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提高国民素质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017-07-03 中教科院 教育研究微刊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和特殊人才,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的有力支撑,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

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战略性资源。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建设工作,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劳动者素质显著提升

劳动者素质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一个国家发展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素质。”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劳动者素质已得到明显提升。

1.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提高

2012年以来,教育为国家输出亿万毕业生,成为新增劳动力的主力军,为提升人力资 源水平、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作出重要贡献。据测算,2015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2年,比2012年提高0.4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到15%,比 2012年提高1.3个百分点。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3年,比2010年的12.7增加0.6 年。

2.我国从业人员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 数已位居世界前列

“十二五”时期普通高校累计输送3550万专门人才,新成长劳动力中接受高等教育比例超过45%,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养了大批生力军。每十万人口中高等教育在校生数从2012年的2335人增加到2016年2530人,我国从业人员中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为推动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奠定坚实基础。

(二)创新人才培养迈出坚实步伐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创新人才培养事关民族生存全局和国家富强大业。过去五年,各级各类创新人才层次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1.高水平学科和大学建设稳步推进

2016 年的《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显示,中国有98所大学的学科达到世界一流学科 入选标准,58所大学的402个学科进入全球400强,24所大学的143个学科入选全球百 强,7所大学的65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50强,比去年新增23%,并在5项学科中位列全球 10 强。在《2016—2017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在全球 81个国家3800多所高校中,中国内地有4所大学进入世界前100 名。

2.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不断涌现

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一些领域逐步从世界科技的“跟跑者”跃升为“并跑者”甚至“ 领跑者”。2015年年底 ,世界顶级物理杂志《物理世界》公布了本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陆朝阳等以“多自由度量子隐 形传态”的研究成果入选,并荣登榜首。中国深空探测航天器创新团队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使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成功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的国家。此外,第四代核电技术、高性能计算机、高温超导研究等创新团队均取得重大科学突破。

3.高水平研究成果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2016年我国高水平科技论文数量跃居世界第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6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06年至2016年,我国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1.69 万篇,占世界份额的12.8%,超过德国位列世界第三;中国近两年间发表的论文得到大量引用,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1‰的国际热点论文为495篇,占世界总数的18.0%,世界排名首次达到第三位。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6自然指数排行榜(Nature Index 2016 Tables)显示,中国是全球高质量科研论文的第二大贡献国,仅次于美国。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前进

基础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基。众多中小学校纷纷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探索,积极开展创客教育活动,构建创客环境,鼓励创客学习,打造创客文化,搭建创客组织等,取得丰富成果和宝贵经验。

高等学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一是探索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例如,设立“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工程师”等系列的卓越拔尖计划;设立“试 点学院”、“试验班”、“实验学院”等,着力于 多种形式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二是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动态调整学位授权 点和专业设置,加快新兴学科建设。三是实施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为核心的高校高层 次人才计划,落实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推动高校成为高层次人才聚集的战 略高地。

(三)技能人才培养改革取得突破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加快推进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创新,经过全社会不懈努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拓宽了技能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能型人才队伍。

1.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12—2016年,职业院校为各行业累计输送4700 万毕业生,中等教育培训结业生数达 4亿人,其中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结业生数超过1.6亿人。职业院校开设了近千个专业、近10 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全国有近1500万家庭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持续提高,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达到90%,毕业生月收入增长“跑赢”通货膨胀;创业比例达3.9%,机会型创业约占 86%,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个亮点;中职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在95% 以上。

2.技能人才培养制度不断改革创新

打破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天花板”。 教育部等六部门制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系统构建了从中职到研究生的培养体系。职业教育产教加速融合,校企合作走向深入。彰显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强调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订单培养、集团化办学、校中厂、厂中校等合作形式落地开花,全国建成职教集团1300个,吸引了3万家企业参加,校企共同育人的模式初步形成。

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世界人力资源强国相比较,我国的人力资源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下,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任务更加重要、紧迫而艰巨。

未来趋势和挑战

(一)科技革命对人才培养产生巨大冲击

科技革命正在重塑人类社会。以量子计算机、量子通讯、干细胞、纳米科技和量子点技术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智能化成为继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之后的新“工业革命”,“互联网+”蓬勃发展,将全方位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科研和创新活动日益向个性化、开放化、网络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途径和方式必然产生深刻影响。

1.培养目标从知识中心转向关注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在21世纪来临之前,国际社会就提出了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的观点,并制定了具体 的框 架。2015年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提出,“将确保所有人打下扎 实的知识基础,发展创造性及批判性思维和协作能力,培养好奇心、勇气及毅力”,要求将 教育的重心从“教”转向“育”。未来教育将打破学习、实践与工作的界限,学习必须是贯穿终身的活动,必须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重视体验活动、加强学习与未来工作生活的联系将会成为各个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原有的学段概念逐渐模糊,项目式学习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2.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

个性化是新时代的重要特征,不仅仅生产个性化、科研方式个性化,学习也将变得个性化。这种个性化的实现是靠技术支持完成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征量身定制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学校在知识提供方面的界限变得模糊,在线学习会打破学校的界限。

(二)经济社会变革将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面向未来,中国的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然会经历普遍和深刻的转型发展,处于这一时代的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必将面对和服务新变化新要求和新挑战。

1.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高要求

新常态经济一方面是经济增速的下降, 另一方面是对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转型需要,因此必须依靠教育,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必须进一步提高教育服务经济增长的能力,加快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变革教育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大规模和更高质量的人才。

2. 全球对人才的争夺日趋白热化

人才竞争已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核心内容与决定因素。各国都以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为抓手,吸引他国的优质生源,进而选拔留用其中的优秀人才。德科集团、英士国际商学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17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在被纳入统计的118个国家中,瑞士、新加坡和英国分列前三,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排名也在前20。中国排在第54位,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迫切需要建立健全适应经济发展的教育体系、灵活的教育就业政策、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提高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力,切实做到高水平引进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可持续发展留住人才。

国际经验和共识

自人力资本提出以来,教育对国家发展的战略作用成为国际共识,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加快高层次、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共同趋势和普遍选择。

(一)创新人才培养从早抓起

2013年起,日本东京都启动“东京少年科学班”计划,参加该项活动的学生能够免费 得到科学家的悉心指导,旨在提升学生对于理科和数学的热爱,增加喜爱科学的学生数量。 2016年,日本文部省发布《2016 年度科学技术白皮书》,以“挑战超级智能社会”为主题,提出日本政府必须致力于贯穿初等教育 至高等教育的创造性教育体系。

(二)高度重视STEM教育

2010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NSB)发布《培养下一代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杰出 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美国人力资本》报告,推动美国STEM杰出创新人才的甄别、选拔 和培养工作。2011年,美国大学协会(AAU)发起本科STEM 教育计划,目标是在62所领先的研究性大学中增加有效和有质量的本科STEM教育。2016年,美国启动“计算机科学普及计划”,目标是学校提供高质量的计算机科学编程和编码课程,普及K-12阶段的计算机科学教育。

为培养未来能够活跃于国际舞台的科技人才,2002年,日本文部科学省着手实施“超 级科学高中”计划,支援指定校开展以数理教育为核心的研究与创新,提升学生的科学与 数理兴趣的同时挖掘并培养英才儿童。2016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决议,把编程教育纳 入2020年起实施的新一期学习指导要领中, 程序设计将成为中小学学生的必修内容。

2015年,澳大利亚联邦及各州和地区教育部长签署了《STEM学校教育国家战略2016—2026》,旨在采取国家行动,改进澳大利亚学校的科学、数学和信息技术教学与学习。2016 年,澳大利亚在《国家创新与科学 进程》中实施“小小科学家计划”与“让我们学会计算培训计划”,以确保澳大利亚儿童具备未来就业所需的数学与科学技能,并为澳大利亚培养未来的科学家与数学家。

(三)强调技能人才培养培训

2016年,国际资助全球教育机会委员会提交的研究报告《学习的一代:投资教育,应 对变化的世界》认为,全球近半数工作近20亿个岗位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将因自动化进 程而面临消失。如今全球40%的雇主发现,很难找到具有所需技能的雇员。2016年,世界银 行官网报告指出,今天进入小学的65%儿童,未来都将在现在并不存在的新的就业类型中工作。

2016年,OECD发布报告《获得合适技能:评估与预测技能需求变化》指出,数字化、 全球化、人口变化及就业结构的变化正不断重建技能需求,技能需求的巨大改变正挑战各国的劳动力市场及培训政策。

2015年,英国商务、创新和技能部发布《2020学徒发展规划——英国学徒:我们的2020 愿景》,旨在增加学徒数量并提高学徒质量,通过实施以雇主为主导的学徒培养计划、加强对学徒培养结果的评估、引入学徒税、完善资助体系等一系列措施,实现2020 年培养300 万学徒的宏伟目标。2016 年,英国发布《16 岁后技能计划》,通过建立一条与目前非常完善的“学术路径”相并行的“技术教育路径”,为16 岁以后的学生打开两条教育路径,确保高技能就业,满足经济需求。

(四)重视特殊人才选拔培育

1984年新加坡颁布了《超常教育计划》, 并在教育部内成立“超常教育处”,专门管理和协调全国与超常教育相关的事务。作为全国超常教育的纲领性文件,《超常教育计划》 规定了超常教育教师认证、学生鉴别流程、教育形式等关键问题。

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超常儿童教育法》,从法律上明确了超常儿童教育的体制和地位,为超常教育提供了人力、物力和法律上的保证。此外,关于超常儿童的教育问题还在其他一系列教育法律中得以体现,包括1950年的《国家科学基金会法案》、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1965年的《初中等教育法》、1988年的《雅各布·K·贾维茨超常学生教育法》、2001年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以及最新颁布的《每个孩子成功法》等。美国还在联邦教育总署内设“超常教育处”,各地建立超常教育情报交换站和研究机构,开设“超常生试验班”,组织超常生出国考察,进行超常儿童选拔赛等。

(五)强调终身教育

2016年世界银行发表《面向当今年轻人的21世纪技能进程》提出,不管是在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或是更发达国家的市场中,全球化价值链,数字化、绿色、知识、服务经济 的出现,正在改变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工作的未来前景。现在的职场需要各种21世纪技能,包括领导力、创业者态度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16全球教育监测报告:教育造福人类与地球》提出,到 2020年,将有四千万岗位无法获得所需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员工。为解决此挑战,学习应成为终身追求并且教育体系应完全接受可持续发展,否则教育将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推动世界向前发展。

(六)加强一流高校建设

2016 年,俄罗斯提出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在实现5-100目标(2020 年前不少 于5所俄罗斯高校跻身世界百强)之外,期待 完成“2020年前不少于15所高校位列世界大学前 250 强”的增补目标,保障俄罗斯科学技术的世界领导地位。

2012年,德国“卓越倡议”计划第二期开始实施,联邦和各州政府共同出资26亿欧 元,评选出11所大学、45所研究生院和43个卓越研究集群进行重点资助,以提升公立大 学的研究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七)强调政府主导作用

日本在2016 版的《日本复兴战略》中明确提出,“培养不断创新并富有挑战精神的人 才”,并提出强化国家级创新能力,多渠道培养创新人才,完善就业市场等关键举措。2015 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发布新的《国家创 新与科学进程》,加大国家大规模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一流的创新研究中心。俄罗斯持续制定《“创新俄罗斯科学与科教人员”联邦目标纲要》,明确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建立“选拔—培养— 留住人才”的培养机制;增加经费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

(八)激励企业和社会参与

2016年,新加坡副总理尚达曼指出,新加坡社会对学术文凭的高度重视不可能一夜之间改变,但可以向瑞士学习,让年轻人通过实习或学徒计划接触职场,尽早发掘潜能。他建议从两个方面向瑞士学习:第一,雇主在教育和培训方面的责任感,这是瑞士制度的关键之一;第二,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可以不断进步,并一步步成为各自领域的专才。

德国联邦政府相关部门与工商业协会签署《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发展国家公约》,以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企业承诺提供职业教育学习岗位最低数量的形式,保障更多青少年参与双元制职业培训。该公约规定全国每年至少新增60000个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岗位和 30000家提供岗位的企业。

(九)持续开展课程改革

美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在中小学教育开始融入较为浓厚的创新因素尤其是融入课程之中。从课程目标来看,美国中小学课程目标崇尚生成性和整体性,特别注重对思维能力尤其是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课程结构来看,美国形成了多元课程体系,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学科与活动课程相结合、显性与隐性课程相结合,通过多元课程体系的建构将创新元素融入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日本在私立教育领域尤其是在高中学校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展试点。例如,早稻田大学附属的中小学,在学制、课程和培养目标等多个方面做文章,将小、中、高的6·3·3分段改为4·4·4分段,同时重新编制了初中和高中的课程体系,凸显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

(十)全力争夺国外人才

世界各国在人才争夺战中各出奇招。2010年,美国颁布实施《美国竞争力法案》,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人才竞争力计划”;日本自1996年起,连续制定了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并于2006 年制定了《创新25战 略》,提出“ 培养世界顶级研究人员”;2000 年,加拿大通过实施“首席研究员计划”,面向全球吸引顶尖级研究学者;韩国则确立“技术立国战略”,2001年出台了《国家战略领域人才培养计划》。


对策与建议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21世纪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陆续出台了若干政策和措施,极大地推进了人力资源强国建设进程。本研究针对创新人才、技能人才和特殊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中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创新教育理念和体系,全面培养创新人才

1.面向全体,树立人人皆可创新的教育理念

更新人才质量观,实现由通才、实用人才、全面人才向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从小抓起,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鼓励和引导学生以问题探索和解决为导向,开展跨领域、跨学科的研究和学习,把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2.形成合力,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科技变革要求,围绕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标,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把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机统一起来,有机衔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教学、科研和实践,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力量,弘扬创新文化,完善创新机制,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活力,形成培养创新人才的长效机制。

(二)以学生为中心,变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全面推行小班化教学

关注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建立创新人才个性化培养方式,抓手是小班化教学。中小学校在努力实现2020年基本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目标的同时,应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全面推进小班化教学;高等院校要降低班级授课规模,增加师生互动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加快探索推进STEM教育、创客教育、编程教育

针对传统教育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问题,加大STEM教育、创客教育、编程教育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建立有效的STEM、创客和信息技术师资培养和培训体系,发展丰富的STEM、创客、编程教育课程计划和有效的创新教育项目,促进学生掌握真实生活和现实世界中最前沿、跨领域的知识与技术。

3.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创新能力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创新的源泉,长期以来,我国人才培养的短板之一就在于学科专业过于狭隘。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在学科专业规划、课程开发设计中充分体现学科与学科、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基础教育阶段要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高校要围绕交叉融合学科前沿学术选题,经常性举办跨领域、跨行业、跨区域乃至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国内外多学科交叉融合理念、措施和方法,为培养高水平的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4.积极借助科技革命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密切跟踪和应用人工智能、脑科学、可穿戴设备等现代科技成果,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合理吸收现代翻转课堂、幕课等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准确诊断学生学习状况,开展精准教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

5.弱化中考竞争性,强化高考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扩大高中自主招生范围,提高初中择优选送学生比例,逐步弱化中考的竞争选拔作用,改变中小学生过早竞争、过度竞争局面,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和发展可能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入实施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招生的范围,给学校更大的选拔创新人才和特殊人才空间。

6. 科学选拔和培养特殊人才

将特殊人才作为创新型国家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或补充特殊人才培养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配套政策,详细规定特殊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选拔和鉴定程序、经费保障、师资队伍、课程教学等相关问题;在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专门处室或专人协调管理特殊人才培养事务;制定高覆盖率、多元化的特殊人才选拔程序,研究制定特殊人才培养课程标准和方案;加强超常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开设超常教育专业或在师范院校开设超常教育课程,提高教师培养教育特殊人才的能力;划拨专项经费用于特殊人才培养,提高特殊人才培养保障水平。

(三)以企业为主体,着力提高校企合作培养的力度和水平

1.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模式的突出优点是强调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2014年教育部、 2016年人社部和财政部先后出台了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文件,在全国部分地区和企业进行试点试行。建议在借鉴总结相关地区和领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突出“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特点和优势,切实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2.充分发挥国企央企带头示范作用

加强国企央企带头推进技能人才的校企合作培养培训工作,加大投入,将技能人才联合培养培训作为国企央企工作考核指标,率先示范,带动民企、中小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增加企业在教育和培训方面的参与权

和获得感企业是决定职业学校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出台国家层面的校企合作法律法规,切实调动企业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好行业指导和企业重要办学主 体作用,充分利用财政税收激励政策。

(四)加强政府主导,建立可持续的人才培养机制

1.面向科技前沿重点扶持青年人才

面对物联网、基因编辑、精准医疗、新材料、新能源等未来技术前沿,各级政府需要站 在战略高度,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改革人才管理评价机制,面向未来培养人才,稳定地支持 一大批青年学者潜心从事长线基础研究。

2.建设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一流创新人才培养必须依靠世界一流的科技基础设施。政府部门要从全局高度出发,服务国家战略和前沿科技发展需要,集中布局和规划建设世界级别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推动设施建设与交叉前沿研究深度融合,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网络。

3. 营造包容“失败”的创新氛围

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保护创新的萌芽或前瞻性的认识,包容和接纳“标新立异”,宽容和接受“挑战权威”,批判和取代“急功近利”的学术态度,在全社会形成创新 的文化氛围。鼓励社会组织、公益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设立创新创业风险基金,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激励机制。

4.消除职业院校开展培训的制度壁垒

要破解职业院校承接继续教育任务积极性不高的难题,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地壁垒。一是赋予职业院校开展继续教育和从业人员培训的选择权和自主权。二是依据职业院校继续教育职责和任务规模,重新核定职业院校师资编制;构建学校教师与企业人员互动交流机制,支持学校自主聘任企业人员任教。三是不断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持续提升服务社会和企业的能力与水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总负责人:田慧生、陈子季;项目主持人:马晓强;执笔人:王素、秦琳、卢彩晨、李建民、黄琼、翁秋怡、冯雅静、马筱琼。)

来源:教育研究2017年第5期

长按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