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由“丁中广祥”引发的相关记忆

本号笔友 丁中广祥 2019-04-16

【往期回读】

扬州的“喊魂”    绍兴游

露天电影    印象七闸桥

父亲和酒    阴阳损

我的一段爱情故事:挑酒糟

由“丁中广祥”引发的相关记忆

王慧骐

作者王慧骐先生:江西广丰人,中共党员。1982年1月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后分配至江都团县委工作。曾于1984年至1987年担任过江都县文化局局长。1987年秋调南京,曾任江苏青年杂志社副总编辑,江苏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图书编辑出版中心主任等职。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系中国作协会员,著有诗集《飞向明天》《茧花花》,儿童小说集《比比谁的心灵美》,散文诗集《月光下的金草帽》《十七岁的天空》,散文集《潇潇洒洒二十岁》《爱的笔记》,评论集《步入散文与诗的天国》,报告文学集《女人的归宿》等。报告文学《关于中小学生流失的报告》获1988—1989年京沪宁穗邕少年报告文学大奖,散文诗《我永远属于未知》获全国首届散文诗大奖。

因为写了一篇思念竹墩的文字,在报纸上发表,而引起了竹墩人,且一直在小纪、竹墩、宗村等地任职的花善祥先生的关注。后来,他把我这篇小文还特地收进了他的专著《竹墩史话》,此举令我十分感动。

善祥与我互加微信后,给我发来过几篇他的文章,从而让我知道了一个叫做“丁中广祥”的微信公号,善祥的一些文章就始发于这个公号。现在公号太多,能叫人点进去停留一下目光的,也算这个平台的主持人有些本事了。我浏览了“丁中广祥”不多的几期内容,知道这是由丁沟中学一位叫张广祥的老师精心编辑和制作的。照片上看,张老师很年轻,从其发布的内容能感受到他对生活的满腔热情,以及对现行教育体制不无针贬意味的思考与评说。看得出他热爱自己的教学事业,热爱学生。对文学和更广泛意义上的中国文化,他术有专攻,开辟大家专栏,推广美善仁义,可谓不遗余力。而于生活之中,料想也是个有趣之人。和几个朋友利用暑期出游,一路记下见闻感受;在绍兴鲁迅故里,拍下那么多精美的相片,又配以文史味道十足的文字,且如新闻记者一般适时发布,与他微信公号的读者朋友欢快互动。我尚无机会与这位广祥老师谋面,但网络时代最大的优势,是手机能给你提供一个鲜活灵动的第一现场,对观者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比如他拍下丁中学生军训的场面,就令我仿佛已经来到了这所久违的学校。

记忆中我是来过丁沟中学的,时间大约在1983年前后,当时我在江都团县委任宣传部长,跑过江都不少的学校,采访,调研,也写过一些相关的宣教材料。关于丁中,我说不出太多细节性的内容。由于我在江都工作过几年,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担任过县政协副主席的朱扬顺先生,曾在昔日的丁中待过多年。我与他有过一些交往,他言谈风趣,爱说笑话,一条腿像是在“文革”中致残,而令其行动似有不便。记得不错的话,他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厦门大学的毕业生,反右时被戴上了帽子,是改革开放给了他政治上新的生命。还知道他有个公子,叫朱朱,是诗坛上颇具独立意味的诗人。说是居住在南京,但我没见过,也与他无交集。我查了一下百度,说他不写小说只写诗,是纯粹的诗人,而且是“硕果仅存的南京诗人”。后一点说法似可商榷,我以为南京还是有几位诗人的。

丁中老照片

由丁中,我还想到了江都的其他一些中学。但实事求是地说,对这些学校,我大多无缘太深地进入,只是约略知道一些皮毛;或因某个熟人的关系,只是去过这些学校而已。比如江都中学,隐约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校长叫季海刚,和他并未打过什么交道。有一位已故的著名作家柯蓝先生,曾由我陪同,去给江都中学当时上千名学生做过一次文学方面的辅导报告。再比如邵伯中学,当时江都团县委的学校部长王建明是从邵伯中学团委书记的任上调来的,王建明曾和我同坐一个办公室,经常听他说起邵伯中学。印象中还同他去过一次,校园很美。还有宜陵中学,这个学校我去的次数比较多,是因为我的老同学曹义田(后来担任江都报的副总编辑)曾在那儿做过教研组长、教导主任。他当时的家就在学校里,感觉宿舍盖得比较简陋。

印象最深的大约要算张纲中学了。张纲镇的建制估计现在已不复存在,但张纲中学往日的影像却已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母亲在那儿做英语老师,童年的我,曾随母亲在当时学校分给她的宿舍里,住过时间不等的好几段日子。母亲的同事,从校长到工友,我现在都还能说出若干个名字;甚至哪一位老师住在学校的某一个位置,他有几个孩子,孩子又叫什么名字,我都能背出一二来。若干年后(彼时母亲巳过世),我曾专门从扬州打了车,找到张纲中学,想寻觅当年母亲工作和生活的印痕,惜已面目全非,吾心怅然。我曾有怀母之作《没有围墙的学校》,写的正是存活在我记忆中的那所永远清纯美丽的张纲中学。

承蒙王先生热情赐稿并予我以谬赞,在此广祥表示诚挚的谢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