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亚南 成 军 | 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构:内涵意蕴、逻辑及技术路径

奋进的 大学教育科学 2021-09-1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设为星标更方便哦!




  摘要: 专业群建构的实质就是要对所服务的区域产业集群中的技术技能型职业岗位群进行精准分析与定位,开设并组建能够同服务面向的职业岗位群精准对接的专业群,这是一个动态的生态化过程,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集群应保持紧密的动态耦合匹配。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群建构存在着“临时抱佛脚”“新瓶装旧酒”“学科化”的误区。根据专业群所服务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之间的关联方式,可从学科技术关联、行业业务关联、组织管理方式三个维度将专业群建构为以下四种主要模式:学科技术型、行业聚焦型、行业松散型、紧密复合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的建构须对服务所面向的区域产业集群内部的职业分工协作展开深入调查,依据职业岗位群的内在知识关联组建适宜的专业群。

  关键词:高水平专业群;“双高计划”;专业建设;专业群建构;高职院校


专业群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有效应对区域产业集群化、链条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通过专业群建设可以增强自身适应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变化的能力,是一种兼具稳定性与灵活性的专业设置模式,专业群发展的生命周期要远长于单一专业。“专业群建设绝不是不同专业之间的算术加法,而是基于所服务的区域产业集群上不同职业岗位群的相互关联而建构的能够实现跨界、协调、互通而又一贯的人才培养新载体”,是对传统专业建设范式的一种革命。当前高职院校已经日益认识到专业群建设的重要价值,但在建设思路上仍然未能超越传统专业建设路径的窠臼,缺乏建“群”意识,集中表现在专业群组建上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而专业群组建作为专业群建设的首要工作,直接决定专业群资源整合的方向与路径,之于专业群建设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然而,当前关于专业群组建的研究观点多元、莫衷一是,已经提出的专业群组建依据有“产业链”“职业岗位群”“学科基础”“共通资源”“专业目录”等等。为了能够提升高职院校专业群治理的科学水平,有必要对高水平高职院校专业群的组群经验进行学理分析,从而概括归纳出高职院校专业组群的内在规律及一般技术路径。

一、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构的内涵意蕴

以往“专业群组建”的话语内涵过于强调专业群的组建是一个静态的、结果性的并且完全可以通过人为干预进行控制的过程。而笔者认为,专业群组建是一个因应内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动态化过程。因此,“专业群建构”一词所表达的内涵更贴合本研究的主旨。所谓专业群建构,就是在对服务面向的区域产业集群中的技术技能型职业岗位群进行精准分析与定位的基础上,开设并组建能够同职业岗位群精准对接的专业群。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生态化过程,人为的控制应该顺应专业群建构的内在规律,专业群建构应同区域产业集群之间保持动态的耦合匹配。

(一)专业群建构与区域产业集群应保持动态耦合匹配

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产业链伴随着技术进步与发展、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梯度转移、社会需求变化而处于不断的延伸或萎缩之中,而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要与区域产业链实现时空对接。如图1所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AB为教育链,AC为人才链,AD为产业链。人才链是产业链与教育链衔接的中介桥梁,教育链与人才链组成人才供给侧(ABC),产业链与人才链则组成人才需求侧(ACD)。教育链中的E点为学科专业体系,F点为人才类型与规格,G点为职业岗位群。人才链匹配产业链的实质就是要缩小BD(供需匹配度)以及EG(专业与产业匹配度)之间的距离,而缩小的关键就是要实现专业布局和服务面向与产业链条中的职业岗位群相匹配。高职院校专业群优化调整应始终以人才链与产业链对接度为指针,对核心专业“强链”、缺失专业“补链”、新兴专业“建链”、过时专业“撤链”,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结构匹配度。

(二)专业群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静态的结果

专业群是专业的集合,但绝不是若干个看起来相关的几个专业组合起来就可以称之为专业群。“高职院校的专业不是对学科体系专业分类的简单复制,而是对真实的社会职业群或岗位群所需要的共同知识、技术和能力的科学编码,是职业行动体系归纳的结果。”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决定了专业与产业、职业对接的“职业联系”是高职院校专业群建构的根本逻辑。因此,专业群的建构应竭力避免从学校、教师内部视角进行组群,也应避免照搬普通高校学科化的组群思路,从而造成学校专业组群脱离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都存在着一定的生命周期,尤其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职业世界呈现出了“工作过程去分工化、人才结构去分层化、技能操作高端化、工作方式研究化及服务与生产一体化”的特征。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不仅对宏观产业布局调整带来强烈的冲击,对于产业内部职业岗位群的分布模式以及协作关系也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在迅速变化,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延伸交叉,跨领域、复合型工作种类越来越多,大部分技术技能人员需要进行动态的技术能力调整。”正是由于区域产业发展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专业群的发展同样需要因应产业发展的变化而不断进行优化调整。

(三)专业群建构是一个生态化过程而不是学科专业的简单堆砌

如果用一种隐喻来对专业群建构过程进行类比的话,这一过程更多的是一种自然物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人造物的建造过程。前者认为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源泉来自于事物自身而不是人类的规划设计,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事物自身结构逐步展开的过程,是结构中各种因素博弈互动的结果而不是人类意志的展开过程。人类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干预” 事物发展的过程,无法完全对发展过程进行精准控制。专业群建构是一个生态化的过程,这意味着何种专业组建成群应取决于学校服务面向的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及其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而不是取决于学校现有的专业基础和主观组群意愿。而且,专业群自身的发展变化有其自身的特有规律,专业群建构应始终与区域产业集群保持同频共振的一致步调。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构应尊重这一客观规律,对专业群建构过程的干预更应该顺应这一规律,不能完全基于自身的主观意愿进行控制。

二、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构存在的现实误区

专业群组建是专业群建设的首要问题,唯有实现专业群的科学组建才能够真正发挥“集群”优势。倘若所组建的专业群没有经过深入地产业调研就随意“拉郎配”,那就不仅不能发挥专业群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优势,反而会造成群内各专业之间的相互“扯皮”和“内耗”。

(一)专业群建构“临时抱佛脚”

部分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群建设的动机不是出于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仅仅是为了通过专业群的“包装”申报政府的相关项目。在功利性动机之下,专业群组建的方法通常就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现有的专业进行“排队”,然后按照政府项目评审的要求择优申报,所以就会出现某一个专业在不同的时间属于不同专业群的怪象。这一组群逻辑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项目申报的成功,所以专业群组建仅停留于文本层面,在办学实践中并不会真正地按照申报书中所写的内容展开实质性的建设。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政府在进行项目评比时主要基于文本材料,在繁重的评比任务下,最为简便和客观的方法就是对专业群已经取得的一些标志性成果(学生技能竞赛获奖、现代学徒制试点、教学资源库主持单位等)和一些定量指标(就业率、技术交易到款额、培训服务到款额等)进行累加评比。显然,“建群逻辑”这些较为软性和主观的内容很难作为衡量专业群建设水平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功利性动机下专业群的建构仅停留于文本层面,名义上的组群专业仍然在办学过程中各行其是,无法真正发挥组群发展的优势。

(二)专业群建构“新瓶装旧酒”

部分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群建设时缺乏对区域产业发展现状的充分调研,专业群组建工作就是对旧有专业教学资源的重新整合。在缺乏对区域产业发展趋势及岗位人才需求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之下,仅凭自身的主观经验就将一些原有专业组建成群。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同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群组建的工作模式有着直接关联,因为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专业群建设时按照科层化管理的逻辑将专业群建设任务层层分解与下放。然而,专业群的组建与优化必然涉及到院系的调整与重构,“专业群建设的本质是打破原有的专业组织、制度、资源的约束和限制,通过跨专业的形式改变现有的基于工作岗位的窄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牵涉到重大的利益调整,基层教学组织是没有足够的权限与动机进行“自我革命”。所以,在这一工作模式下的专业群建设只能在既有的专业群布局架构下进行微小的调整,很难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难以做到真正根据区域产业链与专业群的内在逻辑关联进行组群。

(三)专业群建构“学科化”

由于众多高职院校教师主要毕业于学术型高校,他们对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模式可能缺乏深入的认知与了解,往往以学科分类思维作为组建专业群的主要依据,仅着重考虑专业之间的学科基础,缺乏对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基础的深入调查,从而造成专业群与区域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的脱节。“本科教育组建专业群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术知识的生产,因此其更多地从科学研究突破的角度寻求专业群编组的知识逻辑;高职教育组建专业群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因此它更多地应从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角度寻求知识逻辑。”例如,机器人产业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领域,涉及材料、感知、信息、控制、机械、智能等众多的学科门类,但如果按照传统的学科设置模式进行组群,各个专业将分散在各个院系,学生仅能够学习本学科范围内有关机器人的相关知识。而企业所需要的学生则必须要了解各个学科领域内有关机器人的相关知识。这必然需要高职院校根据机器人产业相关职业岗位的需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组建专门的培养机器人产业需求的专业群。

三、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构的内在逻辑及基本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群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关联实质就是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之间的关联,专业群建构的实质就是要对所服务的区域产业集群中的技术技能型职业岗位群进行精准分析与定位,并基于学校的办学基础和服务面向,根据职业岗位群所需知识、技术和能力素质的相关性组建并开设能够同职业岗位群精准对接的专业群。“职业教育是从职业出发的教育,职业是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职业关系同样是专业群专业组合的依据,专业群不是人为组合而成的,它来自于客观的职业岗位群对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需求。”高职院校采取何种专业群类型与所服务的区域产业集群发展阶段、与内部技术技能型职业群分布的特征存在紧密的内在关联。可以说,高职院校专业群是对所服务的区域产业集群职业岗位群的一种映射。因此,根据专业群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内部不同职业岗位之间的两种关联模式(学科技术关联与行业业务关联)以及高职院校对专业群的组织管理方式,可以将专业群分成以下四种基本模式。

(一)“强学科技术、弱行业指向、强组织管理”的学科技术型专业群模式

该类专业群强调群内各专业之间具有共通的学科基础和相关联的技术领域,但在所对应的职业岗位面向上并不聚焦于某一特定行业之中,专业群所面向的行业类别较多,而且在对专业群的管理上采取以群建院(系)的组织管理模式。例如,浙江某高水平高职学校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以制造终端技术链为纽带,融合工业大数据和物联网相关技术,聚焦产品设计、工艺装备、制造检测和数据管理等四大环节,面向精密模具设计、多轴数控加工、系统集成和生产过程数据分析等岗位群。该专业群服务面向学校所在地区的汽车关键零部件行业、智能农机装备行业、现代五金行业等相关制造业。该类专业群较为注重各专业之间的知识关联度而不聚焦于某一特定行业之中,各专业之间具有相似的学科基础并处于同一条技术链条之中。选择这样一种组群方式的高职院校所处的区域一般中小企业占据主导,大型企业较少,区域产业集群呈现出“小企业、大聚集”的特征。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强学科技术、弱行业指向、强组织管理”学科技术型专业群所服务的产业链条中包含的行业类别较多且缺乏主导型行业,在产业内部分工协作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而且该专业群服务于不同行业之间工作内容一致性程度较高的职业岗位群。

(二)“强学科技术、强行业指向、强组织管理”的复合紧密型专业群模式

该类专业群既强调群内各专业之间具有共通的学科基础和相似的技术领域,同时又强调群内各专业所应对的职业岗位群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行业业务关联,而且在对专业群的管理上采取以群建院(系)的组织管理模式。例如,北京某高水平高职学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群就是面向该区域的主导产业——高端汽车产业。学校先由校企合作专家组织力量对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进行了职业岗位的调研分析,进而梳理出面向高职生就业的24个典型工作岗位,并将其归纳为“智能生产与控制”“智能生产运行”“智能质量管理”“智能设备维护”4类岗位群,形成4种职业发展路径。该校根据各类岗位群所需具备知识、技能、素养进行解构分析,确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组成专业群。可见,该类专业群聚焦于汽车行业,而且各个专业之间具有共通的学科与技术基础,各专业之间存在较高的知识关联度。选择这样一种组群模式的高职院校所在区域一般中大企业占比较高,而且在产业链条中居于主导地位,人才需求的规模也较大且行业发展的成熟度较高,产业内部岗位分工较为精细。因此,如若学校服务面向的区域产业集群仅是产业链条之中的某一片段,并且该职业岗位群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较大的话,就可以围绕产业链的局部片段且具有共通学科、技术基础的技术技能型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群。

(三)“强行业指向、弱学科技术、强组织管理”的行业聚集型专业群模式

该类专业群不强调群内各专业之间具有共通的学科基础和相似的技术领域,但各专业所应对的职业岗位之间聚焦于某一特定行业并具有紧密的业务关联,而且在对专业群的管理上采取以群建院(系) 的组织管理模式。该类专业群聚焦于特定产业链,基本涵盖了整条产业链条中所有的技术技能型职业岗位,但由于所服务职业岗位群横跨整个产业链条, 但产业链条中不同职业岗位群之间的能力素质要求相差较大,这导致各职业岗位群尽管聚焦于特定行业,但彼此之间缺乏共通的学科与技术基础,也就是各职业岗位群之间的知识关联度较低。例如,广东某高职学校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专业群紧密对接珠宝首饰产业链,包括首饰设计与工艺、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珠宝玉石鉴定与加工等专业,群内各专业分别服务于珠宝首饰产业链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具有共同的行业背景。因此,如若高职院校所面向的区域产业集群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而且产业链条内部职业岗位群跨度不大,就可以根据行业产业链上中下游不同的职业岗位群设置该类专业群。

(四)“强行业指向、弱学科技术、弱组织管理”的行业松散型专业群模式

该类专业群同“行业聚集型”专业群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两者都聚焦于特定行业之中,广泛覆盖所服务产业的技术技能型岗位,各专业之间在学科与技术领域的跨度较大。不同的是,该类专业群并不采取以群建院(系)的模式,而是采取了一种较为松散的教学组织模式,例如成立跨院系的专业群建设委员会来负责统筹不同院系在专业群建设上的资源统筹与合作。之所以采取这样一种模式,主要是为了避免行业聚集型专业群在教学组织管理上存在的一些困境。由于行业松散型专业群聚焦于某一特定行业,而且试图覆盖该行业上的绝大多数技术技能型职业, 这就极有可能导致不同专业之间缺乏共通的学科与技术基础。如果按照以群建院(系)的模式来进行管理,不同学科与技术背景的教师在合作上将存在较大的难度。而且,如果既要按照以群建院(系)的模式开展专业群建设,又要服务行业上的所有技术技能职业岗位群,这势必要扩大群中专业覆盖职业岗位群的范围,而这无疑会增加教学管理的难度。因此,如若某高职院校服务面向的区域产业集群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而且上、中、下游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都很大,但职业岗位群之间的学科、技术关联度不高,学校就可以组建行业松散型专业群,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提升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例如,天津某高水平高职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群,精准对接区域内视觉健康服务产业链的验配技术、眼镜设计、视光仪器、镜片生产和视觉康复等岗位需求,以眼视光技术专业(验配技术)为核心,包括了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眼镜设计方向)、眼视光技术专业(镜片生产工艺方向)、眼视光技术专业(视觉训练与康复方向)。其中,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就并没有和其他专业在同一个学院进行管理,而是采取了较为松散的跨院系合作,因为该专业在学科技术基础上同其他专业之间具有较大的跨度,而且将学生定位于某一特定行业之上也具有一定风险,因此采取跨院系的合作模式既有助于覆盖产业链条相关职业岗位群,也便于教学管理。

四、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构的技术路径

组建何种专业群,专业群内部各专业之间呈现何种逻辑关联?这不能够凭空设计规划,也不能完全基于高职院校已开设的专业进行临时拼凑,而是要依据产业发展的需求进行专业群的规划与调整。既然职业是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专业群建构首先要对服务所面向的区域产业集群内部的职业分工协作展开深入的调查,根据服务面向的职业岗位群知识、技能与素质的要求来组建适宜的专业群,并根据所组建的专业群自身所独有的类型特征展开专业群建设。

(一)产业剖析:明晰服务面向的区域产业集群类型与特征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构应首先对区域产业集群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展开深入调研,这是确保专业群建构科学合理的重要前提。唯有在摸清区域产业集群的类型特征及其内部技术技能岗位群在产业集群内部的分工协作关系,才有可能组建适宜的专业群。而且专业群调研同传统的专业调研存在着根本的不同:专业调研一般聚焦于某一特定行业之中,调研的重点是要找到该专业所欲服务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但专业群的调研不应聚焦于特定行业之中,而应将视野扩展到产业集群层面,根据区域产业集群的类型与特征、产业集群内部职业岗位群的协作关系及知识关联采取适宜的建群策略。一般而言,产业链上的企业可以聚集于特定区域,也可能是空间离散的。但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之间在地理空间是靠近的,而且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一般而言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或产业链片段,在横向上也构成了竞争合作链条。

不同区域之间由于在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区域产业集群的规模、类型以及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都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而高职院校专业群的组建必须首先明确区域产业集群的类型与特征,这是开展专业群建设的首要工作。基于前文对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集群内在关联的阐述,对区域产业集群的深入调研要重点关注如下方面:一是区域产业集群是否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即各个产业部门之间是否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了一种链条式关联形态;二是区域产业集群内部是由众多分散的中小企业自由聚集而成还是围绕某一主导企业形成,即产业链条在内部结构上是由中小企业自由协作聚集而成还是存在某一主导型的企业而其他中小企业依附于其发展;三是专业群所服务面向的区域产业集群包含行业类型的多寡,行业之间是产业链的协作关系还是提供不同产品与服务的并行关系。

(二)岗位定位:确指区域产业集群内部职业岗位群分布

通过对服务面向的区域产业集群的调研可以基本明确组建何种类型的专业群,但这仅是专业群建构的起始阶段。更为重要的是,要深入调查区域产业集群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明确专业群服务面向的技术技能职业岗位群,因为岗位定位是专业群进行建构的根本依据,也是后续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的前提。就岗位定位实践而言,应根据所欲建构的专业群类型特征采取不同的岗位定位策略。如若依据对产业集群的调查所欲建构的专业群为“学科技术型”专业群形态,则应广泛调查该产业集群内部不同行业之间具有共通性的职业岗位群。该岗位群应不具备行业的特殊性,而是不同行业之间具有共通的学科基础与技术关联的职业岗位群,并且调研企业的选择应尽可能包括不同的行业类别。若欲构建的专业群都聚焦于某一特定行业,则应围绕该行业产业链条中的技术技能型职业岗位群的分布展开深入调查,复合紧密型专业群形态调查范围局限于产业链一段,而其他两种专业群(行业聚焦、行业松散型)则应对整个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进行全面的调研,再将调研确定的职业岗位群按照不同岗位群的知识、技术、能力素质要求的关联性对岗位群进行归并与分类。如,浙江某高水平高职学校的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群属于典型的“学科技术型专业群”,岗位定位为服装、鞋、箱包、饰品、家居、文创等多个行业共通性的职业岗位群。

(三)建构成群:基于岗位群的知识关联组建适宜专业群

在对区域产业集群内部技术技能型职业岗位群进行深入调研后,就需要进一步开展组群工作——根据知识关联度将所服务的岗位群进行归并与分类,最后基于国家颁布的专业目录确定专业名称。“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专业群编组的逻辑只能在知识层面去寻求,产业链、岗位相关只是寻求专业群编组逻辑的线索,而非编组逻辑本身。不应鼓励学校把存在于一条产业链上,却无知识内在联系的专业生硬地组织到一个专业群中。”根据职业岗位群之间的知识关联进行组群是一个需要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工作。尽管专业群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是固定不变的,但这些岗位群之间如何根据知识关联度进行归类,如何确保归为一类的岗位群具有足够的知识容量和教育价值,又如何依据国家颁布的专业目录规范专业名称并确定组建专业群的内部主次关系?这些都需要高职院校综合考虑学校办学基础、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国家专业设置标准与规范等多种内外因素。


作者:王亚南  成 军

作者简介:王亚南(1986-),男,河北磁县人,教育学博士,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职教育课程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成军,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原文载于《大学教育科学》2020年第6期 P118-124)



大学教育科学


● 扫码关注我们

CSSCI来源期刊

全国核心期刊(北大核心)

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人大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点个在看分享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