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去那个“最具幸福感的国家”旅行,直到 2024 年也没有平替

玛鯊 乌云装扮者
2024-08-29


秘境总是难以抵达。


从曼谷飞往不丹的飞机上读完《秘境不丹》,作者是不丹的第四任王后、如今的王太后多杰·旺姆·旺楚克。这样做不仅是想要在全然陌生的环境里保留一点基本头绪,更是不想让自己面对异域情调而生的新鲜感,为旅途蒙上太多浪漫化的色彩——哪怕这无可完全避免。


书里一些基本的信息点为我构建出了模糊的不丹印象。其中有些因为着实是初闻,挠着我的好奇心,甚至想要立刻找人发问。


比如,不丹第四任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在加冕后不久,就首创了“国民幸福总值”这个指标,它包括“保护自然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提高文化价值,以及建立良好治理”四个方面。


比如,不丹拥有免费的公共卫生与教育服务。2022 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电影提名的《教室里的一头牦牛》中,一位梦想着去澳洲当流浪歌手的不丹城市小伙儿,在任公职老师的最后一年,被发配到全国最偏远的小学任教,要足足徒步八天。电影里教育部长给出的理由便是,不丹免费的公共教育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念上书。


比如,不丹将对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保护,写进了法律里。


再比如,不丹的生物多样性世界顶级,同时它不准许任何会引发环境恶化和威胁野生动植物的工业与商业活动——甚至不鼓励大规模旅游。


在高速网络的互联性、钢筋水泥的可靠性和科技材料的便捷性面前,世界还有角落可以心无杂念地延续自己的传统,或者说,特立独行吗?



合上书不久,不丹皇家航空(Drukair-Royal Bhutan Airlines)的机长就在广播里提示,向左侧看,是珠穆朗玛峰


雪山从云层中探出头,这一刻,视线与海拔八千多米齐平。我意识到这是地球上距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日光照射回馈给我们一抹近乎崇高的白色,连险峻的沟壑也显得安宁。


还没落地,就目睹了让人感慨不知何时还有机会再见的景致。



内喜马拉雅的山脉从北到南贯穿了不丹,整个国家仿佛坐落在一架巨大的梯子上。山地的占比超过 95%,天然条件造就的“难以抵达”,使不丹在 1986 年才正式通航,与外部连接的公路也仅在此之前早修好 20 多年。


唯一的国际机场位于帕罗河谷,这里相对平缓,是传统富庶区。尽管如此,帕罗机场也只有一条短跑道和两个飞机泊位。


所有航班必须于日间完成,在高山之间画着锯齿形线,再由飞行员通过目视飞行降落,才得以进入不丹——2023 年 8 月数据显示,全球只有 24 名飞行员拥有这一资格。



总之,哪怕在 2024 年,哪怕已经可以在社交媒体上找到不少有关不丹的文字与影像,称其为秘境也是毫不夸张的。


从帕罗、到首都廷布、再到普那卡,我们在不丹度过了一段“奇幻旅程”——这个说法借用自王太后书里提到的一首披头士的歌,Magical Mystery Tour。


所谓奇幻之感,大部分来自目的地与日常的不同,这是我们总渴望旅行的原因。可我必须主张,不丹仍是这个已经没什么神秘感的时代里,值得跋涉长途、造访一次的珍贵目的地


但它并非世外桃源。



想象在抵达过的景点、街道和民居中变得具体,好奇在人与人的交谈中得到满足,出发前攥住内心的神秘感,在真正身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中时消散了——你不会再关心眼前之物有多独一无二,而只想让心被尽情滋养,多一刻也好。


当机翼仿佛要擦上山脊,这次不再需要机舱广播。舱外一片绿意便是最佳提示:秘境即将清晰可见




🧱

法律规定必须“传统”


一落地,客运大楼便打起了展示不丹传统建筑文化的头阵——法律规定,境内所有公私建筑都要在外观上遵循传统的设计和规则


斜屋顶的藏式基础上,融入本国风格:多用木板、石头、沙子和夯土;多扇开窗,确保通风与采光充分;多有色彩鲜艳的手绘装饰,内容为宗教符号和民俗图腾。



站在高处眺望山谷,能看到非常独特的不丹城市面貌。



普通民居已很精美,但不丹建筑风格的精粹,在“宗”身上得到了极致展现。


宗是不丹独有的城堡类建筑群,每个区都有。其一半是政府所在地,另一半是僧侣机构,是宗教和世俗密不可分的佐证。宗的结构复杂,但不使用一根钉子,全靠榫接——有时连图纸都没有,全靠工匠的脑与眼



普纳卡宗(Punakha Dzong)来说,它位于喜马拉雅冰川融成的父亲河(Pho Chhu)和母亲河(Mo Chhu)交汇处,承载了 300 多年的不丹古都历史,也是不丹第一届国民议会召开的地方——公认最美、也最重要的宗。



跨过桥,一路和僧人擦身,进入被菩提古树填满的第一进院落。尽头塔楼名为乌泽,其墙面在底部向外倾斜,开窗却越来越窄,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在盛大戒楚节的最后一天,这里会挂出巨大的丝绸唐卡,覆盖住一整面墙。你还能在普纳卡宗看到木工、石艺、泥塑、草编等十三种不丹传统工艺的最优秀范例。




🧵

街头上的国服


除了建筑,让不丹呈现出独特面貌的另一大原因,是人们的穿衣选择。


首都廷布的街头,绝大多数居民在大多数时间都穿着国家传统服饰:女性的叫基拉(kira),男性的叫帼(gho)



法律规定是一方面,色彩丰富、印花精美的纺织传统是另一方面,但问过本地人才知道,不丹传统国服依旧受到欢迎,是因为其格外实用的一面。



就说“帼”吧,它由一整块布料做成,看起来有点像半裙,却同时在男性的胸前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哆啦 A 梦口袋”,非常能装,省去了带包的麻烦。一路上,我们可爱的导游 Yeshi 常从这个大口袋里,给我们掏出糖果、纸巾和门票。


“还能遮住小肚子”,导游又补充了一个优点。




🏞️

住进母亲河和山林中间


原生态景观和喜马拉雅王国的款待理念,吸引了包括安缦、六善、COMO 在内的多个奢华酒店品牌入驻,这是不丹的另一张名片。


本土酒店品牌 Pemako 十分擅长弥合传统与现代的两面。“Pema”意为“莲花”,酒店全名喻意“世外桃源”。实际抵达 Pemako Punakha 的过程也给足了进入秘境的仪式感:下车、背包、过铁索桥、踏入林间,接受僧人的祈福后,才能抵达房间。



21 顶配备了泳池的帐篷别墅散落山间,连接着湖畔与山脉。夜幕降临后,充足的空间和完备的设施让人全然忘记身在帐篷中;但在日间,掀开所有门帘,会瞬间感觉自己与山林相连,仿佛伸手就能摸到远处的松尖。



散步时,偶遇的热情管家分享了他们心中属于 Pemako 的隐藏宝藏。不是这里的顶级餐厅、私人酒廊、山脚瑜伽或山顶的野餐房,而是一栋不太惹眼的传统民居——几十年前它就在那里,属于曾经的一户本地人家。



Pemako 完整保留了它,以及当时人们农耕用的巨大工具。如今在这里,你可以体验一次完整的佛教斋饭。



🕊️

一口就山野,一口就鸟鸣

奢华享受当然难忘,但和目的地最快建立情感联系的秘诀,还是住进本地人的家。


位于普那卡区域一座山顶的 Punakha Mendrelgang Heritage Homestay,由家庭祖宅改造而成。建筑本身的规格很高,类似于在北京入住三进三出的四合院。木梯、木窗帘等传统内部结构细节被保留,一大家子人的照片也被摆得满满当当,有种时间流淌带来的丰足



暖色调装饰下,房间散发出一种顶级酒店也无法提供的温暖与亲切



前院猫狗自由进出,柚子树硕果累累;后院的小亭和观景台都被树影包裹,坐着发一会儿呆,蓝色时刻下的山丘颜色浓郁,车灯仿佛悠闲的萤火虫——据说,目光所及之处的梯田与山丘都是主人家所有。



在可以吹到凉爽晚风的半开放式饭厅,吃主人家用现采食材烹制的家常晚餐,一口就着山野吃,一口就着鸟鸣吃,双眼、心和胃都得到了美好记忆。




👺

“万物有灵”与“疯癫圣僧”


在不丹旅行,佛学的存在感超出了衣食住行的任何部分。从说笑着与你目光相接的僧人、街头和汽车并肩的转经筒到散落在不同海拔的寺庙——人口约八十万的不丹,却有着两千多座寺庙。


公元 8 世纪,佛教进入不丹。在大乘佛教的形态上,不丹人融入了很多苯教的做法,相信万物有灵,信奉自然崇拜,某种程度上这造就了很多不丹人平和的性格。在 Yeshi 滔滔不绝蹦出各种佛僧之名时,我曾问他不丹人究竟信了多少种神,他大手一挥,“可能有几千种吧。”



最受不丹人喜爱的圣人中,有一位“疯癫圣僧”(1455-1529),他传播教义的方式非常奇特,不仅有通俗的歌与诗,更有直白的性比喻。他不避所谓世俗之事的态度,反而让佛教得到更多关注,你如今能在不丹的很多寺庙中看到他张扬的身影。


在他的影响下,不丹文化中的阳具是吉祥之物,可以辟邪。很多商户和住宅都会挂木质阳具,小孩也会佩戴以这个形象为吊坠的项链。


不丹人还在它身上释放了趣味和艺术创造力,在市集和商店,都能找到手绘精美的纪念品。




👹

来自天界的面具舞蹈

提起不丹,有些人第一印象是 2008 年梁朝伟和刘嘉玲在这里举办的婚礼。出乎意料的是,不丹人自己并不太看重结婚仪式本身,甚至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普通人很少举办婚礼。


相比之下,不丹人更喜欢庆祝宗教节日和自然时节,全年有超过 163 个节日。



其中,面具舞是大小庆典上的标志性环节,舞者头戴面目狰狞的动物头像木质面具,每一个步伐都对应着重要的佛教仪轨。


在不丹人心中,这是在天界表演的舞蹈。




🌶️

爱吃辣的人有福了

沿袭喜马拉雅饮食文化,不丹人在饮食上受到邻居西藏、尼泊尔和印度的深刻影响,比如作为客人常喝到的第一口,就是洒满炒米的酥油茶或甜奶茶。



站在高处眺望城镇,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屋顶最为常见。其中,要警惕有“迷惑性”的红色屋顶,因为很可能那不是红漆,而是铺满的辣椒。


不丹人喜辣,大大小小的餐厅都要自己特制辣椒酱,并最先上桌。味道、辣度和口感都不相同,拌饭和拌面是最地道的吃法。



奶酪是另一种不丹人最常吃的食材,把它和辣椒炖在一起,就是不丹国菜 Ema datshi 了,辛辣中带着奶香。有时,它也会成为不丹著名小吃 momo(类似饺子)中意想不到的馅料。




☕️

咖啡馆新浪潮


不丹的咖啡浪潮虽然起步较晚,但一路上总能捕获惊喜店铺。在高山山腰、河流岸畔和盘山路边这样意料之外的地点,都能喝到一杯物美价廉的冰拿铁。



首都廷布的 Ambient,是当地朋友最先推荐的时髦去处。这里每个座位边都安置了充电口,坐在窗边还能望见钟塔广场与远处的群山。



招牌之一是加入了本土黄油的 Bulletproof Coffee,香浓但不甜腻,很配素食,据说促进新陈代谢效果极佳。


它还是家只提供素食的 brunch 店,融合 style,能自选沙拉搭配。菜单满满当当两大面,但盲点也不会出错。



Mountain Cafe 则是不丹本地第一个连锁咖啡馆品牌,采用 farm-to-table 的运营模式,同时为不丹皇家航空供货。



更重要的是,它在不丹南部山区带动了遮阴咖啡的种植产业——这是一种更为古早、也更环境友好的咖啡种植模式,但因其产量较低且对人工要求高,在上世纪 70 年代后逐步被更商业化的全日照种植取代。



🗻

低碳国家


在决定打开国门、加速发展时,不丹又同时立下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目标:生态旅行


在要求旅行者都要抱有可持续意识的同时,不丹用近乎严苛的方式守护着自己的生态环境,比如永久森林覆盖率不得低于 60% 国土面积,就被写进了宪法。


目前,他们仍保持得很好,把纪录维持在了 70% 以上。让人羡慕的漂亮数字,对不丹人来说是以绿意为日常背景,以及从小学习如何与山相处。



旅途中偶遇的细节也佐证了不丹的决心。从廷布商店里用竹子在本地制成、只能租不能买的自行车,到本地酒店品牌 Zhiwa Ling Heritage Hotel 大堂中陈列的“垃圾时装”——全部由酒店员工自己设计、制作,他们去年还举办了可持续时装秀。



在拜访已经 26 岁的廷布 VAST 美术馆时,我们还偶遇了创始人之一、不丹当代艺术家 Asha Kama,他的作品正在馆里展出——画作使用的颜料,是用回收来的破旧经幡制作而成的。




💚

悬崖上生长


海拔 3000 多米的虎穴寺是不丹最神圣的佛教之地。Yeshi 指着和我们一同徒步的不丹男女老少说,所有不丹人一生至少要在此登顶三次。



而 Yeshi 自己已经攀登 81 次了。每次造访,他都会在自己刻出的图腾上加深一笔。



虎穴寺始建于 1692 年,因大火破坏而重建于 1998 年。在传说中,印度上师莲花生大师骑着一只飞虎初来不丹时,就落脚在同一个悬崖岩洞。


从山脚到寺内,徒步往返平均需要 4 个小时,上山之路可以选择骑马。路程中点设置了自助餐厅与咖啡店,一边歇脚也能欣赏到虎穴寺绝景——


仿佛是从悬崖中生长出来的



进入寺内,必须寄存所有摄影工具,终于一身轻松。寺内石阶陡峭,偶尔需要手脚并用。殿堂都不大,并且因依据悬崖地形建设而不规整,乍看绝非是能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


但到了空间局促的观景台,吹到山间清透的风,在这样令人本能地谨慎起来的寺庙,宁静之感竟伴随而来。



虎穴寺是最后一站了。下山后,为了让大家可以不必浑身酸痛着返程,Yeshi 带我们去洗热石浴


将明火烤热的河石,丢进浸泡着新鲜艾蒿叶的药草水,热气刹那升腾。这不是旅行者的特权,千百年来依赖徒步生活的不丹人,一直用这种方式驱散疲惫,甚至治疗慢性疾病。我问 Yeshi 这些石头有没有讲究,他回答说,都是从周边河畔捡来的。



短短十几分钟,身体就轻了许多。等待我们的 Yeshi 递过来一团长松萝,让我们堆到鼻子下去闻,说这是他洗完热石浴后的小惯例。这种常挂在高山区松树上的地衣类植物,有种清爽的香味。


一回头,竟还能隐约看见悬崖上的虎穴寺。



住在城市里,我们维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似乎手机里有个天气预报 App 就足够了。它能提供湿度、温度、下雨的可能性,能让生活大致有序,永远高效。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逐渐失去了理解周遭环境的能力与动力。


但在不丹,学习、理解、顺应环境是生存的基础。哪怕已经公路平整,哪怕配备现代设施,不丹人依旧听得懂不同鸟类的叫声,辨得出不同植株的气息,把突然而至的雨视为赏赐。


这让他们在其他事情上,也发展出乐天知命的一面——慢慢来,不着急,会好的。



无法再认同“时间在不丹凝固”这样的说法。只是,它在此流淌的方式,世间已经少见。


这也是在不丹旅行总能被“奇幻之感”击中的原因。像是在紧张、繁琐的日常中大口吸氧,像是在林间的溪流旁张开双臂,像是在轻声的吟唱中闭上双眼——哪怕深知这不过是另一群人的日常,却依然感觉身心从未如此轻盈。


无论如何,一次好的旅行会让你晕眩。而那美妙的晕眩感,总会指引着你再次出发。☁️


不丹的“晕眩瞬间”

山涧清泉

● 山谷里绿色的波浪

● 射箭是不丹的全民运动

● 不丹国兽叫塔金(Takin,即羚牛),在莫蒂唐塔金保护区,近距离看到了它蓬松卷曲的毛发

● 首都廷布最繁忙的路口,全国唯一的指挥岗亭

住在廷布 Bhutan Peaceful Residency & Spa,温馨的家庭旅馆,徒步归来做一套酒店的 spa,在淡淡的香气中反复陷入睡眠

● 帕罗 Paro Jagathang Village Inn 的老板非常善谈,常和我们聊起他独自来中国旅行的趣事,这里虽距离主街区有十几分钟的车程,但每个房间却都拥有绝佳的日出景观,非常值得一住

● 不丹野狗非常多

● 不丹国家绘画艺术学院非常好玩,可以参观不丹十三种传统工艺(合称为“Zorig Chosum”)的教学过程,包括绘画、木雕、刺绣、面具制作等

● 多楚拉山口,王太后在这里修建了 108 座纪念佛塔,附近便是不丹第一座皇家植物园,春夏之交杜鹃花爬满山头

作者、摄影:玛鯊  

版式:Andy、玛鯊

卢浮宫、MoMA、乌菲兹……在吗?出来挨骂

开进王府中环的瑭所,要做“园林里的新景观”

避开黄金周的人正在从容走进这 20 家北京咖啡

独家报道: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但韩国人不想做网红咖啡店了

品牌们又爱又恨的 Magazine B,为何选择在成都讲述自己的故事

100+ 爱北京的全新理由,由荒野气象出品的《气象万千城市指南:北京》,讲述的是属于“更新中的”北京故事。

常看常新的旅行、媒体观察和日常随笔。前往京东、当当等网站搜索“乌云装扮者”,就能找到这两本书。

Jetlag Books 创办于北京三里屯,是以“分享世界资讯、美和创意”为宗旨的独立书店,亦是创造美和趣味的文化创意机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乌云装扮者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