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忆七十年代穿假领子衬衫

老城老砖 老城七十年代 2022-12-06

     家人前些日子给老城买了件毛衣,是带衬衫领子的薄毛衣,穿这件衣服对老城来说很新鲜,这样穿可以在内衣外减少一件衬衫,进空调房脱掉一件外衣很舒服,忽然想起七十年代母亲给老城买二件假领子衬衫的往事,记得那时老城只有一件能出客穿的的确良上海品牌衬衫,好像是海螺还是绿叶牌,记不清了,因为要出远门好多天,母亲临时买了两件假领子衬衫给我,这样替换穿既节约了一件衬衫,又防止绒线衫领口变赃,一举二得。
     这二件假领子衬衫老城一直穿了好多年,穿到领子发白,穿到领子破损还舍不得丢,每次搬家带它都被家人说,想起七十年代,想起假领头,想起过去的时光叫俺如何不叹息!(以下转摘粉丝的高水平跟帖)

          凯迪长三角板块主持人“老城老砖”者写《七十年代穿假领子衬衫》,跟帖人很多,往往做“所以然”解释,却表明解释者没有穿过假领子,也不知道历史。当然,我穿过,也知道历史。比如有回帖人“三脚架”说:“本地只有大城市的人才穿,常被笑话,原因是有钱就穿(衬衫,)无钱就不穿,不要装(穿了衬衫)的意思。”我不知这个“本地”是哪个省或自治区,但是我要说,凡是嘲笑穿假领子的男士为“装”的,一律是“乡下人”、是“城市底层里不干城市中层及以上职业的人”,比如不是食品店、布匹店的营业员的,不做教师的,当不上科室干部的,银行职员更混不上了……要知道,穿假领子是“派头”。倒是回帖人“古儿”有见识,说:“1949年前,假领确实是穷人戴的,假(例)如,赵丹演吹鼓手,就是戴假领,穿着像个绅士。”这是赵丹在电影里扮的角色,时间说得对,假领子不是新中国的毛泽东时代才有的;性质说得更对,1949年以前穿假领子的人是城市里叫“贫民”的穷人,吹鼓手没有稳定的收入,不属于今天台湾人说的“公、教”人员,政府是不保障吹鼓手的生活的。但是在毛泽东时代,穿假领子的,或者更准确地说,自个儿买假领子来穿的人,没有一个是“穷人”。 在各种“所以然解释”中,最有力而又最简洁的因果推断是说:“因为穷,所以穿。”这个说法固然不能算荒谬,我却要做补充的:一、这个“穷”,应该是说国家的,是国家穷得造不出男衬衫来(假领子好像只有男衬衫的),倒不是老百姓没有钱买衬衫。凡是穿假领子的人,都是有衬衫穿的,比如开篇提到的“老城老砖”,他就有一件“的确良”衬衣,挺括滴。只是因为国家穷,所以“长袖子衬衫男”在深秋以后,到进入仲春,也就是在穿上秋衣(上海叫“棉毛衫”)之后,于脱下秋衣之前,那就尽量不穿长袖衬衫了。为啥,因为属于“锦衣夜行”,没法招摇了。上海的长袖衬衫标准穿法是单穿,下摆朝裤腰里一束,那个干练和潇洒的劲儿,连资本家的“媛媛”们都可以“花”住。而长袖衬衫的最好穿法是配上一件外套,因为一举两得。带外套穿,人一瞧,就觉得穿者“有层次”;脱外套,不但变成了上面说的那一种穿法,而且若是披在肩上,那就是英俊的“少剑波”;如果加上两手叉腰、和气地看着你,那就是“焦裕禄”;把外套“背”在肩上,那就是“费翔”了:“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文大哥里衬衫配中山装就是今天配西装。 但是穿上毛(线)衣之后,衬衫的躯体部分就不见了,甚至袖口露出一节白或蓝也不行了,这可不是“锦衣夜行”了吗?于是衬衫就没有必要穿了。但是,规范、礼仪和简洁之美是不能阻挡的。当年上海的毛衣款式,大体是3种4样。第一种是两样。一样叫“开衫”,就是两襟扣纽扣的,看看鲁迅的照片吧。两襟扣上,就自然出现一个“鸡心领”,好比今天不戴领带穿西装。另一样就叫“鸡心领”,是套衫。但是这两样都显得“老气”,上海的初二学生和“小青工”都不愿意穿。于是有了第二种,时髦的“高领绒线衫”。“绒线衫”是“毛衣”的上海说法。“高领”就得做到领子折下来之后,竖起的领子抵到下巴,文大哥里外国电影中的帅哥都穿高领衫的。此样衫,虽然人体造型整体感极强,但是衬衫的领子也看不见了,衬衫更不需要了。但是高领绒线衫在上海有一个弱点,就是经不起运动。青少年爱运动,也就容易出汗。高领毛衣是专门抵御严寒而织的,追求厚而密,用什么“双元宝”针法,它在文大哥里算一件很贵的衣服。母亲告诫儿子不要轻易脱下来,“放在篮球架下万一给顺手牵羊了呢?”所以穿着高领毛衣运动实在难受,因为唯一的“散热口”脖颈给密实地“封”起来了。于是第4样出来了,叫“一字领”。这种毛衣的领子恰好在肩膀和脖颈的转折处围起来,正面看去就是“一”似地横在脖颈处,正在喉结之下。由于毛衣里面总要穿衣服,不让绒线和皮肤直接摩擦,因此脖颈处要有“衬”的。既然穿衬衣成了“锦衣夜行”,那就可以省掉衬衣的“衣体”,却保留领子,隔开颈部皮肤与毛衣,“假领子”就应运而生了。当我们把“假领子”的两领片翻出来,它们就恰好扣住毛衣的一字领,立即显出了端正、简洁的美,这是上海文大哥里流氓都要装的“文雅”;如果“假领子”是白色的,而“一字领”毛衣是草绿色的,那叫什么呢?算“交相辉映”吧?上海在文大哥里最流行草绿色毛衣,商店里的毛线团虽然姹紫嫣红,可往往难见“军绿色”的,因为它在货架上是很难过夜的。“一字领”叫“假领子”的生产火起来,质料、色调丰富起来。衬衫可以少,“假领子”可以多,于是,考究的男人可以通过“假领子”来小小地,却很有生活趣味地“翻行头”,这对恋爱很重要。

    所以我说,文大哥里的“假领子”不是表示个人的“穷”,却是表现个人的“情调”。“假领子”其实像领带,是服饰。它不是文大哥里“穷则思变”来的,更不是学赵丹演的穷小子做“滥竽充数”而来的。“假领子”起源于高贵的远洋海员。一个大热天,一个师弟笑眯眯地来到场地练武,他穿深蓝的海员外套,说家里来了这客人。我对他说:“大热天,外套里面还穿海魂衫,这叫‘扎台型’(上海俚语“显摆”),活受罪,是吧?”师弟依旧笑眯眯,撸起外套袖子,不语。我说:“虽然没穿长袖海魂衫,却是穿短袖的也热呀。”师弟还是笑眯眯,解开衣扣,却见整一个光膀子。原来那“海魂衫”就是一片布,四角有扣眼,那海员服两襟的里面有对应的扣子。“海魂‘布’”扣上扣子,看上去就像外套里穿了海魂衫。海魂衫都是齐脖的圆领,比“一字领”低,要露出脖颈的整个前面,因此这就是一个“假领子”。远洋海员遵循大英帝国海军的风格:高贵端正,服装整齐。所以海员上岸,水手们如果不去逛妓院、进赌场、玩大街,上岸公务的都要着金色纽扣的海员服,内套海魂衫。但是在热带国家,那是实在吃不消“短袖海魂衫加外套”这么“装”的。于是,为了保持“高雅有教养”的“台型”,那就保留了穿海员服而发明了“海魂假领子”。这才是“假领子”的历史起源,它再一次向我们宣示:“假领子”不是“穷人”的象征,而是相反,是“高雅”的昭示。

    凯迪上对“老城老砖”的回帖者 五福娃说:“领子是真的,衬衫是假的。”他的意思是“假领子”的名儿起错了,应该是“真领子”或“假衬衫”。这是“五福儿”的“中国语文”学习有问题。就“假领子”这件衣饰而言,叫它“假领子”还是“假衬衫”?这是一个具有文化意味的视角问题。称“假衬衫”,那是着眼于局部,即领子,并且以为“领子”是可以脱离“衣体”而可以有真实意义地存在的。称“假领子”,那是着眼于全局,即整件的衬衫,并且以为真正的“领子”是不可以脱离“衣体”而作有意义的存在的。脱离了衣体,你领子尽管是物质上真的,可是社会意义上是假的,叫“徒有其貌,毫无实质”。“领(袖)、领(袖)”,没有“人民”这个“衣体”,就是“假领(袖)”!谁是呢?从1949年10月1日起算的历届台湾最高领导人。他们都是“假领子”。

(支持原创 请长按二维码打赏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