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麦迪科技:临床信息化龙头(深度)| 国君计算机

齐佳宏 计算机文艺复兴 2022-11-05


公司深度系列

— 作者:齐佳宏

1.  临床信息化龙头

◆ ◆ ◆ ◆



麦迪科技是临床信息化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成立于2009年,专注于提供临床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和临床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公司的软件产品主要包括麻醉临床信息系统、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院前急救信息系统、血液净化信息系统和临床路径信息系统等;临床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数字化手术室、数字化病区、数字化急诊急救平台等。2018年公司自制软件营收占比61%,整体解决方案营收占比22%。2019年10月,公司收购海口玛丽医院51%股权,进军辅助生殖领域。




3Q2019公司营收、净利增速有所下滑。2018年公司实现营收2.84亿元,同比增长6%,归母净利0.55亿元,同比增长9%,较2017年有所下滑。


定增募资10亿补充流动资金,大股东大比例认购。2020年2月27日,公司公告定增预案,拟以39.38元/股发行股票不超过2539.36万股,募资不超1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翁康、陈吉霞、岳海资管、富国基金、民生证券以现金参与认购。本次定增有两点值得关注:
1.公司实际控制人翁康认购5亿元,认购比例达50%,大比例认购体现了其对公司发展的信心。定增完成后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 将上升至26.95%(原21.74%),公司控制权亦得到巩固。
2.医疗信息化行业具有“轻资产、重资金”的特点,对于流动资金以来程度较高。公司客户以公立医院为主,这些机构通常在上半年制定投资计划,合同落地和验收付款则主要集中在下半年,而公司的费用是均匀发生的,因此保障充足的流动资金是公司进行业务经营与扩张的重要条件。此次定增补充流动资金有助于公司优化资本结构,在CIS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亦有望加速公司对于辅助生殖资源的整合。

2.  CIS建设大势所趋,市场下沉打开增量空间

◆ ◆ ◆ ◆



2.1. CIS正逐步成为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心医疗信息化分为HIS、CIS、GMIS三个阶段。根据国际上的医疗系统信息化水平进行划分,可将医院信息化发展分为医院管理信息化(HIS)、医院临床医疗管理信息化(CIS)、区域医疗卫生服务(GMIS)等三个阶段。其中HIS以医院收费为中心,涉及挂号、核价、住院登记等环节,其核心是对院内人、财、物等资源进行调配;与HIS不同,CIS系统以患者为中心,涉及护理、影像、检测、手术麻醉等环节,主要处理临床信息;GMIS则致力于在各医院建立起HIS、CIS系统后实现医院、卫生行政管理机关、医保机构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实现资源优化和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由HIS到CIS再到GMIS的演进过程本质上是IT技术对于医院从非业务体系到业务体系的改造,再到外部连接的过程。



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由HIS逐步向CIS、GMIS演进。根据亿欧智库的数据,目前国内的三级医院已基本实现HIS系统全覆盖,二级及以下医院的HIS系统覆盖率也已达到80%。在此基础上,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逐步转向CIS系统。
宏观视角:CIS相关模块市场规模增速高于HIS模块。根据IDC的预测,2018-2023年集成平台和临床数据仓库、电子病历等系统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速分别达16.5%、15.7%,远高于HIS(8.1%)。


微观视角:CIS相关模块的建设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优先级较高,且在持续上升。根据CHIMA的数据,2019年电子病历系统、临床信息系统(此处的概念更为狭义)、数字化影像存储交换系统等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优先级较高,而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临床数据仓库等模块的建设优先级在过去几年中上升较快。


2.2. CIS市场下沉打开增量空间2.2.1. 手麻/ICU等信息系统建设程度低医院对于重症监护信息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系统/手术麻醉系统等的建设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根据CHIMA的数据,截至2018年,医院重症监护信息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系统、手术麻醉系统的建成比例分别为21%、25%、27%,均未超过30%。


2.2.2. 市场下沉带动市场空间扩容3.7倍公司核心产品在三级以下医院的渗透率远低于三级医院。CHIMA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在样本中三级以下医院门急诊医生工作站系统、手术麻醉信息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系统、重症监护信息系统的渗透率均不超过35%(分别为31%、15%、13%、8%),低于三级医院渗透率21-24pct,表明公司核心产品/解决方案在三级以下医院仍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CIS建设逐步向二级、一级医院渗透,为公司核心产品/解决方案打开增量市场空间。


从医院数量上看:截至2018年,我国医院数量(含一、二、三级及未定级医院,不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3.3万个,为三级医院数量的13.1倍;其中二级医院数量0.9万个,为三级医院数量的3.5倍。


从床位数量上看:截至2018年,我国医院床位数量(范围同上)数量652万个,为三级医院床位数量的2.5倍;其中二级医院床位数量255万个,与三级医院床位数量基本持平。


三级以下医院带动手术麻醉信息系统/重症监护信息系统市场空间扩容166亿元,增量市场为三级医院的3.7倍。若采用下表中的假设,手术麻醉信息系统、重症监护信息系统市场空间分别达到82亿元、129亿元,其中由三级以下亿元带动的市场空间分别为67亿元、100亿元,分别为三级医院市场空间的4.4倍、3.4倍。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测算中并未考虑医院数量和床位数量的增长。事实上,2015-2018年全国医院数量复合增速6.2%,医院床位数量复合增速6.9%,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医院数量与床位数量将持续增加,带动手术麻醉信息系统/重症监护信息系统建设市场进一步扩容。


2.3.兼具诸多优势,尽享行业扩容饕餮盛宴兼具多方面优势,公司有望尽享行业扩容饕餮盛宴。公司深耕CIS多年,我们认为其在产品、客户资源、技术、渠道等多方面均建立起了明显优势,这将帮助公司尽享行业扩容利好。
专业化的产品优势临床信息采集涉及多种诊疗设备,且各类设备往往来自不同的厂商,型号亦存在差异。公司广谱信息采集平台能够对各类相关诊疗设备的数据进行自动采集,且不受厂家/型号限制。
客户和品牌资源优势在医疗信息化行业存在着明显的强者恒强特点,客户资源优势尤为重要。1)医疗信息化系统的日趋复杂,模块数量日益增加,导致系统间的耦合性增强。2)医生、护士的用户习惯以及数据迁移成本导致了较强的用户粘性。3)与三级医院以及二甲级以上医院在IT建设中以医院支出为主不同,低级别医院进行IT建设通常由地方政府出资。为最大程度地规避责任与风险,在采购过程中往往会参考高级别医院。
公司在医疗机构、非医疗机构两个方面均积累了大量优质客户:
医疗机构:公司核心产品在三甲医院的市占率高。截至2019H1,公司用户已覆盖全国32个省份,超过 1600 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甲医院400多家。根据我们的测算,公司核心产品在三甲医院中的市占率(此处市占率=采用公司某系统的医院数量/已经建设了该系统的医院数量)超过70%,反映了公司在手术麻醉信息系统、重症监护信息系统等领域的领先地位。且由于三甲医院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有助于公司在CIS系统建设向低级别医院渗透的过程中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


需要说明的是,受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在这个测算中采用了两个比较强的假设,可能会导致对公司核心产品的市占率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
1)粗略认为公司已覆盖的400多家三甲医院均同时采购了公司的手术麻醉信息系统、重症监护信息系统,而事实上会存在部分客户仅采购了公司其中一套信息系统或采购的是公司其他产品。由于公司手术麻醉信息系统业务开展早于重症监护信息系统,采用该假设对于后者的市占率高估程度相对较大;
2)粗略认为全国三甲医院的手术麻醉信息系统、重症监护信息系统的渗透率与CHIMA统计结果中三级医院对应系统的渗透率相同,而事实上三甲医院的渗透率会高一些,导致对已建成系统的三甲医院数量存在低估。
非医疗机构:公司与其他主流医疗信息化厂商的合作关系大于竞争关系。公司的主打产品专业化程度较高,导致公司与传统HIS厂商等其他医疗信息化厂商的关系更多时候体现为互补而非竞争。事实上,包括卫宁健康、创业惠康、和仁科技、东华软件、方正国际软件、同方股份、智业软件等在内的主流医疗IT企业都是公司的重要客户。
综上,公司多年以来积累的三甲医院与医疗IT头部企业客户资源将成为公司抢占低级别医院市场的重要优势。
技术和研发优势公司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采用产品化与客户化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完整的版本管理机制,能够保证及时把医院的共性需求添加到主版本中,提升了产品化率,这有助于公司快速占领标准化程度更高的低级别医院CIS市场。
营销服务优势由于CIS的建设遵循从高等级医院向低等级医院扩散的路径,现阶段市场下沉的主力是二线医院,这些医院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个性化及服务需求。截至2019H1,公司已建立起覆盖全国32个省份的营销网络,各网络均配备一线销售人员、实施人员、研发人员,并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苏州、福州、昆明、西安、乌鲁木齐等地设置了服务中心,能够对客户需求进行快速响应,有助于公司进行客户维护与拓展。


2.4.受益应急急救系统建设提速,苏州531项目望成标杆应急急救系统建设有望提速。2019年3月,卫健委发布《2019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指出“建立院前医疗急救中心(站)与院内急诊的信息共享机制,力争到2020年,各地逐步建立起基于‘五大中心’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体系和院前院内信息共享网络”,急诊急救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有望提速。
公司在应急急救系统建设方面优势明显。急诊急救系统的建设涉及院前和院后两个环节。一方面,因为院前系统建设涉及救护车,而很多地方的救护车归120调度,其隶属关系并不在医院,导致很难仅仅通过对于医院的单点突破进行急诊急救系统建设。另一方面,若建设方此前的业务积累仅仅在外围,缺乏医院业务积累,要进行院后环节也会比较困难。故进行应急急救系统建设必须具有提供院前、院后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能力。公司在数字化手术室等领域积累深厚,能够对院内、院外业务进行有效打通,具有明显优势。
苏州531项目望成标杆。公司深度参与苏州市政府《苏州市健康市民“531”行动计划》,在苏州市急救中心建设了全市智慧急救平台,建立了区域智慧急救大数据中心和质控平台,为全市急救车、急救站和医院提供统一的数据交换和大数据管理服务;同时建设了市急救中心指挥会诊中心,实现了对全市急救运行情况的实时展现。截至2018年12月,经过智慧急救平台已救治患者超8.6万人次,经过预检分诊系统分诊超120万人次,构建起了区域智慧急救协同救治网络。在531项目建设过程中有全国各地的卫健委及医疗机构领导进行参观,该项目有望成为应急急救系统建设的标杆。


3.切入辅助生殖蓝海

◆ ◆ ◆ ◆



3.1. 辅助生殖为蓝海市场3.1.1. 不孕不育比例上升,辅助生殖潜在需求增加我国正面临较为严重的不孕不育问题。1)我国不孕不育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我国不孕不育率已由2016年的15%上升至2018年的16%,并有可能到2023年上升至18.2%。2)根据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Endocrinology在2015年的调查结果,94%的我国受访医生表示在2013-2015年间接触的不孕不育患者数量在增加,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国家,且受访的我国医生中无一人表示其接触的患者数量在减少。


我国不孕不育问题趋于严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高龄产妇比例上升。不孕率随产妇年龄增加而上升。根据易凯资本的数据,女性的不孕率随年龄上升而上升,尤其是在30随以后,这一趋势尤为明显。数据显示,20-24岁女性不孕率仅为3%,而30-34岁女性不孕率则达到8%。


我国产妇的平均年龄正处于上升趋势。一方面,随着晚婚晚育观念逐步被接受,加之部分城市生活压力较大,我国平均初婚年龄已经从1990年的21.4岁上升到了2017年的25.7岁,初育年龄由23.4岁上升到了26.8岁。另一方面,随着二孩的放开,我国迎来了二胎生育的高峰期,二胎及以上新生儿占比从2013年的35.6%上升至2019年的59.5%。


男性精液质量下降。1)根据第三军医大学针对1985-2009年我国正常男性精液质量文献的检索,从精子密度、精子总数等指标来看,我国男性精液质量呈下降趋势。2)易凯资本的数据显示,我国由男方造成的不孕不育比例高达60%(含男女双方共同造成10%),高于女性(40%),而精液异常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占57%)。



人流数量较多。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数据,在2014-2018年间,我国平均每年有970万人进行人工流产,考虑到部分孕妇采用药物流产或由于个人原因在未注册的私人诊所进行人工流产,实际数字会更高。而流产会大幅提高不孕不育的概率,根据研观天下的数据,继发性不孕不育患者中88.2%有人工流产的经历,若重复流产4次,则不孕几率高达92%。


年轻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工作习惯。目前大多数年轻人存在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运动量不足等情况,加之心理压力较大,也可能造成不孕概率的提高。
由于上述趋势在短期内均难以逆转,预计我国不孕不育夫妇数量仍将持续增加。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至2023年我国不孕不育夫妇将增加至约5030万对,这些夫妇均为辅助生殖市场的潜在客户。

3.1.2. 生活水平上升,由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转化的比例上升较高的治疗费用是辅助生殖潜在客户向实际客户转化的一大障碍。目前治疗不孕不育的方法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常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生殖,其中辅助生殖方案(含人工授精、配子移植、试管婴儿三类)妊娠率高于常规药物治疗,尤其是试管婴儿妊娠率能达到40%-50%,但治疗费用相对较高,根据蛋壳研究院的数据,人工授精平均需要3个周期,每期治疗费约5000元;试管婴儿平均需要2个周期,每个周期治疗费用约4-6万元(根据采用的第一至第四代技术会有差异)。较高的治疗费用是潜在客户向实际客户转化的一大阻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孕不育市场中从潜在需求向实际需求转化的比例会提升。1)2014-2018年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我国个人卫生支出由1.13万亿增长至1.69万亿,CAGR为10.6%;2)根据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Endocrinology的研究,我国采用费用相对较高的辅助生殖手段(IUI/OI、ART)进行治疗的不孕不育夫妇比例已超50%,表明人们对于辅助生殖较高的治疗费用的接受程度上升。


2023年我国辅助生殖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5亿美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2023年我国接受辅助生殖服务的患者将达到85.5万人,市场空间达到75亿美元,在全球市场中占比达23.7%,2018-2023年CAGR达14.6%;与此对应,IVF取卵周期总数将达132.6万个,CAGR为14.2%。


3.1.3. 辅助生殖服务呈供不应求状态辅助生殖服务呈供不应求的状态。由于牌照申请门槛较高、人才相对不足、初始投资较多(会在后续章节详细论述)等多方面原因,我国辅助生殖服务机构数量较少,截至2018年末共有498家,呈供不应求的状态。1)根据创璟资本的数据,2017年东南地区一线城市IVF取卵手术的排队时间长达6-12个月,西部地区平均排队时间也达到1-3个月。2)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结果,2018年我国辅助生殖服务渗透率仅为7%,远低于美国(30%),仍有大量需求未被满足。


由于供求不匹配,辅助生殖行业利润率较高。已在港交所上市的锦欣生殖2017、2018年毛利率分别达到45.6%、44.8%,净利率29.8%、22.9%。


3.2. 竞争格局分散,介入门槛较高3.2.1. 位于产业链下游的医疗服务环节价值量较高辅助生殖产业链分为三个部分。辅助生殖产业链上游包括辅助生殖药物、检验试剂、器械供应商等,主要逻辑是进口替代;中游主要为提供相关服务的互联网平台,这类机构起到的更多是渠道商的角色,利用与辅助生殖有一定关系的服务(如在线问诊、生殖课堂等)实现精准获客,从而为下游辅助生殖服务机构导流;下游的辅助生殖服务机构则负责辅助生殖的具体实施。除这三类主要玩家外,还会衍生出一些提供诸如生殖保险之类周边服务的机构。


下游辅助生殖服务是产业链中价值量较高的环节。整体而言,辅助生殖市场的上游和下游门槛较高,也聚集了产业的主要价值量,其中下游辅助生殖服务的价值量尤其可观。根据中国育儿网的数据,在试管婴儿费用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环节的费用占比超过50%。


3.2.2. 公立医院主导辅助生殖服务市场,集中度低且分布不均辅助生殖服务机构市场集中度低。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若将IVF取卵周期数作为衡量市场份额的标准,2018年辅助生殖服务机构CR5的市占率仅为18.4%,且除中信湘雅外各医院市占率均未超过5%。


公立医院在辅助生殖服务机构中占主导地位。截至2018年末,在全国获批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中,公立医院占比达92%;对于各类技术中实施难度最大、妊娠率最高、牌照最为稀缺的第三代试管婴儿市场,获批参与的公立医院达44家,占比更是高达96%。


辅助生殖中心的地域分布不均衡。截至2018年末我国共有辅助生殖中心498个,平均每个省份16个。辅助生殖中心的地域分布不均衡,广东省有56个,而18个省份未达到平均水平。


3.2.3. 辅助生殖业务壁垒较高,牌照是最核心资源3.2.3.1. 牌照是最核心的资源辅助生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申请要求较高且申请流程较长。1)申请试管婴儿牌照需在医院资质、医生技术、试管婴儿周期数与妊娠率、医院规模和医疗设备等方面满足多项要求。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申请流程较长,且AIH(夫精人工授精)、AID(供精人工授精)、常规IVF-ET(第一代试管婴儿技术)、ICSI(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及PGD/PGS (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等五类批准证书通常相继发出,需先申请AIH等证书,执业若干年后才能获得ICSI等较复杂的证书,若从论证申请到申请ICSI资质成功往往需经历3年以上时间,且此后需每两年进行一次校验,若不通过,资格即被暂停。



从牌照的获批数量来看,辅助生殖牌照的发放有放缓趋势。1)2007年以前,我国辅助生殖市场处于发展初期,辅助生殖中心数量稀少(至2007年共有102家)。2)2007年,国家将辅助生殖技术许可审批权限下放至省级卫计委,审批速度有所加快。在2007-2012年间,我国平均每年新增辅助生殖中心51个。3)在2012年后,辅助生殖中心的数量增长又有所放缓,2012-2018年平均每年新增24个。



未来全国新增辅助生殖中心的空间仅有77个。2015年12月,卫计委发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配置规划指导原则》,提出按照常驻人口数、按照人口服务量比值法作为当地辅助生殖机构数量的上限(只需要满足其一),若超出该上限则应停止筹建新的辅助生殖机构。根据这一标准,我国生殖中心总量的空间约为575个,潜在新增空间仅有77个;且剩余额度集中在四川、云南等省份,有17个省份无法继续新增辅助生殖机构。(详细测算结果见附录)



综上,辅助生殖牌照申请要求高、审批周期长,且增量空间有限,未来仍将是辅助生殖行业的重要壁垒。
3.2.3.2.除牌照外,人才、信誉、资金等也是重要壁垒资金壁垒:对于新进入辅助生殖市场的医疗机构而言,初期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所需的医疗设备及产品,而根据动脉网数据,在国际上一个新成立的生殖医学中心第一年大约能够完成约100例使馆婴儿治疗,第二、第三年这一数字将分别增加至200、500例。考虑到在购置设备和产品的资金投入在牌照申请之前,而牌照申请周期漫长,这就意味着一家新的辅助生殖中心从资金投入到实现盈亏平衡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
人才与声誉壁垒:中国患者更愿意在拥有著名医生、具有大量临床成功经验的辅助生殖机构进行治疗。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经验丰富的医生相当稀缺,整体经验也相对不足,而无论是招募或培养这些专业人才还是积累成功案例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及资源。

3.3. 收购海南玛丽医院,辅助生殖望成新增长点2019年10月,公司以3886.2万元收购海口玛丽医院51%股权,后者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玛丽医院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现代化民营专科医院,技术力量主要在生殖医学科、妇科和男科三大领域。控股玛丽医院将对公司产生以下积极影响:
增厚业绩。玛丽医院2018年营收3017万元,净利润508万元,分别为公司2018年营收、净利润的10.6%、12.9%。玛丽医院承诺2019-2021年扣非净利润510/688/720万元,若假设其未来几年利润率不变,则对应营收3026/4082/4272万元。


获取辅助生殖牌照与宝贵经验,且在海南省内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玛丽医院生殖医学科已于2016年4月经省卫计委核准正式运行夫精人工受精(AIH)、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卵胞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
1.根据前文所述,若根据卫健委的指引,海南省内将无法新增辅助生殖机构;
2.在省内现有的8家辅助生殖机构中,除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综合实力上明显优势外(省内唯一可开展第三代试管婴儿的医院,且相关科室在职人员、医师数量最多),玛丽医院在职人员数量(34人)、医师数量(1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数量(7人)均多于其他竞争对手,在省内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与公司CIS业务形成有效协同。收购玛丽医院是公司实践从专科专病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向专科专病的服务生态跃升的重要一步,且公司在CIS领域的多年积累有助于其提升辅助生殖业务妊娠率。

4.盈利预测与估值

◆ ◆ ◆ ◆



4.1. 核心假设营收情况:1)CIS业务:①随着手术麻醉信息系统、重症监护信息系统建设向三级以下医院下沉,公司相应产品的营收会加速。②公司积极拓展应积急救系统建设,亦贡献增量。2)辅助生殖业务:由于收购玛丽医院在2019年10月完成,对2019年营收拉动相对有限,2020年起玛丽医院开始对公司营收起到一定拉动作用,在业绩承诺期内假设玛丽医院均能完成业绩承诺。
毛利率情况:1)由于市场下沉后产品化率提升,自制软件业务毛利率稳中有升;整体解决方案毛利率保持稳定。但由于自制软件毛利率大幅高于整体解决方案的毛利率,在整体解决方案占比提升的过程中,业务结构变化将对公司CIS业务的毛利率产生一定不利影响。2)辅助生殖业务的毛利率基本稳健。
费用情况:公司销售和管理费用率基本稳健。
4.2. 盈利预测根据核心假设,预测2019/2020/2021年营收3.28/4.30/5.07亿元,增速15%/31%/18%;净利0.69/0.90/1.07亿元,增速24%/31%/19%,EPS 0.61/0.80/0.95元,增持。
4.3. 公司估值公司是CIS行业龙头,在手术麻醉信息系统、重症监护信息系统、应急急救系统建设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选取与公司同处于医疗信息化赛道中的卫宁健康、思创医惠、久远银海等作为可比公司。


PE估值法:2020年行业平均58.7倍PE,基于行业平均水平,考虑到公司作为CIS领军者给予一定溢价,并考虑到玛丽医院并表因素,我们给予公司2020年70倍PE,对应合理股价为56.00元。
PS估值法:2020年行业平均10.5倍PS,基于行业平均水平,并考虑到公司作为CIS领军者给予一定溢价,并考虑到玛丽医院并表因素,我们给予公司2019年17倍PS,对应合理股价为73.07元。
结合PE与PS两种估值方法,给予目标价64.53元。

5.风险提示

◆ ◆ ◆ ◆



医疗信息化资金大幅缩水。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部分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在此次疫情影响下,政府财政状况可能发生恶化,导致无法为医疗信息化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
辅助生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公司此前并无辅助生殖业务经验,在收购海口玛丽医院后,整合效果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公司辅助生殖业务拓展低于预期。

6.附录:各省份可新增辅助生殖机构数量测算表

◆ ◆ ◆ ◆




合规声明:本文节选自国泰君安正式研究报告《CIS加速渗透的受益者,辅助生殖蓝海的生力军》,报告入库时间:2020年3月8日,如需报告原文PDF请后台留言。


  - end -  
欢迎加入专家交流群!欢迎所有产业内的盆友(包括云计算、网络安全、医疗IT、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后台留言加入我们的专家交流群(不收取任何费用)。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系统的计算机产业研究框架,提高整个A股的IT行业研究水平,减少韭菜数量,普度众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