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守奎 | 楚帛书乙篇的文本复原与文字辨释

李守奎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03-30


边疆考古与中华文明:

 古文字研究与人工智能专题”

本文载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第2期

“边疆考古与中华文明:古文字研究与人工智能专题”栏目




楚帛书乙篇的文本复原与文字辨释


李守奎 | 文


[摘要] 楚帛书出土80多年来,中外学者研究不辍。虽然已经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但对文本的行款、字数、句读、段落结构、篇题主旨等各方面的认识仍然存在巨大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帛书文本中残缺情况不明、残缺字不识。通过对帛书乙篇文义、句式、韵律、折痕等综合考察,对其文本予以复原,在此基础上对残缺文字进一步辨认、拟补、考释,取得多处突破——辨释出十多字,段落结构得以理清,文义基本明晰。根据段落结构与句式的相似性补出篇首缺失二字“孷岁”,因其处于句首位置且与全篇主旨相合,故而拟定楚帛书乙篇篇题为《孷(理)岁》。

[关键词] 楚帛书;行款;残漶字辨认;缺字拟补;帛书乙篇题

一、引言

长沙子弹库楚帛书是目前所知唯一存世的战国帛书,其中完整的一件,图文并茂,分为甲、乙、丙三篇,内容彼此关联,是20世纪70年代之前最重要的战国文字材料,也是最重要的出土楚文献。楚帛书及其价值,何琳仪做过概括:

1942年在长沙东郊子弹库古墓中发现的帛书,是我国最古老的缣帛文字资料。这件中外瞩目的瑰宝,不仅有无与伦比的文物价值,而且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帛书载有六国古文900余字和彩绘图像,内容异常丰富,涉及楚文化研究的广泛领域,诸如历史、地理、考古、民俗、宗教、神话、天文、历法、文学、美术、方言、文字等。

楚帛书被盗掘出土后,辗转到蔡季襄之手,将其装裱收藏。1945年蔡季襄、蔡修涣父子在逃亡过程中出版了《晚周缯书考证》;1946年帛书流出海外,先后藏于美国多家博物馆,国内学者无从得见。上世纪50—70年代30年间,海外的陈槃、饶宗颐、梅原末治、董作宾、巴纳、沙可乐、林巳奈夫、严一萍、金祥恒等学者纷纷撰文或著书,对其多有研究;由于受材料限制,内地只有李学勤、安志敏与陈公柔、商承祚等少数学者讨论了一些相关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帛书红外线照片的传入与楚文字研究的深入,楚帛书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出土80年来,成果累积已经十分丰富。徐在国《楚帛书诂林》于2010年出版,是帛书文字研究成果汇集之大成;李零《子弹库帛书》于2017年出版,不但是研究原始资料之集大成,而且吸收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多有新见。两部大书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极大方便。承蒙二位教授惠赐大作,笔者得以对楚帛书进行更加全面的研究。

楚帛书图文并茂,其重要性人人皆知,但十分难读,很多地方断不开,读不懂,整体结构不清晰。自李学勤释定帛书周边与《尔雅》相应的十二月名之后,尽管研究成果很丰富但在帛书的内容与结构方面少有大的进展。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对帛书的文本复原未能取得突破,残缺多少都难以论定,遑论残缺的是什么!由于行款错乱,残缺字无法确知和释读,致使行款与字数、句式与韵例、释字与句读、篇题与次序、用字习惯与文本来源等基本问题无法确知,学界分歧严重,一些疑难之处,多数情况是强不知以为知。至于神话、天文、历史、文学、思想、文化等文本之上的研究探讨更是各说各话,说得越多,往往距离文本原意就越远。

清华简《成人》《四时》《五纪》等文献对楚帛书内容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帛书中间有八行和十三行方向相反的文字两篇,内容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四周还有十二月名和相应十二段宜忌说明,学者或根据其释读次序分别称之为甲篇、乙篇、丙篇,或根据内容概括为《四时》《天象》《月忌》等。然而,中间的长短两篇何者为甲,何者为乙,直接关系到对帛书整体结构的理解,争议很大;篇题拟定也有分歧。八行短篇在前,篇首四字当为“曰古川熊”,可能与楚人先祖所居处环境有关,篇旨是创世;十三行长篇在后,篇旨是乱世与治理。如果以天干序,则前者为甲篇,后者为乙篇。本文在复原乙篇文本的基础上,辨释残缺漫漶字、疏通全篇内容与结构、拟定篇题。

二、行款与字数

帛书整体完整,略有残缺,经过两千多年掩藏,出土后非常脆弱,装裱过程中导致褶皱、叠合、错乱,给后来的研究带来很大困难。此篇纵十三行无异议,装裱本横行的上、中、下有多处褶皱缺损与错位。文本行款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从右到左纵1—6行与从上到下横16—19行之间,位于帛书的中段,此处横行是多少行,缺行在哪里,没有定论。下图照片中我们划定这一区间。如果是4行,全篇行款整齐,就如最早的收藏者所说“一面十三行,行三十四字,计四百一十二字”。蔡修涣的摹本除去尾行三字,横竖成行,排列整齐,呈规整的长方形。但从目前的实物照片上看,大致是三行。如果是三行,帛书的行款到下方尾端就错落不齐。

饶宗颐、曾宪通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装裱本的中部不缺行,如下图摹本所示,划定区间是三行。如此全篇行款就不会整齐,右侧纵6行每行33字,左侧纵6行每行34字。

这个摹本依据的是眼见的事实,划定区间一共横3行,纵6行,共18个字,多数字不能确识,句读不明,文义不解。主张全篇纵13、横34、行款整齐的有蔡季襄、商承祚、巴纳、李零等。蔡季襄的释文与蔡修涣的摹本根据其所收藏原物,可信度比较高。商承祚根据照片与蔡本行款推测,缺行补在下方,明显与事实不符,影响不大。巴纳根据帛书的经纬方向用网格法复原,在中间补出缺行。李零进一步验证,认同巴纳之说,将折痕处的文字一分为二。

巴纳和李零用比较科学的方法对楚帛书行款分析的结论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划定区间横4行,纵6行,共24字,多处折叠字拆分为二,但也是大部分不识,文义不通。

残缺的位置由于处于全篇行款的中部,残缺的文字分布在篇中不同的句子中,其释读不仅关系到此处的句读、文义、韵律等等,还关系到对全篇内容与结构的理解。我对问题的发现是从对“喜”字的辨识开始。此字形处在折痕处,断裂为两部分,下部有合文符号,字形为:

从图版上看,饶宗颐认为这个字不能分析为两个字是有道理的。这一横行右侧三个字与鸟足四方首神像上端的首部对应齐整,神像头部没有残缺,此三字之间也没有再容下一字的可能。

早在2009年,我在释读出包山简中的“彭”字之后,就认为此字是“彭”,“天雨彭彭”比“天雨喜喜”顺畅,但由于对全篇整体没有充分理解,就没有展开。楚文字的“喜”与“彭”字形很近,如果释为“彭”,有重文符号,读为“滂滂”。《汉语大词典》引汉焦赣《易林·同人之蛊》:“跪进酒浆,流潦滂滂。”“天雨滂滂”,文义顺畅。“彭”字入韵,与上下的

同为阳部,符合韵例。

把“喜”释读为“彭”之后,如果纵行是34字,就应当还有一字缺位。细看其下旧释为“是”的文字,下部残缺,模糊不清,饶宗颐摹本比较近实:

饶宗颐已经认识到“是”字下面有缺字,在释文中已经补出缺字

,但这与他此处不缺行的认识相矛盾,所以在《楚帛书文字新临写本附释文》中并无体现。在此处,文字多叠合,李零已经把左侧的

等字一分为二。把此叠合的字形分解为“是胃”,读为“天雨彭=(滂滂),是胃<谓>失月,闰之勿行”,字形、句式、文义都很顺畅。

从字形上说,左下部分与“是”的字形不合,与“胃”字的上部相合。从句式上说,“是失月”与全篇句式不协调。“是”字全篇15例,除了此处与

一句中两个“是”字外,其他全部出现在四字句中,“是谓失终”“是谓乱纪”“是谓德匿”等,习以为常。补出“胃”后,“是胃失月”与全篇习用句式相合。

此处如果成立,巴纳和李零对此处行款与残字的分析就出现了问题。细加审视,可以画出一条文字叠合缺损的斜线:

蔡季襄、商承祚、巴纳、李零等全篇横34行,行列整齐,中间文字有叠合与缺损之说可信,但商承祚、巴纳、李零等受折痕的影响对残缺处及其行款的理解有不同程度的错误。饶宗颐认为“喜”是一字可信,但释读不对,以此为据,认为下面不缺字也不对。我们将第16行至19行之间的缺字位置重新确定,叠合文字重新拆分,多处文字可以释定、补出,文本复原如下图6:

贾连翔博士结合清华简对帛书有深入的研究,在清华大学“楚文字读解”课堂上,他提示楚帛书的行款要关注折痕图。秦丹妮同学核对《子弹库帛书》中收录巴纳的帛书折痕线描图,验证了我所说的残缺斜线与折痕、缺损线描图完全吻合。

如此调整之后,前6列第16至19行的行款、句读、韵例等基本上解决,全篇复原如下图8:

全篇纵13行,横34行,除掉最后三个字和章节符号外,行款整齐,呈规则长方形,共412个字位,除去三个章节符号,加上十个重文或合文,共计419字。确定了残缺的位置,残阙之字有的就可以释出,论证详见下文。

三、第一章残缺字拟补与释读

我们在对全篇文本复原的基础上,吸收新的研究成果,重新作出释读。释文严格隶定,释读用繁体字,残字直接出字形,使用符号如下:残字:■;阙字:□;阙字拟补:<>;释读:();重文:=;注释编号:【】。

对于楚帛书的研究,蔡氏父子首发,署名蔡季襄著《晚周缯书考证》,其中摹本是其子蔡修涣根据原物制作,虽然释出的字很少,但对认识全篇行款有重要参考价值,中西书局2013年影印出版,李零《子弹库帛书》收录。饶宗颐在1954年发表于《东方杂志》上的《长沙楚墓时占神物图卷考释》(附有摹本)、1968年的《楚缯书疏证》等论著中对全文详加疏解论证;1985年出版《楚帛书》,收录《楚帛书新证》和相关的一些论作;1993年中华书局出版其与曾宪通合著的《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楚帛书新证》在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再次通释全篇,并收入专论、摹本、照片,可以视作饶氏集成之作。商承祚是最早见过帛书实物并藏有帛书残片的学者,上世纪60年代根据照片摹写复原与释读,是内地最早的比较清楚完整的材料发布。澳大利亚巴纳的主要贡献是文本的行款复原,其行款研究成果被大部分学者所认同。李学勤1959年在《战国题铭概述》中写出全篇释文,1960年释出周边十二月名,80年代先后完成了对三篇帛书的释读与解释,后收录到《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在我国台湾地区出版,2001年由江西教育出版社重新出版。李零1985年出版专著《长沙子弹库帛书研究》,2017年再出《子弹库帛书》巨著,是最新的重要研究成果。自蔡氏之后,饶宗颐、李学勤、商承祚、李零等对楚帛书的研究几十年不辍,对楚帛书都有整体的把握,多有贡献,是楚帛书研究的代表。本文选取诸家晚出的楚帛书通释作为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聚焦有争议之处,首列诸家释文作为参照,给出笔者改释,更清楚地展示彼此不同的观点。释文中已经被学者考定的地方,一般不再说明,个别有争议处,对正确意见略加申述,其他学者的不同观点可参看《楚帛书诂林》。

诸家之说皆出自下列著作:

蔡季襄《晚周缯书考证》,1945年石印本,上海:中西书局2013年影印;又载李零《子弹库帛书》,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年。

商承祚《战国楚帛书述略》,《文物》1964年9期;又载《商承祚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李学勤:《楚帛书中的天象》,《湖南考古辑刊》第1辑,长沙:岳麓书社,1982年;又载《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台北:台湾时报出版社,1994年;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饶宗颐、曾宪通:《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李零:《子弹库帛书》,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年。诸家释文中缺字符号不一,此处统一用□,使用繁体字,尽量保持帛书字形原貌。

四、篇题《孷(理)岁》拟补与全篇结构

结语

经过我们的复原,《理岁》篇文本行款与字数问题已经解决:全篇纵13行,横34行,共412个字位,除去三个章节符号,加上10个重文或合文,共计419字。在释出“日”“彭”“其”“下”、两个“害”及“于”“方”等,补出“孷岁”“胃”“思”等字后,篇中句式、韵脚、句读多处得到调整,全篇结构得以看清,神话叙述的文义基本疏通。

本篇中的岁失月与岁侧匿究竟是一种什么天象,历法上如何就变成了“三时”等,都需要结合其他材料深入探讨。在此,首先理清了在神话系统中的文本含义。在八行甲篇中岁由四神运行形成,四神分掌就是四时。一岁有春、夏、秋、冬四时,每时有三月,十二月神在帛书的周边。岁与四神、四时是一体的,四时乱则岁乱,四神废其一,天地就大乱。

甲篇中讲到,当天地分离,日月方生,运行不经,九州不平,帝命四神降定天、地,四神化作四树,成为支撑的四柱,支撑三天,这就是四极;四神在天上掌四时,在地上掌四极,此大概就是所谓“天地通”。当四神之一摧折倾倒,天就剩下三时,地就剩下三极,此为岁之失乱。这就是《淮南子·览冥训》所说的“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的情形,也可能就是“绝天地通”的另外一种解释。岁需要理,天需要补,“理岁”与古书中“补天”是同一神话系统的不同变异。

我们还看到《理岁》篇中“天”与“地”的不协调,“天”与“人”的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土”与各种草木之妖的作乱。例如篇中的“土”所起的都是负面作用,岁之德匿,与“土”密切相关:

理岁失月,内月七日八日,□有雺茫,雨土。

惟理德匿,出自黄渊,土身无翼,出入□同,作其下凶。

土事勿从,凶。

天柱作荡,降于下方的原因应当与大地上土妖、草木之妖等作乱和愚民盲从、不尊天则有关。

帛书三篇分别是楚之始祖与天地时空的创立、时空混乱与治理、十二月宜忌。本文详细考释了《理岁》的第一章,对此篇的文本复原、文字释读、文义疏通做了一些基础工作;对八行甲篇也有一些新的认识,结合新蔡简、清华简相关材料做了初步研究,对甲篇以及帛书全篇的结构,拟另文探讨。至于对楚帛书的天文历法、文学神话、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等各方面的深入研究尚待逐步展开。


附记: 此文蒙贾连翔博士慨允引用未刊稿观点, 赵相荣助教协助处理文档并提出修改意见,胡霖博士与林康、 秦丹妮同学对材料出处详加审核, 特此致谢。



(本文载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第2期,注释从略,如有需要请参阅原文。全文图片除特殊声明者外,均由作者提供。)


图文:李守奎

排版:赵明哲 李璎月

审核:秦曰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