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舆情观察 | 云南连续发生负面舆情

2017-03-01 警事V言

本文授权由指尖阳光首发


一生去次丽江,是不少慕名者的梦,但如果当地不能刮骨疗毒、铁腕去疾,只会让慕名者梦醒,让真爱者心碎。醒醒,丽江们,请让你们的风采浪漫依然! 




长期以来,网络上各种负面的报道和评论总是成为媒体逐利的亮点和热点,甚至不少网民肆无忌惮在网络上长期发表各种有害信息,甚至不断编造出大量的谣言进行党和国家进行恶意攻击,网络一度几乎成为无良媒体和公知大V们推墙砸锅、煽动滋事的大本营,无数网民对此敢怒不敢言。


随着近年来尤其是2015年以来国家对互联网安全的重视,国家网信部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积极查处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网络正能量的不断壮大,网络环境也逐渐有了明显的变化,众多网民已经从盲目跟从谣言向理性发声过度,无良媒体和公知大V遭遇空前质疑,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变化 。


然而,一些地方党政部门对网络舆论的重要性的认识却并不能到位,以至于疲于应付各类突发舆情,往往效果并不理想,甚至由此还产生诸多次生舆情。





开放的中国:魅力云南、世界共享,这是云南省政府打出的口号,云南是一个美丽的省份,尤其是旅游、人文、饮食等更是云南的金字招牌。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云南的热点舆情事件此起彼伏,而随着网民们对于相关部门的正确舆论监督不断加大,对于服务缺失、管理不善以及一些官方平台错误的言论敢于批评,已呈现出一种良性的舆论监督环境。


对于网上的质疑,相关部门的道歉也随之而来。虽然说有了错理应改错和道歉,但决不能让道歉成为常态,更不能让道歉取代了自己的品牌。


春节过后,一名女游客在丽江旅游时被殴打事件吸引了网民们的关注,而该事件发生后当地警方的一次失当发言,立刻成为网民们的批评的焦点。随后,又发生一起丽江市古城区一则疑似官方微博的不当言论,再次激发起网民们的强烈质疑。


连续发生这两起事件,虽然一起警方及时道歉并对涉事民警行政处分而平息,另一起古城区及时作了回应,并对当事人进行了停职、调查的处理,但这两起事件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均是由于政府部门监管失当造成的。


网民们对政府部门的舆论监督和理性纠偏态势已经显现,体现出网民们对行政管理的正当诉求与善意监督,但不乏一些营销帐号推波助澜,一些别有用心的网民甚至大开地图炮,将矛盾对准体制。


2月26日,丽江再次发生一起负面舆情。认证为该地中院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其个人微博上发布不当言论,称陕西渭南一名老交警顶风冒雪执勤要么是犯了错误被处罚,要么是作秀。这种极其不符合其身份且悖逆基本道德底线的言论,引发了网友的强烈批评。


短短8个小时内,近百名网络自干五网民大V号发帖对其进行了批评,并将该网民曾经发表过侮辱警嫂、侮辱铁路警察甚至支持香港占中言论截图上网,引发该舆情的急剧升温。



该起舆情事件从发生到平息,仅仅用了不到12个小时,整个舆情发展过程中未见到各种别有用心的谣言或段子,原来在网络上呼风唤雨的公知大V们以及无良媒体也未见趁机恶意炒作,兴风作浪。也只有少数媒体跟进中性报道,网络上的批评声总体而言还是正面善意的,可以说这是一次少见的、干净的舆论批评与监督。


在刚刚连续发生两起负面舆情的背景下,丽江中院能及时平息此次负面舆情,一方面得益于其快速反应和及时恰当的处置措施,另一方面也彰显出网络正能量的力量和网民的理性回归。


次日也就是2月27日,当各路媒体纷纷以《丽江一法官因转发微博时作错误评论被停职》等标题进行报道时,网民对该新闻已经失去了兴趣,舆情并未因媒体的介入而再次升温。相比较前两起舆情事件而言,丽江中院的处置工作,无论是时机的把握,还是应对的速度,以及处置的力度,都是可圈可点的。




近一段时间以来,云南发生多起较大的负面舆情,这也在考验着各级政府部门应对的能力。和全国很多省份一样,在处置这系列负面舆情时存在着几个方面的不足。限于版面,这里只简单地说个大概。


一是舆情危机意识不到位。包括官方微博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可能出现的隐患没有充分的评估和监管。比如在丽江中院李姓法官舆情事件中,该法官个人认证法官身份的微博长期发布不当言论却无人问津,只是此次看似偶然的曝光引发网民强烈批评才致东窗事发。再如两次殴打游客、游客多次投诉被强制消费、副省长暗访被强迫购物、国家旅游局严重警告等,如再不加以重视和整改,一次次量变终将会引发质变。


二是舆情处置方法不到位。不少地方的官方微博自身定位不准确,甚至有公器私用之嫌。而一旦出事后不是狡辩就是删帖,这种原始的手段不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极易引发次生舆情。如去年某位领导发言中出现读错字现象,虽然删除了不少帖文,但网络还是有记忆的。再如昭通中院女书记员当街辱骂执法人员案件引发的舆情处置中,线下处置与网上引导严重脱节,面对批评之声始终保持沉默,束手无策,使得这一事件几乎成为昭通中院的代名词。


三是舆情工作力量不到位。据本V了解,除了公安部门,在很多政府部门的工作中,网络舆论只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基本上最多只出现在领导的发言稿中。无论是工作机制,还是队伍建设,或是业务培训,新闻舆论工作基本上都处于空白或起步阶段,出现舆情大多都束手无策,没有应对力量。如2月11日最牛押钞员拿枪怒指警员舆情事件中,曾出现过大量负面评论,而却未看到本地正面的发声与引导。所幸的是全国警察自媒体自发开展了评论,该舆情才得以正面延续最终平息。




警事V言


“翠色山峦下,商居掩古城”,丽江古城能享誉遐迩,就在其景致底蕴。可当种种乱象不断抹黑其形象,以至于被国家旅游局严重警告。综观这几起连续发生在云南丽江的负面舆情,正是由于相关部门或工作人员漠视舆情危机,或疏于自身修为,或有效监督缺失,或恣意妄言而引发危机。


虽然道歉能得到部分民众的认可,对当事人的处置能平息突发的舆情,但这些毕竟都是属于补救措施,无论是对当地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还是对当地斥巨资打造出来的整体形象,都是极大的损失。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这种接二连三的道歉极有可能取代云南的品牌而帖上不良的地域标签。


正如正如人民日报微博评论:一生去次丽江,是不少慕名者的梦,但如果当地不能刮骨疗毒、铁腕去疾,只会让慕名者梦醒,让真爱者心碎。醒醒,丽江们,请让你们的风采浪漫依然! 


应该说,丽江中院在处置该法官不当言论造成的负面舆情过程中,应对措施还是到位的,能在一天之内及时平息事态,避免了更为严重的次生舆情,其思想认识、危机意识和处置方法可圈可点。


在自媒体时代,尤其是在网络环境日渐清朗的今天,各级政府部门更加要注重大局意识,政治意识,核心意识,舆情意识,品牌意识,强化整体舆情工作修养,并加强各级党员干部的党性锤炼,顺应时代发展,才能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品牌,大力发展经济,走好新时期的长征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