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概览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概览

经济理论与探索


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与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

04-18

齐平,宋威辉

摘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7—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从价值链上游度即“强链”和价值链长度即“延链”双重视角,探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与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从“强链”和“延链”两方面推动了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且该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创新发展在此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正向传导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制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创新引领型城市,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强链”和“延链”推动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的效果更为显著。为此,在城市层面应健全数字化转型治理体系,在行业层面应加快“新基建”建设进程,促进数字化均衡发展,在企业层面应鼓励以强带弱、协同发展,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速增质。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制造业价值链;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价值链上游度(“强链”);价值链长度(“延链”)

作者简介:齐平(1964-),女,吉林白城人,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及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威辉(1990-)(通讯作者),男,山东平度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国家中心城市的创新引领作用:来自企业异地合作创新的证据

19-35

王巍,师婷婷,姜智鑫

摘要:国家中心城市肩负着引领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使命,其创新引领作用将为企业合作创新搭建良好平台。以实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事件为准自然实验,利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识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企业异地合作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显著提高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企业联合申请专利的数量,国家中心城市的创新带动作用明显;异质性分析显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同一学科内的企业异地合作创新影响效应更强;机制检验表明,国家中心城市通过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推进区域产业分工、增强经济关联等渠道影响企业异地合作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创新引领效应影响范围有限,但企业合作创新的质量较高,创新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较好。因此,地方政府应有效利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机遇,促进城市间企业合作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市场一体化;企业创新;异地合作创新;全国统一大市场;城市群

作者简介:王巍(1984-)(通讯作者),男,甘肃兰州人,甘肃政法大学经济院副教授、副院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博士后;师婷婷(1998-),女,河南周口人,甘肃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姜智鑫(1997-),男,福建武夷山人,广东理工学院会计学院助教。

金融发展与监管


银行业结构优化能否激发实体企业活力

——基于银行业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契合的视角

36-53

王国松,李欣宇

摘要:以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与地市级宏观经济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银行业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契合的视角,探究银行业结构优化对实体企业活力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银行业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的契合程度越高,越能够显著促进实体企业活力,且该效应随着企业活力的提升呈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特征。作用渠道分析表明,同要素禀赋结构契合的银行业结构通过改善银企间信息环境、优化信贷配置以及缓解公司财务与违约风险激发实体企业活力。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金融科技发展不充分地区的企业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段更为明显。此外,同要素禀赋结构契合的银行业结构能够通过激发实体企业活力强化供应链韧性、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驱动地区产业升级。研究结论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径参考。

关键词:银行业结构;要素禀赋结构;实体企业活力;信息环境;信贷配置

作者介:王国松(1968-),男,安徽滁州人,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欣宇(1996-)(通讯作者),男,安徽安庆人,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金融供给改善与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商业银行网点分布的证据

54-69

曹慧平,丁怡帆

摘要:劳动力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性投入要素,其有效配置在塑造微观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放松商业银行市场准入引发的商业银行网点分布扩张视角,考察其带来的金融供给服务改善对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网点扩张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劳动力投资效率,即企业周围分布的银行网点数量越多,劳动力投资效率越高;商业银行网点扩张主要通过信贷可得效应和监督治理效应促进企业劳动力投资效率的提升,且这种影响在民营、抵押物价值低、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市场分割程度低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商业银行网点扩张通过改善劳动力要素配置效率提升企业的研发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了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发挥金融供给侧改革在劳动力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而推动经济和就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政策参考。

关键词:银行网点扩张;金融供给改善;劳动力投资效率;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曹慧平(1975-),女,山东郓城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丁怡帆(2000-)(通讯作者),男,河南洛阳人,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研究生。

绿色经济与三农

劳动力返乡创业与县域绿色低碳发展

70-84

魏滨辉,罗明忠

摘要:创业活动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返乡创业试点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2010—2020年2 097个县域样本,在多维度理论剖析返乡创业影响碳排放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实证检验劳动力返乡创业的碳减排效应。研究表明:劳动力返乡创业有助于降低县域碳排放水平,促进县域绿色低碳发展,且这一结论在排除多种可能干扰因素后依旧成立;返乡创业试点政策主要通过降低能源消费规模、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推动县域实现碳减排;劳动力返乡创业对县域碳减排的影响具有门槛特征,当县域数字化和市场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其碳减排效应才能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在鼓励劳动力返乡创业的同时,要注重推进县域数字化建设和要素市场化进程,提升县域间资源再配置的合理化程度。

关键词:返乡创业;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碳排放;绿色发展;县域经济

作者简介:魏滨辉(1995-),男,广东梅州人,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罗明忠(1969-)(通讯作者),男,江西永新人,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环境规制与重污染企业的ESG表现

85-99

徐浩庆,林浩锋,邢洁

摘要: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在一定程度上可衡量上市公司的综合水平,是体现双碳目标、推进绿色可持续转型的重要标准。以2014年《环境保护法》修订及17个省份颁布或修订环保条例作为准自然实验,根据彭博数据提供的ESG得分衡量上市公司的ESG表现,探讨环境规制对上市公司ESG表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相比于非重污染上市公司,环境规制显著提升了重污染上市公司的ESG表现;从分项来看,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上市公司的环境和社会责任表现,但对公司治理的改善作用不明显;异质分析来看,环境规制对国有企业、研发投入高的上市公司ESG表现的影响更为显著。为此,政府应加快ESG信息披露的标准化建设,提高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相关法律和部门规章制度,推动企业积极践行ESG理念。

关键词:环境规制;重污染企业;ESG表现;创新能力;绿色发展

作者简介徐浩庆(1979-),男,山东青岛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林浩锋(1979-)(通讯作者),男,浙江金华人,丽水学院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邢洁(1974-),女,安徽宣城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管理与企业绩效


“反向混改”与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国有资本参股视角

100-113

刘胜,阮靖恩,陈秀英

摘要:民营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如何推动其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资源效应和治理效应视角,探讨国有资本参股这一“反向混改”形式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发现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该实证结果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有利于缓解民营企业数字化人才匮乏和代理冲突问题,进而可赋能其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小规模民营企业、成长性较高的民营企业、行业集中度较高的民营企业及单一国有股东参股的民营企业,其国有资本参股的数字化激励效应更为显著。该结论为明晰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共同推动数字化发展的联动机理、依托“反向混改”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提供了经验证据和路径参考。

关键词: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资源效应;治理效应

作者简介:刘胜(1987-),男,广东高州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副教授;阮靖恩(1998-),女,广东江门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研究生;陈秀英(1987-)(通讯作者),女,湖南邵阳人,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


运气信念对在线抽奖促销参与意愿的影响:概率与价值视角

114-128

柯维林,卢长宝,许陶然

摘要:中奖概率和奖品价值是影响个体参与抽奖意愿的两个关键维度。基于此,设计出“小概率/大价值”和“大概率/小价值”两种抽奖组合,并设计了三个心理学实验,以揭示在线抽奖概率/价值维度、运气信念和不中次数对个体参与抽奖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相比大概率/小价值组合,人们普遍更偏爱小概率/大价值组合,从而验证了在线抽奖决策过程存在小概率高估的事实,也阐明了人们热衷参与小概率/大价值在线抽奖活动的基本原理。(2)运气信念对人们的在线抽奖选择具有一定调节作用,运气信念低的个体更倾向于选择大概率/小价值的在线抽奖活动,运气信念高的个体则更喜欢小概率/大价值的锦鲤类抽奖活动。(3)对多次不中仍继续参与在线抽奖的现象进行研究,发现运气信念与奖品价值/概率在初次参与抽奖时存在交互效应,但多次参与抽奖不中后这种交互效应消失,此时即使高信念水平的个体也不再热衷于大价值/小概率的抽奖。这一结论为企业更好地开展抽奖促销活动、消费者更理性的抽奖决策以及政府对抽奖销售更有效的监管均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企业营销;在线抽奖;运气信念;中奖概率;奖品价值;抽奖意愿;锦鲤活动

作者简介:柯维林(1994-),男,江西上饶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卢长宝(1971-)(通讯作者),男,江苏高邮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陶然(1990-),女,浙江宁波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审核发布

编辑:冼玥


初审:秦英


审核:汤菲


签发:郭广珍


重要通知

      本刊将定期在广东财经大学学报服务号和订阅号中发布最新拟录用文章信息、最新一期目录预告、每期文章全文以及重要通知等,敬请读者关注。


长按关注广东财经大学学报服务号


长按关注广东财经大学学报订阅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