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厉害!信达证券+湘财证券,投行质量由C到A ,2023榜单出炉!

券业点评 券业行家 2024-03-22

2023券商投行业务质量评价,湘财证券与信达证券由C升A!

券业行家,事实说话。

欢迎留言,如果认同,请传播正能量。

《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办法》修订发布之际,中证协宣布2023年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98家券商参评,A类12家、B类67家、C类19家。


投行质量评价办法大修


节前,中证协宣布对2022年12月颁发的《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办法(试行)》(下称“评价办法”)进行修订。


为进一步完善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机制,更好发挥激励约束作用,中证协本次对《评价办法》进行了四个方面的修订:

一是扩大评价范围,在股票保荐业务基础上,进一步纳入债券承销、并购重组财务顾问、股转公司(北交所)相关投行业务,基本实现投行业务全覆盖。


二是突出功能导向,新增投行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评价加分项,引导投行更好发挥服务科技创新功能。


三是强化结果运用,评价结果将报送证监会,供券商分类评价、白名单、行政许可等监管工作使用,同步强化声誉约束和行政约束。


四是做好评价衔接,充分利用现有的其他投行业务单项评价结果,保持监管标准统一,尽量不增加行业机构负担。














经过本次“大修”,《评价办法》形成“1+4+1”的评价指标体系。中证协解释道:第一个“1”是指内部控制评价,反映券商投行业务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4”是指执业质量评价,反映券商4类投行业务即股票保荐、债券承销、并购重组财务顾问和股转公司(北交所)相关投行业务的履职尽责和业务规模情况。第二个“1”是指调整项,主要反映投行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情况。


发文次日,中证协于12月30日公布了2023年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结果,以引导行业不断提升投行业务的综合执业质量,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12家券商荣登A类


作为激励约束证券公司提升投行业务执业水平的重要方式,2023年评级针对2022年开展股票保荐、债券承销、并购重组财务顾问和全国股转公司(北交所)相关投行业务的98家券商。


从评级结果来看,A类12家,占比12.24%;B类67家,占比68.37%;C类19家,占比19.39%。


在A类名单中,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和华泰联合三家为行业顶流,并且2022年三家同样是A类。财信证券本次新增入榜,长城证券、一创投行、金元证券、南京证券、申港证券、浙商证券由B类升至A类;而湘财证券和信达证券表现突出,2022年为C类,本次升级为A类。


《券业女将篇|一路征程迭代,两度敲响上市钟声》一文中,行家曾经点评信达证券总经理祝瑞敏女士。公开信息显示,信达证券投行业务正是由她负责。2022年,尚未上市的信达证券,投行业务揽收1.86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信达证券投行业务揽收1.20亿元,同比增长37.77%,增幅在上市券商中位于前列。


而母公司上市的湘财证券,行家查到了2023年中报。2023年上半年,湘财证券投行业务净收入0.66亿元,同比增幅高达93.45%。


8家券商降至B类


B类券商多达67家,其中20家券商——财达证券、长城国瑞、诚通证券、大和证券(中国)、大同证券、东方财富证券、东亚前海、国开证券、华宝证券、江海证券、麦高证券、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瑞银证券、上海证券、世纪证券、首创证券、万联证券、星展证券(中国)、粤开证券和中天证券新增入榜。


东海证券、国海证券、国新证券、华安证券、华龙证券、联储证券、瑞信证券(中国)、太平洋证券和万和证券,由C类上升至B类。


而长江证券、国金证券、国投证券(原安信证券)、国元证券、申万宏源(与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合并评级)、五矿证券、兴业证券和中泰证券,2022年评级为A类,本次下降为B类。


行家注意到,中泰证券何国金证券的投行业务,表现相对不错:2023年前三季度,中泰证券投行业务激增,在上市券商中位列第8;国金证券投行业务净收入同比下降20%,仍以11.03亿元在上市券商中排名第9位。这两家券商的降级,可能是什么原因?


C类名单大幅变动


再看C类券商,仅有东北证券、华金证券和山西证券连续两年为C。两岸合资券商金圆统一证券,本次新增入榜。


中原证券由2022年的A类降级为C类;川财证券、国盛证券、国都证券、国融证券、红塔证券、华创证券、华西证券、开源证券、民生证券、西部证券、西南证券、甬兴证券、中山证券和中天国富,多达14家券商由B类降至C类。


在前述降级的券商中,民生证券的投行业务有着突出表现,体量属于中小券商,却在2023年全年IPO排名取得了第四位。然而,不久前出炉的2023年券商债券业务执业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民生证券同样由B类降至C类。


考虑到针对本次评级,中证协表示将在监管部门指导下促进证券公司更好发挥“看门人”作用,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那么,是否也是因为“看门人”职责疏忽,从而导致部分券商评级欠佳呢?


2024年伊始,券商投行,还将有怎样的比拼?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券业行家深耕券商服务二十余年,汇聚券业精英,助推行业创新转型。与最前端的券业精英思想碰撞,交流最新业务观点、实践经验,获得新的业务灵感,第一时间把握市场发展机遇,旨在搭建高质量的业务交流与人脉资源链接的平台。


券业人的高端人际交流平台

扫码关注了解券业行家

精彩回顾

信心 · 2024迎新年|金融跨界年度盛典等您来 Happy New Year!

券业行家·活动

2023券商人员榜,谁在逆势增员?

券业行家·热文

“躺平”?华融融达期货被点名

券业行家·跨年

卷,财通证券5.6%全包

券业行家·热议

献“礼”,国投证券营业部老总的“圣诞惊喜”

券业行家·监管

“三中”之外还有这两家,2023年券商财务顾问业务评价

券业行家·热文

2023债券执业质量排名,10家券商三连冠,国信证券降两级

券业行家·热文


券业人都关注的公众号

数十万同僚的交流平台

期待你的加入

↓↓↓


戳这里,查看更多惊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