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句法理论遇到汉语趋向词:胡旭辉Linguistic Inquiry论文简述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编者按

《理论语言学五道口站》(2021年第24期,总第158期)为大家分享一篇论文简述,作者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郝琦、校对北京大学王思雨。所述介的文章标题为“Same Root, Different Categories—Encoding Direction in Chinese”,作者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胡旭辉博士。该文于2020年正式发表于Linguistic Inquiry,文章主要聚焦于汉语运动事件表达中趋向性成分的句法编码及相关问题。


人物简介



胡旭辉,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剑桥大学理论与应用语言学系语言学博士、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为句法理论、语用学、比较与历史句法、形态学和句法-语用界面。



当句法理论遇到汉语趋向词:

胡旭辉Linguistic Inquiry论文简述


作者:郝琦   校对:王思雨


胡旭辉(2020)的研究性论文“Same Root, Different Categories—Encoding Direction in Chinese”正式版本在形式语言学界顶级期刊Linguistic Inquiry(LI)上正式在线刊出。本文扼要介绍这篇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理论要点。


论文的主题是汉语运动事件表达中趋向性成分的句法编码及相关问题。作者面向复杂而精妙的汉语语言事实,对两类三组趋向性成分的句法属性进行了刻画,同时深入探讨了汉语趋向性成分的句法表现对介词的及物性、动词后小品词的本质、体貌系统的实现方式和运动事件的跨语言差异等问题的启示,较好地结合了汉语语言事实与前沿句法理论,在语言学方法论层面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运动事件(motion events)是语法研究中长盛不衰的热点问题,尤其是自Talmy(1991, 2000)给出“卫星框架语言”“动词框架语言”的二分模型之后,类型学界、认知语言学界和形式语言学界都致力于对这一经典的语言类型差异进行事实层面的深入探索和理论层面的精确解释。现代汉语的语言事实对这一经典的语言类型学区分提出了挑战。汉语运动事件的表达以其编码“路径”(Path)义的趋向性成分的复杂表现而闻名,后者可分为两类三组,见(1)。


a.方位视角成分(Location-oriented Item):上,下,进,出,回,过,起,开


b.言者视角成分(Speaker-oriented Item):来,去


c.复合成分: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开来


我们这里采用胡文的术语,将(1a)中的趋向性成分称为“方位视角成分”(Location-oriented Item,下文简称L-item),这类成分单纯地编码路径信息,即运动事件中位移者(figure)与参照背景(ground)的方位关系,如“张三爬上了那座山”中“上”编码位移者“张三”相对于背景“那座山”进行背离重力方向的位移。(1b)中的趋向性成分胡文称为“言者视角成分”(Speaker-oriented Item,下文简称S-item),这类成分编码位移者相对于说话人的位移路径,即位移是朝向说话人的还是背离说话人的,如“张三徐徐走来”中“来”编码位移者“张三”的移动路径是朝向说话人的。在汉语中,以上两类成分能够进行复合而生成(1c)中的复合趋向成分,复合的模式永远是L-item在前,S-item在后,下文依胡文简称L-S chunk,这类成分同时编码了以上两类路径信息。


以上三组成分在运动事件的表达中展现出了复杂的分布特点:一方面,三者能够占据多种句法位置;另一方面,这三组趋向性成分同句中其他句法成分的相对语序关系也较为复杂。我们这里只展示最重要的几种模式,见(2)至(7)。


(2) L-item或S-item充当句中的核心谓词

a. 张三进了房间。

b. 张三来了北京。


(3) L-item充当句中核心谓词,而S-item位于处所论元之后

a. 你赶紧进房间来!

b. 你赶紧上房顶去!


(4) L-item或S-item粘附于位移方式动词后,整体充当核心谓词

a. 张三走进了那个房间。

b. 张三拿来了三本书。


(5) L-S chunk粘附于位移方式动词后,整体充当核心谓词

a. 张三从房子里跑出来了。

b. 张三拿出来了三本书。


(6) 位移方式动词充当核心谓词,L-S chunk位于其后,但二者不粘附

a. 张三从房子里跑了出来。

b. 张三拿了三本书出来。


(7) L-item粘附于位移方式动词之后,整体充当核心谓词,S-item位于处所论元或客体论元之后

a. 张三急匆匆地冲出房间来,对我说……

b. 张三不一会儿就掏出了三本书来。


汉语描写语法对于以上若干表达模式的特点及其限制条件已有非常充分的考察和描述(可参Chao 1968/2011: 486-494, Li & Thompson 1981: 62-65, 朱德熙 1982: 128-130等参考语法和范继淹1963,陈信春1982,张伯江1991a、1991b,张伯江、方梅1996: 91-111,刘月华1998: 40-45,陆俭明2002,郝琦2018等研究),类型学界和认知语言学界对于上述现象及其理论意义也有不少探讨(如Talmy 2000: 118-119,Tai J. 2003,沈家煊2003,Matsumoto 2003,Slobin 2004,Peyraube 2006,Lin J.X. 2011,史文磊2014: 414-416,Li F.Y. 2018等),近期生成语言学界也开始关注汉语趋向性成分的句法性质问题(如Acedo-Matellàn 2016: 235-238,Hu. X. H. 2018: 210-213,郝琦2020等)。胡旭辉老师发表于LI的这篇文章首次利用生成句法的前沿理论系统而全面地对(2)至(7)中的现象进行了事实层面的解释和理论层面的探讨。我们认为,该文的突破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采用句法理论中的分布式形态学(Distributed Morphology)、新构式主义理论(neo-constructivist approach) 的基本假设,对三组趋向性成分进行了精确的句法定位,揭示了汉语趋向性成分的句法多功能性(multi-funtionality)。


分布式形态学理论认为语言中实词性成分的语类由独立的词类功能词(categorizer)决定,即语言中所有的实词都可以进一步分析为无语类的词根(root)词类功能词的句法复合体。另一方面,新构式主义句法理论认为句子的论元结构并非由谓词所具有的语法信息投射而来,而是由特定的功能词(如v, Voice等)所带来的事件的功能结构(functional structures)决定。秉持上述理念,胡文将汉语运动事件的句法结构刻画为(8)。


(8)a. 运动事件结构

(8)b. 事件结构之上的空间体范畴


我们对(8)中的两个树形图做简要说明。(8a)展示了跨语言统一的运动事件结构(基于Ramchand 2008, Koopman 2010, Acedo-Matellàn 2016, Hu 2018等前期理论构建)。其中,轻动词v是事件结构的核心,而介词性的中心词PPATH和PPLACE分别负责位移路径和位移参照的句法编码。位于Spec vP位置的论元获得的语义角色是运动事件的启动者(originator),即运动的致使者;位于Spec PPATHP的论元是经历位移的事件参与者,即运动的客体(theme);而位于Complement PPLACEP的论元是位移的参照点,通常是起点或终点。


(8a)中的结构具有跨语言的共性,而(8b)所示的“空间体”(spatial aspect)范畴则是汉语运动事件的个性体现。“空间体”这一假设由胡文提出,其理论灵感来源于den Dikken(2010)提出的介词短语扩展投射(extended projections)的假说。Den Dikken认为,动词、名词和介词这三种语类范畴均能形成C(负责语力、有定性等话语关联范畴)、D(负责时态、人称等指示范畴)、Asp(负责视角性范畴)三层扩展投射([C-[D-[Asp-X]]],X=V, N or P)。对于介词短语来说,其D范畴负责指向说话人(here)或背离说话人(there)的方位编码。胡文认为这一范畴在某些语言中能够移动至动词性投射内部而成为一种特殊的体范畴——空间体,表达事件是朝向说话人的还是背离说话人的。胡文指出,空间体这一构想既能与Wiltschko(2014)提出的视点投射(projection of point of view)理论契合,又能有效解释汉语中位于事件结构边缘的“来”和“去”的表现。


基于上述理论构建,胡文对(1)中所列三组趋向性成分的句法本质做出了如下定性。


(9) 汉语三组趋向性成分的句法本质


a. L-item:


句法属性:“√上”“√下”等词根同介词性词类功能词PPATH的复合体;


语义解读:基于方位视角的路径信息


形态特点:具有PF层面的释读缺陷(exponent defective),须并入v;


句法格式:对应于上文(2)(3)(4)中的模式;


b. S-item:


b1. 第一类:

句法属性:“√来”“√去”等词根同介词性词类功能词PPATH的复合体;


语义解读:基于言者视角的路径信息


形态特点:具有PF层面的释读缺陷,须并入v;


句法格式:对应于上文(2)(4)中的模式;


b2. 第二类:

句法属性:“√来”“√去”等词根并入空间体投射的中心词ASPSPACE


语义解读:运动事件在言者视角下的位移方向


形态特点:运动事件结构右缘的小品词


句法格式:对应于上文(3)(7)中位于句末的“来”“去”;


c. L-S chunk:


句法属性:“√上-来”“√下-去”等词根复合体进一步同PPATH复合;


语义解读:基于方位视角和言者视角的复合路径信息


形态特点:不具有释读缺陷,是否并入v是自由的;


句法格式:对应于上文(4)(5)中的模式。


基于(9)中的句法定性,我们能够精准地构建上文(2)至(7)中的各类结构。


二、对介词的及物性问题进行了理论层面的解释。


一般认为,英语表达位移路径的小品词(particle)的句法属性同样为介词,这类位于动词之后的介词可分为及物的和不及物的两类,见(10)。


a. The boat drifted up the Long River

b. John walked out (*that room).


英语动后介词的及物性似乎展现出较强的词汇特异性(如(10a)中up是及物的而(10b)中out是不及物的),而汉语动后趋向性成分的及物性则表现出更为整齐的模式——凡实现为L-item(以及S-item[i])的PPATH(除“起”外,参刘月华1998中的描述)均为及物的,凡实现为L-S chunk的均为不及物的,见(11)。


a. 张三走出教室。

b. *张三走出来教室。


基于(8a)中的句法结构,胡文对PPATH的及物性进行了如下句法分析。


(12) PPATH的及物性

a. 若PPATH的生成包含了PPLACE并入PPATH位置的过程,那么这样的PPATH是及物的;

b. 若PPATH不带PPLACEP作为其补足语,那么PPATH是不及物的。


胡文进一步指出,PPLACE并入PPATH的融合操作(incorporation)会受到音系层面(PF)的限制,而音系限制具有语言特异性。就汉语普通话来说,凡(11a)中的结构都蕴涵一个语音为空的PPLACE并入PPATH的过程;然而,如果PPATH中本身包含了一次词根融合的操作(即PPATH中包含诸如(11b)中“出来”这类复合词根),那么PPATH会拒绝进一步的融合操作,即普通话的PF不允许此类递归性的融合,从而导致PPLACE无处附着,无法引导处所论元。这一分析必然带来如下推论:因为汉语普通话中的PF规则是具有语言特异性的,那么汉语方言中应当存在允许递归融合的情况。事实确实如此,据作者调查,台湾闽南语和湖北某些方言中的确存在(11b)中的格式。


三、将汉语运动事件的句法编码模式置于跨语言的背景下,揭示汉语句法的特点。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已经能够看出,汉语运动事件的表达具有两大特点:(一)同一词根能够在句法上并入不同的功能性中心词从而获得不同的语类地位,但在PF层面并不发生词形变化;尤以“来”“去”这两个趋向词最为典型,二者既能实现为PPATH,又能实现为ASPSPACE,同时也能与“上”类趋向成分进行词根合并而生成复合趋向词;胡文将这一特点称为“词根惰性”(Root Inertia)。(二)汉语的运动事件的表达中存在编码空间视点(朝向说话人还是背离说话人)的空间体范畴。


以上两方面或许能够反映汉语更深层的特性。一方面,由于汉语词库或音系层面的某些特殊性,汉语表达功能范畴的词项常常与实词同形。除了这篇文章谈到的趋向词外,其他的表现如一些介词与动词同形,致使范畴借助词汇语类表达(如“打破”“弄坏”中的“打”“弄”,见Hu X.H.2018中的分析),等等。另一方面,汉语中表达趋向意义的词汇,尤其是表达与说话人视角相关的“来”和“去”,常常语法化为更为抽象的功能范畴,除这篇文章所说的空间体外,在不少方言中(如闽方言和晋方言),“来”“去”还进一步语法化为时体相关成分。此外,普通话中的“上”(如“他们刚一见面就聊上了”)和“起来”(如“天又热起来了”)等趋向词也发展出了表达“时相”(phase)的内在体标记用法(陈平1988,刘月华1998等)。可见,表达实在的运动方向意义的趋向词语法化为抽象的功能性成分,这很有可能是汉语普通话和汉语各方言的共性,也是汉语相对于印欧语的特性所在。


除以上三方面外,胡文还讨论到了其他许多具体问题,如趋向词“到”是PPLACE的显性实现,趋向词具有隐喻性的引申意义,等等。限于篇幅,这里不能一一介绍。


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这篇文章展示了比较语言学视角下的句法研究模式,虽然聚焦于普通话,但同时在重要的理论要点上将印欧语和汉语方言引入,从而让语言的共性和汉语的特性更为清晰地呈现出来。在理论的构建上,一方面,胡文提出“空间体”的概念,用以解释汉语运动事件的句法编码特点;另一方面,胡文提出在汉语中更具有一般意义的“词根惰性”的假设,这一词库特性使得词根在同功能性语素结合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从而使得汉语一部分实词和功能词同形——这不仅为“汉语缺乏印欧语式形态变化”提供了新的阐释,也拓展了分布式形态学和新构式理论中“词根”的相关理论。


注:若S-item同运动方式动词粘合,此时带处所论元格式的接受度存在个体差异。据笔者调查,“走来图书馆”这类表达已为一部分年轻的北京话母语者接受,但在保守的北京话中依然是不合法的格式。


参考文献



往期推荐


Genuine Explanations

人物专栏 | Noam Chomsky教授访谈

理论与方法专栏|普遍语法与象似性

转载分享 | Luigi Rizzi:香港中文大学讲座预告

转载分享 | 陆俭明:汉语研究的未来走向


本文版权归“理论语言学五道口站”所有,转载请联系本平台。


文章来源:郝琦、王思雨

编辑:陈金玉

排版:陈金玉

审校:高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