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分享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否和谐共进?——来自创新的经验证据

王培鑫 ​吕长江 南开管理评论 2024-04-20

作者简介

王培鑫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环境管理与财务管理;

吕长江,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与资本市场、管理会计。


研究缘起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GDP年均增速高达9.2%。在以GDP增长为主要考核依据的官员晋升体制下,地方政府引导企业投资于见效快、产出增加显著的项目,高污染高排放的工业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是,这种粗放型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例如,在2001年至2010年的十年间,全国GDP年均增速为10.3%,占比为46%的第二产业GDP年均增速为15.5%,但同时也消耗了高达71.6%的能源总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年均增速高达14.3%。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也反过来给经济以重创。根据中国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核算发展报告2018》,2015年中国经济污染损失成本达2万亿。面对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政府将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由单一追求经济高速增长转变为追求包含生态效益等多元目标的高质量增长。那么,为实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政府应当如何引导企业在保证经济产出的同时降低污染排放呢?本文试图说明,创新可以减缓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追求经济增速这一单一目标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周黎安,2004)。中国大部分地区仍处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 Kuznets Curve,EKC)的左侧,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污染水平还在上升(黄茂兴等,2013;马丽梅等,2014)。以往关于如何缓解污染的研究主要关注了制度安排和政府治理机制。上述手段虽能降低环境污染,但依赖于市场运转效率和司法效率,并且被动迎合环境管制而忽视市场和创新的作用,可能导致其管制效果不佳。此外,政府治理手段和制度安排还容易诱发污染转移,进而恶化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问题(林伯强等,2014;沈坤荣等,2017)。本文认为,正如十九大报告所强调的,大力培养经济新动能,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是推动经济向绿色发展转型的关键。因此,与已有研究不同,更为有效的方式是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使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实现长期绿色发展,进而从根本上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和谐共进。本文将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冲突关系称为环境污染强度,并试图验证创新能够降低环境污染强度,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双赢。

理论渊源


综合已有研究和我国国情,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总体上环境污染不断增加,其根本原因是在晋升激励的作用下,官员以追求经济增速为首要目标,忽视了可持续发展(周黎安,2004)。具体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经济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涂正革,2012)。在这一阶段通常会出现以能源密集型和高污染型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特征,资源的消耗速度超过了其再生速度和环境承受能力,加剧了环境污染。与实现了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产业结构还较为落后,经济发展表现为高增长、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曹慧丰等,2015)。其次,在快速工业化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产出过度依赖能源消耗,能源扭曲较为严重(陈诗一,2017;邵帅等,2016)。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传统能源的消耗是污染的重要来源,清洁能源的产量和规模不足,并且相匹配的能源存储和传输设施均不完善(徐斌等,2019;范英等,2021)。最后,对外开放过程中,污染密集型工业也由发达国家转移至中国,即出现了“污染转移”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在微观层面上,创新可以提高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投入以及配置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产品差异化程度以及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挤出高污染高风险的企业,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使得企业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位置得到提升。在宏观层面上则表现为,随着创新水平的提高,经济体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逐渐由低端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方向转移,进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Kogan et al., 2017)。在此过程中,污染密集型产业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进而使经济向低能耗、低污染的高质量方向发展,因此环境污染强度降低(曹慧丰等,2015)。

创新还可以降低能源强度。一方面,创新可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创新通过技术进步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造,提高能源等要素的生产效率,降低给定产出下的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环境污染强度(涂正革,2012;杨莉莎等,2019)。另一方面,创新是能源转型的主要驱动力(范英等,2021)。我国的能源结构正由先前快速工业化阶段的以煤炭为主转向以非化石能源为主(邵帅等,2016;林伯强等,2011;范英等,2021)。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既有诸如新能源技术和低碳技术等创新通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和能耗大的投入品,同时也有颠覆性的创新以适应新的能源传输体系和能源调度体系(范英等,2021),使环境污染强度逐渐降低。


国内外研究基本情况


以往研究主要从制度安排和政府治理机制讨论了如何降低环境污染,包括排污权交易、环保法规、环境监管等制度安排和环境管制政策的政策效果(涂正革等,2015;陈晓红等,2020)。上述手段虽能降低环境污染,但也存在局限。诸如排污权交易、环保督察、建立环保法庭等制度安排则依赖于市场运转效率、司法效率和政府监督(涂正革等,2015;范子英等,2019;陈晓红等,2020)。低碳城市建设(宋弘等,2019)、环境管制(包群等,2013;陈诗一等,2018;范庆泉,2018)、晋升激励(黎文靖等,2016)、人事变更(梁平汉等,2014;郭峰等,2017)等政府治理手段可能仅在短期有效,并且对于法律与体制建设较为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政策执行的阻碍与困难较大(Greenstone et al., 2014)。此外,政府治理手段和制度安排还容易诱发污染转移,进而恶化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问题(汤维祺等,2016;林伯强等,2014;沈坤荣等,2017)。

与这些文献不同的是,本文认为,更为有效的方式是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鼓励企业创新,减少对于政府管制和制度安排的依赖,这样既能推动企业长期发展,又能从根本上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和谐共进。区别于已有研究,我们试图讨论创新这一积极主动的行为,而非被动接受环境管制,能否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环境污染这一问题。创新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创新对于环境污染水平的影响并不确定。例如,Carrion-Flores et al.(2010)研究发现创新可以降低污染水平;Acemoglu et al. (2012)和Yi et al.(2020)发现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对于污染的影响存在异质性;Fan et al.(2020)和 Ibrahim et al.(2021)发现创新可以降低污染,但当创新超出一定水平之后反而增加污染。与以往文献不同的是,本文认为,创新不仅会分别影响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水平,还会影响到二者之间的关系,即环境污染强度。鉴于此,本文从我国环境污染强度较高的成因出发,探讨创新对于环境污染强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主要发现


本文使用2003至2015年中国地级市数据,检验了创新对于缓解环境污染强度的作用。研究发现,创新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强度,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且高质量和绿色两种类型的创新对于降低环境污染强度的作用更大。此外,中国疆域辽阔,各地区在资源禀赋和地理环境上存在巨大差异,这导致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环境污染状况不同。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创新对于降低环境污染强度的作用更大,在此基础上,本文还估算出当地区人均GDP达到三万元的门槛时,创新才可以发挥作用。最后,机制分析表明,创新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降低能源强度,进而降低环境污染强度。

研究贡献与启示


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第一,本文发现,创新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强度,为依靠企业等创新主体自身力量的市场化手段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和谐共进提供了经验证据。以往文献主要研究了环境制度安排和政府治理机制对于降低环境污染的作用效果,抑或是环境管制能否倒逼企业创新进而实现波特效应。本文从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入手,发现相比于环境管制等外部监督机制,直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使创新主体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降低污染排放则更符合市场化要求,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第二,本文发现,高质量创新和绿色创新对于降低环境污染强度的作用更为明显。这一方面进一步证明了本文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创新对于环境污染治理效果方面的研究,为实现从“创新大国”向“创新强国”转变的战略,以及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提供了经验证据。最后,本文结论的政策启示是,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一阶段,应当鼓励创新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政策的执行需要因地制宜,对于人均GDP尚不足三万元的地区,应当优先解决其生存和发展问题;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应当优化创新所需资源和人才的配置,为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原文引用


王培鑫,吕长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否和谐共进?——来自创新的经验证据[J]. 南开管理评论, 2023,(1).

相关阅读


新刊丨《南开管理评论》2023年第1期目录
研究分享丨审计师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影响公司的审计聘用制度吗?
研究分享丨创业退出过程中的制度不确定性、创业者认知与创业团队组态——一个纵向单案例追踪研究
研究分享丨企业为何短贷长投——基于企业战略视角的解释
研究分享丨“直播电商”情境下数字机会共创机制研究:基于数字可供性视角的质性研究


编辑:李萱

审核:徐芳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