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A研究 | 矿业废弃地景观、文化与遗产价值

王冬冬等 风景园林LAVISION
2024-09-03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22年第4期 P67-76

胡安·曼努埃尔·卡诺·桑奇斯,王冬冬.矿业废弃地景观、文化与遗产价值[J].风景园林,2022,29(4):67-76.


矿业废弃地景观、文化与遗产价值


(ESP) Juan Manuel CANO-SANCHIZ

(西班牙)胡安·曼努埃尔·卡诺·桑奇斯

男 / 博士 /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 / 研究方向为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

王冬冬

女 / 博士 /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讲师 / 研究方向为中日文化遗产管理


摘要

采矿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与相关的金属生产一起,通常被认为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国家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时,作为一项全球性活动,采掘业遍布世界各地,其中部分矿产地已经或即将面临枯竭,成为矿业废弃地。从文献资料与实物遗存双重层面理解矿业废弃地景观:一方面,文献资料展现了采矿文化及其内涵演变历程;另一方面,实物遗存见证了由自然和人类共同塑造的复杂多时相的遗产地。基于文献与实物的双重认知,有2个主要研究目的:1)将矿业废弃地景观层层剥离,解读过去的采矿活动和采矿遗迹如何影响矿工群体和矿业文化;2)批判性地阐释矿业废弃地景观作为“遗产”服务于当代社会的特征和价值。结合考古学、文化人类学和工业遗产研究的视角分析案例,案例涉及金属和非金属矿业、地下和露天矿业等多种矿业废弃地类型,案例时间从古代持续到近代和现代,案例分布的地域范围几乎覆盖各大洲。分析结果显示,虽然每处矿业废弃地都独具特点,但其整体蕴含着一系列生态、理论、技术、经济、历史、教育、艺术、社会和人文等方面的价值,可以将矿业废弃地景观及其蕴含的独特文化纳入全球化视野中讨论。

关键词

工业遗产;矿业景观;矿业文化;矿业遗产;全球化


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世界遗产名录》中与矿业相关的财产类型包括金属矿和燃料矿、采石场、盐矿、冶炼和加工综合体、矿业城镇和景观等。这些财产从石器时代(若采用地质年代学可追溯到更早的时期)延续到21世纪,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涵盖文化、自然和混合遗产。由此可见,矿业活动甚为普遍,其蕴含的文化和自然价值受到广泛认可。全球还达成一定共识:矿业不仅是一项工业和经济活动,还是一种能够创造自然和文化景观的媒介,值得作为遗产加以保护。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作为保护此类遗产的国际组织,明确定义了工业遗产包括“选矿和冶炼的矿场和矿区”。西班牙文化遗产研究所还于2007年编制了一部专题宪章,即《保护工业矿业遗产的埃尔比埃尔索宪章》(El Bierzo Charter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Industrial Mineral Heritage,简称《埃尔比埃尔索宪章》),并于2008年获西班牙历史遗产委员会批准。该宪章指出了工业化时期矿业景观的价值,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和实现社会效益的方法。此外,关于这一问题的文献非常丰富,在此不再赘述。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既不是分析现有的文件和文本以总结当前的最新研究进展,也不是基于特定的案例研究以提供新的资料,而是从国际化和历时性的视角反思矿业作为遗产的价值。由此,本研究从3个层面展开:1)将矿业景观定义为历时性的自然和文化实体;2)描述矿业遗址和矿业工人的一般性文化特征,并重点关注全球范围内矿业工人的共同特征;3)从当前效能的视角,概述矿业遗址的遗产价值。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列举矿业废弃地的一系列共同特征以界定矿业文化和矿业遗产价值。这意味着本研究将高度概括矿业遗址的整体性,而不对每处遗址的特殊性进行深入探讨。因此,研究成果是基于复杂而多样的现实作出的高度凝练。


1 矿业景观

矿产资源开发常伴随经济增长、技术发展、社会进步及文化交流等,而废弃后的矿产地则通常被视为“黑暗地带”,长期面临污染、生态退化、矿灾导致的死亡以及停产引发的经济危机等困扰。矿业废弃地的遗产价值虽难以辨识,但仍存在着以其他方式解读的可能性。本研究不仅没有忽视矿业景观形成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还从一种较为积极的视角,以建设性的方式来看待矿业活动带来的消极后果。矿业景观在本研究中被视为极其丰富的、多样化的资源,且有助于寻找21世纪世界范围内面临的部分生态、经济和社会等问题的解决方案。本研究高度概括矿业景观的4个主要特征。

1)矿业景观总是以自然和文化并存的状态存在。采矿活动离不开精确的地质勘探,与其他可以安置在任何具有良好交通网络地点的工业部门不同,采矿点必须锚定在矿产分布地上。这一特征总是强烈影响新定居点的建设,从而带来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无论世界各地,矿石、燃料和其他地质资源地都见证了以资源为基础的新城镇的发展,有时也目睹了它们的衰败,例如20世纪初西班牙里奥廷托的南菲隆(Filón Sur)矿为了扩大生产而搬迁了一座村庄。定居点是矿业景观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不仅与地质和生产相关,也与家庭和社会生活密切相连。全球著名的矿产地都有类似的定居点,如智利的塞维尔(Sewell)、葡萄牙的圣多明戈斯(São Domingos)和澳大利亚的卡彭达(Kapunda)等。矿业公司通过建设和发展功能齐全的定居点来吸引工人并使其向矿山聚集。矿业公司设计规划矿业城镇,并配备所有必要设施为工人提供一切生活必需品,但与此同时也“控制”了他们。由于这种共同的背景,矿业城镇通常具有相似的特征。

2)采矿点锚定在矿产区的特点使其需要具备交通网络,通常情况下,借此形成的文化线路也兼具自然和文化的双重特性。如在中国北京的京西古道上留下了数百年来为北京城运输煤炭和其他商品的驮畜足迹,而这条古道本身也是一个历时性景观,浓缩了古代、近代和现代矿业的发展轨迹。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近代早期西班牙与美洲之间建立了一条跨越大西洋的路线,通过该线路将混汞法中使用的汞从西班牙运到了美洲的银矿。尽管这条路线是殖民活动的主要航路,但在欧洲和美洲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全球化的早期发展中起到了根本作用。

3)矿业景观呈现出一个特质,即有相当一部分是不可见的。这一特质在露天矿中体现得不甚明显,但在地下矿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在部分案例中,数千米的竖井和横巷构成了一个宏大的景观,只有通过地表采掘业的遗迹(如矸石堆等)才能观察到这一景观的冰山一角(图1)。这也造成了矿工对于矿产地的感知和游客的体验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尽管一些矿山公园提供了参观部分地下井巷的机会,但为了安全接待游客,往往会对其进行翻新和消毒,在地下工作的真实体验(如灰尘、噪声、气味等)通常都会被抹去。


1 西班牙矿业景观

1-1 韦尔瓦省的科尔塔·阿塔拉亚矿山,曾是欧洲最大的露天开采地。放大图中有一节火车头,显示出工作范围之大

1-2 科尔多瓦省的穆里亚诺山的地下景观,竖井和横巷的使用时间从罗马时期至 20 世纪早期


4)矿业景观通常具有历时性的特征,显示出深刻的年代印迹,如上文提到过的中国北京的京西煤矿。世界上还有许多著名案例,如塞尔维亚的鲁德纳·格拉瓦(Rudna Glava)古铜矿,于公元前6千纪—5千纪至公元前4千纪以及罗马时代被开采;德国的赖迈尔斯堡(Rammelsberg)多金属矿,在整个公元2千纪被持续开采。对于矿产的长期开采,不仅源于众多人类文明对于金属和其他地质矿产资源的长久需求,也得益于采矿和冶金技术发展的支撑。例如,18世纪纽科门发动机被运用在矿坑排水中,这使得英格兰康沃尔地区的锡矿和铜矿开采得以继续向下深入数百米。后来,改进后的康沃尔发动机和其他抽水泵在国际上的普及为世界上许多不同地区甚至是偏远地区的矿业繁荣打开了大门。这一见证全球采矿史发展的物质遗迹至今仍保存在英格兰、澳大利亚、西班牙和南非等地的康沃尔发动机房中(图2)。


2  位于英格兰(2-1)、澳大利亚(2-2)、南非(2-3)的康沃尔发动机房


2 矿业文化

文化可以被理解为一系列观念、行为模式、习俗和社会规则,可塑造出一个群体以区别于其他群体。从广义上讲,这样的集合或系统是由环境高度塑造的,当环境具有显著且明确的特征时,文化表现得更为突出,矿业景观和矿业文化就是如此。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已遍布众多独具特色的工矿社区,但是矿业文化使矿业工人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例如新石器时代比利时斯皮尼斯(Spiennes)开采燧石的矿工与近代早期玻利维亚波托西(Potosí)开采银矿的矿工之间,以及20世纪中国温州矾山开采明矾的矿工与现今刚果民主共和国开采钴矿的矿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然而矿工群体普遍具有一系列与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共通性。这些共通性可被界定为一种矿业文化的写照,且在工业化时代体现得更为清晰和强烈。因此本研究将重点放在工业化时期由矿工群体塑造的矿业文化上。

矿工生活和文化中最具决定性的特点之一是他们的群体认同感。矿工强烈认同自己的工作,即便是在采矿活动结束后,矿工仍具有强烈的身份认同感。矿工对这一职业普遍带有自豪感,这份职业时刻要求矿工付出艰苦的努力,矿工也一直被视为推动国家和文明发展的主要贡献者。

矿工另一个可辨识的特征是他们与死亡的特殊关系。不仅矿业致命事故屡见不鲜,矿工还不得不面对因工作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如硅肺病或铅中毒等,因此矿工的预期寿命通常较短。死亡的阴影令许多矿工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尤其是在西方世界,由此或催生出强烈的宗教信仰,或导致充满罪恶的放荡生活,这2种情况共同存在于伊比利亚半岛等地。由于早期工矿营地主要聚集青年单身男子,这些人最早被高于耕作的工资吸引,矿工生活放荡的情况也因此而加剧。许多矿业公司解决此类状况的办法是加强家长式作风计划的投资,尽管这有时会影响工作进度。联排房屋逐渐取代原来的营房以促进家庭的建立和社会的稳定。与此同时,新的服务和设施在矿区激增,大部分由公司支持建设,如商店、学校、医院、电影院、社交俱乐部和体育设施等。上述家长式作风措施开展的目的是让矿工们远离放任无度的生活,过上更好、更稳定的生活。

凭借上述家长式作风计划,矿工还呈现出一个显著特点是接受过教育。开展矿工教育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育的实用性,教育使矿工具备能力去阅读和理解矿山新引进的技术说明。在当时大量人口还是文盲的社会,这一措施使得矿区学校的数量激增(图3)。教育还带来了其他影响,如矿工革命和工人运动的蔓延。正是因为阅读,他们接触到了19世纪席卷全球的新的政治意识形态,比如社会主义。随着矿工的阶级意识增强,在许多国家他们成为左翼政治的坚定支持者。


3  西班牙名为“河与矿的新村”的矿区学校


此外,与周边的农村地区相比,在矿业城镇中能够享受广泛而多样的娱乐服务。例如19世纪末因加拿大淘金热而繁荣起来的偏远城镇道森市,早在20世纪10年代就建有电影院(图4),但这个电影院是个独立企业,属于比较特殊的情况。而普遍的情况是,作为其家长式作风计划的一部分,电影院由矿业公司推动成立。中国则在20世纪后半叶提供了其他类型的矿业城镇发展模式,如辽宁省阜新和抚顺等城市。这种模式是由政府而非私营公司负责规划采矿作业和矿区生活,采用整体性的设计方案,使矿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平衡。


4 加拿大道森市发现的原始胶片卷轴


最后,矿业文化往往是内源性文化模式与国际影响相结合的产物。一些相对较小、偏远的矿业村庄和城镇由于作为港口和火车站,甚至成为通往世界其他地区的大门。例如一家法国公司在西班牙南部内陆的佩尼亚罗亚–普韦布洛纽沃村(Peñarroya Pueblonuevo)开设了一个采矿点,这使得当地女性在20世纪初对于时尚的追求就已与巴黎保持同步,尽管当时西班牙南部大部分还是欠发达地区,远远落后于当时的社会。另外,墨西哥伊达尔戈(Hidalgo)矿区矿工们的菜单中的康沃尔馅饼随英格兰康沃尔的矿工和技术一起来到大洋彼岸(图5)。还可以在体育运动中找到这方面的大量案例,足球和网球等运动主要是由矿业和其他工业行业移民(特别是不列颠移民)带入许多国家的。所有这些外来元素融入不同矿区的当地传统中,在矿山环境和全球化的推动下创造出一种融合文化。

简而言之,矿业景观具有明确的地域界限,而矿业文化也具有可辨识的元素。除经济方面外,这些特征通常在采矿活动结束后依旧存在,作为集体认同的景观和文化,以及包含丰富多样价值的遗产保留下来。


5  墨西哥伊达尔戈矿区的康沃尔馅饼店展示出带有采矿、康沃尔镇和英国元素的装饰物


3 遗产价值

对所有的废弃矿业景观进行保护并不现实,特别是以文化或遗产公园的形式。那么选取何种方法和标准来选定最具代表性、独特性、重要性或有价值的案例就十分关键,即判定哪些遗址必须作为遗产进行保存。《埃尔比埃尔索宪章》在这一问题的解释上提供了如下标准:“历史的真实性;典型的类型;在类型或技术方面绝对或相对悠久;保存的状态;文化认同和类型特征的完整性;历史意义;财产及其设施与所在社区的关系;拥有采矿综合体的社区对其进行管理的可能性,保证最小限度的可持续性。”

《埃尔比埃尔索宪章》还指出,矿业遗产保护的论述普遍基于2个主要观点:“矿业遗产作为化石以唤起消逝时间的价值”,以及矿业遗产“作为社区的再生者”的价值,因为“社区的管理和发展与矿山密不可分”,且在矿山停产后面临危机。这些论述将重点放在废弃、退化和损失上,但往往忽视了矿业遗产作为一个包含广泛价值体系的信息载体的复杂性。

本研究试图从对当下产生效能的视角,讨论矿业遗产的价值。尽管本研究采用基于价值的方法,但这并不是遗产价值研究中唯一的理论和方法。本研究并不枚举所有价值,而是评述一些能够界定矿业遗产特殊性的价值。

1)矿业景观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这一观点看似有些自相矛盾,因为矿业往往带来严重的环境影响,与采矿作业相关的几起生态灾难仍令人记忆犹新。然而,矿业景观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如何与地球及其有限的资源发展出更加可持续的关系。此外,矿业景观一直是早期引发生态忧虑的地点。最早记录的一起“生态”抗议示威活动正是发生在一座采矿场。1888年,来自西班牙里奥廷托村(Riotinto)的矿工和周边地区的农民走上街头,要求停止露天焙烧硫化矿。这次抗议背后的动机是多样而复杂的,但理由之一是阻止其对环境和作物造成的严重伤害。着眼当下,德国多特蒙德的一家煤矿和焦化厂——汉莎炼焦厂(Kokerei Hansa)现已被部分改造为露天观测站,用来研究大自然如何重新复苏工业废弃空间,以及不同形式的生物如何适应矿产开发遗留下的极端环境(图6)。


6  德国汉莎炼焦厂自然环境恢复


2)与上一视角密切相关,矿业景观是反思传统的自然–文化二元对立论的理想场所。正如一些遗产学者和现代考古学家批评的那样,这种划分是人为的,且歪曲现实的。矿区与其自然环境的不可分割性体现在2个方面:首先,矿区的存在离不开促成资源开发的地质特征;其次,采矿活动本身意味着景观和环境的深刻变革。因此,鲜有其他地方能比矿业景观更加清晰地表明自然和文化的相互塑造,二者不能分开去单独理解。从这层意义来说,矿业遗产有更具吸引力的理论价值,有助于重新定义遗产认定和管理中使用的标准。

3)矿业景观和相关冶金场所具有明显的工艺和技术价值。其中技术价值无疑是矿业景观作为工业遗产最具特色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遗产,矿业遗产具有更为突出和明确的技术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矿山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和技术的演进。正如在中国湖北铜绿山冶铜遗址所见,约在公元前11世纪—公元2世纪,矿工们使用了当时非常先进的技术用于地下矿井的挖掘和排水,用他们的技术和工具挑战了自然地质和地形的限制。此外,矿山中产生的先进技术有时也适用于其他情境。值得铭记的是,作为彻底改变工业和世界的机器——蒸汽发动机,最初是被开发用于矿井排水的。

4)矿业遗产具有经济价值。在此之前需要承认的是,由于城镇中相当一部分人口在矿山工作或为矿山工作,而另一部分人则从事服务业以支撑矿工生活,所以矿山停产会给以此为依赖的矿业城镇带来经济危机。虽然如此,如果废弃矿区经过适当的战略转型,仍有可能继续焕发经济活力,转型途径包括但不限于旅游业。旅游业可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并带来新的收入来源,但需要明确的是,仅依靠旅游业还不能弥补矿业衰败后的经济缺口。正如德国鲁尔区所展现的,一个完整的长期发展计划有可能使地区实现“从煤炭到文化”的转型。该计划包括创建文化和遗产景点来吸引游客,但计划真正的核心在于将原有的重工业产业结构转变为能够创造新机会、新活动和新就业岗位的新型产业结构。

5)矿业景观是了解矿业历史和文化的宝贵信息载体。就古代矿业景观而言,景观和遗物常常是唯一可用的信息来源。矿业景观具有信息载体的这一特性不仅存在于遥远的过去,矿业景观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当代的遗址和人群。许多技术的进步从未被记录在文字或图像等资料中,或因其不足够重要,或因其并非是成功的尝试。在与矿山相关的社会方面,文献记载与实际情况的差距最为显著。某些情况下,像是只有发生事故或冲突时才会提及矿工。鉴于此,采矿场可作为重要信息载体,展现或传递从未被记载或记载存在偏差的物件和事件。

6)与上一视角直接相关,矿业景观还具有知识转移的能力。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矿业景观带来了显而易见的经验。同样在认识自然方面,矿产开发如同外科手术,使人们看到地球表层的解剖结构,并重见以动植物化石等形式存在的灭绝生物,毋庸置疑具有教育作用。采矿史的内容也可以提供一些甚为实用的解决方案。如2010年,33名智利矿工被困于矿井下深约800m的避难所,他们设法生存了69天后获救。而将他们救回地面的是从19世纪就沿用的救援“胶囊”装置,尽管该装置随着21世纪的技术进步已有所改进(图7)。


7  德国博鸿的德国矿业博物馆展示的救援“胶囊”


7)矿业废弃地具有非常独特的美学价值。它们以一种非常富有表现力的方式体现出破坏的力量。矿山开采会暴露出地质层位,为景观增添了新的色彩、气味和纹理。此外,废弃矿业城镇和基础设施通常展现出岁月的痕迹,可能会令人着迷,也可能令人产生抵触情绪。废弃矿区的美吸引了艺术家和电影制片人。赛尔乔·莱昂内的《革命往事》(1971年)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夺宝奇兵3》(1989年)将西班牙罗达尔基拉尔(Rodalquilar)金矿作为取景地,而萨姆·门德斯将日本煤矿废弃地端岛作为《天幕危机》(2012年)的取景地。

8)矿业景观具有不同维度的社会和人文价值。矿业景观是充满人类苦难与奋斗、发展与进步、创造力与独创性、辛勤劳作与牺牲、友谊和团队意识的空间。矿山使人们铭记人性黑暗的一面,包括劳动力剥削和经济殖民,但也包括积极的内容,如社会的进步、团结和友情。矿山向人们“讲述”了来自南非、法国、墨西哥、美国和中国的矿工在不得不面对类似的困境时,回应相似的感情。最终,矿山向人们展现出人类共通的人性(图8)。


8  矿业废弃地景观、文化与遗产价值之间的关系


4 结论

本研究试图从物质性这一视角研究矿业废弃地的遗产价值,矿业废弃地的物质性是随着时间推移,由自然和人类文化共同形成和塑造的。本研究对价值的解释并非详尽无遗,而是力图突出可以定义矿业遗产的概括性特征和对当下产生成效的一些特点。选择这样做的原因是,矿业不仅是技术和经济进步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环境退化和人类苦难。即便蕴含着消极内涵,但矿业遗产保护能够帮助治愈一部分过去因矿业活动造成的生态和社会创伤。本研究还发现矿业景观见证了国际化的足迹。虽然每段时间和每个地区的矿业景观具有其特殊性,但其共同点也足以阐述一种普遍性的矿业文化,并将具有一系列相似价值的矿业景观纳入全球化场景。





图表来源:

图 1-1、2-1、3、5~8 由作者拍摄;图 1-2 来自西班牙地质矿业研究所;图 2-2 由艾伦和佛洛拉·博特拍摄,来自维基媒体;图 2-3 由安德鲁·霍尔拍摄,来自维基媒体;图 4来自《道森市:冰封时光》剧照。



为了微信阅读体验,文中参考文献标注进行了删减,详见杂志。

参考文献

[1]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The Nizhny Tagil Charter for the Industrial Heritage[EB/OL]. (2003-07) [2020-12-31]. 

https:// ticcih.org/about/charter/.

[2] JIMÉNEZ-CUENCA C, MARTÍN-MORALES C, TIMÓN TIEMBLO M P, et al. El Bierzo Charter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Industrial Mineral Heritage[EB/OL]. (2009-03) [2020-12-31].

https://ipce.culturaydeporte.gob.es/dam/jcr:9150e4a0-fb5b-40f9-8b42-df8f70187f27/carta-del[1]bierzo-layout1.pdf.

[3] PUCHE-RIART O, MAZADIEGO-MARTÍNEZ L F. Conservation of the European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Heritage: Part 1[J]. CIM Bulletin, 2000, 93(1040): 96-107.

[4] RÁBANO I, MATA-PERRELLÓ JM. Patrimonio Geológico y Minero: Su Caracterización y Puesta en Valor[M]. Madrid: Instituto Geológico y Minero de España, 2006.

[5] CONLIN M, JOLLIFFE L. Mining Heritage and Tourism: A Global Synthesis[M]. London: Routledge, 2015.

[6] KAŹMIERCZAK U, STRZAŁKOWSKI P, LORENC M W, et al. Post-mining Remnants and Revitalization[J]. Geoheritage, 2019, 11: 2025-2044.

[7] ORTIZ-MATEO M. La Minería Inglesa de Riotinto (1873- 1954) [J]. Canteras y Explotaciones, 2004, 440: 20-31.

[8] ARENAS-POSADAS C. Trabajo y Relaciones Laborales en el Despegue de la Minería Mundial (1890-1940) [M]// PÉREZ DE PERCEVAL-VERDE M A, LÓPEZ-MORELL M A, SÁNCHEZ-RODRÍGUEZ A. Minería y Desarrollo Económico en España. Madrid: Instituto Geológico y Minero de España, 2007: 219-235.

[9] SANNA F, NONNIS M. Saving the Fading: Digital Resource Map of Sulcis Iglesiente Mining Heritage[C]// Colectivo Proyecto Arrayanes. Minute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Mining History Congress, Linares, Spain. Jaén: University of Jaén, 2017: 277-284.

[10] HAY D. Preserving Industrial Heritage: Challenges, Options, and Priorities[J]. Forum Journal, 2011, 25(3): 11- 24.

[11] FILIPOVIĆ D. Rudna Glava in the Foreground of Recent Overviews of the Beginnings of Copper Mining in Europe a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Archaeometallurgy[J]. Balcanica, 2015, XLVI: 341-347.

[12] PASCHE E. Metal Workers on the Rammelsberg[J]. Stahl und Eisen, 2012, 132(8): 86-87.

[13] LAWS P. Cornish Engines and Engine Houses[M]. Plymouth: National Trust, 1978.

[14] JOHNSON M. Archaeologic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M]. 2nd edition. Chichester: Wiley-Blackwell, 2010.

[15] CANO-SANCHIZ J M. Ser Minero. El Contexto Cultural Generado por la Minería Industrial (siglos XIX y XX) en el Sur de la Península Ibérica[J]. Munibe Antropologia – Arkeologia, 2014, 65: 249-268.

[16] AVERY D. Not on Queen Victoria’s Birthday: The Story of the Rio Tinto Mines[M]. London: Collins, 1974.

[17] PEINADO-RODRÍGUEZ M, ANTA-FÉLEZ J L. Campesino Versus Minero: Encuentros y Desencuentros en una Agrociudad (1850-1930)[J]. Revista de Antropología Experimental, 2010, 10: 407-422.

[18] CHASTAGNARET G. L’Espagne, Puissance Minière Dans l’Europe du XIXe Siècle[M]. Madrid: Casa de Velázquez, 2000.

[19] Colectivo Brumaria. La Madre: Una Historia de Colonialismo Industrial [documentary film]. Peñarroya[1]Pueblonuevo: La Chimenea del Terrible[EB/OL]. (2012-09) [2020-12-31]. http://colectivobrumaria.com/la-madre[1]documental/.

[20] 徐苏斌,青木信夫.从经济和文化双重视角考察工业遗产的价值框架[J].科技导报,2019,37(8):49-60.

XU S B, AOKI N. An Industrial Heritage Value Frame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and Economy[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2019, 37(8): 49-60.

[21] POULIOS I. Moving Beyond a Values-Based Approach to Heritage[J].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rchaeological Sites, 2010, 12(2): 170-185.

[22] LOWENTHAL D.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 2005, 11(1): 81-92.

[23] OLSEN B, SHANKS M, WEBMOOR T, et al. Archaeology: The Discipline of Thing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2.

[24] HARRISON R. Beyond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Toward an Ontological Politics of Heritage in the Age of Anthropocene[J]. Heritage and Society, 2015, 8(1): 24-42.

[25] 潜伟.技术遗产论纲[J].中国科技史杂志,2020,41(3):462-473.

QIAN W. A Brief Thesis on Technical Heritage[J]. The Chinese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 41(3): 462-473.

[26] MÄMPEL W, ZUURING L, VINKEN F. Zollverein. Von der Kohle zur Kultur: From Coal to Culture[M]. Essen: Beleke, 2009.

[27] PALMER M, NEAVERSON P. Industrial Archaeolo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M]. London: Routledge, 1998.

[28] DUNGWORTH D, STRÖBELE F. Science for Historic Industries. Guidelines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17th- to 19th-Century Industries[EB/OL]. (2018-10) [2020-12-31].

https://historicengland.org.uk/images-books/publications/science-for-historic-industries/heag258-science-for-historic[1]industries/.

[29] PALLARDY R. Chile Mine Rescue of 2010[EB/OL]. (2010-11-22) [2020-12-31]. https://www.britannica.com/ event/Chile-mine-rescue-of-2010.

[30] SOMHEGYI Z. Reviewing the Past: The Presence of Ruins[M]. Lanham: Rowman and Littlefield International, 2020.

[31] EDENSOR T. Industrial Ruins. Spaces, Aesthetics and Materiality[M]. Oxford: Berg, 2005.


版面预览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2年4期

扫描下方小程序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文章编辑  刘昱霏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刘昱霏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风景园林LAVISION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