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研达人、骑行玩家、优秀学生干部…速来围观“大神”如何“分身”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 2021-02-23

暨南大学

公众号ID:jinandaxue1906

关注



在学霸云集的理工科

有这样一位“多面”暨南人


他是科研达人

已发表7篇SCI文章

在校七年 多次获得各类奖学金

他是同学们眼中的“主心骨”

是班级的大管家 也是暖心的leader

他还是一位骑行玩家

一路骑行 一路播散善意


他 就是来自

化学与材料学院2017级材料学专业的

硕士研究生 刘文军




接受采访邀约时,刘文军从实验室匆忙赶来,随身带着一份针对采访问题整理出的回答提纲。他戴着一副简单的黑框眼镜,跟印象中的理工科男生一样:利落、简单。


在暨大本硕七年的学习生涯中,刘文军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中国生物材料大会青年学者奖、全国生物医用材料大会青年论文奖、广东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高分子赛区一等奖、二等奖等诸多奖项。此外,他在读研期间担任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和班长,表现突出的学生工作带给了他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问起对刘文军的印象,班级同学给出的关键词是“优秀”、“全能”、“榜样”



科研这件事 坚持最重要


临近毕业,即将结束学生身份的刘文军仍然没有放下科研。寒假返乡,他就开始为一篇准备投稿的论文做整理和修改工作。4月下旬,文章在A1类的期刊上发表,刘文军是第一作者。在此之前,他已发表了7篇SCI文章,其中5篇是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的身份完成。


从选题到发表,这篇论文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在漫长的“孵出”过程中,反复查看文献、设计实验、收集数据、总结规律等环节已经成为刘文军熟悉而又感到新鲜的过程。熟悉是因为曾经的经验傍身,新鲜则是因为“每次开始都会有新奇的发现”。在工作开始之前就做好规划、设想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已经成为刘文军在研究时的习惯性动作。“只有提前准备好,才不会畏惧和回避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才能更好地克服它。”


正在做实验的刘文军


在这次的实验中,刘文军遇到了一个关于水悬浮液中纳米粒子表面电荷密度与周围形成的双电层厚度之间关系的问题,为此他翻遍了图书馆里相关的书籍去寻找答案,甚至已经找到了20世纪五十年代的资料。解决问题的过程漫长又繁琐,他刻苦钻研,特地请教了相关领域的专业老师,最终结合了导师的建议,才摸清了相关规律。


谈起自身对实验和科研的态度,刘文军感慨:“科研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需要一步一步踏实地完成。”


刘文军参加会议留念



“骑行玩家”的随手善举


刘文军的日常关键词除了“实验室”和“科研论文”之外,还包括重要的一部分——骑行。对他来说,“走着出门不如骑着出门”。


第一次远程骑行是在本科保研后,正值国庆七天的假期,出于锻炼身体和外出游玩的想法,刘文军和朋友一拍即合,决定沿着“珠三角”骑车环行。经过简单的路线规划和物资储备之后,他们踏上了这个特别的七天行程。第一天,刘文军只清楚地记得自己的一个感受——累!“身体的各部分都特别酸痛,但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他回忆道。


单车骑行留念


从广州出发,往西经过佛山、鹤山、开平,接着向南到达江门新会、以及最南端的珠海,他们沿途一边游览景区,一边也越来越享受骑行带来的乐趣。假期最后一天,两人的骑行小队一鼓作气从珠海返回广州,一天内完成140多公里的路程,“回到广州的时候都已经天黑了。”


骑行过程中,他们在一处偏僻的路段上遇到一位离家出走的老人,行走不太方便的身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老人家不愿意联系家人,也不愿坐出租车。经过我们的劝说,老人同意我把他送回去。”就这样,刘文军和同行伙伴,骑着单车轮流载着老人,平安把他送回了广州。


“虽然是个‘小插曲’,但也能借着这个机会做一些简单而有意义的事。”骑行小队在接下来的几天行程里,或是给流浪汉分发食物,或是在景区顺手捡起垃圾。随手的善意都意外成了这次单车环行的“隐藏意义”。


而对刘文军来说,七天的骑行体验也是特殊的。“第一次完成这么长时间的骑行,我都坚持下来了,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坚持克服的呢。”




事无巨细的暖心leader


在班级同学眼中,他有一种号召力,是一个成熟的活动发起者和组织者。研二暑假期间,在学院搬迁校区的过程中,由于事先预定的车辆无法完全满足搬迁人数和物资的要求,部分同学有点情绪。刘文军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和学院老师、同学反复协调,跟随车辆确保物资顺利运达,有序地引导搬迁工作的进行。


“作为班长,他是主心骨,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同班同学谭健旺言语中带着敬佩。学生工作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刘文军都事无巨细的完成好,“任何问题只要多跟老师、同学沟通,最终都会解决。”


刘文军在南雄进行暑期实践


“我的表达能力不太好,所以希望通过学生工作来锻炼自己。”刘文军说。一连串的学生工作像是在他的成长中按了加速键:从研会成立大会、到成立志愿者服务队、承办新化学新材料高峰论坛,再到暑期扶贫实践活动等,刘文军在快速成长的同时,也学会了作为领导者的责任与担当。作为学校“忠信笃敬班”的2期成员,指导老师何寒子这样评价他:“初识文军,他是一个稍显内向,话不多的男生。通过相处了解,他是一个很有集体意识、学习踏实、情感细腻的男孩子。”


刘文军在进行志愿者服务活动


“是否合适、是否感兴趣是一方面,行业和企业的综合发展是另一方面。”即将走进工作岗位的刘文军,已经签约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岗位是供应链管理工程师。


材料学专业出身的毕业生从事“技术活”,尽管稍存在跨领域的问题,刘文军却有自己的看法:“在暨大,本硕阶段的科研过程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和兴趣,是一种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走上工作岗位后,我相信这种能力不会丢,会让我更好更快地去学习和适应新的身份。”


“没有继续从事科研是我的一个遗憾。”刘文军坦言,“不过干一行爱一行,生命不息,我相信未来的可能无限。”



暨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新媒体工作室出品-


- THE END -

采访 | 陈雯璇

整理编辑 | 李丽贤

图片来自受访者

部分视频来自网络

微信编辑 | 李丽贤 李梅

责编 | 李梅 杜明灿 李丽贤


推荐阅读

1.暨大 X 武工院 | 兄弟“一帮一”,找工作没难题!

2.骄傲!这位暨南人荣获国家荣誉!

3.事不宜迟!快来暨南乐园找宝藏

4.超好看!设计师眼中的暨大长这样

5.这个5岁的暨大“网红新人”,也太酷了吧!

6.教育部官宣!这些考试全部取消


点个“在看”  为优秀的他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