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A研究 | 王艳霞 蔡祖亮 | 老龄化背景下基于可达性视角的公园绿地适老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王艳霞 蔡祖亮 风景园林LAVISION
2024-09-03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23年第1期 P110-118

王艳霞,蔡祖亮.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时空分布特征[J].风景园林,2023,30(1):110-118.


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时空分布特征

王艳霞

女 / 博士 /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 / 研究方向为城乡国土空间规划与设计、景观规划设计与人居环境


蔡祖亮

男 /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城乡国土空间规划与设计、景观规划设计与人居环境


作者写作心得 

摘要

【目的】为探索老年人对公园绿地需求的独特性和存在问题,分析老年人口布局与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时空响应关系。【方法】选取河北省邯郸市外环内城区2010和2020年的老年人口数据以及相关城市公园绿地数据,运用综合老龄化指数(CAI)和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Ga2SFCA)法对不同出行方式下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果显示:1)区域内街道人口老龄化加剧现象明显,且存在一定的空间扩散趋势;2)区域内社区公园绿地的供给总量有所增长,但老年人人均供给量依旧不足,且空间分布不均匀;3)公园绿地综合可达性与人口老龄化在空间变化上并不匹配,区域东南侧街道的公园绿地供给缺乏较为严重。【结论】进一步提出增加社区公园绿地、优化存量绿地、完善交通网络等具体措施,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公园绿地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风景园林;时空变化;城市公园绿地;老龄化;可达性;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本研究选取河北省三线城市——邯郸市2010年与202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和面积≥1 hm2的城市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出行方式下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时期老年人口布局与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变化规律,提取公园绿地可达性与人口老龄化冲突较为严重的区域并提出改进策略,以期为城市公园绿地适老化建设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域与数据处理

1.1 研究区域

研究区域选取河北省邯郸市外环内城区,面积约93 km2,包含34个街道,在研究区域内有居民点的街道为32个。

1.2 数据处理

1.2.1 人口数据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结果,2010—2020年研究区域内32个街道的人口总量有所减少,从108.04万人降至106.09万人,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从8.92万人上升至13.55万人,占比从8.26%上升至12.77%,老龄化加剧趋势明显

区域内的居民点包含小区和城中村2种类型,共有居民点1 548个,其中2010年已建成居民点共1 336个。将街道内的老年人口按各居民点的户数比例进行分配,得到2020年研究区域内各居民点老年人口分布图(图1)。


1 2020年研究区域内居民点老年人口分布


1.2.2 绿地及道路数据

公园绿地主要包含社区公园绿地(1~10 hm2)以及综合公园绿地(>10 hm2)2种类型。考虑到研究区域内的老年人群也可以使用与研究区域相邻近的公园绿地,故而在绿地采集时将区域周边公园绿地也纳入采集范围,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区域内公园绿地进行适当修正。以2010年为基准核对公园绿地的建成年份,将采集到的绿地信息汇总后得到研究区域及周边公园绿地分布图(图2)。


2 研究区域及周边公园绿地分布


老年人公园绿地步行可达性分析中所需的道路数据以OSM数据为基础,并利用Google卫星影像地图对其进行更新与增补。

1.2.3 出行方式及时间数据

将老年人前往社区公园绿地的出行方式设置为步行可达,并以0.83 m/s作为老年人的步行速度;考虑综合公园绿地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结合实际调研结果,将老年人前往综合公园绿地的出行方式设置为“步行+公交”可达,距离综合公园绿地较近的居民点设置为步行可达,步行时间阈值为20 min,超过20 min的设置为公交可达,空间搜索阈值设置为研究区域内供需点之间最长的通行时间。


2 研究方法

2.1  综合老龄化指数

老年人口数量、比例、密度为研究人口老龄化的常用指标,但是侧重点各有不同。而CAI由上述3个指标构成,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地区内不同街道的老龄化程度,其计算式如下:

式中,ICAI表示I地区的综合老龄化指数,NIPIDI分别代表标准化处理后I地区的老年人口数量、比例和密度,W1W2W3分别代表老年人口数量、比例、密度3个指标相应的权重,权重利用熵值法计算得出。

2.2 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Ga2SFCA法可以同时考虑供给点(公园绿地)和需求点(居民点)两方面的因素,且其函数衰减曲线更加符合老年人在使用公园绿地时出行意愿随出行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加契合实际研究情况,笔者对公式进行相应的改进,具体计算式如下:

式中,i表示需求点,即研究范围内的各居民点,tij为需求点i到达供给点j所需要的时间;Sj为供给点j的面积;P为研究区域内的老年人口比例,Sj×P即考虑老年人比例下供给点j的面积;Dit0时间搜索范围内每个需求点i的老年人口数,考虑到综合公园绿地均有多个出入口,对同一需求点进行筛选,选取最短时间的出行路径;G(tij)是高斯函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人口老龄化空间演变特征

利用式(1)计算得到2010年和2020年研究区域内各街道CAI值并进行可视化表达(图3)。


3 研究区域内各街道 CAI 值


结果表明,2020年与2010年相比CAI低值街道(0~0.21)由19个减少至6个,CAI较高值街道(0.45~0.59)由3个增加到12个,CAI高值街道(0.60~0.74)由0个增加到4个,CAI均值由0.21提高至0.39。总体来看,研究区域内街道的CAI值升高趋势明显,老龄化趋势显著。

将各街道的CAI值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得出2010—2020年研究区域内各街道CAI值变化范围图(图4)。除和平街道外,研究区域内各街道的CAI值均呈上升趋势,在CAI值上升的街道中,有12个街道的CAI值增加超过0.20,为老龄化加剧较为严重的区域。




4 2010—2020年研究区域内各街道 CAI 值变化范围


3.2 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

通过式(2)~(4)计算出2010—2020年研究区域内不同类型公园绿地的老年人可达性指数,并依据Ga2SFCA法的计算原理,将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可达性指数进行加和处理,以此来衡量区域内面积≥1 hm2公园绿地的老年人综合可达性,利用几何间隔法将可达性进行划分并进行可视化表达。

3.2.1 社区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

2010—2020年研究区域内社区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变化不大,为了便于对比研究,2020年采用与2010年一致的可达性分级(图5)。


5 研究区域内老年人社区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


2010与2020年社区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均值分别为1.05 m2/人和1.71 m2/人,社区公园绿地有所增加,但供给总量仍较为缺乏。可达性分级统计数据显示(表1),2010—2020年研究区域内社区公园绿地可达性整体变化情况不大,虽然社区公园数量有所增加,但老年人口也在相应增多,可达性0值居民点的比例以及老年人口比例基本无变化,低可达性居民点比例和老年人口比例有所降低。可达性在均值以下的居民点占比由76.65%提升至81.98%,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新增社区公园绿地集中在居民点密度较低且老龄化水平与老龄化加剧趋势均较低的区域,虽然提升了其周边居民点的老年人步行可达性,但对于老年人口较多的高密度居民点区域的影响不大(图3、4)。


表1 2010年和 2020年研究区域内老年人社区公园绿地可达性分级统计


2010年和2020年老年人社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标准差分别为8.09和12.22,空间分异现象十分明显。高标准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低密度的居民点周边却拥有着较为丰富的社区公园绿地资源,从而在计算中出现了几处极高可达性的居民点。

社区公园绿地是老年人群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对研究区域内2010年和2020年各居民点内老年人社区公园绿地可达性结果对比后发现,研究区域内部及周边的社区公园绿地数量严重不足,且2010年后新增社区公园绿地的选址并未充分考虑各街道老年人口的分布情况。

3.2.2 综合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

2010—2020年,研究区域周边增加了多块面积较大的综合公园绿地,极大地提升了区域内部老年人综合公园绿地可达性,均值由2.01 m2/人提升至11.78 m2/人。

结果表明,2010年研究区域内综合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最高值与2020年的最低值较为接近,区域周边新增的大型公园绿地在提升老年人综合公园绿地整体可达性水平的同时也使得高可达性区域由中心向西北方向发生偏移,方向的偏移与周边新增综合公园绿地的规模有关(图6)。


6 研究区域内“步行 + 公交”模式下老年人综合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


2010年和2020年老年人综合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标准差分别为0.18和1.34,在空间分异方面远低于社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分布均呈现出由内向外的递减趋势。对比CAI值变化范围图(图4)可以发现,虽然2020年和2010年相比,区域内老年人的综合公园绿地整体可达性在不断提升,但主要提升的街道与老龄化加剧较为严重的街道并不匹配。

3.2.3 公园绿地综合可达性评价

2010年和2020年研究区域内面积≥1 hm2公园绿地的综合可达性均值分别为3.06 m2/人和13.49 m2/人,标准差分别为8.10和12.23,均值的提升主要源于外围周边综合公园绿地供给量的增加,高标准差则源于社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过度分异。笔者分别统计研究区域内2010年和2020年不同街道内公园绿地综合可达性的均值,并按照街道范围对公园绿地综合可达性的均值变化情况进行汇总与可视化表达(图7)。


7 2010—2020年研究区域内各街道老年人公园绿地综合可达性变化范围


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外围街道综合可达性提升较为明显,主要源于外围周边新增的多处综合公园绿地。结合相应CAI值变化范围(图4),不同街道老年人公园绿地综合可达性变化趋势与老龄化变化趋势在空间上并不匹配,综合可达性提升较为明显的街道老龄化加剧并不严重。另外,各街道在公园绿地综合可达性方面都有着较为明显的提升,但对于高老龄化街道内老年人的日常体验提升并不明显。

3.3 公园绿地需求区域分析

对2020年研究区域内各居民点老年人公园绿地综合可达性进行汇总统计(表2),提取出区域内的低综合可达性(2.25~10.87 m2/人)居民点。


表2 2020年研究区域内老年人公园绿地综合可达性分级统计


将各街道CAI值的变化情况以及2020年CAI值赋值在街道内的居民点上,在提取出区域内的低综合可达性居民点后,与高老龄化(2020年CAI值>0.44)以及老龄化加剧较为严重(CAI值变化>0.20)2项指标相结合,按照满足指标数量的多少分别赋值为1、2、3,以此来表示低综合可达性居民点内老年人公园绿地需求的不同等级(图8)。


8 2020年研究区域内低综合可达性居民点公园绿地需求等级


结果表明,老年人公园绿地需求等级较高的居民点主要集中在区域内的东南方向,该区域拥有较高的老龄化水平且老龄化加剧较为严重。


4 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优化策略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结合邯郸市实际情况,提出以下5点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优化策略。

1)增加社区公园绿地的供给。社区公园绿地与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密切相关,且占地面积较小,易于在区域内“见缝插针”式地将闲置用地进行转化,从而提升其整体可达性。

2)优化存量绿地。对于无法新增绿地的建设密集区域,可对既有公园绿地进行优化,在提升其供给能力的同时可以考虑通过空间多功能设计来避免单一功能空间使用率低下的问题,加强空间设计的互动性,在提升老年人使用体验的基础上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3)完善交通网络。对于绿地供给水平较高但可达性却较低的区域,应注意完善公园周边的交通网络,针对人口居住密集区域应增设相应的出入口,适量增加公园绿地出入口与城市主要道路的连接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公园绿地供需不均衡导致的老年人公园绿地使用困境。

4)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城市养老体系,可在公园绿地供给充足的区域新建养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服务中心等老年建筑,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鼓励老年人群向该区域流动。

5)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在进行公园绿地规划时应更多地关注老年人这一公园绿地的使用主体,在提升城市整体绿化水平的同时,为老年人创造一个便捷的公园绿地使用环境。


5 结语

本研究运用CAI和改进Ga2SFCA法,对不同出行方式下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对于通行成本地替换以及供给点规模处理可以为其他进行特定人群可达性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同时,引入CAI打破传统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中针对单一指标进行人口测度的局限,以动态的视角对老年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空间演变进行研究,相较于仅针对现状进行的分析更加全面,结果也更具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





图表来源:

文中图表均由作者绘制,其中图1~8底图来源于《邯郸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为了微信阅读体验,文中参考文献标注进行了删减,详见杂志。

参考文献

[1] 黄建中,马煜箫,胡刚钰.基于健康视角的老年人出行行为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20,38(7):69-75.

HUANG J Z, MA Y X, HU G Y.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ravel Behaviors of the Elderly from a Health Perspective[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2020, 38(7): 69-75.

[2] GÓMEZ L F, PARRA D C, BUCHNER D, et al. Built Environment Attributes and Walking Patterns Among the Elderly Population in Bogotá[J].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10, 38(6): 592-599.

[3] 韩冰冰,冷红.寒地社区绿色空间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以长春市为例[J].风景园林,2022,29(1):115-121.

HAN B B, LENG H. Influence of Community Green Space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in Cold Regions: A Case Study of Changchun[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22, 29(1): 115-121.

[4] 王小月,杨东峰.绿地建成环境对老年人活动的影响及优化策略[J].规划师,2022,38(1):56-63.

WANG X Y, YANG D F. The Impact of Green Built Environment on Senior People’s Behavior and the Improvement Strategy[J]. Planners, 2022, 38(1): 56-63.

[5] BRUINSMA F, RIETVELD P. The Accessibility of European Cities: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Comparison of Approaches[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1998, 30(3): 499-521.

[6] 付益帆,杨凡,包志毅.基于空间句法和LBS大数据的杭州市综合公园可达性研究[J].风景园林,2021,28(2):69-75.

FU Y F, YANG F, BAO Z Y. Research on Accessibility of Hangzhou Comprehensive Parks Based on Spatial Syntax and LBS Big Data[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21, 28(2): 69-75.

[7] 施拓,李俊英,李英,等.沈阳市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J].生态学杂志,2016,35(5):1345-1350.

SHI T, LI J Y, LI Y, et al. Analysis of Urban Park Accessibility in Shenyang City[J].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16, 35(5): 1345-1350.

[8] 尹海伟,孔繁花,宗跃光.城市绿地可达性与公平性评价[J].生态学报,2008(7):3375-3383.

YIN H W, KONG F H, ZONG Y G. Accessibility and Equity Assessment on Urban Green Space[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8, 28(7): 3375-3383.

[9] HILLSDON M, PANTER J, FOSTER C,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ess and Quality of Urban Green Space with Population Physical Activity[J]. Public Health, 2006, 120(12): 1127-1132.

[10] 程岩,刘敏,李明阳,等.基于2步移动搜索法的城市郊区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分析[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1,30(3):31-35.

CHENG Y, LIU M, LI M Y, et al. Spatial Accessibility Analysis of Green Space in Suburb Parks Based on 2SFCA[J]. Central South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2011, 30(3): 31-35.

[11] LUO W, QI Y. An Enhanced 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E2SFCA) Method for Measuring Spatial Accessibility to Primary Care Physicians[J]. Health and Place, 2009, 15(4): 1100-1107. 

[12] 陶卓霖,程杨,戴特奇.北京市养老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5):616-624.

TAO Z L, CHENG Y, DAI T Q. Measuring Spatial Accessibility to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ies in Beijing[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4, 33(5): 616-624. 

[13] DAI D J, WANG F H. Geographic Disparities in Accessibility to Food Stores in Southwest Mississippi[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2011, 38(4): 659-677.

[14] DAI D J. Black Residential Segregation, Disparities in Spatial Access to Health Care Facilities, and Late-Stage Breast Cancer Diagnosis in Metropolitan Detroit[J]. Health and Place, 2010, 16(5): 1038-1052.

[15] DAI D J. Racial/Ethnic and Socioeconomic Disparities in Urban Green Space Accessibility: Where to Interven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1, 102(4): 234-244.

[16] 魏冶,修春亮,高瑞,等.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沈阳市绿地可达性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4):479-487.

WEI Y, XIU C L, GAO R, et al. Evaluation of Green Space Accessibility of Shenyang Using Gaussian Based 2-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Method[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4, 33(4): 479-487.

[17] 李孟桐,杨令宾,魏冶.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模型研究:以上海市绿地可达性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6,35(8):990-996.

LI M T, YANG L B, WEI Y. Improved Gaussian Based 2-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Method: A Case Study of Green Space Accessibility in Shanghai[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6, 35(8): 990-996.

[18] 任家怿,王云.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上海市黄浦区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21,40(5):774-783.

REN J Y, WANG Y. Spatial Accessibility of Park Green Space in Huangpu District of Shanghai Based on Modified 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Method[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21, 40(5): 774-783.

[19] 岳邦佳,林爱文,孙铖.基于2SFCA的武汉市低收入者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17(8):99-107.

YUE B J, LIN A W, SUN C. The Analysis of Low-Income People’s Park Green Space Accessibility Based on 2SFCA in Wuhan[J]. Modern Urban Research, 2017(8): 99-107.

[20] 黄玖菊,林伊婷,陶卓霖,等.社会公平视角下深圳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J].地理科学,2022,42(5):896-906.

HUANG J J, LIN Y T, TAO Z L, et al. Evaluation of Park Green Space Accessibility in Shenzh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Equity[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22, 42(5): 896-906.

[21] 邯郸市统计局,邯郸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邯郸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EB/OL].(2021-06-07)[2022-02-23]. 

http://szb.handannews.com.cn/rbpaper/pc/layout/202106/07/node_03.html.

Handan Bureau of Statistics, Office of the Leading Group for the Seventh National Population Census in Handan. Handan’s Seventh National Census Bulletin[EB/OL]. (2021-06-07) [2022-02-23]. 

http://szb.handannews.com.cn/rbpaper/pc/layout/202106/07/node_03.html.

[22]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Population Census Office Under the State Council, Department of Population and Employment Statistics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Tabulation on the 2010 Population Censu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 Press, 2012.

[23] 冯健,钟奕纯.基于居住环境的常州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空间结构[J].地理学报,2020,75(6):1237-1255.

FENG J, ZHONG Y C.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Residents’ Quality of Life in Changzhou Based on Residential Environment[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20, 75(6): 1237-1255.

[24] 宋少飞,李玮峰,杨东援.基于移动通信数据的居民居住地识别方法研究[J].综合运输,2015,37(12):72-76.

SONG S F, LI W F, YANG D Y. Research on the Methods of Home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Mobile Phone Data[J]. China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15(12): 72-76.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 51346–2019[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andard for Planning of Urban Green Space: GB/T 51346–2019[S].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Press, 2019.

[26] 刘泉,张莞莅,钱征寒.基于老龄化视角的TOD地区步行尺度:以日本选址优化规划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21,36(2):40-49.

LIU Q, ZHANG W L, QIAN Z H. Walking Scale for the Needs of the Elderly in TOD Areas: Interpretation of Location Optimization Plan in Japan[J]. 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 2021, 36(2): 40-49.

[27] 宋聚生,孙艺,谢亚梅.基于老年社群活动特征的空间规划设计策略:以深圳典型社区户外活动空间为例[J].城市规划,2017,41(5):27-36.

SONG J S, SUN Y, XIE Y M. Spatial Planning and Design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rly Society Activity in Neighborhood: A Case Study of Outdoor Activity Spaces in Typical Communities of Shenzhen[J]. Urban Planning, 2017, 41(5): 27-36.

[28] 丁福庄.基于老年人可达性的哈尔滨主城区公共绿地系统优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DING F Z.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of Public Green Space System in Harbin Based on the Accessibility of Old People[D]. Harbi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5. 

[29] 牛强,张永雄,张伟铭,等.基于网络地图API开放地图访问和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武汉市大型公园可达性评价[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智慧规划·生态人居·品质空间: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322-328.

NIU Q, ZHANG Y X, ZHANG W M, et al. Accessibility Evaluation of Large Parks in Wuhan City Based on Web Map API Open Map Access and Gaussian Two-Step Movement Search Method[C]//Academic Committee on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in urban planning of China Urban Planning Society.  Intelligent Planning-Ecological Habitat-Quality Space: Proceedings of the 2019 China Annual Conference on Urban Planning Informatization.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Press, 2019: 322-328.

[30] 胡述聚,李诚固,申庆喜,等.长春市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及空间类型研究[J].人文地理,2018,33(3):104-111.

HU S J, LI C G, SHEN Q X, et al. The Temporal-Spatial Evolution of Population Aging and Its Classification in Changchun[J]. Human Geography, 2018, 33(3): 104-111.

[31] HANSON S, PRATT G. Gender, Work, and Space[M]. London: Rout-ledge, 1995: 54-56.

[32] 杨丽,孙之淳.基于熵值法的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评[J].经济问题,2015(3):115-119.

YANG L, SUN Z C.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New-Type Urbanization Level Evaluation Based on Entropy Method[J]. On Economic Problems, 2015(3): 115-119.

[33] 陶卓霖,程杨.两步移动搜寻法及其扩展形式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6,35(5):589-599.

TAO Z L, CHENG Y.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Method and Extensions[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6, 35(5): 589-599.

[34] 邯郸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邯郸调查队.邯郸统计年鉴202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

Handan Bureau of Statistics, Survey Organization of Handan of NBS. Handa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20[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 Press, 2020.

[35] 王忙忙,王云才.基于地块尺度的公园绿地供需测度与优化: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J].风景园林,2021,28(2):22-27.

WANG M M, WANG Y C. Measure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Park Green Space at Urban Block Scale: A Case Study of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21, 28(2): 22-27. 



版面预览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23-01刊首语 | 郑曦:健康景观

《风景园林》2023-01目录 | 健康景观

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23-01 健康景观

《风景园林》2023-01专题导读 | 健康景观

LA专题 | 戴维·坎普 | 营造健康:自然和设计的作用

LA专题 | 陈崇贤 李海薇 侯咏淇 刘京一 |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景观与健康关系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LA作品 | 健康小镇:峡谷森林中的多代共生社区

LA研究 | 王科 冯君明 林箐 | 相依相存:京杭大运河与沿线小镇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3年1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文章编辑  邓泽宜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王一兰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风景园林LAVISION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