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另类设计,向死而生 | 走寻

2016-10-08 于春光 走寻



中国人向来是忌讳“死”这个字的,

“安享晚年,保守治疗”,

这类词给人的第一感觉无疑是直指死亡的。

但人们总是不愿捅破那层遮遮掩掩的窗户纸,

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得以安心。

但那一天终究会到来,无分你我。

既然如此,何不坦然面对呢?




生命消逝后,遗体大都火化,

取出一点点骨灰装入盒中,聊以告慰。

而在一些地区仍然实行传统的土葬,

虽说入土为安,

但想象着遗体在棺椁中慢慢腐烂的过程,

内心多少会有些抵触。



一些人同样考虑了这个问题,

并做出下面的种种设计,

让我们的身后事变得明亮起来。





一、彩虹墓碑

After the rain


当冰冷的墓碑上投射出一道七色彩虹,画面显现出温暖与柔和。


这世间最美好的色彩照亮了亡者的魂归之路,亲友在追悼之时,悲痛之情在这束光芒中也会得以安抚吧。



彩虹墓碑(After the rain)——来自日本设计师Aya Kishi



墓碑中嵌有棱镜


雨过天晴后,整片墓地都布满了这样的色彩,悲怆肃杀的氛围淡去了许多,更多显现出来的,是希望与祝福。


生命都是有着尽头的,而精神却可以永生。七彩光芒,徜徉着逝者不灭的生命意志以及对这世间的祝愿与希冀。




二、生命轮回棺材

Emergence


传统的棺材总是让人感到不寒而栗,这种可降解棺椁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留存下来。



生命轮回棺材(Emergence)


有机体的降解会为土壤提供大量养分,届时,棺椁上方的预留种子会迅速发芽、生长,直至成为一颗“纪念之树”。


棺椁中还有着化学发电系统,利用绿色植物和水分,在夜晚为墓地的LED灯供电。



来自法国设计师Enzo Pascual与Pierre Rivière


繁星点点,夜空下,一颗枝桠繁茂的树木安静地伫立着。当亲人前来祭奠时,是否会抱住她坚实的树干,聆听树影摇曳间的低语?


再与曾经最亲密的人聊一聊往事近况,诉说生活的苦辣酸甜……




三、家族树

Family Tree


如果说家谱是对血缘关系的聚拢的话,那么“家族树”的意义则更为深沉。


每一个六边形方盒中都装有逝者的骨灰,当它们通过线段桥接时,这些遗留之物便得以交流融合,看似黑白分明的纪念墙安葬着几代人的生命轮回。





家族树(Family Tree)


方盒上装有电子屏幕,会显示逝者的姓名、生平简介,以及从手机发过去的亲情留言。



来自立陶宛设计师Loucas Papantoniou与Asta Sadauskaite


四、风铃

Souvenair


除此之外,随风起舞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归宿。

华裔设计师Chen Jiashan创作出了“风铃”。




将死者的骨灰放入一根精致的铜管中,微风吹拂,清脆空灵的“叮铃”声渐飘渐远。




我们无从知晓人生的最终去向,也无法确认灵魂是否真正存在。


但这又何妨呢?黄色的树林里,逝去的生命在自由地歌唱,阵阵风铃声划过落叶,掠过山岗,传向了远方。




五、记忆之船

Urn for Memorial


记忆之船同样也是一个盛放骨灰的设计。


它采用特殊材料制成,在水中飘行一段时间后便会逐渐融入水中,灰烬也随之散落大海。




点燃船体中央的蜡烛,任其随波远去。水面上夕阳的余晖将其笼罩,而后浸入渐浓的夜色之中,生命的归途,无声的祈祷……


或许在那放手的一瞬间,怅然若失之情会萦绕心头。但我想,这片霞光山色是逝者最好的归宿。




人无百岁终有弥留之日,

心无所惧方能向死而生。

提起画笔,

为生命添加一道风景。



关注走寻

与我们一起

发现不朽的灵魂之美



走寻整理作品,保留原有版权

本文所有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END-



出品人 · 施晗

监制 · 彭能波 | 王伟

策划 · 云淡风清 | 弘雯

执行主编 · 王强林

编辑 · 周晓莉 | 于春光 |  马宁

设计 · 苗雨 | 周子翔


发 现 未 知 之 美

【人文 | 藝術 | 生活 | 格調 | 思想】

长按二维码  关注 ·「走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