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外学子采访录:法语语言学专业毕业生汉语教学情况缩影


编者按

《理论语言学五道口站》(2024年第18期,总第317期)转载分享一则法语语言学专业在读博士生对留学巴黎七大的北语校友所做的采访。该系列采访北语法语系公众号发布,原题目为“北语法语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毕业生系列采访”,内容涉及海外语言教学和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内容。这里的题目为本站自拟。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本站转发该系列采访中的部分内容,以示对海外学子汉语教学和语言文化传播的支持。




本次分享已由公众号北语法语系授权转载。


01

受访人简介


黄苇杭,北语法语系2014届毕业生,目前为巴黎三大戏剧研究专业在读博士生。


02

采访内容

赵:黄苇杭学姐,您好!是否可以请您就学习和工作经历进行一下自我介绍? 

黄:我是黄苇杭,2010年参加高考,本科在北语法语专业就读,2014年毕业。2013年本科期间来到了法国,之后继续在法读研究生,目前博士在读于巴黎三大的戏剧研究专业(Études théâtrales)。从2018年开始,我在巴黎七大的东亚语言文明系(UFR des Langues et Civilisations de l’Asie Orientale)教汉语。最初,我先做了两年语言教师(maître de langue),然后又做了两年讲师(lectrice)。现在我的全职工作合同结束,在任代课教师(chargéede cours)。我前五年教的是汉语专业本科生,最近这一年也教了一些研究生课。同时我也是AREC,即法国中文研究与教学学会的成员。


赵:您目前所在的巴黎七大的汉语教学有哪些特点? 

黄:我先介绍一下巴黎七大的东亚语言文明系的情况,之后再简单说一下我们的课程。首先,东亚语言文明系里有四种语言专业方向,有汉语、日语、韩语还有越南语。对于汉语来说,本科生一般有几个不同的培养方案,大部分的学生是汉语专业,有一些是双专业的学生,另外还有一些跟对外法语相关的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还是汉语专业。

    我们的课程方面,主要涉及两大类型课程:一是语言类课程,包括语法、口语、听力、写作等;另外就是文化类课程,实际上从大一开始就已经有不少的文化类课程了。另外还有第三类,但占的学分很少,主要是一些自学的或者体育类的课程,所以最主要的还是语言和文化课。跟我当年在北语法语系学习不太一样的地方,可能就是文化类课程还是占相当大的比重的。比如说以大一的第一学期为例,语言类课程占15个学分(crédits),文化课占11个学分(crédits),占比几乎差不太多。

    另外就是教材方面,我们用的是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的“Méthode de chinois”这套教材。一共有三册,每年学一册。对于学生来说,其实入学的门槛比较低,属于宽进严出,没有任何汉语基础的学生也是可以上的。但是我们在大一开学前,一般来说会有两周的“预开学”(pré-rentrée),会给零基础的学生讲一讲语音、拼音还有一些最基础的汉字。


赵:在您看来,法国学生学汉语的难点有哪些? 

黄:我觉得首先,就像中国学生学法语一样,法国学生学汉语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我觉得这个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语言本身的原因,还有一些其他的外在原因。首先从语言本身来讲,法语跟汉语是两个非常不一样的语言。对于法国学生来说,在中学期间,很多学生都已经学了不止一门外语。除了英语之外,可能还学了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这些跟法语比较像的语言。他们有时候不会意识到汉语和法语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学生会把汉语当成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那样学,自然就会发现难度和预期不太一样。实际上需要下的功夫要比同一个语系里的其他语言要大的多。

    具体来说,对于法国学生而言,听力、口语还有汉字,在我看来是比较难的。因为汉语是有声调的,而且声调会影响意思。对于没有处在汉语环境当中的法国学生来说,听力是非常难的。即使对于一些很认真的学生,听力也不是很容易,发音当然也不容易,比如说声调,二声和四声对于法国学生来说是非常难发的。此外我觉得比起中国学生学法语来说,法国学生学汉语还有另一个更难的地方就是汉字。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这跟他们学的其他语言都相差较大。而且汉字单独成一个系统,没有办法完全通过发音来了解怎么写。所以很多学生在认字和写字上面会有一定困难。这是与语言本身相关的第一大难点。

    第二点我觉得跟一些外在原因也有关系。法国的每个学期实际上非常短,只有三个月即12周左右的课,课程安排非常紧,再加上每本书里面的生词内容非常的多,有些学生一开始还不错,后来有点太快就会跟不上。

    除此之外,学生本身的水平也不太一样。像我们的学生,既有一些来自华裔家庭的学生,也有一些是中学时选修过汉语的学生,有一点点基础,还有一些是完全零基础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有一些初学者可能在信心上会受到一些打击。实际上进去学很容易,但最后毕业率并不高。我查了一下,我们学校本科3年到4年,也就是说加上复读一年的学生,汉语系只有61%的毕业率,剩下的将近40%,基本上中途就不学了。但在韩语和越南语专业,毕业率同样是60%左右,所以说这种情况也有一定普遍性。 


赵:您认为法国学生选择汉语并学习汉语的动机是什么? 

黄:其实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太一样。我们每年大一开学的时候,一般都会发一个小问卷,问学生为什么学习汉语?有一部分学生确实是对汉语或者中国文化感兴趣,尤其是汉字,很多学生是因为被汉字吸引。还有一些学生是因为学校在本科期间有交换项目,有一些到中国学习的机会,他们非常想去中国,因此会被吸引。还有一些同学是因为中学的时候学过一些汉语,认为自己有一些基础。

    至于那些来自华裔家庭的学生,他们比较特殊。有一些华裔学生觉得汉语很容易,所以他们就选了汉语专业。另外他们多少有点基础,就算普通话一般,至少会说方言。此外他们的汉字可能差一些,但是听力、口语和其他学生相比是有一定优势的。这些学生当中一些比较用功的学生会选择双专业,比如选择一个科学类的专业,然后同时再把汉语当成一个工具,这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除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不太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的,对于自己的兴趣仍然处在摸索之中,所以有一些同学在读的过程当中也会转专业。 


赵:您能不能再谈谈法国汉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毕业生主要在哪些领域就业? 

黄:一般来说有三种情况:学生不一定会直接就业,有一部分学生是会继续读中国研究的研究生,其中一部分有可能希望从事科研工作,会继续读博之后留在大学,这条路很长,有少部分同学会这么选择;另外一种情况是有部分学生会去参加教师资格考试(agrégation),这一类考试里面有汉语这个方向。学生会在研究生阶段准备这个考试,将来如果考试通过,他们就可以去中学教汉语;还有另一部分学生,他们会去其他领域工作。比如说在读完了汉语本科之后去从事旅游,甚至时尚行业,他们的选择相当于把汉语作为一个工具。

    但如果只学了本科三年的汉语,就想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工作,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在法国毕竟有非常多的华人或华裔,其中有很多汉语母语者,他们的法语水平也很高。因此汉语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可能比较好的出路还是选择继续深造。


赵:在您的汉语教学历程中,您是怎样把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国文化相结合的? 

黄:这是很好的一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说。首先我觉得汉语教学的这个过程,本身就可以体现出很多文化现象。比如说去年AREC(汉语教学与研究学会)的年会题目是汉语教学和文化。当时有一个参会者的演讲主题就是在教学时涉及的女性称谓。比如在汉语中,对女性可能有“姑娘”、“小姐”、“妇女”等这些不同的称谓,在法语当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对于女性的不同称谓,实际上体现了对于女性这个群体不同的认识方式,在中国和法国之间可能会有差异。所以在语言本身教学的过程中,因为语言的不同,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文化现象。尤其是在课堂上,很容易把这些问题引出来。

    第二,具体在课堂教学上。我们使用的教材,尤其在二年级之后,是有很多生活化主题的。比如说饮食、住房、中国式家庭,还有中国的教育,我们上课的时候也会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第三,从课程安排上来看,我们刚才也谈到,他们从大一开始进入的就是一个语言课和文化课双轨的体系。所以一般来说学生在学语言的同时也会上很多中国文化或者是东亚文化相关的课。

最后一点和课外活动相关,我们学校每年都会有一个汉语节,会让汉语专业的学生来表演一些节目。当然这也是个很好的语言练习机会,有的时候高年级学生会表演戏剧,低年级的学生唱中文歌,这也是一个把语言跟文化结合起来的课外活动。除了我们学校之外,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也有类似的活动,每年度会有一个学生用汉语表演戏剧的活动。这也是一个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接受并了解汉语和中国文化的过程。


赵:您在教学中是否用到了语言之外的一些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例如您目前博士阶段所进行的戏剧研究。 

黄:其实学界也有专门的针对戏剧和教学之间关系的学术研究。比如当下的戏剧,在进入20世纪末之后,慢慢开始从以舞台为主变成了以观众为主。我们开始更多地发挥观众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其实从语言教学来说,也是有非常类似的变化的。我们也是从最传统的教学法,即老师讲和学生听的一种模式,慢慢过渡到以学生为主的模式当中去。

    我们用这套教材的初衷也是希望学生先学口语听力,然后再讲语法。也就是说不是让老师先去讲一些理论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先去靠听、靠说去参与活动,然后再进行总结。目的也是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而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我觉得这个跟戏剧的舞台和观众之间的关系的演变,其实还是有相似之处的。


赵:您对将来想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法语专业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

黄:在法国进行汉语教学的情况有很多种。有像我这样在大学里面上课,也有一些机构开设相关课程,当然还有一些是中学开设汉语课,所以情况并不完全一样。我当时在北语的时候,参加了一个辅修专业,辅修了对外汉语,上了一些专门的汉语语言方面的课,这对后来开始任教也有一定的帮助。所以如果有这方面打算的话,可以考虑在本科期间上类似这样的课程。如果说像我一样来法国读博的话,比较好的一个办法就是读博期间在大学里上一些课。不管将来是不是真的去从事对外汉语的工作,对于在读的中国博士生来说,比较好的选择就是去大学里面做这种合同制的,按年度来算的汉语语言老师。有这样的教学经验对将来进入到法国的大学系统里面,是会有一定的帮助的。所以如果在大学里面看到有面试语言老师的机会的话,还是要尽量参加。  


赵:非常感谢您在教学、科研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


往期推荐

人物专栏 | David Poeppel博士访谈(下)

新书速递 | 胡旭辉:普通语言学新发展研究

理论与方法专栏|移位的统一性

转发分享 | 司富珍:语言与人脑科学研究中的“伽利略谜题”

转发分享 | 梁昱:语言类型学问题的若干思考

本文版权归“理论语言学五道口站”所有,转载请联系本平台。


编辑:  张志玲 何姝颖

排版:张志玲 何姝颖

审校:吴伟韬 时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理论语言学五道口站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