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三中全会公报,三个高频词值得细品!

程正龙 重庆瞭望
2024-09-08

为期四天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已于昨天闭幕。会后发布的5000余字公报,内容异常丰富,引发广泛关注。

梳理这份众人翘首以盼的公报,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是党中央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和历史担当。其中,“发展”“改革”“中国式现代化”等关键词高频出现,释放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信号——

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纲”,以改革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将聚焦“经济体制”“文化强国”“生活品质”“美丽中国”等领域,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值得一提的是,全会明确了两个重要的“时间表”:一个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等。另一个是,到2029年,即新中国成立80周年,完成决定中提出的改革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记者 王晔 摄/新华社

在数千字的公报中,“改革”一词被反复提及,共出现了53次。这也不难理解,因为此次全会的主题词便有“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其突出作用和重要意义在公报中再次得到彰显。

深化改革不停顿,扩大开放不止步。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发展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改革不断前进也能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概而言之,要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应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用好全面深化改革这一重要法宝,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进步。

公报中伴随高频词“改革”一起出现的,是一项项与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日常密切相关的具体改革举措。

例如,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等,这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加具象化。

一个细节是,全会提出的“七个聚焦”中,排在首位的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在一系列部署中,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样排在首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

不难发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加快落地见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实现“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

▲2023年11月1日,在重庆市北碚区歇马街道医保政务服务分中心,工作人员给居民讲解医保政策。秦廷富 摄/新华社

在公报中,“中国式现代化”一词贯穿始终,出现了22次,不仅体现在全会的主题词中,也体现在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方面面。换而言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

纲举方能目张。只有“举”好中国式现代化这个“纲”,才能去“张”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个“目”。因此,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从历史方位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

而从现实意义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再从战略支撑看,此次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观点、新论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具体而言:

  •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

毫无疑问,随着改革共识的不断凝聚,以及社会活力的持续激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将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

全会的一大亮点,是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特别是市场经济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给出了应对之策,让各方吃下“定心丸”。比如,针对市场主体被区别对待的问题,全会明确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2023年7月26日,浙江省诸暨市东白湖镇娄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明共富会客厅内,网格长现场调解纠纷。记者 徐昱 摄/新华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改革效果好不好,人民最有发言权。

在公报中,“以人民为中心”的信号明显,这从出现了15次的高频词“人民”中就能窥见一斑。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无疑是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明确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取向。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事实上,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正是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生动注脚。

悠悠万事,民生为本。此次全会系统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举措中,“人民至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比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又如,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上,要丰富各层级民主形式,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现实地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改革任务越繁重,越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新征程上,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最需依靠的,也是人民。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才能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共同将新时代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责编丨王祥
责校丨伏一晨 郑钰潇 实习生李青霖 付涵 周欣潼
审核丨王方杰

长期征稿,每篇稿费2000~10000元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
往期精彩内容

● 文科生该如何给自己“正名”?

● 为什么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 便民热线缘何成了“许愿热线”?



扫二维码添加重庆瞭望小编微信
邀请加入读者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重庆瞭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