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郑江淮等 | 全球发明人才流动网络空间结构的多极化变迁

郑江淮等 财贸经济 2024-03-17



点击封面订阅 | 预订2024年刊物九折包邮








作 者   郑江淮  孙冬卿  戴 玮  师 磊

内容提要  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人才集聚,以此带动创新资源集聚,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对我国增强经济增长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欧洲专利局全球专利统计数据库(PATSTAT)挖掘了全球发明人才流动数据,对全球发明人才流动网络的空间结构变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全球发明人才流动网络的空间结构呈现多极化变迁特征,即少数中心国家(包括美国、德国、中国等)越来越重要,而多数外围国家逐渐边缘化。针对上述典型事实,本文构建了一个内生迁移模型,并基于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进行计量检验,发现发明人才流动存在互惠性、路径依赖效应、聚敛效应、传递结构和循环结构等内生机制,这些内生机制推动了全球发明人才流动网络的多极化趋势。此外,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影响着发明人才的流动选择,是多极化变迁中极点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培育与创新中心国家的双向人才流动渠道,降低研发人员迁移成本,以优势高技术产业为抓手抢占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高地。

关键词  发明人才流动网络  多极化  空间结构变迁  产业结构差异  时间指数  随机图模型

作者简介 

郑江淮,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系教授,210093;

孙冬卿(通讯作者),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210093;

戴玮,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讲师,210023;

师磊,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210023。

刊  期  《财贸经济》2023年第10期





长摘要


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人才集聚,以此带动创新资源集聚,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对我国增强经济增长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在全球化背景下,人才强国的建设不仅仅需要提升国内对发明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也需要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人才中心与人才高地,成为全球人才流动网络中的极点国家,在全球人才流动中获取更多的人才、知识和技术,以人才集聚实现创新资源集聚,实现经济增长效应。因此,我国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人才中心与人才高地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全球范围内的发明人才流动网络及其空间结构变迁在当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发现目前国内外文献从复杂网络视角探讨全球人才流动模式的研究很少。尽管有一些文献讨论了全球人才流动网络的“中心-外围”结构,但在数据搜集上存在样本国家较少或局限于区域内部等问题,并且尚未对其结构特征与演变趋势给出理论解释。相比于已有文献,本文的边际贡献体现为:不仅讨论了全球发明人才流动网络的动态变化,总结得到其多极化变迁特征,并且构建了一个描述发明人才流动的内生迁移模型,对全球发明人才流动网络的多极化变迁趋势给出了理论解释,弥补了现有文献对发明人才流动网络的研究不足。本文利用欧洲专利数据库(PATSTAT)挖掘了全球发明人才流动数据,对全球发明人才流动网络的空间结构变迁进行分析。特征事实表明,全球发明人才流动网络的空间结构呈现出多极化变迁特征,即少数中心国家(包括美国,德国,中国等国)越来越重要,而多数外围国家边缘化的特征。针对上述典型事实,本文构建了一个内生迁移模型并基于时间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发现:(1)发明人才流动存在互惠性、路径依赖效应、聚敛效应、传递结构和循环结构等内生机制,这些内生机制使得全球发明人才的空间结构表现出自我强化的特征,使得中心国家在全球发明人才流动网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推动了多极化趋势。(2)地区产业结构差异是极点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差异性产业强而多的国家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发明人才流动联系,因此其多数产业的创新能力能够得到持续有效的补充,成为全球发明人才流动网络中的极点。本文的研究结论揭示了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一个必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迁移成本更低,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更有异质性的地区能够成为发明人才流动网络中的极点,在发明人才流动中占据更多的人才、知识与技术,以人才集聚实现创新资源的集聚,提升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带来经济增长效应。政策启示包括:(1)从在全球的发明人才流动中更加注重与中心国家的知识交流与合作,培育与中心国家的双向人才流动渠道。(2)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推动推进国内的科研评估制度与研发环境与其他创新中心国家接轨,尽可能地降低研发人员迁移成本,从而利用研发人员迁移的内生机制,将中国打造成全球发明人才流动网络中的“明星国家”。(3)抢占新技术新产品高地,把握核心技术,增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并重点发展相比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其他创新中心国家的规模更大,产业链更完备的优势高技术产业,实施相应的产业政策提高这些高技术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以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本文的选题一方面来源于对全球发明人才流动网络的数据挖掘与特征事实发现,另一方面来源于高质量发展阶段背景下,对中国如何实现人才集聚,成为全球人才高地的思考与探索。在问题研究与文章撰写过程中,如何基于数据分析总结全球发明人才流动网络的多极化特征,并构建模型给予合理的解释是主要的困难所在,感谢审稿专家的建议,本文对叙述逻辑进行了多轮修改,有效提升了思路的流畅性以及论证的严谨性。此外我们也经历了数据搜集整理的困难,由于使用数据涉及各国的发明人才流动数据、国家属性数据、产业相似度数据、距离数据等,并且不同来源数据的国家名称并非采取统一编码,因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对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在整个投稿过程中,我们深深感谢编辑部与外审专家给予的指导与帮助,外审专家在论证逻辑、整体思路、严谨性等方面给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极大帮助了本文的质量提升。

欢迎关注







关于公开实证研究代码及数据等资料要求的说明点击查看






往期回顾 | 点击查看

2023年第1期目录摘要
2023年第2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3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4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5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6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7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8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9期目录摘要2023年第10期目录摘要
征订信息

微店订阅


预定2024年 九折包邮


银行汇款

户 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开户行:工行北京北太平庄支行

账 号:0200010019200365434

备注:请在汇款留言栏注明刊名、订期、数量,并写明收件人姓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方式,或者可以致电我们进行信息登记。


联系方式

订阅热线:010-59366555

合作热线:010-59366565

传 真:010-59366566


点击名片 · 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