有“打基础”的作用,掌握较为标准的语音是培养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技能和社会交际能力的首要前提。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依据的材料。教材水平的高低,不仅能反映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的研究深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与学的效果。教材中如何编排语音部分,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将语音教学融合在综合课中,成为综合课教材的一部分;二是独立编写语音教材,单独设课教学。在零起点的汉语教学中,因课时的限制和教学计划的安排,语音教学融入综合课教学中是较为常见的形式,几十年来的汉语教学一直沿用这种形式。


2019 年年底国际中文教育大会召开,重点强调要在语言教学中融入特色课程,积极推进“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帮助更多的人掌握技能、学习中文。与此同时,“中文+职业技能”教材建设也提到日程上来。2020 年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中国职业教育工业汉语”系列教材,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拟于2022 年陆续出版“中文+职业技能+X等级证书”系列教材,这两套教材都安排了语音板块。本文通过总结和归纳一般(或者叫通用)汉语教材语音部分编写的特点,结合“中文+职业技能”类课程和教学的特点,对“中文+职业技能”教材语音部分的编写进行创新性设计。


一、汉语教材语音部分的编写特点


语音是汉语综合课的一部分。学生一般要在开始阶段经过10—30个左右学时的语音学习,掌握必要的语音知识和发音技巧,我们把这段时间的教学叫“语音阶段”教学。“语音阶段”教材如何编写,不同的编排形式体现着不同的教学理念。


教材语音内容的编排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进入课程之前集中进行语音学习。如《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上), 把语音部分安排在课程前面,单独设置了语音板块,内容由音节、声母、韵母、声调、变调、儿化韵、拼写规则组成。《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同样也是在课程前面设置了语音部分,内容由声调、声母和韵母、儿化、拼写规则、总复习组成。《成功之路》(入门篇)单独安排一册书共八课进行语音教学。这些都是在进入系统的会话学习之前进行的语音学习,语音内容基本与后续将要学习的内容没有关联,即使有,也是以语音学习为主,后面的课程还要重新编写。在进入课程前单独设置语音板块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可以集中、快速地学习语音,降低门槛。


另一种是将语音学习安排在课程中,即每一课都有语音版块,随着课程的推进一步一步地学习语音内容,一般集中在前10—30学时中进行。这种编排方式从1958年出版的第一本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虽然拼音内容的顺序和编排形式有一定的改变,但是集中在综合课的前面课程进行学习是较为常见的安排。像《发展汉语》(初级综合 I)在前九课都有语音知识部分,但同时也有课文、综合注释、汉字知识、课堂活动、综合练习等内容同步进行。这种编排方式把语音知识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语音学习融入生词、语法、汉字、课文的语流和语境中。


两种编排形式各有优势,编者可根据教材的编写理念选择,但是一般第二种方式更常见。


(一)语音内容的编排顺序


1.以语音内容为主,结合交际内容

语音内容的顺序一般以汉语拼音的顺序为主,汉语拼音的顺序很难与课文内容涉及的词汇、语法、话题等相一致,如果编排不当,语音内容和课文内容分路而行,会增加难度。因此,有的教材在课程前两课集中把语音知识“通”一遍,让学习者对汉语语音有一个大致认识,然后再分散到每一课中对语音进行系统化、精细化教学。这种先集中后分散式的编排以汉语拼音知识体系的学习为主,辅以交际会话。


《新编汉语教程》就把音素教学和词句、语流教学结合起来,既突出音素、音节、声调、语流教学,又把有关的内容融入可用于日常交际的简短语句中。使学生学了就能用,用又提高了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打下良好的语音基础,为进一步高质量地学好汉语做好必要的准备。


2.以课文为中心

刘珣等(1982)结合《实用汉语课本》的编写,总结了基础汉语教科书的编写原则,他们认为语音教学“比较适当的做法是打破传统的语音阶段和语法(句型)阶段的界限,从一开始就采取功能、句型、语音和语法相结合的方法。既要突出交际功能,通过句子学习音素和声调,同时又要充分地照顾到汉语语音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把语流教学和声、韵、调的练习结合起来,重点放在难音难调的掌握上。除了在开始阶段相对集中地进行语音教学外,语音、语调的练习还应该贯串基础阶段的始终。”


《实用汉语课本》打破了以往以语音知识体系为主的编排方式,而是以课文会话为主,语音内容融入其中进行学习。语音学习内容与课文内容同步,这样的编排能随文学习语音。比如第一课学习的语音知识,声母是 b p m n l h,韵母是 a o e i u ü ao en ie in ing uo,这样的顺序并不是汉语拼音的顺序,但是由这些声母、韵母拼合成的音节词是这课要学习的内容,这课的生词有“你”“好”“我”“很”“呢”“也”“陆雨平”“力波”“林娜”等。这种安排既考虑了语音的相对系统性,也考虑了课文内容的交际性、难度和体量等,两者结合编排需要进行非常科学、系统的整体设计。


3.语音内容自成体系,不与课文内容关联

语音部分单独设课,通过一定的课时来系统学习,学习完语音之后再进行交际会话的学习。如《成功之路》(入门篇)是专门的语音教材,通过8课的安排把主要语音知识全部学完,语音知识自成体系。虽然也有交际会话部分“跟我说”,但是是以拼音的形式呈现,重点还是语音部分的学习和练习,“跟我说”涉及的句子在后续句型阶段还要重新编排学习。


(二)语音内容的呈现形式


1.文字描述加翻译

语音知识对二语学习者来说较难理解,一般采取中文描述加外文翻译的方式,这是最常见的语音内容解释方式。


2.文字描述加翻译和图表

为了使语音知识清晰、易懂,许多教材采取图表的方式,如《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上)语音部分关于声调的讲解采取翻译、图表、图画相结合的方式,见图 1。


3.图画展示

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画进一步解读汉语的语音知识,既有趣又易懂,同时也能降低难度。比如《成功之路》(入门篇)通过舌位对照图一目了然地区分 b 和 p 的不同,见图 2。

一些日本本土汉语教材对汉语语音知识的解释更加形象生动。以复韵母(不包括带鼻音韵母)的开口度变化为例,日本三本本土教材(相原茂,等,2001;相原里美,等,2012;小池一郎,等,2008)都采用了图示的方式来表现前响复韵母、后响复韵母及中响复韵母的发音开口度变化,见图 3。


(三)语音内容的学习和练习编排的特点


1.按照汉语拼音顺序进行系统教学

把汉语语音的声母、韵母、声调等内容分解成若干单元,每课1个单元,比如第1单元是声母 b p m f、韵母 a o e i u ü和声调一声、二声、三声、四声,练习的内容是这些声韵调的音节组合。《魅力汉语》(第一册 初级·上)语音部分基本按照这样的结构安排,从第3课开始设置语音指南,一直到第13课,系统地学习汉语语音,包括声母、韵母、声调、儿化、轻声、变调等内容。


2.音素与语流相结合的教学

“在语流中学习语音”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被提出并在教材编写中实施,得到了学界广泛的认同,后续教材编写基本采用这一原则,但是在结合方式上有所不同。


先音素后语流:教材的内容注重音素的系统性和音素的单独训练,会话中的句子并没有与音素紧密结合,只是起了解和辅助作用。比如,《汉语教程》(第一册 上)的第1课会话部分只有“你好”,涉及了声母 n h 和韵母 i ao,但是在语音部分却教授了11个声母、10个韵母,且基本按照字母表的顺序。


先语流后音素:以课文会话内容为学习的重点,音素出现的顺序取决于课文会话涉及的语音内容,这种编排使音素在语流中得到有意义的练习。比如,《新实用汉语课本》11第1课中编排了7个声母、12 个韵母,在会话中都出现了。为了兼顾音素,该套教材主人公的名字都是别出心裁的,陆雨平、力波和林娜三个名字可以帮助练习该课出现的声母和韵母。


总—分的编排方式:打破音素对语流内容的限制,先用两课时或者提前把音素内容学完,然后再进行系统的学习。这样会话内容受语音的限制较小,编排更加灵活,也可以更加贴近语言实际。《成功之路》就采取了“总—分”的编写形式,打破音素对语流内容的限制,既可以安排更为自然、更贴合实际的会话材料,又不放松对难点音素的要求,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音素和语流的结合。


3.有重点的训练

语音训练是形成良好语音习惯的保障,怎样编排有效的训练也是教材编写要突破的重点之一。

加强音义结合的训练:即使在声韵结合的机械训练中,也要尽可能突出音义结合的理念。比如训练yī、yí、yǐ、yì时,要指出yī是数字1,学生即使没有学习字词,也可知道yī的意思。


选择常用音节进行训练:这种编排打破声韵调结合的音节的机械训练,而是选择常用词汇或者低级别词汇进行训练,训练的音节在后续的交际内容中很快用到。《成功之路》(入门篇)就采用这种编排方式,比如训练韵母ai,练习的音节是“白菜”“买卖”“灾害”“采摘”等。《HSK标准教程》(1)训练的音节词都是一、二、三级的词汇,比如轻声训练的词语是“爸爸”“妈妈”“太太”“谢谢”“尝尝”等。


二、汉语教材语音部分编写的原则


(一)语音教学贯穿始终原则


“语音阶段”结束后,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和学习难度的增大,许多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词汇、语法、汉字等方面的学习上,对语音学习不如初学时那样重视。而这时学生的汉语语音系统还不稳固,容易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产生洋腔洋调等问题,一旦形成化石化现象则很难改变。因此,语音教学必须贯穿汉语教学的始终在集中的“语音阶段”之后,语音还需在长期教学中进行纠正、辨析和完善


(二)语音教学形象化原则


语音理论知识专业性较强,对零起点学生进行语音教学时,用目的语解释学生很难理解,即使配有媒介语翻译,因其专业术语较多,学生也较难理解和掌握。因此,“让语音理论形象化”成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生动性和趣味性在教材编写中也有所体现。比如利用发音器官剖面图和声调示意图展示各音素的发音方法和声调调值、用吹纸条的方法展示六组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区别、用夸张法突出前响复韵母和后响复韵母、看图朗读等。


(三)加强重点、难点训练的原则


语音教学除了系统地讲授语音知识以外,也要针对二语学习者的特点加强重点、难点的训练。在编写教材时,首先要确定语音学习的难点。难点的确定,既要考虑汉语语音内部的难点,即语内难点,也要考虑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语音的普遍难点,即语际难点,综合考虑确定教材要解决的难点,在内容安排和练习上加以强化。周奕(2006)曾提出语音教学应遵循“难点频现”的原则,“使需要最长训练时间的、学习难度最大的语音项目,在语音学习的‘自觉期’内得到尽可能充分的认知和操练”。


(四)音素与语流结合的原则


在入门的语音教学阶段,学界普遍提倡要遵循“音素与语流相结合”的原则,因为孤立的音素和单词的发音与在语流中的音素和单词的发音有一定的差异,学生在语流中整体感知句子的语音语调较之孤立感知音素和单词更为重要。学习第二语言时,先要学好各音素内容的本音本调,然后在语流中掌握音变规律。


点击围观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曹文解析“声调先行,语调随从”的语音教学理念


三、“汉语拼音知识点查询系统”的构建


教材中语音部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练习”。如果有足够多的、针对性强的语音练习,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目前各种汉语语音教材中的练习材料难度不一、选词标准不一,部分教材练习的随意性较大。如果有一个便捷的检索工具,使用者输入检索条件,瞬间出现符合条件的所有词汇,就能便于教学和教材编写。


“汉语拼音知识点查询系统”(姜丽萍等,2021)以《汉语国际教育用分级汉字表》3000字、《HSK 考试大纲》5000词、《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简称 PSC 词表)17,041词、《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简称 BZ)3000 字和11,092词为字词来源,对这些字词进行了切分和标注。字表包括《汉语国际教育用分级汉字表》3000字、BZ3000字和《HSK考试大纲》5000词拆分出的2663个汉字、PSC词表拆分出的3794个汉字、BZ 词表拆分出的2972个汉字,除去重复汉字,共3867个汉字;给汉字加上拼音(含一字多音)后,共4629个字条,每个字条都标注了来源。词表包括《HSK考试大纲》5000词、PSC词表17,041词和BZ11,092词,除去重复词条,加上拼音(含一词两种读音,例如“过去”)后,共 20,145个词条,并为每个词条标注了音节数、来源/等级。


从教学和学习需求出发,对汉语语音知识进行细粒度分解:声母分解至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韵母分解至组合特征(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还包括开头元音的类别(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复韵母还进一步分解为前响、后响和中响,鼻韵母还进一步分解为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声调分解为调型特点和调值特点;另外对连读变调、儿化、轻声这些超音节音变现象也进行细化分类。这些分类,一方面可以把练习材料分门别类,满足不同的训练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对学习者语音偏误进行细化梳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五种查询系统:单字搜索查询、汉语拼音查询、声母和韵母特征查询、多音节及多音节组合查询、音变查询


四、“中文 + 职业技能”教材

语音部分的编写


汉语教学走过了 70 年的历程,在语音教学和教材编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前文所提到的编写特点和编写原则。“中文+职业技能”教材语音部分的编写应在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专门用途类教材的特点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职业技能类教材以专业词汇为主,语音学习和训练的初期要重点训练专业词汇的发音,在相对系统地学习语音知识的过程中加强专业类词汇、句式和语篇的训练,体现音素学习与专业语流相结合的原则。


(一)建立专业字词库


借鉴上文的“汉语拼音知识点查询系统”的设计和标注方法,首先建立专业汉语字词库。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编写的六套教材《中文+物流》《中文+汽车》《中文+机电一体化》《中文+旅游》《中文+电商》《中文+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例,按照每一套教材初、中、高的词汇建立词汇表,并把词表中的词拆分成字,建立字库,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建立相关专业的进一步扩展的字、词、句库,以保证教学和教材编写中词语的选择具有针对性、层级性和系统性。


(二)设计针对性训练内容


1.核心字的训练

通过对上述相关教材词语的拆分和字频统计,常用的汉字有“库”“工”“图”“人”“尺”“电”“路”“输”“赔”“员”“货”“区”“站”“管”等,再把每个字输入到“汉语拼音知识点查询系统”去搜索,查询这些字是否是多音字及其带词情况。


以“库”这个汉字为例,通过“查询系统”得知,该字属于《汉语国际教育用分级汉字表》2级字,也是BZ字表 5 级字。教材编写时,学习声母k和韵母u都可以用“库”作为重点字来训练。同样,可以进一步筛选专业常用字训练u,像上面的“图”“路”“输”等。如果训练声韵调组合,可以进一步筛选“查询系统”中“库”所带的词,再根据难易度和训练类型选择。当然最重要的是从自建的专业词库筛选,两者结合扩大选词范围。以“库”为例,如果训练声调组合,可以用到以下一些专业词汇。



一声+库:仓库 金库 出库

二声+库:国库

三声+库:宝库 水库
四声+库:数据库 入库





2.核心词的训练

同上,根据各专业类型确定不同行业的核心词,以便重点训练。首先通过自建的专业词库筛选出搭配能力强的核心词,如“包装”“工作”“酒店”“运输”“货物”“作业”等,再按照级别、类型、搭配能力等进行针对性训练。以“运输”为例,可以搭配成“公路运输”“海上运输”“陆路运输”“联合运输”“集装箱运输”“零担运输”“整车运输”等。专业词汇的提前介入,可以多次重现核心词的发音,待到真正学习和运用时,该词的正确发音习惯已经形成。


3.核心句的训练

每个专业所使用的句型不尽相同,但汉语的句型是有限的,应提炼出典型句式,进行举一反三式的训练。

典型句式

  • 货架在哪儿?

  • 形状规则的是标准件 , 比如书本,可以用纸包装。

  • 形状不规则的是异形件,比如鲜花,可以用塑料包装。

典型句式的绕口令

  • 这是角尺,不是脚趾。 

  • 电池不能放在电磁炉里。

交际会话

  • A:请问,信息检索中心在哪儿?

    B:出了车间门右拐,一直走,前面那个白色的房子就是。

  • A:你知道礼宾员的工作吗?

    B:帮客人打开酒店大门,并向客人问好。


4.语篇的训练自编跟单元主题相关的短文进行朗读训练,尽量编入核心字词和句型


(三)“中文+职业技能”教材语音部分编写的实施


1.建立先集中后分散的语音部分编写大纲

根据“语音教学贯穿始终”和“音素与语流相结合”的原则,先进行集中的语音内容的学习,包括声韵调和音变等内容。可以按照汉语拼音系统推进,也可以根据课文主题内容安排,但是要具有相对的系统性。


训练的内容以常用生活词汇(通过“查询系统”搜索)和专业词汇为主(通过自建的字词库搜索)。集中学习10—30学时以后,分散到每课进行系统的扩展训练和偏误纠正训练。扩展训练包括词重音、句重音、语篇等的训练,偏误纠正训练包括难点音和学生易出现偏误音的训练。


2.每课语音部分的体例

语音教学学、练、用不可分割,体例上建议基本构架为:学、练、用。 


:即系统学习语音知识和理论。

:包含两个部分,一是针对该课所学音素的核心字、词、句的练习,二是针对重点、难点和偏误的练习。

:根据该课主题编写交际性练习,比如绕口令、交际会话、语篇等。


 五、思 考 


“中文+职业技能”教材语音部分的编写要处理好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通用汉语教材语音部分的编写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有效的编写原则,比如“贯穿始终”“音素与语流相结合”“突出难点”“形象化”等,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细化和相互配合。


“中文+职业技能”教材应在继承前人教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专业中文的特点在训练内容和方式上有所发展,比如:构建各专业技能的字、词、句库,编写符合应用场景的典型句子和交际会话,提供多模态的练习题,布置具有实操性的任务等。


点击围观北京语言大学杨玉玲教授分享的多模态词汇教学方法

今天我们进入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文+职业技能”教材发展,需要在顶层设计、大纲建设、具体实施等方面全方位建构。教材建设需要教学理论和教学理念的指导和支撑,也需要课程、内容、方法、手段的相互联系和优化,更需要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和习惯等,这需要有系统科学的设计和建构,也需要结合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未来应进一步建设基于职业技能的语音数据库,同时建构数字化语音学习平台,使“中文+职业技能”迈向一个新台阶。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姜丽萍,2008. 对外汉语教学论 [M].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2]姜丽萍,等,2021. 汉语拼音知识点查询系统 [DB/OL].http://47.94.155.105:9604/#/.

[3] 李泉,等,1996.《新编汉语教程》的设计、实施及特点 [J]. 语言教学与研究(2):14.

[4] 刘九毓,2013. 对四套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语音部分的考察与分析 [D].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

[5] 刘珣,2000.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

[6] 刘珣,邓恩明,刘社会,1982. 试谈基础汉语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J]. 语言教学与研究(4):64-75.

[7] 毛悦,2010.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要素教学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8] 任远,1985. 基础汉语教材纵横谈 [J]. 语言教学与研究(2):10.
[9] 赵贤州,李卫民,1990. 对外汉语教材教法论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10]周小兵,2009. 对外汉语教学导论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
[11]周奕,2006. 略论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难点频现”原则 [J]. 语言文字应用(S2):6-8.


本文摘编自

《首届专门用途中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首届专门用途中文

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姜丽萍主编,外研社,2022)


《首届专门用途中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涉及“商务中文”“医学中文”“法律中文”“体育中文”“旅游中文”“工业/工程中文”“科技中文”“影视中文”“能源中文”等多个领域,对专门用途中文构词规律、词表构建、课程体系建设、线上教学、文化教学、教材建设、教师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促进了专门用途中文教学出理论、出标准、出教材、出模式、出人才


左右滑动查看完整目录



资源推荐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前沿:

选题、方法与工具”系列课程

06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左右滑动了解系列课程详情

(序号代表讲座顺序)

专门用途中文教学是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和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专门用途中文教育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特点如何?人工智能时代“中文+”研究有哪些新的可能性?

为助力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者及专业学生了解行业前沿研究动态,开拓研究视野,高效掌握开展学术研究及论文写作的方法,我们联合姜丽萍、李泉、刘华、孟凯、吴应辉、吴中伟、赵杨、郑艳群、周小兵(按专家姓氏音序排列)9位专家重磅推出了“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前沿:选题、方法与工具”系列课程(点击了解)系列课程将围绕国际中文智慧教育、教学法创新、专门用途汉语、语料库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词汇教学、教师发展、教学资源研究等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系统剖析前沿研究问题及趋势,提供学术选题灵感、研究方法与工具,助力学术论文写作。


扫码报名系列课程



北京时间5月13日(周六)10:00~12:00,由北京语言大学吴应辉教授主讲的系列课程先导课——“国际中文研究热点、前沿与趋势”即将重磅开播,欢迎点击“预约”按钮免费预约线上直播~


点击免费预约先导课



《30天突破汉语拼音》


姜丽萍等著(外研社,即将出版)

本书由北京语言大学具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的教师团队编写,旨在帮助汉语学习者更快、更好、更扎实地学习汉语语音,养成正确的发音习惯,为学好汉语奠定坚实的基础。本书主要讲练声母、韵母、轻声、儿化、变调、连读、重音、句调、停顿等汉语语音知识。全书共分为30天的学习内容,每天的内容包括“学一学”“练一练”“辨一辨”“用一用”四个板块。通过学习本书,汉语学习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扎实地掌握汉语发音要领,切实提高自己的汉语发音水平。


课程丨汉语语音教学资源库建设

与语音教学模式建构



为帮助老师们系统掌握汉语语音教学的模式与方法,充分利用汉语语音教学资源库高效开展语音教学,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姜丽萍老师进行了汉语语音教学资源库建设与语音教学模式建构主题分享,姜老师围绕汉语语音教学资源库建设、语音教学模式建构两大主题,基于语音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场景分析,深入剖析了基于资源库的语音教学模式的建构,总结提炼出了高效的语音教学方法,并提出了互联网时代语言教师加强信息素养的途径。扫码即可报名学习。

扫码观看完整版视频



往期精选

1

重磅上线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前沿:选题、方法与工具”系列课程

2

速览∣首届专门用途中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3

崔希亮 | 国际中文教育的十二个重点研究领域

4

郑艳群 | 国际外语教育技术研究动态及热点分析

5

郑艳群丨在教育变革和技术变革中思考国际中文教育的前景

6

吴应辉丨国际中文教育新动态、新领域与新方法

7

曹文丨国际中文语调教学当有内容之我见

8

日拱一卒丨如何查找高质量的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文献?

9

日拱一卒 |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常用的语料库有哪些?




编辑 | 彭妙碧 李文雅

美术编辑 | 张文馨(实习)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

来自微信订阅号:外研社国际汉语

欢迎分享与转发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教学资源网

教师发展课程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系列课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外研社国际汉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