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7月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授权发布】周总理泰国养女的中国情缘

俞梅荪 世外之友 2021-04-16

     2017年3月5日,我在上海而在七宝镇修鞋,与60后的修鞋匠

    【作者简介】俞梅荪,1953年生,上海市长宁区69届初中毕业,到江西省南城县新丰乡农村插队落户8年,之后当工人;1984年北京大学法律系经济法专修科毕业,在国务院经济法规研究中心从事立法工作,1988至1994年担任顾明同志的秘书(国务院办公厅秘书)


        
2016年7月,中央电视台播出《海棠依旧》电视剧,以周总理工作和生活而每年海棠花盛开的中南海西花厅大院为背景,再现他执政27年的风雨历程,包括其泰国养女的传奇故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海棠依旧》首映式,我见到身着旗袍,肩披彩巾,来自曼谷的周总理泰国养女68岁常媛夫妇携儿孙三代六人。该片共41集,第16至34集,不断穿插叙述她的传奇故事。


▲2016年6月26日《海棠依旧》首映式,周总理的泰国养女68岁常媛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门口签到,左为她的4岁孙子常周周。(俞梅荪摄)
   
周总理在万隆会议精彩亮相
  
  二战结束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无力控制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世界处于冷战时期。朝鲜战争后,中美之间的矛盾激烈,美国试图围堵新中国。

  1955年4月18至24日,周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印度尼西亚参加“万隆会议”,由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政府首脑(代表16亿人口,当时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的第一次峰会: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殖民主义,独立自主的处理本国事务和参与世界事务,努力发展经济为共同愿望。


▲1955年4月17日,周总理抵达雅加达机场,参加万隆会议。

         4月19日,会议第二天,伊拉克外交大臣贾马利攻击共产主义是“新式殖民主义”而激起轩然大波,锡兰总理发言有反华内容,我国被一些国家群起而攻之。周总理在午间休会赶写发言稿,下午4时45分上台作补充发言:“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之间可以互相了解和支持,不是互相疑虑和对立。各国不同的思想意识和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妨碍求同和团结,和平共处……”全场报以热烈掌声。
           
▲1955年4月19日下午4时45分,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作“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补充发言18分钟,全场报以热烈掌声。

  次日,周总理发表简短声明:“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谈判,缓和远东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这一声明顿时传向全世界而深受赞扬。(中美关系随后缓和而开始大使级会谈)
  
  在会下,周总理与各国首脑频繁接触,广泛沟通,从早忙到深夜,每晚只睡一二小时。他的真诚和智慧赢得与会者的广泛赞誉,而均成了朋友,日后前来我国发展友好关系。他倡导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南南合作”成了万隆精神,进而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传承至今。


▲万隆会议期间,周总理会见东道主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

▲万隆会议期间,左起,周总理和翻译、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亲切交谈。


▲1955年4月24日,周总理在万隆会议闭幕式发言。


▲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为各方人士签名留念    读者萧伟光:看到那么多外国朋友找周总理签名,充分显示文化修养与人格魅力的超国界性与超时代性。人能弘道,周总理散发的强大磁场,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外交最有中国味道、最富中国气象的部分,值得今人好好体究、纪念与弘扬。


▲周总理在万隆会议

   “1955年4月11日,中国代表团租用的印度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众号’在印尼上空爆炸,中国代表团13位成员遇难,是台湾特务的破坏。周总理原定乘这架飞机,因缅甸总理吴努要求在万隆会议之前,与周总理会谈。周总理提前数日乘国内航线到昆明,换乘汽车前往缅甸。”周总理秘书姚力和卫士长成元功均如此叙述。

        在万隆会议之前一个月,姚力前往印尼打前站而操办会务,直至会议结束,目睹周总理在万隆会议折冲樽俎的全过程。99岁的姚力回首往事,侃侃而谈,激情燃烧。
  

▲周总理秘书99岁的姚力精神矍铄


▲1956年12月15至17日,周总理和缅甸总理吴巴瑞在云南省畹町市参加“泼水节”(中缅两国边民联欢大会)而使用的车。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黄海斌先生参观畹町博物馆于2016年

  上世纪50年代,中泰两国分属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两大阵营。美国在东南亚组建集体防务条约组织,其总部设在曼谷。泰国政府追随美国,不承认新中国。

  《海棠依旧》第15集: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与泰国外长旺亲王接触,请他共进晚餐。旺亲王回国,对泰国披汶总理的首席顾问桑·帕他诺泰(简称“桑”)说:“谁说周恩来是土匪?他是中国的绅士、王子,他是天才的外交家。”桑认为,在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上,泰国离不开美国,但应同时与中国交往,这是小国在大国之间的生存之道,希望结束两国的敌对状态,转向友好。
  
“你们要做泰中友好的使者”

        1955年12月,泰国总理的首席顾问桑到仰光拜访中国驻缅甸大使姚仲明,商谈发展两国的友好关系,签署《共同声明》。桑派人秘密访华,为改善两国关系迈出了一步。
  
  披汶总理积极支持与中国的交往,开始经贸合作,但泰国官方仍坚持反华立场,支持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第16集:1956年8月,在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之际,桑毅然把子女12岁和8岁兄妹送到北京,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民,试图促进交流,成为泰中友谊的使者。兄妹俩多次被周总理和邓颖超接到西花厅作客玩耍,在周总理和邓颖超的关爱下生活和上学,长大成人。
  
  第18集:周总理在出访亚欧11国之前,委托外事官员廖承志照顾泰国兄妹,廖承志把两孩接到自家常住下来。廖母何香凝根据泰语发音,为其起了中国姓名:常怀(怀念泰国)、常媛(美丽女孩),受周总理首肯。

  1957年9月,泰国披汶总理调整政府的内外政策,改善对华关系,却加剧与军人集团的矛盾,而发生军事政变,披汶总理被推翻而流亡国外,总理首席顾问桑等两千人被以亲共亲华罪名逮捕。常媛兄妹无法回国了,周总理说:“你俩就是我的孩子。”周恩来沉着应对泰国政局变幻的艰难局面,派密使前往泰国,辗转见到狱中的桑,捎去常媛兄妹的信,使桑免除牵挂。
  
  桑坐牢8年,桑的夫人把桑和周总理来往的信件资料,用塑料袋封好,秘密埋藏在曼谷家中地下得以保存。
  
  第20集:因泰国政局的恶化和反华,常媛兄妹学会并熟练掌握中文后,不愿再学习泰语,不愿做泰国人。周总理开导其不要忘记祖国和母语,还为其请了泰语老师。在学校,同学们纷纷加入少先队、共青团,他俩也希望带上红领巾。周总理说:“你们要当好泰国人,要做好泰国人民在中国的友好使者。”


▲1961年少年常媛和周总理


▲2015年4月21日,中泰建交40周年之际,常媛在曼谷家中展示1961年少年时与周总理的合影。(新华网记者李芒茫摄)

  第25集:1966年“十年文革”开始,全社会的阶级斗争和排外之风愈演愈烈,常媛兄妹的处境十分艰难。1967年,北京大学的常怀被迫离开中国;之后,常媛被邓颖超送到河北农村成为下乡知识青年。1970年,常媛和英国留学生恋爱而要随其前往英国。周总理给英国使馆写证明信,使其得以顺利前往。
  
  第34集1972年,常媛随泰国代表团访华担任翻译,与周总理久别重逢。
  
  第38集:1975年初夏,邓小平接待泰国代表团后,向重病的周总理汇报。得知泰国总理克立将于7月1日访华并建交。周总理抱病出席两国建交的签字仪式,成了生前签署的最后一份外交协定。


▲1975年7月,在北京305医院,重病的周总理会见泰国总理克立,这是他会见的最后一位外国总理。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去世。之后,常媛的儿子出生,起名为“常念周”,寄托常氏家族对周总理的思念。


在曼谷常媛家中墙上的相片,邓颖超奶奶亲吻小孙子常念周。(新华社记者李颖摄)


1978年,常媛带着两岁的儿子常念周到北京,邓颖超奶奶亲吻小孙子常念周。(新华社记者李颖摄)
  
“周总理就是中国的软实力”
  
  2015年4月21日,中泰建交四十周年之际,常媛在曼谷家中接待新华社记者李颖专访。她说:“当时泰中两国互相排斥和敌对,泰国站在美国反华的第一线。我父亲桑是泰国政府反华政策的主要策划者和宣传者。”然而,周总理在万隆会议的热情友好和儒雅风度,特别是提出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赢得广泛赞誉,深深触动了桑。
  
  常媛说:“周总理是说话看着你眼睛的人,用真心交往。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没有‘软实力’这个词。可实际上,总理就是中国的软实力,他在国际舞台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周总理让所有接触到他,领略过他风采的人们而折服,让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国家的人们都能信服他,进而信服中国。”
  
  如今已成老者的常媛夫妇带着儿子常念周夫妇,携四岁和一岁的两孙子,大孙子叫“常周周”,一家三代六人千里迢迢前来参加纪念周总理去世40周年的电视剧《海棠依旧》首映活动,我感受到他们对周总理的深情厚谊。

        常媛(西林·帕他诺泰)说:“泰中一家亲,要代代相传。”
  
  天黑时分,我随常媛全家走出人民大会堂东大门,来到广场,送他们上了中巴车,悄然离去。

        风云际会,命运安排,当年有国有家而难回的常媛兄妹,在周总理和邓颖超身边学习生活14年,要比和其父母相处的岁月更长,与中国结下不解情缘。
  
   2016年7月,我的《海棠依旧》首映式纪实报道被有关网站和30来个微信公号推出,点击达50万,引起广泛关注。上世纪60年代常媛在北京中学的两位同学分别找到我,说是看到常媛的消息而兴奋,要联系久别的老同学。

  周一兵(上海学者)来信:“80年代,常念周就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当年我住北京,看着他长大,久违许多年,不知他长成什么样了?从本文图片终于看到如今成年的常念周而释怀。”

        金德安(在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工作期间与常媛相识)来信:“常媛大姐的父亲桑·帕他诺泰,为中泰建交做出极大贡献。常媛大姐在中国学习生活了多年,对中国人民充满感情,几十年如一日,不遗余力地为增进两国交流和合作努力工作。她感恩周总理和廖承志(国务院外事办副主任、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帮助,她的两个儿子取名‘念周’和‘念廖’分别毕业于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的优秀学生,像其母常媛那样积极投身中泰文化交流而做了许多实事。常念周在其成人礼的那年成立扶贫基金,积极争取国际援助,为云南贫困地区艾滋病患者的子女开办培训班,传授生活技能,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受到好评。常家三代致力泰中两国友谊的事迹传为佳话。”

        2017年1月8日,周总理41周年祭日,萧伟光(北大博士校友)来信:“关于‘周总理就是中国的软实力’,领袖的魅力是何时凸显出来的?值得思考,大概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国际秩序的形成而息息相关。帝制时代,君王一般都在深宫之中,如象棋中的将帅,微服私访其实是不被主流观念认可的,要各司其职而不能越俎代庖。周总理是中国文化熏陶与西方文化冲击背景下诞生的“先进中国人”的伟大代表,极具智慧,极富魅力,是我最仰佩的革命先辈。初中开始,语文老师就讲了很多周总理的各种小故事,诸如周总理和美国记者关于作为抗美援朝战利品的一支钢笔的对话,等等,对周总理的机智与幽默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6年6月26日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海棠依旧》首映式,左起,常媛和她正在签到的丈夫。(俞梅荪摄)


▲《海棠依旧》首映庆典,左1常媛之夫(背影)、左3起,常媛之子常念周抱着儿子常周周、其妻(右)(俞梅荪摄)


  ▲《海棠依旧》的编导和周恩来、邓颖超、邓小平、陈毅、习仲勋等扮演者。(俞梅荪摄)


▲《海棠依旧》首映庆典,与会者约800人。(俞梅荪摄)
  
从“万隆会议”到“一带一路”
  
  2015年4月22至24日,亚非国家20多位政府首脑和90多国政府代表汇聚印度尼西亚,在当年的会议大厅,隆重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习近平主席到会指出:“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亚非国家要坚持安危与共、守望相助,把握机遇、共迎挑战,提高亚非合作水平,继续做休戚与共、同甘共苦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
 
     如今,亚非各国的合作与交流更为紧密,利益更为交融,不但是求同存异、交流互惠的和平共存体,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当年,中国代表团以求同存异的理念,凝聚起亚非国家的团结、友谊、合作的共同意志,掀开世界历史新篇章;如今,又唱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主旋律,把万隆精神提升到新的高度。


▲2015年4月24日,印尼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亚非各国元首,左起,印尼前总统梅加瓦蒂、习近平和夫人、印尼总统佐科和夫人走在一起,回顾当年先辈们的足迹。


 ▲2015年4月24日,习近平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在当年万隆会议大厅发表演讲。(中新社记者顾时宏摄)


▲2015年4月13日,中国社科院和连云港市政协召开“一带一路”战略合作暨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研讨会。

  2016年以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投入,采取各种措施,与各国一起,共建“一带一路”,扩大经贸合作,成效卓著,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

延伸阅读:

周总理亲切关怀泰国公主诗琳通

        诗琳通公主是泰国国王的次女,六十年代在北京上学,“文革”时,她十多岁而下放劳动,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被召回继续上学,生活受到关照。她努力学习中国历史和文学,精通汉语,擅长中国书画和二胡演奏。她经常到中国访问。


       ▲年青时的诗琳通公主


         ▲左起,诗琳通公主、普密蓬国王。

        诗琳通公主曾把王蒙、方方等中国作家的书译成泰文出版,把唐宋诗词百余首译成两本诗译集出版,中国教育部曾向她颁发“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

        1983至1985年,诗琳通公主的儿童小说《顽皮透顶的盖洱》在中国出版,她的儿童诗《小草的歌》和《跟随父亲的脚步》在北京《儿童文学》杂志发表,受到广大中国小朋友的喜爱。

        诗琳通公主经常随着普密蓬国王到各地巡视,协助国王从事慈善活动,代表国王出席国事活动和仪式。她以亲善爱民的形象颇受人民爱戴。



       ▲近年多次访华的诗琳通公主

泰国国王普密蓬


        ▲2016年10月13日,泰国国王普密蓬去世,享年88岁。
  
  普密蓬国王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世界在位时间最长的现任君主,深受泰国人民爱戴,是民众心中的神。
  
  1927年,普密蓬生于美国,在瑞士受教育;1946年继位国王时,政局不稳,1947至1951年的四年,发生六次政变。1957年,沙立元帅政变推翻披汶总理的政府,逮捕总理的首席顾问桑(常媛之父)等;1973年,军人政府垮台。1976年,泰国克立总理会见周总理,与中国建交。
  
  普密蓬国王在位70年,发生15次军事政变,17次修改宪法,更换20多任总理。最近两次政变是在2006年和2014年分别推翻民选的他信和英拉两届政府。
        普密蓬国王曾调解无数次军方政变和政治斗争,被视为国家稳定的磐石。他的逝世,可能影响未来泰国政局的稳定。

        长期以来,泰国在其阶层固化和贫富差距加大等社会矛盾激化时,常被以政变而缓解,民选政府和军人政府轮流上台执政,成为泰国特色的社会形态,君主立宪和议会民主在与传统专制势力的博弈中不断发展,走向现代文明社会。

        ▲前总理英拉向泰王灵堂献花跪拜


        ▲泰国民众痛哭国王去世


▲泰铢1000元币的普密蓬国王像

        ●2017年4月13日修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