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题】尚垒|当代中外戏剧深度品评(一)陆帕

2016-05-01 尚垒 比较所30岁啦
【编者按】五一快乐!本期推出“当代中外戏剧深度品评”专题,让我们共同领略中外三位戏剧大家及其作品的魅力!另外,陆帕新剧《英雄广场》将于5月3、4两日在天津大剧院歌剧厅演出,感兴趣的朋友快快行动起来吧!
作者简介:尚垒,1980年生于陕西省西安市,先后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专业(文学硕士)。2012年入选“田沁鑫•新写作计划”,赴英国参加苏格兰国家剧院驻地交流,并于同年创建尚垒戏剧工作室。2014年入选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主要戏剧作品有《哈姆雷特奏鸣曲》《没有表情的人》《病室中的尤利西斯》《爱的条件式》《中间状态的人》《声音集》等。近年来,他一直孜孜于“新文本戏剧(New Text Drama)”的创作,力图找到戏剧和当下生活的联接点,同时寻求文本与表演、舞台语汇的有机融合,在剧场里讲一个好故事,力图做出现代的、当下质感的表达。文学作品方面,著有长篇儿童小说《小鼠濮小木》。
剧场中的沉默如何能不尴尬?陆帕和他的演员们

——从《假面玛丽莲》和《伐木》说起


文/尚垒

欧洲“剧场巨人”、“波兰戏剧教父”陆帕,可谓是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举办以来最大的惊喜。当然,彼得•布鲁克更是高山仰止,但他的理论和作品毕竟早已为中国戏剧人所耳熟能详,所以他是传说中的大师,而今得见其真容矣。而实际上,在2009年登陆美国林肯中心之前,陆帕对于美国戏剧界也是个陌生的名字。

(“波兰戏剧教父”克里斯蒂安·陆帕)

无论《假面玛丽莲》,还是《伐木》,都当得上震撼二字,刷新感官。当然,前者似乎更有意思一些。对我个人而言,感兴趣的并非那些爆炸性的或一成不变的场面,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在这些戏中所展现出的自然而微妙的表演状态。

(左为《假面玛丽莲》,右为《伐木》)

去年六月份,我写了《多研究些技术,少下些结论》一文。现在到了对这篇文章做一点回应的时候了。是一点,只是一点。时隔一两年,我开始在心中回味那些留存的戏剧影像,并试图思考,陆帕的戏带给了我们什么?什么样的启示?不仅是对戏,也是对生活。

应该说,陆帕的戏剧对我影响很大。在彼得•布鲁克之后,他再次让我重新思考何为好的表演。在看《假面玛丽莲》之前,我看了不少微博、微信上推送的介绍,但说实话,在我看来并没说到点子上。幸亏我的好奇心,让我去看了那场演出,有些东西你必须去亲历,道听途说十分不可靠。事实上,在开场十分钟后,我就被它的表演的内容,那种纯粹表演本身所呈现的质感,所打动了。在张力、自由和沉着、自然的背后,我体味到的是陆帕和他的演员们的自信。他们相信这样的表演可以说服人,所以无需夸张,无需讨巧。

《假面玛丽莲》剧照

这是一种非常有质量的表演,它给我的一个强烈印象就是:慢。正因为慢,我反而感受到了更多的细节。表演的道理用在生活上也是一样的。当一个人的生活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他留下的记忆会很少。那么,为什么不去过更有品质的生活,更有质感的生活呢?

《假面玛丽莲》剧照

如果要用一个说法来形容陆帕戏剧中演员们的状态,我想到了八个字,“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动是静中的动。在《假面玛丽莲》结尾的部分,台上的一位摄影师用极快的时间,现场同步拍摄,以运动镜头完成了一部媲美一流艺术电影的影像片断。这便是慢中的快,正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这里的极速突进才有了美学和感官上的刺激。

《假面玛丽莲》剧照

古代的武功秘籍,一般在开始会花很大的篇幅去讲修身,修心,先修心定,再练秘籍。心静不下来,练那些剑诀也是无用的。


GENER: Would it be fair to describe your directing as “hyper realistic” and “immersive”? Why do your productions seem to be wedded to reality and text, while many other Polish directors seem to prefer abstraction and/or highly physicalized language?热内:把你的导演风格描述为“亢奋现实主义的”和“身临其境的”是否是合适的?为什么你的作品看起来和现实与文本的关系很密切?而与此同时其他波兰导演似乎更偏向于抽象风格和更倚重于身体语言? LUPA: I can only suggest that I treat my performances as autonomous realities. They seek to live and not to imitate life. In order to live they need to have life mechanisms installed in them. But this is not an issue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ext. Human monologue (especially internal monologue) and dialogue are invaluable access paths to the man, who is ritually incarnated in the theatre. But they are not the only ones...陆帕:我只能说我把表演看作是一种自主的现实。演员们是去寻求在台上生活,而不是模仿生活。而为了生活,他们需要去拥有那些已置于他们体内的生命机制。但这并不是也适用于文本的意义。人的独白(尤其是内心独白)和对话,对于那些化身为剧场人物的角色来说是无与伦比的进入门径。但他们并不是唯一的…… A Dialogue with the Polish Master Krystian Lupa by Randy Gener和波兰大师克里斯蒂安•陆帕的对话(采访者:兰迪•热内)

陆帕在回答美国戏剧名记热内(Gener)的提问时说道:“我只能说我把表演看作是一种自主的现实。演员们是去寻求在台上生活,而不是模仿生活。而为了生活,他们需要去拥有那些已置于他们体内的生命机制。

(《伐木》剧照

这段话对理解陆帕的表演哲学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在台上生活也是很多表演者的口头禅,和他们所推崇的一种貌似很高的境界。但毕竟陆帕的演员们结结实实地在舞台上做到了。任何一种很高的境界都不是偶然的结果,背后必有一种理论和方法的支撑。陆帕在这里所说的生活首先不是角色的生活,而是演员的生活。生活在这里是一种机制,也是一种状态。你要首先作为一个演员在台上去生活,而不是作为角色。当然,最后我们期待的是演员和角色是合一的,但首先要建立的恰恰是表演者的东西,这便是和斯坦尼体系的一个相当根本性的区别。虽然两者都不反对,或者说提倡在舞台上生活这个说法。

我喜欢观察这样的情况,而且我想要给观众一个可以深入思考的机会。剧院就像大自然一样,一片草地上有蜜蜂在飞,我爱那些没人说话的时刻,我对他们不说话的原因很有兴趣,其实我认为不说话比说话更重要。

而在陆帕执导的戏剧中,我经常会看到这种安享沉默的时刻。这和品特戏剧中那种制造紧张感的沉默还不同,它是舒缓的、能让你享受的。演员对自己的身体保持着一种优雅的控制力,节制,不乱动,安静,真实。他们像是表演流派中的武当派。 

我知道,很多人和我一样,会有一个疑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用生活来打个比方。当你进入一种静谧的状态,身心才会真的听你指挥。平常,我们吃饭睡觉,穿衣走路,甚至于做熟悉的工作,大多凭的是惯性。而在这种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感受力常常已经迟钝。

在陆帕的戏剧表达里,其实包含了他的人生哲学,对生命和生活方式的理解。我们必须试着去重新发现细节的意义。而如果我们认为结果是最重要的,功利性标准是最好的评判,那么陆帕的这套逻辑和手法将是无效的。而你也不会享受。

我想说的是,我们是否还习惯于慢的叙述?是否还享受慢的生活?这个慢,并不是一个速度的概念,而是相对于真实性,相对于表演真实和生活真实而言的。你白天说的那些话是否真的表达了你的心思?

当演员的冲动不再由心底发出,当身体的动作不再听从内心,而是依从于惯性时,虚假表演便由是而来。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经验丰富的老道演员,他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以假乱真。但再精致的假象,一旦与真实的力度相较,立马便会逊色了。对于这一现象,彼得•布鲁克曾在《空的空间》中讨论过。

我们常说,静能生慧。而事实上,静还能有助于真实感的诞生。《假面玛丽莲》的女主演说,他们在波兰大多是在小剧场中演出的,所以初到天津大剧院这么大的舞台不免感到很恐慌,所幸的是观众非常接受他们。

小剧场演出的空间特点,让演员保持了高度的敏感性,这也是我在一段视频中感受到的。这是陆帕和他的演员们在波兰的一个实验性演出片断。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196vlda9a&width=500&height=375&auto=0△时长7分19秒,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这是我看得很感动的一段视频。演员们都自有一种强大的信念感。他们在舞台上实践着彼得•布鲁克所提倡的“在场”(to be present)的状态。不同的演员之间状态也有差异,有的一开始就到了这个状态,有的在寻找,我可以看到他寻找这个状态的过程,这很有意思。波兰演员的表演很细腻。他们在享受静默。演员在台上即使不说话,也不会让人觉得厌烦。

那么,这对于生活的启示是什么?我们是不是都太着急了?太着急着去说,去动,去做决定……

陆帕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陈然采访时说:“我不喜欢一个故事被讲得太快。”快指向的是一种结果。如果快不是出自一种习惯,那么必然出自一种功利性的考虑。但是结果 52 29576 52 15533 0 0 2947 0 0:00:10 0:00:05 0:00:05 3064即使是理想的、符合最初愿想的结果是否能带来足够的存在感?这仍然是一个问题。

(180分钟的《假面玛丽莲》


(五小时的《伐木》

存在感是通向生命质量的一道门。在活着的过程中,在沉默的过程中,获得存在感,是可行的,或者说是更高级、更本质的一种方式。我们甚至能从中找到一种身心灵修养的方法。慢下来,好多事情也许就自然解决了,甚至失眠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这个快速的时代,其实培养了我们烦躁的情绪。然而,非得那么快吗?

戏剧,可以为我们的心里注入一股沉静的力量。当然,得是好的戏剧。这个好倒并不是说非得多么光彩照人,而是自有一种沉静气质在其中。

现代戏剧强调的是交流,畅通,能量的传递。演员在舞台上是着急的焦虑的,观众也会跟着急躁、散神,收拢不住。戏立住了,沉稳了,戏的力量也会自然传递到观众的心里。你静了,他才能静。静是一个特别好的东西,它能让我们看到自己,看到生命的呼吸,乃至进而获得一种反观自照的能力。

所以,为什么不试着做一做呢?

 

本文原载微信公众号“戏剧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