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打卡北京文化新地标——“三大建筑”工程进入全面收尾阶段,“绿心之眼”串联起“三大建筑”

北京发布 2023-08-25
↑点击上方“北京发布”,订阅权威信息!

“三大建筑”工程进入全面收尾阶段

运河畔筑起“北京文化新地标”

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城市图书馆“三大建筑”工程已进入全面收尾阶段。8月15日,北投集团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项目部副总经理沙钢介绍,截至目前,“三大建筑”项目主体结构及外立面装修工程已全面完工,室内机电工程已完成95%,室内装修工程已完成90%,室外市政及景观工程已完成80%,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95%。今后,这里将成为城市副中心率先建成的地标性公共文化建筑群。

“三大建筑”将成为城市副中心率先建成的地标性公共文化建筑群。

北京艺术中心9月底迎来测试演出

集多元化综合艺术体验于一身

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中的北京艺术中心,位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西北部,与北京市级行政办公区隔大运河相望,是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艺术中心与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城市图书馆三大文化建筑构成城市副中心市民文化服务组团,共享超过20万平方米的商业配套设施及轨道交通M101、M104线。北京艺术中心运营管理部负责人江涛介绍,该中心将于9月底迎来测试演出,今年第四季度会正式开幕运营。

北京艺术中心被誉为大运河畔的“文化粮仓”,项目整体设计元素提取自漕运码头岸边的古粮仓。剧院项目建筑面积约12.53万平方米,高度为49.5米;包括1800座的歌剧厅、1600座的音乐厅、1000座的戏剧厅、500座的多功能厅及850座的室外剧场,总座位数约5750个。未来,剧院项目将由国家大剧院运营,其舞台尺寸同国家大剧院完全一致,可以实现大剧院演出剧目在这里无缝衔接、同步上演。

江涛介绍,“文化粮仓”将成为国际性的综合表演艺术中心,一座多元化、全方位满足观众体验的“友好型剧院”。到开幕运营时,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即国家大剧院、北京艺术中心和台湖舞美艺术中心的剧场数量将达到11个,建筑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座位13000个左右,可以说是全球范围内同一城市同一机构来管理的最大的城市剧院群。

扎实的高品质专业硬件设施对剧院来说至关重要。北京艺术中心歌剧院、戏剧场的舞台机械与国家大剧院舞台保持相同规模及模式,方便大剧院制作类剧目的舞美搭建,实现“一院三址”下的剧目无缝衔接与转场,还为引进剧目的统筹安排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剧场在国内首次采用分布式电气柜与立式卷扬机相结合的排布形式,配合国际上最先进的轴控制器控制系统,为演出提供高标准安全稳定运行保障。

作为一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公共文化地标,北京艺术中心拥有一般剧院不可比拟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它地处11.2万平方米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紧邻大运河,与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城市图书馆形成集群优势。“这种集群式的文化地标,能够满足观众全天候的休闲活动,不仅可以欣赏演出,还可以进行多元文化娱乐活动。可以说,北京艺术中心深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沃土,在如此得天独厚的‘文化生态’中孕育成长并初绽荣光。”江涛说。

结合周边的交通配套和绿色自然的区域化特色,依托大剧院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国家大剧院制定了北京艺术中心2023年至2027年5年发展规划,培养市场和观众。江涛介绍,“到2027年,我们希望北京艺术中心的年度演出将达到650场,活动600场的整体规模。”剧院将创新节目类型,通过差异化定位,引进音乐剧、沉浸式话剧、森林剧场户外音乐会等。

江涛介绍,“我们将为市民营造一个综合艺术展示体验平台。未来,这里以分众化、差异化的运营思路‘好戏连台’,集高品质演出、艺术教育、艺术交流、综合艺术、艺术赛事、休憩充能等多元化综合艺术体验于一体,为观众提供更多新型文化消费选择,并将辐射服务更广泛的京津冀区域。”

江涛透露,目前,一些国内外炙手可热的艺术家演出已经在洽谈中。北京艺术中心在建设中就接待过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的总监捷杰耶夫和德累斯顿音乐节总监扬·沃格勒,他们都很期待未来在这里演出。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10月布展“水街”

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览”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是停靠在城市森海中的“运河之舟”,其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筑高度35米,由观众共享大厅和主楼两部分组成,游客日接待量约为6000人次。博物馆项目将由首都博物馆运营,成为一座集收藏保管、开放式展陈、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文保修复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型综合博物馆,是城市副中心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阵地和展示城市发展的生动窗口。目前,大运河博物馆正在进行装修工程和机电工程作业。

首都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兼东馆筹备处主任张宇介绍,大运河博物馆展陈空间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展陈由基本陈列、专题展览、开放展示构成。基本陈列立足大运河与北京城的密切关系,展示北京的山川形胜、人居历史、城市变迁与发展沿革。专题展览分为若干系列,每个系列围绕专题常换常新,立体、多维呈现北京的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辉映城市副中心的定位与规划目标,弘扬北京城市文化的特质与传统。开放展示将观众能到达的开放区域打造为人文、休闲、科技等要素高度融合的体验式开放展示区,烘托城市副中心的开放与创新活力,凸显现代化博物馆的人文视野与时尚品位。

除了一些来自首都博物馆的展品,大运河博物馆已面向全球征集运河相关展品,并商借国内文博单位的相关藏品补充其中。具体布局已经确定:大运河博物馆一层布局两个临时展厅和一个仓储式陈列展厅;二层为基本陈列“北京与大运河”,同时设有北运河画卷专题展厅,展出由北京画院艺术家创作的一幅关于北运河的长卷;三层设有专题展,包括一个数字化展厅。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将于10月进行布展。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与首都博物馆本馆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诠释“都”与“城”的关系。本馆展陈以“都”为核心,大运河博物馆展陈以“城”为核心,两馆展陈既珠联璧合又各具特色。以古鉴今、以史资政,展现北京“首都功能推动城市发展,城市发展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鲜明特色。

大运河博物馆由观众共享大厅和主楼两座相对独立的建筑组成。其中北侧为观众共享大厅,南侧为主楼。观众共享大厅屋顶造型取自“船”,主楼屋顶造型取自“帆”。主楼建筑高度高于观众共享大厅,五片船帆状的屋顶高低错落,曲线饱满,充满动态力量。主楼立面通过街巷路口、棚架、门楼等柔化建筑体量的元素与水系相结合,形成一处类似于运河驳岸码头的场景。

观众共享大厅设置了开放式展览陈列、餐厅、咖啡厅、报告厅、融合厅、宣教活动等功能空间。

主楼区域主要体现博物馆基本功能,由藏品库房、文物修复、陈列展览、社教活动等区域组成,结合社教功能设置儿童展厅、科普展厅。同时结合博物馆业务需求,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设置了培训、文创、文化交流等配套服务功能。

“为了让博物馆更多地吸引年轻人,大运河博物馆在设计过程中从青年人的视角吸取了很多时尚元素,包括邀请英法设计师设计了一个两层博物馆文化交流区,在装修语言和材料选择上趋于年轻化时尚化,类似这样的特色功能区能够发挥博物馆功能之外的功能,使其实现更长时间更灵活地开放。”张宇介绍。此外,博物馆在两组建筑之间设计一条水街,游客穿行时,可通过玻璃幕墙看到博物馆内部,并结合玻璃幕墙空间设计展陈内容,使游客不入馆也能感受博物馆的魅力。同时,水街在夜间也对公众开放,形成一个“永不落幕的展览”。

此外,7000余平方米的文保功能区是大运河博物馆的一大特色。地下一层设有文保实验室,可以实现分析、诊断、修复等全流程的文物保护,大大提高预防性文物保护的水平。张宇介绍,文物保护理念早在大运河博物馆建筑设计之初就已经有所体现,结合自身区位特点,博物馆主楼采用了先进的基础隔震技术,缓解地震对博物馆建筑的影响,从建筑层面践行对藏品进行预防性保护的理念。

北京城市图书馆

国内最大机械书库

数百万册图书15分钟完成拣选

走进北京城市图书馆,山间树下的“森林书苑”已经初具雏形。144根立柱宛如树干,银杏叶片交叠撑起一片森林,两座三层高的书山耸立,书籍与座席依山而布,在现场的两座书山之间,施工团队正在进行加气混凝土作业,机器轰鸣作响,为图书馆的竣工做最后的施工准备。

“未来这里将建成北京甚至全国最炙手可热的宝藏打卡地。”首都图书馆副馆长李念祖介绍,北京城市图书馆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内部不仅设有高达18000平方米的超大单体阅览室,还设有少年儿童馆、古籍文献馆、艺术文献馆、非遗文献馆、开架阅览区等功能分区,读者日接待量为5000至8000人次。

北京城市图书馆内设有全国图书馆行业首个非遗主题的文献馆,通过光影技术打造古风北京。在这里,图书馆将以北京胡同为切入点,用非遗展品、文献史料和多媒体技术打造一场北京胡同里的非遗文化之旅。读者不仅能在光电技术中沉浸式感受古都风貌,了解旧时北京的衣食住行、民风民俗、赏玩游艺,还有机会近距离观赏非遗传承人的现场表演。

在少年儿童馆,除了专业阅读指导、特色阅读活动、多彩展览展示等传统图书馆服务,孩子们还能通过智慧展陈、4D观影等高科技设备设施进行沉浸阅读、深度学习、交流创作,在智慧赋能、云端互联的现代化图书馆中领略奇妙的阅读体验。“在少年儿童馆里我们实现了中文图书分级,这在国内比较罕见。比如0至6岁的孩子需要读什么书,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李念祖介绍。

元宇宙体验区利用数字资源、数字资产与智慧数据构建可视化数据景观,构筑元宇宙的线下体验场景。

文化交流区不仅设有报告厅、文化沙龙、文化访谈等多个交流空间,还打造了具有美术馆特征的展厅,常年展出书画、摄影、艺术作品。“在北京城市图书馆,收获的不仅是海量资源与舒适空间,更是文化蕴于万物的生活方式。”李念祖说。

山间阅览区丰富了座席选择,阶梯区域风景上佳,方便随行随阅,平台区域地势开阔,座位选择更多,此外还设有静音区和静音舱,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要。为了让远道而来的游客获得更佳的游览体验,团队还特地邀请专业摄影师实地踏勘,用专业的“构图眼”找出宝藏打卡点,结合空间布局生成4条时长不同的官方打卡路线,即使时间有限,也能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图书馆的温度还体现在不断优化的读者体验上。艺术文献馆设置了黑胶殿堂区,亲手播一张黑胶唱片,在复古的旋律中感受时光。这里还配备全球顶级的音响设备,将吸引很多发烧友感受其专业性。古籍文献馆内设有修复体验区,拿起专业工具,跟随老师共同感受修复技艺。此外,集阅读、交流、简餐咖啡、图书文创售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空间潞云筑将提供24小时阅读服务,凭身份证件即可自助进出。

据悉,北京城市图书馆设座席2400个,藏书能力达到800万册,充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除了视野可及的开架图书,还有数百万册库本图书藏于地下书库。

“这里有国内最大的机械书库,只需15分钟,书库就能将读者想看的书送到他的手上。”李念祖介绍,北京城市图书馆拥有国内最大的机械书库,建设面积约3000平方米,深达16米,配有自动分拣机、智能送书机器人等设备,能实现图书的自动出库、自动分拣、自动搬运。读者通过智能桌面或手机完成库本图书的检索和借阅后,只需15分钟,书库就能在数百万册图书中完成拣选,将指定文献送至读者手中。“具体来说,书库以物流管理方式,通过机械手抓取一箱书,然后由工作人员选出,通过轨道送到阅览室,再由机器人送到读者的座位。”书库内常年保证恒温恒湿,保护书籍安全。

不仅如此,新一代数字技术还与图书馆碰撞出新型智慧服务。在这里,手机可一键完成座位、文献、活动等各类型资源的预约;智慧桌面的终端设备能实现照明控制、适老呼叫、书籍推荐、指尖查词等功能;大数据技术还能结合以往的阅读习惯生成个人专属的阅读服务。总之,一切都是为了读懂读者、服务读者。北京城市图书馆以读者的感受为先,塑造文化服务的新体验。


“绿心之眼”串联起“三大建筑”

北京大剧院站钢结构完工,9月安装幕墙

步入夏末秋初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远远便看到在“三大建筑”间有块地面已悄然隆起,如同破土“种子”般正加速“萌发”。这枚生命之“种”泛着钢铁的颜色,一根根钢管编织起来,用叶脉的纹理构成了地铁北京大剧院站独特的穹顶。
8月15日,据北京城建轨道公司消息,作为“三大建筑”配套交通项目,俯视如同“绿心之眼”般的北京大剧院站钢结构已于近日完工通过验收。预计9月初该项目将开展幕墙安装工作,11月即可实现外立面亮相。

北京大剧院站钢结构已经全部完工。地铁双线联通三大建筑地下空间走进施工现场,车站外三个下沉广场式的出入口已基本完成,环形阶梯如同植物根茎的切面,在建设者汗水的浇灌下,这枚“种子”已悄然发芽,向四周开枝蔓叶。“我们在地面预留了5个出口,地下还有4个,可与‘三大建筑’地下空间实现直通共享。”北京城建轨道公司该项目总工薛元新介绍,“三大建筑”呈C型布局,北京大剧院站位于区域中心,恰好承担着区域流通节点的任务。车站穹顶层层延展,屋盖与室内形态呈不规则圆形,与周围建筑和景观山体融为一体,凸显出“种子”的设计理念。这枚“种子”的“萌发”,不仅串联起了“三大建筑”,更将衔接多层级交通网络,锚固通州西站及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让周边地区和副中心迸发充沛活力。北京大剧院站施工的顺利推进,为“三大建筑”地面景观施工创造了良好条件,保障了通向“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的公共交通路线。根据规划,在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的三馆围合汇聚处,便是“三大建筑”共享的地下配套设施项目,总建筑规模约30万平方米,共有2层。作为“三大建筑”及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配套设施和功能补充,该项目集购物消费、餐饮服务、文创交流、亲子娱乐、共享停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可满足市民一站式购物服务需求,将改善本区域商业基础薄弱、配套服务匮乏的状况。未来这里有望成为副中心消费服务的新高地和潮流汇聚的“网红打卡地”。目前,“三大建筑”均全面进入内部精装修阶段。北京大剧院站将在“三大建筑”运行后发挥城市服务功能,与三大建筑形成功能互补,在承担交通节点任务的同时,成为流入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活水源头”,持续向内注入活力。据悉,这座车站为地下两层双岛四线同台换乘站。未来,市民可乘坐M101或M104地铁线抵达车站,从地面的葱郁风景中走向“三大建筑”,或经由地下共享配套设施从地下直接进入“三大建筑”内部参观游览,且平均步行距离只有数百米。这座车站总建筑面积4.57万平方米,长400米,高20.13米,站台宽16米。两条线路采取平行分布,M104地铁线双线在内,M101地铁线双线在外,同方向乘客不需经过绕行就可直接换乘。2000吨钢管“花篮”撑起车站骨架站在未来的车站大门前,从下而上升起的花篮状钢结构支撑柱在头顶绽放,化为覆盖整个车站的钢铁骨架,像一株自地底生长而出的巨树。花篮柱由12根深埋进混凝土结构里的钢柱支持,根基格外稳固。不仅如此,在“花篮”两侧各有一座巨大的拱门。“你面前的拱门大概17米高,建成后会有三部扶梯从中穿过,旅客经过‘花篮’下到站厅层,即可前往站台层或进入地下共享配套设施。”薛元新说,从地上进入车站的旅客经过“花篮”时可抬头领略车站玻璃穹顶的梦幻景色。从地铁站登上地面的旅客,还能直接从出口看到不远处的“三大建筑”。走进站厅层,建设者们正在搬运着建材。站厅的地面平整,看不到建筑堆料,预留出的扶梯口正等待着最后的安装。北京大剧院站的建筑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面以上为钢结构,目前已全面完工。其钢结构顶部为大跨结构,采用“双向错层交叉网格+中心落地花篮柱支撑+周圈辅助支撑”体系,弦支穹顶最大跨度为45米,整个钢屋盖面积约为9400平方米,总用钢量超过2000吨。目前,车站正在与“三大建筑”同步进行管线与绿化等施工。在9月这里将开始进行玻璃幕墙安装。据介绍,玻璃幕墙安装在钢结构上,落成后的屋盖将犹如沿着中心落地花篮柱向上盛开的花朵。这朵花的中心将完全采用玻璃穹顶,以保障站内采光。其向四周扩展的外挑结构部分则会采用“玻璃+铝板”的混合搭配,在美观之余适当减少阳光直射,更有利于调节站内温度。毫米级精准施工化解钢结构施工难从站厅层向上看去,钢结构在天空形成的网格看似相近实则不同。一道道带有弧度的钢管相互衔接,勾勒出的轮廓个性十足。“这里的每根钢构件都不相同,之后要安装的玻璃幕墙也是如此,每块玻璃的形状都不会一样。”薛元新说,例如要把4厘米厚、直径80厘米的钢筋加工出合适的弧度绝不简单。北京大剧院车站地上钢结构部分采用空间双曲钢管构件,在施工过程中对制作和安装精度有较高要求。纵观整个穹顶的施工,很难找到两处一致的安装规格,可钢结构的对接精度又要保证在毫米级,不能有分毫偏差。为满足需求,项目团队积极筹划解决方案,在钢结构施工中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等多项技术,在每根构件上张贴二维码,为现场构件导料、构件安装提供准确指导,提高施工精度并减少浪费。与此同时,项目也利用钢结构加工厂预拼装、三维坐标抓取、三维胎架布置等方式,保障了钢构件的顺利加装。在绿色施工方面,项目还采用了全封闭洗车机、移动式焊接烟尘净化器、空气及噪音检测设备等技术,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了公园生态。不仅如此,项目团队还在施工管理上推行“三检制”“样板引路”和“首件验收”制度,施工前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进行交底,通过工序样板引路实施,明确质量标准,使操作人员完全掌握每道工序的关键点、流程和质量验收标准,让样板成为施工交底的实例体现,为大面积施工的品质提供保障。在这个过程中,项目还细化质量措施实施,严格管控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防水工程、钢结构工程和细部工程质量。不仅如此,项目技术团队还在施工技法上勇于创新,目前该项目已获得两项实用专利。


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推荐阅读:

●  北京:8月17日夜间至19日将迎新一轮降雨丨朝闻北京

●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2023年第30期)>>>

●  方便上班族!北京多家医院开设晚间门诊,内附挂号方式——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发布视频号,欢迎关注~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安排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