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农村经济》精华版 | 张 衡、穆月英:​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的农户增收和追赶效应:外生推动与内生发展

CRECRS编辑部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2024-09-04


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的农户增收和追赶效应:外生推动与内生发展


作者:张  衡  穆月英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原文刊发:《中国农村经济》2023年第8期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实现“十连快”,但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拓宽农户增收致富渠道,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赋予农户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依托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力求助推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从而提高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本文侧重于分析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是否能推动农户持续增收,是否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即村集体经济组织将资源、资金、资产等生产要素转化为集体经营性收入,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直接体现。梳理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对农户增收、共同富裕影响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学术界存在支持和否定两类截然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是农户获得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渠道,在构建农户长效增收机制过程中有关键作用(黄季焜等,2019)。也有学者认为,部分地区从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到集体经济发展,再到农户增收的因果链条是地方政府迫于政绩考核压力,采用项目制短期扶持村集体经济的结果(温铁军等,2018),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仅体现在账面上,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的只是财政资金转化的利润、租金与利息,而非盘活“沉睡资源”,对农户的增收效应依赖于对应项目的持续时间(夏柱智,2021)。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拟回答的问题包括以下三个:第一,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能助力农户增收吗,其机制为何?第二,由政府的“外生推动”到村集体“内生发展”的转化路径是什么?第三,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帮助低收入农户实现对中高收入农户的追赶,进而缩小农户内部收入差距,实现农户共同富裕吗?为此,本文综合利用中山大学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库(CLDS)、中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天眼查企业库等数据,实证检验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对农户增收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二、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一)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对农户的增收效应:外生推动


1.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农户可凭借对经营性资产的股权获得财产性收入,实现长期稳定的收入增长。村集体依靠政府帮扶的经营性资产的租金收入与经营性项目的经营收入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增长,进而使农户获得财产性收入,即“财政兜底型”。也有村集体将村集体资金入股当地龙头企业,实现村集体闲置资金的投资价值,将企业利润分红作为农户财产性收入的来源,即“入股分红型”。


2.对非农就业的影响。村集体将温室大棚、厂房、仓储用房等集体经营性资产整合,以出租的形式实现其市场价值,可以吸引社会资本下乡,在当地创造非农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村集体组织集体成员承接各级政府市政工程等项目,在提升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同时吸纳乡村非农劳动力,为农户提供非农收入渠道。


3.对社会化服务的影响。基于在农村场域内的组织优势,村集体经济组织以更低的组织成本承接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获得经营性收入。这一方面改善了农户的农业生产条件,将现代农业技术嵌入农户的农业生产过程,助力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增加农业收入;另一方面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能有效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为优化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配置、释放青壮年劳动力从事非农就业提供时间和机会,从而推动农户增收。


4.对企业创造的影响。土地用途限制与地理距离隔离使得企业对农村地区投资的资产专用性极高。但是,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放松了企业的资产专用性约束,村集体通过出租集体经营性资产获得租金收入的同时,企业也能得以避免形成固定资产。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聚合社会工商业资本,有效带动乡村企业创造,推动产业间要素流动、配置和组合。这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非农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农民提供技术转移与培训机会,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农户收入来源多元化,实现农户增收。


H1: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对农户增收有正向影响。


(二)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对农户的增收效应:内生发展


从三个维度分析内生发展:一是企业维度,企业接受村集体入股资金,租赁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塑造收益共享的经济利益联动机制,引导企业深度嵌入进当地社会结构,形成村集体与企业协同发展。同时,企业嵌入性经营环境的建立有助于企业减少与村民的矛盾纠纷,降低农户违约风险,并以更低的交易成本获取当地的优质生产要素。这会激励企业与农户建立更稳定的劳动雇用关系,保障农户非农收入的稳定性。因此,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能将企业深度卷入进村庄发展进程,最终实现农户收入长期增长。二是农户维度,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持续性盈利,并由此衍生大量经济利益互动,农户将改变对村集体事务的旁观者立场,在理性驱动下积极参公共治理过程。此外,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带动的企业创造带来了现代生产要素与经营理念,为农户提升生产经营能力、改善生产经营状况创造条件。随着农户生产经营能力和公共参与积极性的改善,其在内生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被激活,最终实现多元主体相协调的可持续收入增长。三是经营者维度,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者在经营性项目引进过程中发挥经营管理才能,能降低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的试错成本,减少经营性资产的闲置风险,强化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持续盈利能力。此外,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者可以将村域经营性资源整合后与企业开展合作,既能简化农户组织成本,也能形成生产要素供给的规模效应,增加企业违约的机会成本。因此,在村集体经济经营者的调节作用下,“农户+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激励相容,长期合作以获得长远利益成为三者的共同追求,促使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的增收效应转变为长期效益,实现内生发展。


H2: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能推动农户增收“内生化”。


(三)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对农户收入的追赶效应


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可通过三个路径实现低收入农户对中高收入农户群体的追赶,缩小农户收入差距:第一,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使得本地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助力农村留存劳动力缩小与进城务工的高收入农户群体的收入差距。第二,许多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形成于精准扶贫战略背景下,对低收入农户群体存在明显倾斜,低收入村集体成员在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帮扶下实现非农就业,实现农户内部的收入追赶。第三,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为乡村公共服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经济支撑,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缩小了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的农户与兼业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


H3: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能助力低收入农户追赶中高收入农户,减少农户内部收入差距。


三、模型设定、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在模型设定上,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与农户收入之间存在着由区域特征导致的遗漏变量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本文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控制区域特征对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的影响。而探究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的追赶效应,可转化为探究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对农户是否具有差异化的增收效应,为此,使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以测度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对不同收入分位数水平农户群体的增收效应。


变量选取包括以下四部分:


1.被解释变量。选取受访者的家庭年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反映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家庭年收入由家庭全年的农业收入、工资性收入、非农经营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组成,可较好地反映农户的收入水平。


2.核心解释变量。选取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来表示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价值实现状况。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是村集体经济组织从事生产、加工、销售、租赁、服务和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涵盖物质销售收入、资产租赁收入、服务收入和组织劳务输出收入等各方面的收入状况,可较好地反映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情况。


3.控制变量。控制村庄特征与区域特征变量,包括县城距离、乡镇政府距离、财务信息公布频率、政务信息公布频率、村主任年龄、村主任居住地、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此外,控制个体特征与家庭特征变量,包括受访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党员、婚姻状况以及受访者家庭规模和互联网接入。


4.工具变量。选取“一肩挑”改革与村主任受教育程度作为工具变量。


本文所用数据包括三个部分。一是2014年、2016年和2018年CLDS数据组成的村庄-家庭-个体三层次数据集。二是2014年、2016年、2018年度的《中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与《中国农村政策与改革统计年报》的经营性资产改革村数等政策改革信息。三是来自“天眼查”与“爱企查”的2014-2020年各类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注册数据。


四、回归结果与分析


(一)基准回归结果


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对农户家庭年收入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即通过盘活村庄经营性资产,唤醒村庄“沉睡资源”,是有效推动农户增收的重要举措。


(二)内生性处理与稳健性检验


1.内生性。本文使用“一肩挑”改革与村主任受教育程度作为工具变量,采用面板工具变量回归进行内生性检验。回归结果显示,在解决内生性问题后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对农户的增收作用仍显著为正。


2.稳健性检验。(1)将计量模型更换为面板Tobit模型,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对农户家庭年收入系数与显著性与基准回归结果保持一致。(2)将农户家庭年收入更换为受访者个体年收入水平,回归结果与基准回归结果保持一致。(3)为排除P-hacking行为对基准回归的干扰,本文随机抽取80%的样本再次进行回归,回归结果与基准回归结果保持一致。


(三)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对农户增收的外生推动机制检验


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对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的外生推动机制进行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对家庭财产性收入影响不显著,但对家庭工资性收入与受访者每月非农劳动时间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对受访者外出务工选择有负向影响。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虽未显著增加农户家庭财产性收入,但可以创造本地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农户家庭工资性收入与非农劳动时间的同时减少村庄劳动力外流。此外,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存在正向影响,对家庭农业收入存在负向影响。结果表明,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能通过供给农业社会化服务节约农户农业劳动投入,帮助农户将节省下来的农业劳动时间配置到非农务工渠道。最后,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对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餐饮和服务业当年企业注册数量和个体工商户注册数量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有效地吸引了企业的迁移与创造,进而农村创造了劳动力需求,扩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丰富了农户的收入来源,推动农户增收,假说H1成立。


(四)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对农户增收的内生发展机制检验


模型回归结果显示,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对当地非村集体企业交纳收入与劳动合同签订的影响不显著。但是,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对农户家庭非农经营性收入存在正向影响,也会使农户更倾向于亲自参与村庄选举投票。结果表明,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有助于改善农户经营质量,提高公共治理参与意愿强,激活农户在内生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此外,按村主任是否具备企业(或工厂)管理经验进行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具有管理经验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者能正向调节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的增收作用,并且当有管理经验的村主任兼任村支书时,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者正向调节作用更明显。结果表明,给予具备管理经验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者适当的事权,使其能以更低的行政成本整合乡村生产要素达到要素供给的规模效应,能增大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对农户的增收效用,有助于农户收入增长内生化。假说H2成立。


(五)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对农户收入的追赶效应


面板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对农户的增收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化效果,对低收入农户群体的增收效应显著强于中高收入农户群体。此外,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显著降低了村庄基尼系数与个体收入剥夺系数,假说H3成立。


五、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从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视角切入,系统分析了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的农户增收效应与追赶效应。主要研究结论概括如下:


第一,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能推动农户增收,路径包括:一是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有助于创造本地非农就业,增加农户家庭工资性收入与非农劳动时间的同时减少其外出务工选择;二是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能够改善当地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节约农户的农业劳动投入;三是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与当地企业创造呈正相关,显著增加了当地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餐饮和服务业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注册数量,丰富了农户收入渠道。


第二,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能调动农户公共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农户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农户实现收入增长内生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者的管理经营对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的增收效应有正向调节作用,是联结乡村各发展主体的桥梁。


第三,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有利于低收入农户群体追赶中高收入群体,降低村庄基尼系数与个体收入剥夺系数,缩小农户内部收入差距。


基于上述结论,得出如下政策启示:第一,应当继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整合农村资源要素,因地制宜设立“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库”,带动产业发展,增加非农就业机会。第二,引导外生推动的经营性资产项目与物业租赁经济、配套服务经济、观光旅游休闲产业等新业态结合,为农户本地就业和创业营造施展环境,落实农户的主体地位。第三,吸引专业人才回村引领村集体经济组织健康发展,通过赋权量责给予专业人才适当的自主权与决策权,助其发挥自身管理才能。第四,将项目资源有效嵌入乡村社会网络,利用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带动的农产品加工、社会化服务运营、市政劳务承包等新业态,吸纳低收入农户就地就近就业,以多元化收入渠道缩小农户间非农收入差距。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全文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简称“两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类权威性学术期刊。系国家社科基金首批重点资助期刊、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重要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学术期刊、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A类期刊T1)和“中文精品学术期刊外文版数字出版工程”首批精选期刊等。


《中国农村经济》注重论文的学术性和政策指导性,主要刊发有关“三农”问题研究的经济学、管理学优质论文,以及经济学、管理学其他领域为实践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新知识的学术论文;《中国农村观察》注重论文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刊文涵盖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法治、文化教育等“三农”研究相关领域。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22版)》:《中国农村经济》复合影响因子为14.046,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10.264,在488种经济类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三,排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研究》之后;《中国农村观察》复合影响因子为8.833,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5.972,在488种经济类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九。


两刊在世界期刊中也具有重要影响,根据《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报告》,《中国农村经济》世界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为2.75,在全球37种农业经济类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三,排在Food Policy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之后;《中国农村观察》世界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为1.71,在全球农业经济类37种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七。同时,两刊多次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两刊实行在线投稿、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两刊网站(http://crecrs.ajcass.org/)可全文下载两刊所发文章,两刊微信公众号(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可阅读所发论文的精华版,欢迎广大专家学者投稿和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