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然科学与传统游牧知识的碰撞与融合

凌含 善觉
2024-08-23

草原大中型猛禽对维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大鵟的数量和生存状况尤其能直接反映草原环境状况。目前,国内针对大鵟在藏区草原的生存现状研究和保护相对较少。甘加草原的牧人们有丰富的鸟类观察经验,能持续地观测到某一区域的鸟类种群变化,却无法把自己观察到的情况与科学的信息收集结合。这可能导致草原猛禽生存现状、受威胁情况等信息的缺乏,使更多基于猛禽保护的工作难以落地。



5月25日,善觉甘加环保志愿者团队在质兰基金会的支持下,组织了一次针对甘加牧人的草原猛禽观察培训活动,邀请了重庆观鸟协会会长危骞老师向大家讲解有关科学观鸟和信息采集方面的相关知识。危老师常年在世界各地进行观鸟活动,有着丰富的鸟类观察经验,对草原猛禽的探寻和识别也十分熟练。能邀请这样的专家来甘加,团队的志愿者们都很兴奋。



当地传统观念认为,预备做什么事情,就希望得到某种力量的加持。比如这次观鸟培训,人们在之前看天气预报时发现近几天都有雨雪,担心天气状况不好,不利于进行野外草原猛禽的观察,令人高兴的是培训当天的天气格外晴朗,野外草原猛禽观察进行的很顺利。培训结束后的第二天一大早甘加就下起了鹅毛大雪,草原白茫茫一片。



对于这样巨大的天气变化反差,牧人志愿者们认为,这次观鸟培训有某种无形的力量在加持,也是因为大家共同保护草原的强烈愿望,如果前一天下雪,原定的实地观鸟培训计划就很难进行。



经过室内对于基础知识的讲解,危骞老师抓紧时间带领大家到户外进行猛禽观察实践。短短一个下午,我们就发现了胡兀鹫、黑鸢、高山兀鹫群、金雕、大鵟这5种草原常见的猛禽。最开始,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搜寻,我们发现了胡兀鹫、黑鸢、高山兀鹫群和金雕,却仍然没有发现大鵟的踪影。据危老师介绍,大鵟的分布情况和种群数量最能反映草原上鼠兔的数量和其它草场情况。



就在大家觉得这块区域没有大鵟的时候,我们车上的对讲机响起了一位牧人志愿者的呼叫,从他兴奋的表情可以看出,一定是有惊喜的发现。果然,兴冲冲的赶过去汇合,我们发现了大鵟筑在山腰的巢,大家兴奋的用长枪大炮、望远镜观察拍照,和老师讲解的关于大鵟的特征进行对照。



从望远镜里我们观察到两只大鵟父母孵化了三只大鵟雏鸟。危老师叮嘱我们,以后在观察过程中有遇到这种大型猛禽的巢穴千万不要靠太近,越接近越危险,猛禽育雏期间有护雏行为,冒险接近可能会受到攻击。并且如果多人经常这样近距离去观察鸟巢,对猛禽的生活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他也指出,在这个位置筑巢的大鵟是冒了很大风险的,但也有它的道理,因为家门口就是“粮仓”(鸟巢下面的草原发现很多鼠兔洞穴)。



我们在最后一个观测点白石崖(བྲག་དཀར智格尔)观测到了金雕和高山兀鹫,据当地人介绍,白石崖山脉是除了猛禽之外,还有岩羊、狐狸、狼、雪豹等更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也是甘加草原游牧和野生动物和谐共存的核心区。




从白石崖观察结束后,大家兴高采烈地回到工作站进行总结。虽然本次培训时间紧任务重知识点多,但是牧人们十分专注,努力掌握老师讲授的每一个技能和知识点。由于语言和文化认知上有一定差别,大家在对猛禽名称的掌握和对照上仍不够熟练,所以大家最后请危老师总结分类出草原常见的几种猛禽,配上图片和文字,由志愿者翻译成藏文,再发送给牧人。这样大家就可以在日后的野外观察实践中不断学习并辨认猛禽的种类和名称。



总结会上,一位牧人代表向危老师讲述了牧人们自愿参与保护培训的初心坚持。他们愿意像今天这样花一整天的时间,放下自己家中的事情来参与,不仅没有报酬,还经常可能自掏腰包。他们这么做并不是为了成为研究者或鸟类专家,只因为草原是许多生命赖以生存的家园,草原生态是他们深深热爱并时刻牵挂着的事情。他们关注周边的环境变化,哪里出现问题就去想办法解决。比如草原的垃圾问题,会影响草地质量,而草原质量下降进而会影响到草原的动物,而动物又是草原生物链的一环,最终影响草原生态系统。所以草原牧人愿意自发的去捡垃圾、保护草原。他们相信做这些也就是保护了草原上的所有动物。这样做也是给后人留下些信息,前人都为了这一切做过什么努力。



在藏区草原,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的有关草原鸟类的知识和危老师的指导形成了非常好的互补。比如,观察到一种鸟时,危老师说是大鵟,几位牧人说是“尼勒合(ནེ་གླག)”,意思是鵟雕。还有,牧人对一种雕叫作“日恰(རི་ཁྲ།)”,日即兔子,恰为隼,这种隼平时抓兔子厉害而取名为“日恰(རི་ཁྲ།)”。



总而言之,看得出牧人们平时在放牧中与这些鸟类有一定的接触,并有着自己传统的知识体系。这样以来,牧人们既可以从鸟类与草原的互动方面理解这些猛禽,也可以从科学的角度观察、保护它们。这次观鸟培训活动,是牧人传统文化经验与科学系统的鸟类鉴别知识的一次融合,牧人意识到了他们已有的认识在科学系统中是怎样呈现的,而像危骞老师一样专业的观鸟专家也不得不佩服牧人对草原鸟类观察的丰富经验和敏锐感知。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评价志愿者服务工作:“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甘加环保志愿者团队自成立以来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此次活动更是要再次感谢质兰基金会、重庆观鸟协会危骞老师、甘肃益心游文化主题客栈和维儿巴的支持以及甘加当地政府的理解与支持。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希望今后通过更多类似的培训活动,甘加的牧人们能将自己的传统经验和科学方法相结合,持续跟踪监测草原猛禽的生存状况,为之后更加科学的环境保护提供有效准确的数据支持,与保护工作者及科研人员一同守护当地的生态资源。


藏语翻译:江措

影像记录:万代克

本文作者:凌含


དོན་དངོས་དཔྱད་བརྗོད། ཀུན་ཕན་ལག་ལེན།

有声 | 有图 | 有知识 | 有行动 | 利众生

© 善 觉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善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