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词鉴赏 | 《粉蝶儿》· 辛弃疾

张苇航 中医药文化杂志 2022-04-24



粉蝶儿

(和赵晋臣敷文赋落花)

宋·辛弃疾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岁岁东风绽新绿,年年春雨催落花。


这世上有哪个文人骚客,没有写过与春景相关的诗文词曲?这样传统的题材,又如何能不著陈辞、不落窠臼?稼轩的这首小词正是旧调新声,轻盈淡雅,纤巧灵动,如同落花间纷飞的粉蝶儿,摹尽春之情态。




十三余



娉娉袅袅





词的开篇用十三岁少女初学绣花比拟昨日的春光,已是新奇别致。十三岁的少女让人联想起什么?“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二首》),美丽活泼,天真烂漫,与初春的万物一样充满生机。



而在绣花的审美上,她们却是稚嫩的,不懂疏密相间,不谙浓淡相宜,只觉得把花朵绣得又大又密、丰满艳丽便好。“一枝枝、不教花瘦”,既让人对少女们的单纯忍俊不禁,又仿佛看到明媚春光下那一树树、一丛丛饱满密集的花枝。这是未经修饰的原始之美,是勃发的生命之美。


而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嗔怪大自然真是翻脸无情,竟忍得风雨交作,摧残春光。“(chán)”“(zhòu)”,原应是联绵词,摧残、折磨之意。


转瞬间,那突来的风雨便将枝头繁花打落尘埃。落花之多,无处不到,随风飘零,或薄或厚,使得整个园林仿佛铺上了一层皱皱的红色地毯。昨日还姹紫嫣红、春光如许,而今却花谢花飞、红消香断,春天就这么随着落花消逝了吗?作者由爱生怨,直呼春如用情不专的浪子,随意抛弃了惜春恋春的爱人。










如笛声宛转




连续诵



全词用语直白,情感从俏皮到哀婉,又结于深沉隽永。


语句上亦不必严格按照词牌规定的间隔,应以长句贯之而读。个别处虽有失平仄,但绝不影响韵律。正如近人夏敬观的评价:“连续诵之,如笛声宛转,乃不得以他文词绳之,勉强断句。此自是好词,虽去别调不远,却仍是秾丽一派也。”(《吷庵词评》)




如果仅读词句,不看作者,谁能想到这首具有明显婉约之风的小词出自豪放派宗师辛弃疾之手。当时,稼轩约已六十岁,隐居在江西铅山县的瓢泉,与寓居在上饶的敷文阁学士赵晋臣多有唱和。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已是遥远的回忆;“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成了生活的常态。他在词上的造诣已臻炉火纯青,无论何种风格、何种题材,皆可信手拈来,独辟蹊径。


十七八女郎的红牙檀板,关西大汉的铜琶铁板,在他的词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他的追随者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中不吝崇拜性的赞美,称“公所作大声镗鞳,小声铿锵,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可见婉约与豪放,不应成为高明词家的限制。



辛词一脉,山高水长!



编辑:艾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