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全国荣誉!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
2024-08-23


4月25日

教育部公布了

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名单

我校3个基层党组织入选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口腔医学院本科生党支部


口腔医学本科生党支部2023年入选第四批广东省党建双创工作“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近3年,口腔医学本科生党支部成员获国家级省级奖项14项,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


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通过创造性地打造一个思想阵地、依托一个志愿行动、实施一个卓越计划“三个一”党建工程致力于实现党支部制度化、规范化、品牌化、服务化、创新化“五个化”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口腔学子全面发展。



打造一个思想阵地,永葆支部鲜红底色。支部坚持把“三会一课”制度作为基层党建工作强基固本的重要支撑通过探索援藏援疆教师党员“牙医说”座谈会、优化“支部书记领学经典著作”分享会等,让党课“活”起来,让理论学习“新”起来。支部组织学生走进英雄故居、历史事件发生地,开展“观看红色电影”“诵读红色经典”“党史知识竞赛”“寻找家乡的党史故事”“我心绘我党”“发掘口腔医学发展中的党史故事”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加强日常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支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依托一个志愿行动,发扬支部优势特色。支部以党建育人、服务育人、专业育人为载体,充分发挥口腔医学专业优势,开展系列爱牙志愿行动,形成“党建+专业+志愿”党建品牌。依托学校、学院、社区等多方资源,支部每年通过党群帮扶、口腔义诊、科普宣教等形式,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志愿时长近4000小时抗疫期间,10名实习生党员主动请缨奔赴一线参与核酸采样,累积采样工作202小时,检测核酸近20000人次;支部在校学生党员、发展对象、积极分子参加全校核酸检测志愿活动累积志愿时5423小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支部进行口腔健康科普


实施一个卓越计划,绘就支部育人本色。支部实施“卓越牙医”计划,将党史教育、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培养计划中,形成“1+1+1”育人模式。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度、学术沙龙、“三早”活动、口腔临床技能大赛等多项举措,达到党建科研互促良好效果。支部党员作为负责人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等。


支部开展师生支部共建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系教工党支部


新闻学系教工党支部现有教工党员17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支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先后收获各种表彰,2021年支庭荣获“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赵建国2020年获评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曹轲2005年获得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等。


支部构建“四位一体”的党建模式,增强党建的灵活性、生动性、系统性和智慧性。通过打造“云讲座”“微课堂”“我向党讲一次故事”等党建品牌,鼓励每位党员亲身讲党课,叙述亲历的故事,助力支部党建更具生命性、生动性和故事性。支部实地调研广东红色革命文化,先后前往海丰县、惠东县等革命老区,沉浸式学习红色革命历史,在田间地头开展多种党建活动,进行党的革命历史教学与实践,进一步提升支部成员政治觉悟。  


支部在海丰红宫进行红色革命现场学习

支部在惠东民兵连现场学习


支部坚持把党建引领、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鼓励党员以身垂范,引领党外教师做好教学科研工作,凝心聚力服务国家战略。支部党员林爱珺的论文《“群众路线”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历史逻辑与内涵发展》2021年)获广东省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优秀理论成果论文类一等奖1项;赵建国的《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史料收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1949-1966)》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彭伟步撰写的研究报告被中宣部单独采纳等。


支部多次深入县级融媒体中心,了解基层舆论阵地的发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指导融媒体中心做好基层传播工作,加强业务联系,并以创新想法打造系列品牌栏目,壮大基层新闻传播中心的话语权


支部调研惠东融媒体中心


未来新闻学系教工党支部将进一步加强党建力度,创新党建形式,建设支部品牌,培育服务国家战略的团队,推动支部向更具凝聚力与创新力的方向发展。

化学与材料学院直属

超分子配位化学研究所党支


超分子配位化学研究所直属党支部现有党员46人,其中教工党员14人,占研究所教职工数的77.78%,学生党员32人,占学生总数的24.6%。党建引领科研,支部融入发展创建科研高地,科研实力和人才优势凸显,先后获得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示范性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李丹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广东省委教育工委第四批全省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样板党支部”及暨南大学“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荣誉称号


超分子配位化学研究所党支部合影

超分子配位化学

党建聚焦终端,提高“政治三力”。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党内制度,不断健全党员日常教育培训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一岗双责常态化工作机制,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研究齐谋划、共部署、同落实。支部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为非党员新进青年教师安排党员教师作为导师。遵循高知识群体和青年教师思想成长发展规律,加强政治思想引导,关心、关注青年教师和博士后人员的成长。自支部2021年成立以来,共发展党员10名,其中1名教授,1名实验专任教师,6名博士,2名硕士。


支部落实“三会一课”


支部建立“三联结”工作模式,推进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 推进党务干部、业务干部“双融合”。支部搭建内部联结平台,将主题党日活动内容同支部党员的业务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对外交流的联结机制,邀请所外专家、院部领导,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化学与材料前沿领域讲座;创设基层联结点,与广东盈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优势企业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社会服务功能。根据学院党委的安排和部署,支部实践支部书记、研究所负责人、团队带头人“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结合科研业务进行党务分工,将党建工作与重点开展的科研业务一体化、协调化。


“三联结”工作模式


支部以党建为抓手,重视高知党员的“头雁效应”,发挥党支部“双带头人”和国家高层次人才的核心作用,推动传帮带,专注培养和推动青年高层次人才的成长。在榜样力量的引领下,支部带领超分子配位化学研究所在《Nature》《Nature Chemical Engineering》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累计172篇(其中影响因子超过10的论文累积51篇),培育和凝聚了国家级人才2人、省级人才4人。支部学生党员也不甘落后,积极开展科研工作,获得首届知识城杯-大湾区林道青年科奖(化学)、十二届华港杯广东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一等奖、中国化学会2022年第四届“菁青化学星火奖”等一系列喜人成绩。


党支部成员参加学术交流研讨


祝贺他们!

祝贺暨南!





-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


- THE END -


来源 | 口腔医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

素材支持 | 许丹丹 彭伟步

王雨 李逸凡 刘天宇

制图 | 刘雨涵

编辑 | 刘雨涵 陈国琼

校对 | 陈国琼

初审 | 李梅

复审 | 苏运生

终审发布 | 陈龙



投稿邮箱 | 151876960@qq.com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回顾往期精彩

刷到停不下来!暨大短剧“热映”中!

巴黎奥运会,暨南人在现场!


点亮“赞”“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暨南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