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唐诗走近大唐32:唐代酒文化(尾声)

丁中广祥 2021-09-06

【往期回读】

蒋勋说唐诗12集全

蒋勋说宋词9集全

康震品读古诗词80集全

《唐之韵》合集20集全

蒋勋细说红楼梦80回合集

还原真实大唐,演绎一朝百态民生

《千年烟月在·从唐诗走近大唐》

自唐诗中窥探大唐风貌

梳理历史人文脉络

透彻解析大唐风骨

大唐是中国历目前的一倾流觞,唐诗却蜿蜒着中华文脉最大的一枝分流。五千年文明过眼,唐诗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千年历史如烟,大唐始终闪耀着独特的风华。


初唐的朝气满溢,盛唐的风逸丰美,中唐的绮丽华美,晚唐的余韵悠悠。一首首文采斐然的诗作,一众鲜明恣意的诗人。


文字如流水,诗人如落叶,一叶叶飘扬在文字的漩涡中,流淌出独一无二的人生:在政客和文人间摇摆的上官仪;天地一月,孤洁傲视的王绩;半入尘世半出尘的王维;风姿恣意的李白;中规中矩的杜甫;才华飘逸的上官婉儿;霸气天成的武则天;晕染了一个时代如胭脂艳丽的薛涛……


历史的烟云如此厚重,却无法淹没大唐的风景。千年烟月在,风情不曾改。这份课程,是说唐诗,也是说历史。是讲故事,也是在讲情怀。


本课程分别选取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共四十余首唐诗,加以解析和阐释,顺应年代脉络,讲述历史风云,带领当代读者领略一个不一样的唐朝,感受那个年代另类的波涛汹涌,还原真实的大唐百态民生。

作者月满天心,70年代末女子,上学甚少,读书颇多,浪迹十年,终是幼稚,生活白痴,幻想达人。闲读红楼为趣,倦聆古筝怡情。文风无定,时嗔时喜,烟火与婉约并进,犀利伴温柔同行。2008年开始创作,已出版作品《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一轮圆月耀天心》《长相思不相忘》《总有一首诗,让你相信地老天荒》《以你之姓,冠我之名》等。

千年烟月在:从唐诗走近大唐32

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

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

——于武陵《劝酒》



《三国演义》一开篇便是一句:一壶喜浊酒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豪迈大气,韵味十足。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饮食历史上,酒文化都源远流长。酒是饮料,也是一种兴奋剂,中国古代,唐宋间,是酒文化发展的全盛时期。


朋友见面、家人聚会、小别、消愁、欢庆,结婚喝酒,葬礼喝酒,生孩子喝酒……情绪和理由,酒都是第一选择,古人衍生出了许多关于酒的俗语:举杯消愁愁更愁,酒入愁肠愁更愁,一醉解千愁……几乎都是相悖的,千百年来,却并没有人指出来,我想,是因为人们对酒的热爱和难以割舍。


饮酒衍生了许多祝酒歌、划拳等。于武陵这首诗,便是一首祝酒词,闷头喝酒没意思,一定要说点什么才有气氛和意义。


酒是饮料,却是神奇的饮料,唐代酒文化发展迅速,嗜酒文人数不胜数,第一个便是,唐代最著名的醉仙便是李白了。李白是无酒不成诗,一碗酒下去,文章华彩,一气呵成。他自己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连规规矩矩的杜甫也写: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杨万里《重九后二日同徐克章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


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

领取青天并入来,和月和天都蘸湿。

天既爱酒自古传,月不解饮真浪言。

举杯将月一口吞,举头见月犹在天。

老夫大笑问客道,月是一团还两团?

酒入诗肠风火发,月入诗肠冰雪泼。

一杯未尽诗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

焉知万古一骸骨,酌酒更吞一团月!


酒是文人的伙伴,酒是诗词的灵魂,连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都爱饮酒,常有“东篱把酒黄昏后”、“沉醉不知归路”这样的句子。


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


酒醉而诗传世,是中国文人的传统,更神奇的是,武松在十八碗烈酒之后,居然能徒手打死老虎。


最嗜酒的人是晋代刘伶,《酒德颂》传世。这个人简直纵酒无度,他每天喝酒,醉倒就睡,也不管是田野村巷,还是寺庙破屋,他喝醉了还会光着身子到处跑,常常说,哪天我喝死了,就地埋了便是。


北魏时以物易酒的名人李元忠,在没有发达之时,窘极,将仅有的两床褥子拿去换酒喝,不顾数九寒冬冻得齿寒身颤。三国时孙济,唯酒是务,屡欠店家酒资,无力以偿,便以身穿之棉袍抵酒债,却仍不罢饮。


这是酒的魔力。


只有辛弃疾唱了一曲反调说道:将止酒,戒酒杯勿使近。



喝酒不能闷头喝,朋友相聚,要劝酒、要陪酒,于武陵便写了一首劝酒词。他给客人倒满酒,客人依照礼节要推辞一下,于是他说,酒已经斟满了,您一定要喝,来来来,咱们干杯!金屈卮,是古代一种名贵酒器,用它敬酒,是对对方很尊重的意思。


这首劝酒词,像是一场离别酒,所以两个人心情都不是很好,一个劝,干杯吧朋友,一个推辞了一下,长叹。分离总是让人惆怅的,只是这祝酒词里还有另外的寓意。


因为诗人劝完酒之后又说:你看见外面的花朵了吗?它们都是有开有谢的,人生也一样,不可能随时都顺风顺意的,总要经些挫折,就算别离也没什么大不了,总有重聚的日子的,所以朋友,别气馁,干一杯吧,明天一定会更好。


于武陵人生不顺,这首祝酒词,倒不像是对朋友的劝慰,更像的对自己人生的勉励。


劝酒文化是酒文化中的一种,后来竟然演变成了两极分化的程度,高级的,成了品酒文化,低级的,便成了拼酒文化。品酒是三五知己,窗外大雪纷飞,或无聊,或谈诗,或叙情,温暖而温情的氛围,娓娓道来的情感,一杯酒,醇香厚道,入喉,也入心。


像白居易悠闲问刘十九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我这儿暖和,也有好酒,你要不要来喝一杯?


这是高境界的品酒,窗外有雪,窗内有火炉,炉子上温着好酒,桌子上新添了小菜,不必喝醉,只是微醺,香气浅淡,溢满室内,两个朋友,心与心的交谈,都在酒里了,然后各自回家,一个夜晚,只余温情和酒香。


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时得到升华。中国人敬酒时,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会觉得有失面子。有人总结到,劝人饮酒有如下两种方式:文敬、武敬。


白居易和刘十九这种,是文敬,还有一种是武敬,也就是另一层次的拼酒文化,越喝越勇,脱离了文雅和清淡,只剩了酒气和戾气。划拳、罚酒、劝酒,一定要喝,不喝就是不给面子,是要被鄙视的,这样的酒局,一定要醉倒,然后午夜里散去,满身的臭气,人见而厌弃,醉者却不自知。


中国的拼酒文化其实就是虐待和自虐的文化。通过虐待别人,获得成就感和主动感,通过自我虐待以示臣服,这都是人性最恶劣的一面。并不反对喝酒,但对于喜欢拼酒的人我是厌恶的。而且一个地方越喜欢拼酒,一定是经济不发达,人比较懒,也是不讲道理的地方。



唐代酒文化十分多元,饮酒习俗也很独特,比如且歌且舞且饮。越是地位高的人,越会在酒筵上跳舞助兴,还可以邀请别人跳舞,跳舞者不分老幼男女。


李世民生第一子的时候,就曾经到东宫跳舞,那种跳舞也几乎没有章法,就是随便扭动拍手蹦跳,以示开心,十分豪放。


唐代酒局会有歌舞侑酒,想有面子的话,劝酒之外,还得请女妓相陪,妓女的名气越大,主人越有面子。席间,妓女会跳舞唱歌,给各位客人巡酒,美人儿加美酒,很快打开内心的矜持,所以这样的酒会通常会很热闹,宾客尽欢,也算达到目的。


白居易有《江楼宴别》是写女妓陪酒之宴会:


楼中别曲催离酌,灯下红裙间绿袍。

缥缈楚风罗绮薄,铮鏦越调管弦高。

寒流带月澄如镜,夕吹和霜利似刀。

樽酒未空欢未尽,舞腰歌袖莫辞劳。


妓女非常美,客人喝得也很多。


除了贵族人家的宴会,穷人家里也会喝酒,虽然规格不如大户讲究,但是情分还是有的,劝酒方式也很多,如划拳、筹箸、酒令等,这是文雅一些的。不文雅的直接就来一句:感情深,一口闷。你喝不喝呢?不喝,岂不证明和劝酒这位感情不深,于面子上也过不去。


酒如此重要,家饮肯定不足以满足各阶层人们的愿望,何况酒这种东西,不像饮茶,需要安静生禅,酒就是要热闹的。


古装电视剧里,酒馆常常高挑一幌子,书写一个大字:酒!


酒肆并不是唐代才出现的事物,汉乐府《羽林郎》便写了一个登徒子调戏卖酒女的故事,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后一贫如洗,也当垆卖过酒,可见,开酒馆至少在汉代就有了,那么到了唐,酒肆还有吗?


唐代实行比较严格的坊市制度,相关人员出入管理十分严格,商业区和居住区分离,酒肆只能分割在商业区内。但是一到晚间,各坊间像现在的小区一样,都会关门不许出入,出入者轻者罚,重者乱棍打死,所以很少有人敢在晚上去酒肆喝酒。这样很影响生意。


唐代初期,电视剧里那种酒肆林立的画面是几乎不存在的,到了唐朝后期,坊市制度渐渐放宽、衰落,坊中出现了大量酒肆、夜市,每天晚上,酒肆里人山人海,鼎沸而热闹。


张籍《寄元员外》描述的就是坊内酒肆的热闹场面:


外郎直罢无馀事,扫洒书堂试药炉。

门巷不教当要闹,诗篇转觉足工夫。

月明台上唯僧到,夜静坊中有酒沽。

朝省入频闲日少,可能同作旧游无。


大大小小的酒肆星罗棋布,为了招揽顾客,酒肆开始动用女色,不但陪酒有女妓,酒馆门口也有美女招揽顾客,劝酒之风,一代又一代,至今不衰!

(全集完)

【音频,请收听】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