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暨南答卷 | 看砥砺奋进这一年的成绩单!暨南师生凝心聚力擦亮金字招牌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 2021-02-23
 

暨南大学

公众号ID:jinandaxue1906

关注



201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视察广东期间,亲临暨南大学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嘱托暨南大学要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并对学校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


中央电视台2018年10月25日《新闻联播》


一年来

暨南人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加快“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

擦亮百年侨校金字招牌


全校上下凝心聚力、狠抓落实

努力向习近平总书记、

向党中央、向广东省

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今天下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重要讲话精神一周年座谈会在行政楼1111会议厅举行。


(会议现场)


校党委书记林如鹏、校长宋献中、环境与气候研究院名誉院长刘绍臣院士、党政办公室主任孙彧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处处长王兵、学生处处长、番禺校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区向丽、科学技术研究处处长欧仕益、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支庭荣、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张振江、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翁健、药学院院长丁克、光子技术研究院院长关柏鸥、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屈挺、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张志、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弘剑、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查振刚、药学院教授、全国模范教师高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全国优秀教师田明、管理学院2017级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赵家雯、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应急管理专业本科生陈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6级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周湛杰、 广州市校友会理事长冯能文参会。会议由宋献中主持。


(会议现场)


会议议程分为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的视频短片传达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谭天星对本次座谈会的指示精神总结回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重要讲话精神一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与会代表座谈研讨,交流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四个部分。


(林如鹏书记)


会上,林如鹏传达了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谭天星对本次座谈会的指示精神:


希望暨大以此座谈会为契机,继续深刻领悟、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两个面向”,强化思想引领、责任担当、团队精神和科学管理,实施“侨校+名校”战略,着力落实专项行动计划,落实部部省共建协议,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做到人才兴校、特色强校,把暨南大学办得更好,为发展壮大港澳台海外爱国友好统一战线,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统一、维护港澳繁荣稳定,同心共筑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会议现场)


同时,林如鹏还总结回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重要讲话精神一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


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建设


一年来,学校党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指导办学实践,为办学治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林如鹏表示,“要坚持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带动并提升全局工作,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结合、与班子建设结合、与教学科研结合、与立德树人结合、与服务师生结合,为各项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以各项工作的成效检验党建工作的成果。”建设一流学科,要强化原始创新,推进一流学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广东乃至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特别要使党建成为引领和服务“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强大力量。


学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修订完善党委会议及校长办公会议议事制度,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进一步凸显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


实施2019年学校党委书记项目:宏教立德、声教四海、善教致远“三教”行动计划,强化党委领导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顶层设计,构建立德树人工作大格局。


制订暨南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实施办法,以8大任务32项具体举措,进一步将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学校实施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有效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抓实培养发展高层次优秀青年教师入党。


2018年,学校党建工作共获4项国家级、11项省部级立项和表彰,获批全国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各1个。2019年,学校党委被广东省委表彰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扩大港澳台侨招生规模

提升学生培养水平


截至2019年9月,暨大在校港澳台侨学生13728人,其中香港学生5554人、澳门学生2212人,在校香港、澳门学生总数继续稳居内地高校首位。其中2019级香港新生报到1206人,比去年增加202人。


林如鹏表示,学校正有步骤有计划地扩大港澳台侨及广东省的招生规模,力争两年后学校港澳台侨和留学生招生占在校学生比重,由目前的34%提升至40%左右。


为了适应国家发展和港澳社会需要,学校优化了专业和课程体系,对现有港澳台侨学生的650门本科课程进行升级改造,每年资助100本针对港澳台侨学生专用教材的编写。每年选拔100名左右骨干教师到香港、澳门的高校进行学习培训。加强港澳台侨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将全国首个WE创港澳台侨青年众创空间打造为国家级众创空间,每年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论坛等活动,为港澳台侨学生在内地创新创业,融入大湾区创造条件。


学校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分类培养、分流教学、同向融合”,努力将祖国内地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港澳台侨学生培养成自觉拥护祖国统一、拥护“一国两制”、为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做贡献的坚定爱国者;将华人学生、留学生培养成了解和热爱中华文化、对我友好、主动担当中外交流的文化使者,使这三类学生成为“政治上有影响、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学术上有造诣”的高素质人才。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微课”“微信”微书”“微坛”“微行”“五微一体”线上线下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大课堂已经无处不在。学院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明星教学团队,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港澳台侨学生千百十育人工程”项目,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懂马信马、学马用马”,坚定爱国爱党,自觉传播、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港澳台侨学子扣好第一粒扣子,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自觉承担民族复兴大任。港澳台侨学生“千百十培养工程”获评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中央宣传部主办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以及广东省委、省政府主办的“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先后展出该项目成果。


以侨为桥

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


学校发挥侨校特色,以侨为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才艺(武术、龙狮、书画、民俗)培训基地;开展“中华文化大讲堂”“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中华文化之旅”等学术文化活动。承办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协助组建世界华文文学联盟,促进中外人文交流。


学校还在筹划成立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中心,逐步推进在学校的五个校区建立中华文化体验与展示馆。圆满完成“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慰侨访演任务,受到当地民众及华侨华人社团的热烈欢迎,形成文化交流的新亮点。学校开办的“中华文化大讲堂”获评教育部第四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特色展示项目。


提高涉侨学科建设水平

提升服务统战侨务工作能力


暨南大学被誉为“华侨最高学府”。林如鹏说:“暨南大学因侨而建,因侨而兴,也因侨而壮。”学校不断提高涉侨学科建设水平,提升服务统战侨务工作能力。


着力打造“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水平测试”和“海外华文教师证书考试”两项华文教育国家标准。其中《华文教师证书》等级标准研制项目已有全球24个国家170个考点,9127人参加培训,5804人参加考试并获得证书;“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水平测试”项目通过结项鉴定,已有全球13个国家的3000多人参加该考试。大力推进本土化和国别化华文教材编写项目,在编好小学、初中版华文教材的基础上,推出高中版及国别化华文教材,已完成国内首套以华裔为教学对象的《华语》系列核心教材,以及《华文写作》(柬埔寨小学、初中版)、《中文》(澳大利亚高中版)、《中文》(高中版)等教材的编撰工作。


依托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21世纪丝绸之路研究院等重点研究基地,不断拓展侨务理论研究领域,提升侨务研究水平。在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专设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二级学科方向,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华侨华人概论》等涉侨特色课程,提升涉侨学科建设水平。


聚焦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建设高水平的涉侨智库,为国家各级部门提供智力支持。2018年底,华侨华人研究院入选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第38位。


发挥学科优势,打造一流涉侨研究智库。依托重点研究基地,聚焦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建设高水平的涉侨智库,为国家各级部门提供智力支持。在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二级学科方向,为全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华侨华人概论”等涉侨特色课程,提升涉侨学科建设水平。成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中心,拟建成海外企业和公民权益维护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华侨华人研究院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研究成果《“一带一路”相关地区与国家侨情观察2018》获得中国智库索引(CTTI)2018年度精品成果。


坚持人才强校 提升科学研究实力

奋力擦亮暨南金字招牌


近一年来,暨大人才团队建设成效显著。学校将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数量大幅增长。目前,学校入选省部级以上人才工程的人员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1.5%。两院院士、外籍及境外院士、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国家杰青、优青等高层次人才的不断涌现,成为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起到了突出的引领作用。


面向“顶天立地”,科学研究实力快速跃升。2019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7项,居全国31位;其中优秀青年科学基金6项,全国排名第19位,青年基金资助率排名全国第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批38项,排名全国高校第10位,其中重点项目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5位,广东省首位。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获批16项,排名全国第3。


2019年,药学院团队研发的4项重大成果与上市制药公司达成专利转让协议,转让金额超过10亿元。学校2个智库入选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


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与《科学》(Science)各发表论文1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2篇。学校舆情大数据研究中心提交的多篇研究报告获得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


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综合办学实力继续提高。按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要求,推动学科建设与国际标准接轨,取得显著成效。学校目前已有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在新一轮学位点申报中,学校新增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数量在全国高校并列第七、广东高校首位。在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亚太地区大学排名中,学校位列亚洲高校第161-170位,较2017年提升30位,并列大陆高校第45位。在2019年QS亚洲大学排行榜中,学校位列大陆高校第35位,亚洲高校第151位,较2016年上升44位。在2019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学校排名较去年上升52位,首次跻身世界500强。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和“一带一路”建设


学校还充分发挥侨校特色与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出台暨南大学“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积极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人才。学校现有“一带一路”沿线81个国家的在校留学生2716人,与沿线35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了231份合作协议,在21个国家建立36个海外招生处。2018年,学校共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本科生500多人、研究生105人。


学校出台《暨南大学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方案》,成立暨南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工作办公室,集聚全校相关力量专项服务大湾区建设。近半年来,在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5所大学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基础上, 联合港澳高校、政府部门等相关单位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环境科学实验室、创新药物及中药现代化省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服务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助力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经济分析与决策信息系统、知识产权研究院、绿色发展智库、舆情与大数据国家治理研究院和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等一流智库中心,打造大湾区“智高点”。


与广州市天河区共建广州新时代城市活力研究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要求,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发展引擎。


附属第一医院联合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医疗、研究机构,先后牵头组建大湾区泌尿生殖联盟、大湾区护理研究及知识转移联盟、大湾区骨关节疾病研究中心联盟。附属第一医院还入选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为建设健康湾区贡献力量。


2019年4月,学校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培训(宣传)中心共建的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揭牌成立,旨在进一步整合全校力量,打造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国家级智库。


建设舆情监控与大数据国家治理研究院、知识产权研究院等一流智库,打造大湾区“智高点”。与香港大学、澳门大学、中山大学等11所高校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共建共享,学校当选为理事长单位。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等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休闲旅游与现代服务业基地,为粤港澳三地文旅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随后,与会代表座谈研讨,交流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


 刘绍臣 院士

环境与气候研究院名誉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暨南大学时,我有幸用三分钟的时间向他报告了我们团队在“中国灰霾与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总书记听完后表示,“这个看法很新、很重要”,并指示我们将书面报告提交给中央有关部门。


报告公开发表后,国内反响强烈,并引发了对报告内容的研究热潮。就在昨天,我们成功申请了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实验室,这些成果对环境与气候研究院和我个人来说是莫大的鼓舞,也为学院今后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支庭荣  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



总书记视察学校后,暨南师生干劲更足了!过去一年,我们学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获得了不少荣誉。今后我们会更重视课程建设,希望在该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一年来,我们主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第一,在内涵上下功夫,擦亮我校新闻传播学这个金字招牌,新闻传播学作为我校的传统学科、品牌学科,需要继续增加学科含金量;第二,在特色上下功夫,主要是把港澳台新闻媒体研究方面作为我们的特色,跟兄弟院校相比,这块我们具有优势。第三,在创新上下功夫,我们在各个平台的搭建、在重大项目的攻关、在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与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上下功夫。


这一年,我们感觉任务更重了,挑战也更大了。但是我们有决心要用总书记讲的“钉钉子”的精神,把我们教书育人的使命更好地落到实处。



屈挺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总书记视察暨南大学并鼓励师生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使得学院上下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一年来,大家工作方向明确且倍加努力,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相关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是珠海校区依托原有的物联网、计算机和工业工程重组形成的以智能技术与系统的研究和教学为主的新工科学院。尽管工科性质使其拥有的港澳台侨学生比例并不高,但是却由于新兴学科属性和国际化定位,近年来吸引了一大批来自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和其他国家的优秀学者参与到学校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当中。学院近30名教研岗师资中约一半拥有港、澳高校博士学历,其中有2名香港、1名澳门、1名德国、2名希腊和1名突尼斯(北非)全职教师;学院还聘请了来自全球8个国家的10名世界级学者作为讲座教授,进一步提升了学院的国际化程度和学术影响力。


学院全体师生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人工智能新方向、面向产教融合新理念,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打造育人亮点,争取在珠海这个大湾区重要城市,为擦亮我校金字招牌贡献力量。



  田明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全国优秀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讲道:办好思政课关键在于教师。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定信仰、明确使命。从事思政教育的老师,只能拥有一个信仰——共产主义信仰,在多元价值相互碰撞的信息时代,思政课教师更要保持清醒自律,运用自身理论本领明辨真伪,用真懂来武装头脑,用真信去感染学生。


同时,思政教师要政治立场明确。从业教师要有政治自觉性,不断巩固自身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积极合理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堂;提升自身的政治敏锐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意识形态建设、传播与发展的事业中,澄清思想困惑,纠正思想误区,超越思想盲区,回归教育初心。


最后,思政教师必须深入锤炼自身的理论功底。天下没有脱离政治的学术,也没有脱离学术的政治,唯有学术功底扎实,才能做好政治思想传播的媒介,抓住人的根本,以理服人。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有能力将学术血液注入到政治思想之中,将科研与教学内在统一起来,用真学问传播真理,用好思想诠释真理。


暨南大学的思政教师将继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事业,以立德树人为使命,自信自立,不辜负总书记的教诲与嘱托,扎实为人、踏实为学,为擦亮暨南大学金字招牌贡献绵薄之力。



陈童(中国香港) 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



2018年10月24日,是所有暨南人终身难忘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暨南大学视察,我非常荣幸能够作为学生代表受到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过去的这一年里,我和身边的同学们认真、刻苦地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同时通过课内知识的学习和课外活动的考察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也都在发挥自己的力量将所学的文化和知识传播到五洲四海。


我是97年出生的孩子,是和回归祖国怀抱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共同成长的,见证了这颗东方之珠在祖国的呵护和包容下变得越来越耀眼,我作为中国香港人的自豪感也越来越强烈。我们这群来到内地求学的伙伴,通过暨南大学这个平台,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文化之旅活动,无数次被祖国的壮丽河山和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所震撼,也无数次地感受到祖国母亲对我们深深的爱与关怀。


作为香港青年,我一定会坚决拥护“一国两制”方针,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不断地寻求机会学习和提升自我,作为应急管理系的19届毕业生,我会努力成长为一名专业应急管理人才,在未来积极投身于服务香港特区的工作,在应急管理领域发挥所长,致力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也希望能带动更多的港澳青年把握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共同为建设祖国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湛杰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莅校视察,这既是暨大的荣耀,也是我们全体学子的骄傲。一年来,我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暨大时的讲话精神和殷殷嘱托,认真学习,积极实践,砥砺奋进。


作为理工科的青年大学生,我们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学习科技知识,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创新精神,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载体,更好地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


作为大四学生,我已经在暨大度过了三年多的岁月,三年来我见证了暨大的飞速发展,感受到了学校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在充满朝气与生机的暨南园里,我实现了自我提升。当前,我已获得我校“2+3”类工作保研资格,本科毕业后将继续扎根暨大,我会牢记总书记嘱托,严格要求自己,以满腔热情投入工作和学习,为暨南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暨大学子,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以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扎实的学术功底,依托我校独特的侨校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积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抓住国家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历史新机遇,全面参与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投身现代化中国建设事业,争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者!



冯能文 广州市校友会理事长



去年的今天,全球校友得知总书记视察母校,无不欢欣鼓舞,都在等待新闻联播的正式播出,都在等待母校的官宣。我作为广大校友的一员,也经历了这么一个紧张兴奋的时刻。一年以来,全球校友工作者士气高昂,牢记总书记嘱托,按照学校的统一布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一年以来,全球各地踊跃增加成立了11个校友组织,全球海内外校友组织达130多个。作为校友,到了任何地方都有暨南人的家。


我们全球校友坚决拥护“一国两制”,积极维护香港繁荣稳定。总会发表《最强音:全球暨南人呼吁,齐心协力,守护香港》,全球暨南人迅速响应,香港校友组织积极参与反暴力、救香港的活动,充分证明了暨南校友敢于担当、爱国爱港,也充分体现了我们暨大对港澳台侨学生培养的成功。暨南人是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拥护“一国两制”,具有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的坚定的爱国者。


展望未来,我们也应该继续努力,把握时代机遇,充分发挥校友以及校友会的力量,利用全球130个校友组织的优势资源,构建学校与校友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共同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



书写百年侨校新篇章

开创华侨高等教育新局面

暨南今天 交出答卷!



- THE END -

来源 | 党委宣传部 新媒体工作室

苏运生 李梅 邓双全 杜洋洋 倪诗婷

制图 | 郑永良 李梅 倪诗婷

图片 | 刘斌 倪诗婷 杨婵 杜洋洋 姚雨龙

视频 | 中央电视台

部分内容来自参会人员

编辑&责编 | 李梅


为暨南答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