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药擅能绘红妆(三)画眉之术

张苇航 中医药文化杂志 2022-04-24


美容化妆是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普济方》中就记载了大量的美容医方和化妆品调制配方,其中化妆品的来源与成分基本皆属于医药的范畴。 

眉黛



眉是古代妇女脸上最能够发挥主动性修饰的部分。

画眉是女性不可或缺的技巧,也隐喻着古代家庭生活的意象。


画眉之术当比傅粉妆红稍晚,但在战国后期应已出现,在秦汉时期开始流行。《说文·黑部》称:“黱,画眉也。”小徐本作“画眉墨也”。“黱”即“黛”字。


《释名·释首饰》中提到“黛,代也。灭眉毛去之,以此画代其处也。”说明汉代妇女画眉可能是将原来的眉毛剃去,再用眉笔画上流行的式样。



唐代画眉之术的演变 


唐代妇女的画眉式样更是有近二十种之多,先后流行的有蛾眉、柳眉、却月眉、阔眉、八字眉等等。


又有“粉白黛绿”、“红妆翠眉”、“眉若远山”之说,可见黛所画之眉非纯黑色,而是带有青绿色的。“黛”即古时的眉笔,后来引申为眉毛的代称。据文献记载,最早的“黛”是“石黛”。石黛似指天然的石墨或黑色的石脂。



黑石脂

黑石脂质软性黏,颇似今日的石墨,应当是最早的眉笔。但其亦不适合直接用于画眉,必须在石砚上磨碾成为粉末,然后加水调和。在汉墓中多有磨石黛的黛砚发现,说明在汉代画眉以石黛为主。



铜黛原料 孔雀石


除石黛外,古时常用的还有铜黛,又称铜青、铜绿,天然产物即孔雀石,主要成分为铜氧化生成的碱式碳酸铜。铜黛多呈粉状,用时亦须加水调和,其色更显青绿。与铜黛相比,更高级的画眉用品当属螺子黛。


“螺子黛出波斯国,每颗直十金,后征赋不足,杂以铜黛给之”,惟有隋炀帝宠姬吴绛仙得赐螺子黛不绝。其为加工成各种规定形状的黛块,使用时只需蘸水即可描画,使用方便而色泽匀净。多数人认为螺子黛属于矿物类,即石黛的一种,只是加工更为细致。更易上色,且不伤皮肤,还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只是制作得更加精细,又昂贵难得,因此被视为珍秘。



乌斯玛草 菘蓝 


青黛粉


青黛的来源为传统靛蓝类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呈深蓝色。


其实,用青黛染眉之法在西域地区一直广泛流传,绵延至今。维吾尔族世代相传用乌斯玛草汁涂抹眉毛,认为可以促进眉毛生长,现在还开发出了眉笔、睫毛膏等系列化妆品行销全国,此乌斯玛草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其叶即大青叶,是制造青黛的原植物之一。




松烟墨

在宋元以后,女性用墨来画眉的记载更为多见,最常用的是松烟墨。


如明代陆友《墨史》中记载:“张遇,易水人,遇墨有题‘光启年’者,妙不减廷珪。宫中取其墨,烧去烟,用以画眉,谓之‘画眉墨’。”其法当是将墨烧成末状,调水后描画。

 

额黄

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还流行过一些特殊的化妆形式。


额黄与医药有关,当属“佛妆”,即以黄色颜料涂面。这种装饰据称始于南北朝与佛教的兴盛相关,当时主要是额部涂黄,即“额黄”,主要还是装饰作用。但在辽时,这种黄色化妆盛行一时,甚至扩展到整个面部,:“北妇以黄物涂面如金,谓之佛妆。”《永乐大典》卷之六千五百二十三《十八阳·妆》引《萍洲可谈》亦云:“先公言使北虏,见虏使耶律家,车马来迓。毡车中有妇人,面涂深黄,谓之佛妆。红眉黑吻,正如异物。”


晒制瓜蒌


其所用的黄色颜料即栝蒌汁,《鸡肋编》卷上有言:“燕地良家仕族女子……冬月以栝蒌涂面,谓之佛妆。但加傅而不洗,至春暖方涤去。久不为风日所侵,故洁白如玉也。”


《名医别录·中品》称栝蒌有“悦泽人面”之效,为后世医药书因袭,但却并未明确指出是内服还是外用。而据上引文献,面涂栝蒌汁正是外用之例,可以起到防晒兼隔离的效果。也许由于北地气候干燥,日晒较强,风沙较大,所以才造成了这种奇妆的流行。



了解更多中医药文化资讯

欢迎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