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农村观察》2024年第3期目次和摘要

CRECRS编辑部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2024-09-04


目        次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乡村振兴文化基础的历史渊源与现实价值


李  军   张晏齐(2)

文化何以兴村:在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逻辑


王  超   陈芷怡(18)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能否促进农村产业融合

——基于全国8325个农业园区的经验证据


孙顶强   梅玉琦   杨馨越(39)

农业领域企业家精神如何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以农民合作社为例


邓  悦   吴忠邦   邱  欢   罗连发(62)

政府补贴如何影响畜牧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和高管股权激励的视角


鄢朝辉   王明利   赵承翔(80)

跨越科层理性:理解基层治理的“再标准化”转向


袁方成   王  丹(104)

制度信任与乡土韧性:农民工返乡建宅行动的呈现与反思

何海清(124)

城镇化对本地农户收入的影响

——基于要素再配置的视角


吕  炜   凡盼来(142)

非农就业对农户清洁能源消费及其持续性的影响

——以炊事清洁能源消费为例


汪  昊   张俊飚(163)

Vol.1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乡村振兴文化基础的历史渊源与现实价值

李  军   张晏齐


摘要:乡村振兴固本铸魂必须将乡村视为优秀的文化主体,以乡村传统文化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本文认为:第一,乡村传统文化数千年的流变说明,乡村传统文化早已扎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并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创新性和韧性,至今仍拥有旺盛的生命力。第二,乡村传统文化主要载体包括农业古迹遗存、农业文化遗产、农书、农谚、民俗文化、乡规民约等,这些载体在当前乡村产业发展、精神传承、文化供给等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以潜移默化的文化力量对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产生影响,进而作用于个人追求、国家治理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第三,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对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均具有重要意义,由其衍生的思想观念、经验智慧、话语体系、文化感召和制度传统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乡村传统文化  乡村振兴  中华文明  乡土文化  农耕文明


Vol.2


文化何以兴村:在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逻辑

王  超   陈芷怡


摘要:乡村文化既是乡村发展的基础要素,也是引领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能。然而,传统的文化兴村模式依赖的单一化路径往往容易陷入文化融入的在地化困境,强调优势互补的复合型路径也因缺乏可持续的动力而在实践中受到质疑。本文基于对乡村在地文化的“结构-功能”分析,以苏北马庄村的文化兴村史为考察对象,探究乡村在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逻辑。研究认为,文化兴村是在地文化资本的培育创新与价值转化过程,隐含着在地文化从“对象”到“工具”的角色转变。这一过程包含两个前后衔接的逻辑:一是结构聚合逻辑,即松散的在地文化通过结构性嵌入与整合来构建乡村文化共同体、打造乡村文化空间、重塑乡村文化秩序,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二是功能共振逻辑,即以在地文化资本为纽带,深度连接与赋能乡村人才、产业、组织、生态等治理要素,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本文的主要价值在于从文化资本视角在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之间建立理论联结,提炼根植于中国文化兴村实践中的共同缔造模式,为构建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在地文化资本  乡村振兴  新内生发展路径  结构聚合  功能共振


Vol.3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能否促进农村产业融合

——基于全国8325个农业园区的经验证据

孙顶强    梅玉琦   杨馨越


摘要:农村产业融合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途径。如何更好地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是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全国8325个现代农业园区的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研究表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能显著促进地区农村产业融合。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政策效应存在等级异质性,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农村产业融合促进作用大于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而地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作用不显著;从园区类型来看,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更能促进农村产业融合。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通过农业产业集聚效应和农业技术示范效应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因地制宜地发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在农村产业融合中的促进作用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现代农业园区  农村产业融合  农业产业集聚  农业技术示范


Vol.4


农业领域企业家精神如何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以农民合作社为例

邓  悦   吴忠邦   邱  欢   罗连发


摘要:本文构建农业领域企业家精神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分析框架,并基于对湖北省赤壁市、枝江市和公安县32位农业领域企业家的调研访谈资料,采用嵌入性案例分析方法,探讨农业领域企业家精神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第一,“三农”情怀对农业领域企业家的返乡创业选择有积极作用,不仅促使农业领域企业家愿意返回家乡,而且使得农业领域企业家对农业领域创业有着较高的偏好,从而通过返乡创业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第二,农业领域企业家的现代生产要素应用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提高了农业领域企业家所创办的农民合作社的生产运营能力;第三,农业领域企业家的社会网络通过信息机制和信任机制,提高了其所创立的农民合作社的经营效率。因此,要营造有利于发挥农业领域企业家精神的乡村产业发展环境,强化农业领域企业家与种粮大户、小农户之间的信任关系。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三农”情怀  社会网络  农民合作社


Vol.5


政府补贴如何影响畜牧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和高管股权激励的视角

鄢朝辉   王明利   赵承翔


摘要: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畜牧业企业是促进畜牧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基于畜牧业企业创新能力弱和政府财政趋紧的现实背景,使用2007-2021年中国畜牧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政府补贴对畜牧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处理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政府研发补贴会显著提升畜牧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政府非研发补贴对畜牧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无显著影响。将样本企业按照生命周期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子样本,发现政府研发补贴对成长期畜牧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成熟期和衰退期畜牧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不显著。高管股权激励在政府研发补贴对成长期畜牧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对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政府研发补贴对民营畜牧业企业、乳制品加工和动物保健企业以及东部和中部地区畜牧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的提升效果更明显。因此,应提高政府补贴中研发补贴的比例,鼓励成长期畜牧业企业实施高管股权激励计划,根据畜牧业企业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所有权性质、行业和地区,有差异地发放研发补贴。


关键词:政府补贴  畜牧业企业  研发投入强度  企业生命周期  高管股权激励


Vol.6


跨越科层理性:理解基层治理的“再标准化”转向

袁方成   王  丹


摘要:作为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标准化是政府体系有序运作和推进基层有效治理的规范支撑。面对动态多变的社会现实,由科层理性驱动的标准化实践往往陷于治理目标失准、治理效能不彰的困境,这引发了基层治理的“再标准化”转向。本文从科层制政府理性禀赋的视角出发,构建“治理转向-理性拓展-有效治理”的分析框架,以浙西杭垓镇再造村级工程项目操作规范的行动为例展开分析,以探究政府理性与“再标准化”的逻辑关联。研究发现:基层政府主导的“再标准化”不仅将标准化视为兼具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体,还能够兼顾科层管理的要求和社会治理的需要,整合正式规范和惯习经验。以此为基础,“再标准化”通过开放的标准设计、柔性的标准执行和适时的标准修正,重塑了契合基层现实的标准规范。从价值意蕴的丰富到基层的实践,“再标准化”实则是韦伯意义上的科层理性和基层社会治理理性的衔接与融合,是政府应对复杂场景并追求有效治理的复合理性特质的呈现。基于这一拓展了的理性禀赋,或可重新诠释基层政府的理性及其自主行动的逻辑,丰富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基层治理图景。


关键词:再标准化  科层制  复合理性  基层治理


Vol.7


制度信任与乡土韧性:农民工返乡建宅行动的呈现与反思

何海清


摘要:与城市商品房建设形成鲜明呼应的是农村自建房的高速增长。以往研究多将返乡建宅视为农民工在城乡户籍制度区隔和城市购房经济压力下无奈返乡后的被动选择,但这并不能解释农民工“既在城购房又返乡建宅”的现象。本文研究发现:在制度的设限保护和文化的内生驱动之下,农民工返乡建宅行动是以家庭中心主义为核心做出的主动、理性和经济的决策,并在制度与文化不同程度的耦合中主要呈现“自然”建宅、“占地盘式”建宅和“情怀式”建宅三种典型样态。返乡建宅潮下人口流动的逆城镇化、住宅布局的现代化、家庭结构的主干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村庄更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空心化”状况,强化了农民工对制度的信任感,增进了乡土韧性。但未来仍须结合乡村振兴的在地化实践,注意农民工返乡建宅现象背后的农村土地资源分配、户籍制度改革、老年友好社区建设、农村自建房安全监管、乡土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问题。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  农村自建房  宅基地制度  乡土文化


Vol.8


城镇化对本地农户收入的影响

——基于要素再配置的视角

吕  炜   凡盼来


摘要:促进本地农户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本文基于2010-2020年县级层面数据与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和2020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增长效应和分配效应的双重视角探究城镇化对本地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显著提高了本地农户的收入水平,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之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城镇化放松了要素流动约束,加速了经济要素流动,促使本地农户重新配置劳动力要素和土地要素,进而提高本地农户收入水平。此外,从收入分配的视角看,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本地农户和初始资源禀赋较高地区的本地农户从城镇化中获益更多;在研究时期,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本地农户内部的收入差距,本地农户内部的收入不平等现象凸显。本文研究为新型城镇化下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镇化  资源配置  本地农户收入  收入差距


Vol.9


非农就业对农户清洁能源消费及其持续性的影响

——以炊事清洁能源消费为例

汪  昊   张俊飚


摘要:农户生活用能升级是实现农村能源转型的关键。本文利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农户面板数据,采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等,考察非农就业对农户炊事清洁能源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农就业对农户炊事清洁能源消费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这一作用主要通过提高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减少可用劳动力数量来实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非农就业对农户炊事清洁能源消费的影响,在正规就业组、仅男性非农就业组、男女均非农就业组和高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更显著。本文进一步分析了非农就业对农户炊事清洁能源消费持续性的影响,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非农就业能够提升农户持续使用炊事清洁能源的概率,且随着收入的增长,非农就业对农户炊事清洁能源消费持续性的边际影响逐渐增强。当前,应持续创造和提供非农就业机会,以促进农村能源转型。


关键词:非农就业  炊事清洁能源消费  清洁能源消费持续性  农村能源转型


扫码访问官方网站查看下载本期文章: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简称“两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类权威性学术期刊。系国家社科基金首批重点资助期刊、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重要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学术期刊、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A类期刊T1)和“中文精品学术期刊外文版数字出版工程”首批精选期刊等。


《中国农村经济》注重论文的学术性和政策指导性,主要刊发有关“三农”问题研究的经济学、管理学优质论文,以及经济学、管理学其他领域为实践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新知识的学术论文;《中国农村观察》注重论文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刊文涵盖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法治、文化教育等“三农”研究相关领域。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23版)》:《中国农村经济》复合影响因子为14.707,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10.904,在农业经济类学术期刊中均排名第一,在13个经济学学科的516种学术期刊中均排名第三,排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研究》之后;《中国农村观察》复合影响因子为8.67,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5.689,在农业经济类学术期刊中均排名第三,在13个经济学学科的516种学术期刊中排名同样靠前。


两刊在世界期刊中也具有重要影响,根据《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报告》,《中国农村经济》世界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为2.75,在全球37种农业经济类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三,排在Food Policy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之后;《中国农村观察》世界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为1.71,在全球农业经济类37种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七。同时,两刊多次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两刊实行在线投稿、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中国农村经济》网站(zgncjj.ajcass.com)、《中国农村观察》网站(zgncgc.ajcass.com)可全文下载所发文章,两刊微信公众号(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可阅读所发论文的精华版,欢迎广大专家学者投稿和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