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抗日战争研究》2023年第3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战争



中共抗战的生态环境解释


李金铮




内容提要

  中共抗日之所以能够坚持和发展,生态环境亦即根据地政权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是诸多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维度。以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为例,在自身实力弱小的前提下,中共充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利用和改造,并由此形成了根据地的基本军事形态。山地游击战是其首选,也是红军苏区时期以来一直利用山地优势的传统。平原游击战则为抗战时期所开创,通过挖道沟、平毁封锁沟和地道战等手段,将不利地形改造为有利的“山地”。以上两种军事形态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依存,山地为平原战提供休整空间,平原为山地战提供粮食等物资。根据地还利用天时气候开展天候游击战,包括夜战、青纱帐战和苇塘战等多种形式。在军需民用上,同样利用了自然环境所提供的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求自给自足。正是在以上“择天”与“天择”的相互作用中,中共以弱战强,坚持到抗战胜利,并产生了“人定胜天”的自信。




关键词

  抗日根据地 生态环境 游击战 军事




作者

  李金铮,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


特约论文


如何直面日本对中国的战争话语体系


韩东育




内容提要

  日本在多次对华侵略中,逐渐形成阶段有异而本质无别的战争话语体系,即前近代以日式“华夷秩序”为核心的扩张正当性说辞和近现代以欧洲“条约体系”为威权的殖民合理化阐释。除其粗鄙不堪的利益攫取理由外,甲午战争中的旧伦理煽惑和二战结束后的新逻辑陷阱,为人们辨识中日战争的性质,弥散过浓重的烟雾,也设置了两难的语境。如实揭破其掩蔽在历史表象背后的真实装置,对于中日历史问题的认识和中国抗战话语体系的构建,意义不可谓菲。




关键词

  中日战争 华夷秩序 条约体系 话语体系




作者

  韩东育,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育部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韩东育工作室首席专家


专题研究


宗藩之溃:1885年中日《天津条约》

“派兵条款”形成考析


李育民 匡 艳




内容提要

  1885年中日《天津条约》中的“派兵条款”,是该约最为重要,也是后果最为严重的一款。中方提出派兵权及该条款的产生,起因于撤兵问题,肇源于日本的侵朝野心。日方则坚决反对中方的独有派兵权,李鸿章为此反复调整方案。作为不同的理念和原则,“本有”之权与“均等”宗旨是中日各自主张的依据,反映了双方在朝鲜问题上的根本分歧。由于清政府做出“非常之让步”,双方最后迅速达成协议,形成双方权利“均等”的“派兵条款”。该条款是中朝宗藩关系在法理上走向溃决的重要标志,为日本启动武力手段侵朝做了法理上的准备。




关键词

  中日关系 中朝关系 派兵条款 宗藩关系 《天津条约》




作者

  李育民,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匡艳,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灾后救济与城市重建:

1938年长沙大火的善后工作


郭 辉




内容提要

  1938年11月13日凌晨,长沙城突发大火。火灾发生后,张治中、陈诚、周恩来、蒋介石等各方纷纷开展紧急处置工作,设置施饭所、收容所,掩埋死亡军民,设立临时市场,维持社会秩序。但是,这些措施只能为灾民提供基本的生存和生活条件。湖南省政府协同其他部门组建诸多机构主导善后工作:长沙市火灾临时救济委员会主导灾后救济工作,开展灾民登记,完善收容措施,发放疏散费,清理火灾场所;长沙市火灾救济小本借贷处的小本借贷,为长沙民众提供谋生资本,使经济有所恢复;长沙市善后建设委员会与长沙市新市区设计委员会致力于城市重建,规划设计长沙新市区方案。但善后工作的具体实施遭受诸多阻滞,且城市重建因“大局敉平”迟迟未至,仅限于方案设计。城市复兴最终依靠长沙民众自身力量得以基本实现。这些均体现出大火善后工作“临时性”与“不对称”的战时特点。




关键词

  抗日战争 长沙大火 善后工作 小本借贷 城市重建




作者

  郭辉,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青年论文


火线与针线:中共军队的军鞋动员与保障

(1937—1949)


梁馨蕾




内容提要

  战争年代,军鞋是战士武装双脚、长征远战的基础物资,也是军队战斗力的关键保障。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在各抗日根据地先后以无偿征派和有偿代做的勤务模式,动员妇女制作布鞋支援军队。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继承以往军需供给的经验,在新解放区适时推广军鞋订购模式,广泛发动各阶级妇女制作军鞋,并克服诸多困难输送前线。作为拉近军民关系的情感纽带,军鞋将身处后方手握针线的妇女与在前方火线上拼搏的战士拧成一股坚强的革命力量,保障了人民战争的胜利。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军鞋 群众动员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作者

  梁馨蕾,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英修筑滇缅公路交涉


孙 歌




内容提要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在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同时,也着手切断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企图以此迫使国民政府投降。为保障国际运输路线的通畅,国民政府开始寻求与英国政府和缅甸政府的合作,修建从云南通往缅甸的滇缅公路。英国出于遏制日本的战略需要,同意配合修筑滇缅公路。然而,作为筑路主要执行者的缅甸政府,与英国政府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一致,致使缅段公路的修筑进度和质量明显不及中国的滇段公路,国民政府不得不一再为此与英国进行交涉。英国方面对修筑滇缅公路的考量相当复杂,不仅有援华制日的目的,也有维护其殖民统治,扩张政治、经济利益的诉求。总体而言,英国对中国的筑路要求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在筑路过程中多次劝说和敦促缅甸提高工程质量,使滇缅公路最终得以顺利建成,为中国的持久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中英交涉 滇缅公路 国际交通线




作者

  孙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



全面抗战时期鲁苏战区的政治工作

——以政治部主任周复为中心


郝昭荔




内容提要

  全面抗战时期,为消除军队派系色彩、加强中央化,国民政府在各战区设立政治部,派出大批政工干部从事军队政治工作,周复即是其中一员。担任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的4年多时间里,周复在山东建立了正规政工制度。山东作为国民党非嫡系部队遍布的省份,地方军政势力错综交织、彼此掣肘,以周复为首的中央政工介入山东军事后,引起地方实力派的排拒。为此,周复积极在鲁苏战区军政领袖间沟通疏导,通过背后的中央资源吸引地方部队中上层军官,以此实现军队的中央化转型与“反共”目标。然而,掺杂地缘、学缘色彩的政工制度在落地过程中缺乏制度保障及实行条件,无法承载伴生的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冲撞,反而激化了军队内部矛盾并衍生出分裂。受政工制度改革、军事衰微等多重因素影响,国民党政工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随之降低。随着周复的阵亡,鲁苏战区政工工作名存实亡。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国民党 鲁苏战区 政治工作 周复




作者

  郝昭荔,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学术综述


中国大陆地区抗日战争

史料出版综述(1949—2021)


刘 萍




作者

  刘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研究员



会议综述


第二届抗日战争史高峰论坛综述


严海建




作者

  严海建,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第一届中国共产党与延安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保存




作者

  王保存,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书评书迅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

藏费吴生夫妇档案汇编》简介

 

张 生




作者

  张生,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教授






《抗日战争研究》

官方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抗日战争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