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校、庶民教养、酒吧与农舍之间、及“观看教育的十三种方式” | 2021 社会美育国际工作论坛暨实践者会议线上板块

结绳志 2022-10-03
·  按语  ·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主办的这一会议英文标题为Education on Side/Site,旨在为主流教育想象(高考、985、内卷、做题家)之外的“边缘”教育场景(如乡村、边疆、打工子弟)、“另类”教育实验(如华德福、传统文化、在家上学)、和“半依附“主流教育想象的教育实践(如武校、职校、艺考)的种种研究和实践经验提供交流的平台,在每个具体的site中也不忘整个系统里的side,并在社会美育的框架下构想一种“大教育”。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多多转发,也欢迎各种实践者和研究者朋友参与,请联系会议相关方。为会议开场的是名为“观看教育的十三种方式”的线上讲座。虽然观看教育的方式何止十三种,但董轩老师关于武校的民族志(11月27日  9:00-11:30,张敏老师评议),安超老师基于庶民教养提出的城乡教育之问(12月5日 13:00-15:30,许晶老师评议),向芯老师穿梭于酒吧、电商与农舍之间面向底层青少年文化的实践工作和研究(12月9日 14:00-16:30,凌旻华老师评议)无疑充分显示了当代中国教育场景的多样性和张力。也请期待之后的系列线上和线下会议议程。




 


主  办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承  办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美术教育系

屏南县文化和旅游产业指挥部

协  办

屏南县屏城乡人民政府

屏南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支  持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社会美育综合实践基地

屏南在地社会美育研究所

宁德市千乘桥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时  间

2021年11月—12月
地  点
线上/腾讯会议
线下/中国美术学院乡土学院·宁德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前汾溪村)

总策划

陈子劲

召集

曾毓坤  姜珺  文思

策划统筹

史思源







主题阐述

如果教育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那么共同教育是共同富裕的必然指向。

在传统的教育公平议程中,总是有意无意地将教育问题框定在现行的体制教育经验当中,忽视了这之外的实验性教育路径探索过程中的非标准经验。而恰恰是这种经验正在同构中国的城乡关系。

因此,我们需要将视野投注在教育的全面性上,关切具体人群教育问题所嵌入的社会处境,寻找并发现教育参与新一轮城乡关系变革中的最大动能,以期让教育实践在乡村振兴这一历史变局中成为积极的创造性力量,走向具有普遍性的共同教育。 

相关议题
·乡村教育的历史脉络与思想谱系
·诸种“非标准”教育的型态及其和乡村的关系
·城乡共同教育的愿景与现实困境
·乡村场景下对教育实验和教育改革得失的
 重思与再讨论
·以乡村社区为场域的教育实践及其历史、现状、问题
·如何从“非标准“教育和乡村场景入手,
 思考超越课堂的“大教育”?
·聚焦儿童教育可以改善乡村实践的处境吗?
 如何实现?
·教育可以为乡村振兴带来什么?
 乡村场景可以为教育提供什么?
·屏南乡村文创给本地教育带来了何种创新发展?


此次会议将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观看教育的十三种方式;第二板块:以乡土为学院:走向一种共同教育;第三板块:融入“附近”:观乡村美育现场。

我们将首先展开第一板块,其余系列活动将在未来的时间内陆续展开,敬请期待!


 





第一板块


观看教育的十三种方式

线上系列讲座 第一期


主持人

曾毓坤 


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候选人,《结绳志》主创之一。长期关注教育、语言、宗教、劳工、流动人口、价值理论、和公共知识生产等议题。曾获芝加哥大学艺术中心“艺术、科学、文化研究生合作基金”、“中国人类学研究生论文田野调查奖助金”、“Wenner-Gren 基金会田野奖学金”。





以武育人:少林武术学校的民族志

2021年11月27日  9:00-11:30
地点:腾讯会议
会议ID:439 325 543
密码:123456


嘉 宾

董  轩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副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市浦江人才。先后获吉林大学新闻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类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人类学。


摘 要


基于在河南登封少林武术学校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本研究试图探究这种“非主流”教育现象映射出的当下中国社会的多元样态与个体选择。本次分享尝试从以武示人、以武育人、以武服人三个方面回答以下问题:少林武校何以成为“地方特色”?武校如何“育人”?有哪些可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武校既是当地少林武术传统的现代变体,也承载着当地人、功夫老板、学生等多个群体的认同与情感。武术学校尚武轻文的文化重构了文与武的价值阶序,“习武之人”成为新的身份标签,不仅要经历苦行的道德仪式,还希望在尚武、尊武、习武、演武的文化实践中成为新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评议人
张  敏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学士、硕士,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曾先后任职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及新加坡国立大学,2019年加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主要关注青年与老年群体,研究领域涉及教育人类学、老年人类学、医学人类学,以及民族志写作与方法。曾在Ethnography, Social Anthropology/Anthropologie Sociale, Children’s Geographies, Education and Ethnography, East Asian Policy,《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文章。
 





庶民教育学:在城市里安放乡愁何以可能?
2021年12月5日 13:00-15:30
地点:腾讯会议
会议ID:636 147 580
密码:123456

嘉 宾

安  超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2019年-2021年),北京大学教育学硕士(2007年-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2003年-2007年)。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教师教育。


摘 要


与更为专业化和制度化的“教育”相比,庶民的教育实践包含了大量机械琐碎的、通常由女性来承担的情感与照料劳动及由此而来的实践性智慧,我称之为“婆婆妈妈的教育学”。但这些教育的“自然逻辑”,常被认为是不值得书写的,更无法跻身于知识生产领域。本研究希望重拾、确立庶民教育学的价值。

庶民教育学的传统植根于超越小家庭范围的整个养育共同体所形成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变迁已将我们带入了文化互嵌的时代,在当下重建教育生态的关键依然是养育共同体的重建。城镇化虽然让我们在空间意义上挥别了“乡土中国”,但在城市里重建养育共同体也是有希望的。城市并非仅仅意味着理性、效率、竞争至上的市场文化,而是一个包容性的地域与文化概念,可以包容乡土的、现代的乃至未来的新生文化。重建养育共同体,有赖于建构充满人文关怀与巧思的公共空间。


评议人

许  晶 


清华大学本科和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并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完成发展心理学博士后研究。研究兴趣包括儿童发展、道德伦理、教育与家庭、社会认知、跨文化比较。发表英文专著The Good Child: Moral Development in a Chinese Preschool(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17),中译本《培养好孩子:道德与儿童发展》于2021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薄荷实验”出版。研究成果发表于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中国研究、东亚研究等领域的中英文期刊,包括American Anthropologist, Etho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PLoS One,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y, Cross-Currents: East Asian History and Culture Review,《社会学评论》, 《清华社会学评论》、《广西民族研究》等。
 





酒吧、电商与农舍:
底层青少年的文化实践与社会探索
2021年12月9日 14:00-16:30
地点:腾讯会议
会议ID:166 236 670
密码:123456


嘉 宾

向  芯

青草公益联合发起人、理事长,哈佛教育学院院长特聘博士后。曾先后获得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哈佛教育学院(教育专业)博士,哈佛大学心理学系学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公平、农村教育、青少年亚文化。著作见于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Nature Human Behavior, 《流动儿童蓝皮书》等。


摘 要


近年来,大众媒体和教育研究者都越来越关注当代中国“寒门难出贵子”的问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村青少年和流动青少年在竞争愈发激烈的筛选性学校体系中难以获得阶层跃升机会,“混日子”现象在乡村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越来越普遍:成绩不佳、升学希望渺茫的乡村青少年和流动青少年在课堂上起哄、睡觉、聊天、玩手机,不写作业、不认真考试,甚至逃课、打架。这些现象常被学者解读为当代中国的“反学校行为”、“反学校文化”或是“制度性自我放弃”,是对社会与教育不公的部分“洞察”与“反抗”。

基于2017-2018年在云南一所乡村学校和2019-2021年在广州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开展的田野调查, 我发现“混日子”其实是底层青少年在学校严酷分层筛选机制之下的自我保护与生存策略,往往并不包含对教育价值的否认或批判。更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 “自我放弃”;在学校围墙之外的乡间农舍、酒吧等城市娱乐场所、各类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等截然不同的空间中,这些青少年发挥着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进行着丰富的文化实践和社会探索:在家庭和村落社区的共同劳作中学会耕种、放牧、养猪、做饭,为家庭生计做出贡献;在商场和酒吧里通过消费彰显自我、追求乐趣,逐渐成为城市娱乐产业中的灵活劳动者;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上了解、参与各类青年亚文化圈子,甚至成为互联网经济中的自主创业者……这些实践和探索虽然往往难以获得主流教育体制的认可,未必能转化成阶层跃升的机会,但是构成了他们当下生活中归属感、认同感和乐趣的主要来源,也成为他们日后进入不同的社会角色的预演和基础。


评议人

凌旻华


社会文化人类学者,耶鲁大学人类学博士,2013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担任中国研究中心助理教授,现为副教授并担任副主任。研究以移民和城市化对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主。研究以深入的民族志研究为基础,探索个人与社区如何在宏大的政治与社会经济力量下体验、塑造和理解各种形式的流动性与现代性。专著《难以安放的一代:上海打工子女边缘成长记》是首部关于中国打工子女从学校走向劳动力市场的深度纵向研究,揭示了日常实践中的包容与排斥及其暗含的城市治理政治。目前正进行第二本专著的研究,从饮食文化和卫生角度探究中国农村在经历了数十年大规模劳动移民和国家主导城市化进程后的社会生态转型。












 视  觉   蒋路恒

 文  字   | 史思源 毛雪婷

 审  核   陈子劲 史思源

 审  定   黄   骏 李   梅




Copyright © 2021 TyingKnots
All Rights Reserved




欢迎通过多种方式与我们保持联系
独立网站:tyingknots.net
【倾情推荐】订阅newsletter
成为小结的微信好友:tyingknots2020

我们来信、投稿与合作的联系地址是:
tyingknots2020@g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